浅谈普通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与导师团队建设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m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涉农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创新动能,普通农业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中,导师团队建设是重要一环。该文分析了普通农业院校中研究生培养和导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打造有效导师团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通农业院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5-0108-03
  Brief Discuss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of General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u Liquan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Abstract: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is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driven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and the gener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have a great historical mission.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utor team in the gener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build an effective team.
  Key words:General agriculture university;Postgraduate;Tutor team;Education
  創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型知识人才是创新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创新型知识人才培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农业领域来说,在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理所当然地会遇到许多如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环境等亟需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有专业知识丰厚、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人才来支撑。
  涉农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农业发展的创新动能。要想真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群体,特别是导师团队的打造和建设上[1]。导师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为实现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合格的具有应用创新型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各个普通农业院校都在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尽管如此,也很难满足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仍需作进一步的改进。
  1 研究生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近年来,我校同许多其他普通农业院校一样,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数量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具有应用型创新农业人才的培养还远不能满足地方农业生产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主要原因可能有:
  1.1 培养课程理论缺乏深度,不能及时更新 当前,部分研究生课程理论比较陈旧,没有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或缺乏学术前沿性,使研究生不能对所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向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有些课程理论粗浅,深度不够,仅能够初步满足部分研究生修课程获得学分的这样一种心态,不能充分挖掘研究生真正的求知欲望和激发科研精神,极大地弱化或挫伤了研究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1.2 缺少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践培训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般都是采取先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然后再进行实验或实践,缺少系统性的专业技能实践培训这样一个衔接环节,不能使研究生将理论和实践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教学制度滞后,思想观念僵化,创新思维不足 国家社会倡导的协同创新等现代教育精神和理念还没有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我校在内,普通农业院校大多地处二线或三线城市,师资力量和生源整体水平不高,教师和研究生视野宽泛度不够,再加上研究生自身拼搏上进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或定位,主观能动性不强等,使研究生培养质量很难短时间内走出瓶颈期。
  1.4 学科资源和导师团队建设不足 与知名院校相比,我校等普通农业院校学科资源相对薄弱,学缘结构不甚合理,师资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加上很多导师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教学任务,导致在能力和水平、时间和精力上难以承担具有应用型创新性研究生培养的重任。
  2 导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理应站在教育一线的最前沿。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对于农业学科而言,研究成果相对周期长,研究条件和研究环境相对艰苦。因此,在普通农业院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建设好发挥好导师团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团队建设这一环节来讲,现今在我校等普通农业院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导师团队组建方式不甚合理 为适应协同创新新形势,跟上协作联盟、团队联合等新步伐,普通农业院校在组建导师团队过程中,不能真正实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2],而是以学术联谊等为导向而组建,这样就导致了组建的团队知识结构缺陷,学科领域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狭窄,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档升级。   2.2 导师团队梯队结构不完善 在普通农业院校,能够担当团队负责人的导师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但是与知名院所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实际运行的导师团队梯队中,两个以上具有教授级别的导师很少见到,反而职称较低的博士讲师较多。虽然博士讲师的思维活跃,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但难免缺少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能真正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2.3 导师团队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运行的导师团队中,有些导师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单位或院校所,部分成员还同时兼任其他导师团队的导师,没有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约束,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关系不清[3]。同时,导师成员评价机制不健全,无法落地导师成员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中的贡献和价值[4]。
