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武进的决策者发现,在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也没有认可方式可执行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以武为进,武进。
这个城市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充满着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
这种锐气在现实中体现为:在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也没有认可的方式可执行的现实境况下,武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
学做一个“城里人”
徐天照一家去年从原来两间大瓦房搬进了如今12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里,虽然原来的大瓦房也不差,但他还是觉得,“如今水电煤气、屋里有厕所的日子,生活是更方便了。”老徐今年68岁了,原来在村里愿意到地里种田,忙农活,一下子搬进了楼房,让他很不适应。而像这种“没有地种,不习惯”成了很多老村民普遍存在的想法。
老徐现住南河社区,这个社区的前身是六个行政村,如今是6708个拆迁安置村民的新家。
“很多村民们一开始并不适应,有些村民还在小区内的公共绿化带里意图种菜。此外就是生活卫生习惯还不适应,住进现代化社区,卫生物业都有专人管理,以前在农村时随便惯了,不适应被人管。”南河社区主任李同庆介绍。
为了让农民们更加适应和享受城市生活,社区成立了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南河社区活动中心,包含了社区居民学校、台球室、乒乓室、棋牌室、图书室、文体娱乐室等。
“村民们一开始是不喜欢的,也没人来玩,我们就上门走访。同时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搞晚会、戏曲演出等等,逐渐吸引大家参与。”李同庆说。
徐天照和很多老朋友如今每天都习惯去棋牌室下下棋,老伴则喜欢去广场跳跳老年健身舞。在活动中心里,棋牌室和乒乓室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广场的健身舞活动也颇受到好评。李同庆说,居民们逐渐开始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他们发现,这样每天开开心心下盘棋、打打球、跳跳舞,日子过得挺幸福。”
一手抓起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武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刚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让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城市生活融合,便民大厅的建立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创新。“原来在村子里都习惯了办宴席,请客吃饭,一旦搬进社区,如果去饭店会很贵,可是不去又没有地方来沿袭这个传统,于是我们就专门建了一个便民大厅,提供一个场所给他们办酒席。”金刚说。如今,在南河社区,只要你想办酒席提前一周到社区管理部门申请预约,只要交纳100元水电煤气等费用,就可以使用便民大厅。
要富民先就业
一个月前,南河社区居民莫鹏还是一个待业青年,他在人力资源市场登记、参加培训,并获得计算机操作资格证书,一个月后,他在一家电子公司找到工作。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除了需要完善保障,就业是摆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在最初的筹划中,武进的决策者也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武进区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张正浩告诉《小康》记者,在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和城镇居民享受的是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就业信息,完全实行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像莫鹏这样脱离传统农业、走出家门转移就业的农民,目前在武进区就有34.8万人,本地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0%以上。
撤村转居优化了村级结构,如今的武进有398个村等待进行或撤或并的优化工程。金刚十分感慨,在最初实施村民集中居住的时候还担心老百姓的认可度,如今他经常接到一些村民的电话,询问什么时候撤村转居到自己的村里。“现在一般到一个村子20多天进行签约,签约率能达到95%,这些都源于老百姓认可政策,让他们真正能够得到实惠。”金刚说。
诞生首个“富民合作社”
富民强村,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于是,今年年初,武进首家富民物业合作社——西湖富民物业合作社在经发区成立。
金刚介绍,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以自愿为前提,农民把未建多余的拆迁安置房折算参股,投向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有效资产的建设。按照合作社章程,每年的股权分红由政府“托底”,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股东利益。
以一套120平方米安置房入股计算,前3年保底分红为每年8640元,4到6年为每年10800元,7到9年为每年12960元。年满5年后,股东可再次选择要房子还是继续入股。“西湖富民物业合作社是以赵墅、霍庄、夏萧、厚庄四个整村成建制拆迁的农民为主体,目前四个村已经有近400户村民入社,入股房子420多套,合计股金近8000万元。”金刚说。
来自赵墅村的张彤年初也加入了富民合作社,她告诉记者,以前的赵墅村比较偏僻、散乱,如今住进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安置小区,和城里人一样开始拿起了退休金。而加入富民合作社,以手头多余的安置房入股,既不需要装修,也不需要管理,比自己出租房屋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益。
目前,除武进西湖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将进行扩面外,金坛、溧阳等地也将探索和成立富民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城乡一体化,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民。”金刚介绍,在武进,所有的村都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农民头上,让他们享有明细的集体资产股,并按股分配。目前已有1680家企业与288个村结对共建1058个项目,协议资助资金2.59亿元,已到账资助资金1.35亿元。在一系列的“富民工程”下,武进人均纯收入达12350元,同比增长10%,连续七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要做“全能冠军”
作为“苏南模式”主要发源地之一,80年代武进就开启了农村工业化向城镇化的进程。而在当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带动农村。
从2006年开始,武进就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并明确到2012年,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比全国提前8年,率先基本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5%。2020年,城乡一体化的形态全面形成,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在探索下,武进城乡一体化成绩显著。全区现有2个全国重点镇、8个省级示范小城镇,所有镇均创建成省级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全区400多个行政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天然气、公交车等10个“村村有”。全区GDP年均增长22.3%,人均GDP年均增长22%。
武进的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认为,武进不是和其他人比数量,比的是质量。“我们不和人家去比单打冠军,我们争取要当全能冠军,就是在协调、统筹、和谐这些问题上做好文章。按照武进的发展,我们有基础和信心完成这一目标。”沈瑞卿说。
