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慈善会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y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华县华城镇城镇村,有一个村里组织的慈善会,这是梅州市第一个村级慈善会。一年来,筹集46万多元,其中用于扶贫济困和公益事业的资金近10万元,深受村民赞扬。
  
  管理规范 慈善公开
  
  城镇村慈善会是2004年10月成立的,他们以“患难与共,扶贫济困”为宗旨。为使慈善活动规范化,村委会制定了慈善会章程和基金管理办法,把村委会一楼作为慈善会的会址,设立了慈善公开栏,将捐款和发放救济情况全部公布上墙。慈善会制定了捐款登记本、捐物登记本、申请济困登记本、济困情况登记本四个本子。村民捐款、捐物和济困发放情况全部登记在册,需要救助的村民可在本子填写申请,便可领到救济款物。村委会还出版了《城镇村简讯》,将慈善会捐款、捐物和发放情况编印在简讯上,发给每一户村民,还分别寄给热心慈善的外出乡贤。村慈善会虽小,但有场地、有牌子、有章程,还有基金管理办法。由于慈善会管理规范,又能为民办实事,所以村民涌跃捐款捐物。
  
  扶贫济困 敬老助残
  
  城镇村有人口2229人,是贫困地区。面对村里的困难群体,慈善会鼎立相助。今年春节前夕,慈善会筹资2000多元,为村里33户贫困户每户送上25公斤大米或5公斤食油和一袋苹果,为他们解决了春荒燃眉之急。还为全村270多位70岁以上老人每人送上一袋苹果、一袋饼干、二条毛巾,表示慈善会对老人的关心。近年来,他们为全村五保户、特困户、低保对象发放大米共7500斤,花生油1000多斤。一年来,慈善会出资为全村贫困户、残疾人参加了2005年县农村合作医疗,又出资为全村100%的农村人口参加了2006年县农村合作医疗。还为村里7户特困户因病住院和2个患尿毒症的村民给予医疗补助,还为在报纸上求助的一位患病中学老师捐款。一项扶贫济困的爱心行动,温暖着村民的心。
  
  崇文重教 资助困难学子
  
  城镇村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慈善会成立以来,积极为山区贫困学校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去年慈善会为本村城镇小学教师送上奖教奖学金1600元,办公凳20张,作业本2000本和笔记本、钢笔等一批奖励品。还为其他学校捐赠作业本8000本,圆珠笔1040支,60套校服,30个书包和文具、书籍一批,价值2000多元。还对本村6名贫困学生每人补助500元以上。特困户李洪梅的女儿李琼芳2002年考上梅县宪梓中学后上不起学,村干部捐款1100元供她上学。2005年她考上大学后,慈善会为其捐资500元。为使她能上得起大学,慈善会为她的学费多方奔走。为她争取了县卓定华奖学金5000元,还以慈善会名义从镇政府、民政办、村教育基金会等单位争取1000多元,还动员村民和其亲友帮助,终于使其解决了上学费用。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能够上得起学,慈善会还发动村民捐资教育基金36万元,为崇文重教和扶助贫困学子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重视教育,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有294名大学生被全国各大院校录取。2005年该村43人参加高考,就有42人中榜,是该村自全国恢复高考以来“命中率”最高的一年。为此,城镇村被誉为“秀才村”。
  
  热心公益事业 为村民办实事
  
  慈善会成立以来,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去年该村筹集4万多元,改建了一栋三层楼集慈善会、村委会、老人活动中心及图书室于一体的楼房。村图书室藏书就有近10万册,每天到慈善会和活动中心看书、看报和娱乐的村民川流不息,成为村民学习和休闲的好去处。村委会还筹资50多万元,打通了4条村道,还安装了50多盏路灯,使城镇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都说:“我们村里的慈善会是真心为民解困,为村民办实事的慈善协会”。
其他文献
天津港8.12事故发生后,危化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危化品生产企业——上海树脂厂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陈忠,请他来谈谈有关危化品的安全问题。
目前,全球糖尿病(DM)平均患病率为4%,总患者数超过2亿。我国DM平均患病率已达3.2%~3.6%,比10年前高3~4倍,患者数大于4000万,居世界第2位。每年约有1/3的DM患者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没能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