  3 以打造有效导师团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自1958年创建以来,始终扎根垦区,为北大荒大粮仓建设,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区域地方实际发展需求,决定了如我校一样的普通农业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区域,面向全国。基于以上,笔者结合研究生培养和导师团队的现状,对普通农业院校通过打造有效导师团队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给出一点思考和建议。
  3.1 因地制宜合理组建导师团队 如今,我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办学已初见成效,如与大庆市政府共建了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拟定联合建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江学院,与周边企业如福瑞邦藥业等共建生产实习基地等。依托现有的办学优势和条件,依据学科方向和实际情况,比如我校可以将黑龙江农垦总局相关管理局的高级农技师、畜牧兽医师、会计师等纳入吸收到导师团队中来,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协同创新院所修学过的中青年教师吸收进来,将具有交叉学科、具有创新交汇点的校内教授或校外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专家请进来,将具有实干精神的青年教师留下来,组成具有能够紧跟学术前沿,接紧应用需求,年龄结构合理的朝气蓬勃的导师团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3.2 提升导师团队业务水平 导师团队中,中老年导师思想成熟,基础扎实。青年导师激情四溢,思维活跃。导师团队专家或教授应该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担负起传帮带作用,培养出高水平的青年导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5];同时年轻导师应该与专家教授坦诚交流,来推动和引领专家教授思维模式。条件允许下,应积极鼓励青年导师参加国内外专业技能培训、会议报告交流,共同提高导师团队整体业务水平。
  3.3 建设导师团队文化 一个团队只有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合作支持,才能形成团队凝聚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导师团队的指导优势。因此,要建设并形成一种导师团队文化。团队成员应思想包容,容许自由进行学术判断,寻找科学解决学术分歧的方法[6],倡导平等、兼容并包、不唯利不唯亲学术氛围,才能真正建立起导师团队文化并持续发展。
  3.4 对导师团队规章建制,有效有绩科学评价考核 对于普通农业院校,对导师团队规章建制,应该在校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指挥下加强团队管理,有效运行导师团队,这样对既能导师成员产生约束,明确权责利,促进导师积极履行责任,避免出现浮于形式状态。同时,应该在团队负责人直接指挥下,建立健全团队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淘汰进出机制,是团队成员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努力贡献团队发展。
  4 结语
  普通农业院校在研究生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培养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受自身限制而无法暂时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但随着国家倡导、多层面交流信息的指导下,能够及早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育培养方式,将自身的优势动能转化为内在改革的牵引力,一定能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导师团队建设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取长板补短板,充分发挥和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服务区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晶,魏东蕊.培养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有效途径再分析[J].中国收益杂志,2013,49(8):90-91.
  [2]李阿利,胡新喜,郭时印,等.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70-72.
  [3]姚广涛,资新运,张卫锋.基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6(3):82-85.
  [4]张志军,李广悦,刘永,等.基于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16,34:22-23.
  [5]王红霞,刘倩倩.构建和谐的导师团队 提高军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244-246.
  [6]宋健.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结合相关理论与实例对关键设计内容进行探讨,再通过实例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地空通信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对民航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存在重要影响作用。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与通信设备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数字通信技术在民航地空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与话
电力改革发展多年,配电网发展已有统一规划和标准,电力企业“一强三优”战略目标为供电安全可靠性提供保证,但供电企业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农村配网运行管理、电
为了能在实验室内模拟信号干扰源进行基站与终端之间的空口无线性能的互操作性测试,本文分析传统的室内信号发生仪加扰法和室外邻区业务干扰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模拟室外信号干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互联网+的严重影响,因为互联网+引导着农业主体,其中还关系着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政策类的改革等,同时也推进着我国“互联网+农业
本文通过对无线电数据的规划、收集、分析、应用等方面的探讨,着重分析了无线电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以需求为前提,从无线电管理的方法、重点领域无线电管理应用、无线电管理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电力的应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目前,电力资源的应用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提供电力资源的电力企业中的经
海底水下展放电缆施工过程主要分为始端浅滩登陆、中间水域展放、终端浅滩登陆施工三大步骤。入水的电缆利用轮胎助浮的方式通过岸上的牵引设备进行始端登陆牵引展放施工,海
传统的监控系统在融合了宽带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后,其性能以及适用范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电气工程在110kV变电站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需要做好电气工程的管理工作。本文阐述遵循电气工程安全与施工的规范要求,并将其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