以武为进,武进。
这个城市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充满着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
这种锐气在现实中体现为:在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也没有认可的方式可执行的现实境况下,武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
学做一个“城里人”
徐天照一家去年从原来两间大瓦房搬进了如今12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里,虽然原来的大瓦房也不差,但他还是觉得,“如今水电煤气、屋里有厕所的日子,生活是更方便了。”老徐今年68岁了,原来在村里愿意到地里种田,忙农活,一下子搬进了楼房,让他很不适应。而像这种“没有地种,不习惯”成了很多老村民普遍存在的想法。
老徐现住南河社区,这个社区的前身是六个行政村,如今是6708个拆迁安置村民的新家。
“很多村民们一开始并不适应,有些村民还在小区内的公共绿化带里意图种菜。此外就是生活卫生习惯还不适应,住进现代化社区,卫生物业都有专人管理,以前在农村时随便惯了,不适应被人管。”南河社区主任李同庆介绍。
为了让农民们更加适应和享受城市生活,社区成立了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南河社区活动中心,包含了社区居民学校、台球室、乒乓室、棋牌室、图书室、文体娱乐室等。
“村民们一开始是不喜欢的,也没人来玩,我们就上门走访。同时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搞晚会、戏曲演出等等,逐渐吸引大家参与。”李同庆说。
徐天照和很多老朋友如今每天都习惯去棋牌室下下棋,老伴则喜欢去广场跳跳老年健身舞。在活动中心里,棋牌室和乒乓室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广场的健身舞活动也颇受到好评。李同庆说,居民们逐渐开始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他们发现,这样每天开开心心下盘棋、打打球、跳跳舞,日子过得挺幸福。”
一手抓起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武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刚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让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城市生活融合,便民大厅的建立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创新。“原来在村子里都习惯了办宴席,请客吃饭,一旦搬进社区,如果去饭店会很贵,可是不去又没有地方来沿袭这个传统,于是我们就专门建了一个便民大厅,提供一个场所给他们办酒席。”金刚说。如今,在南河社区,只要你想办酒席提前一周到社区管理部门申请预约,只要交纳100元水电煤气等费用,就可以使用便民大厅。
要富民先就业
一个月前,南河社区居民莫鹏还是一个待业青年,他在人力资源市场登记、参加培训,并获得计算机操作资格证书,一个月后,他在一家电子公司找到工作。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除了需要完善保障,就业是摆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在最初的筹划中,武进的决策者也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武进区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张正浩告诉《小康》记者,在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和城镇居民享受的是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就业信息,完全实行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像莫鹏这样脱离传统农业、走出家门转移就业的农民,目前在武进区就有34.8万人,本地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0%以上。
撤村转居优化了村级结构,如今的武进有398个村等待进行或撤或并的优化工程。金刚十分感慨,在最初实施村民集中居住的时候还担心老百姓的认可度,如今他经常接到一些村民的电话,询问什么时候撤村转居到自己的村里。“现在一般到一个村子20多天进行签约,签约率能达到95%,这些都源于老百姓认可政策,让他们真正能够得到实惠。”金刚说。
诞生首个“富民合作社”
富民强村,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于是,今年年初,武进首家富民物业合作社——西湖富民物业合作社在经发区成立。
金刚介绍,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以自愿为前提,农民把未建多余的拆迁安置房折算参股,投向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有效资产的建设。按照合作社章程,每年的股权分红由政府“托底”,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股东利益。
以一套120平方米安置房入股计算,前3年保底分红为每年8640元,4到6年为每年10800元,7到9年为每年12960元。年满5年后,股东可再次选择要房子还是继续入股。“西湖富民物业合作社是以赵墅、霍庄、夏萧、厚庄四个整村成建制拆迁的农民为主体,目前四个村已经有近400户村民入社,入股房子420多套,合计股金近8000万元。”金刚说。
来自赵墅村的张彤年初也加入了富民合作社,她告诉记者,以前的赵墅村比较偏僻、散乱,如今住进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安置小区,和城里人一样开始拿起了退休金。而加入富民合作社,以手头多余的安置房入股,既不需要装修,也不需要管理,比自己出租房屋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益。
目前,除武进西湖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将进行扩面外,金坛、溧阳等地也将探索和成立富民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城乡一体化,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民。”金刚介绍,在武进,所有的村都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农民头上,让他们享有明细的集体资产股,并按股分配。目前已有1680家企业与288个村结对共建1058个项目,协议资助资金2.59亿元,已到账资助资金1.35亿元。在一系列的“富民工程”下,武进人均纯收入达12350元,同比增长10%,连续七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要做“全能冠军”
作为“苏南模式”主要发源地之一,80年代武进就开启了农村工业化向城镇化的进程。而在当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带动农村。
从2006年开始,武进就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并明确到2012年,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比全国提前8年,率先基本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5%。2020年,城乡一体化的形态全面形成,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在探索下,武进城乡一体化成绩显著。全区现有2个全国重点镇、8个省级示范小城镇,所有镇均创建成省级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全区400多个行政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天然气、公交车等10个“村村有”。全区GDP年均增长22.3%,人均GDP年均增长22%。
武进的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认为,武进不是和其他人比数量,比的是质量。“我们不和人家去比单打冠军,我们争取要当全能冠军,就是在协调、统筹、和谐这些问题上做好文章。按照武进的发展,我们有基础和信心完成这一目标。”沈瑞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