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着的“野”心家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跑步”这个词开始进入我的生活起,已经十年过去了。
  对一些人来说,“跑步”可能意味着一种运动,一种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对另一些人来说,跑步可能是他们热衷甚至无法自拔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生活中,这个词很少出现。
  对我来说,我已经无法具体地概括“跑步”对于我的意义。简单说来,我的生命、生活中的任何活动几乎都是与这个词相关的,这毫不夸张。我不用告诉你我每周跑几次,每次几公里,你只需相信,我的生活、事业、朋友、家人,都与跑步相关,甚至由跑步而未。很多人把跑步当做时尚,在他们口中,跑步是“Lifestyle”,而在我这里,跑步是真正的我的“生活方式”。
  
  处女跑。破纪录
  
  一切开始于初三中考的体育考试。
  在初中结束的那个夏天之前,我和每个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样: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考试,喜欢班上的女生,喜欢逃课和打架。如果回过头去看那时的我,你一定无法发觉那个男孩与运动有什么缘分。甚至,那时的我压根儿不爱运动。
  在中考的体育科目考场上,男孩子们聚到一起准备1000米考试。我们中的大部分,包括我,对这场考试毫无准备(就像对待文化科目一样)。发令枪响后,一群正值青春期顶峰的男孩奋力往前冲。
  
  
  结果有些意外——我的成绩,比区级最好成绩,快了40秒!
  这个成绩快得有些不平常。在确定计时设备正常我也没有偷懒作弊之后,一位有威望的教练把还在吃惊状态中的我叫到一边。简短交流之后,他确定我“是棵好苗子“。
  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只一个声音来劝我去专业队做职业运动员。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这个抉择有些困难。我的想法与家人一样,我们对职业运动员这条道路兴趣不大。最终,我决定过“正常”些的生活,
  但是,不可避免地,我的生活开始与“跑步”产生了此生无法割舍的联系。在那之后,我开始以业余运动员的身份比赛,并且成绩越来越好。我开始慢慢意识到这副跑得快的躯体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慢慢地意识到跑步对我的意义似乎已经不止于此。渐渐地我爱上了跑步,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跑步带给我令人佩服的成绩,带给我荣誉感,带给我被人关注的满足感。
  如果你问那时的我,跑步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的答案一定十分空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头脑清醒,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那时的我是爱跑步的,只是,那样的爱还不够深刻,不够深沉。
  
  身受伤,心升华
  
  我的跑步生涯遇到的第一个大挫折,是天津马拉松时的受伤。当时,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很多马拉松比赛。长时间的比赛和训练,给膝关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终于,在天津马拉松比赛途中,膝关节的病变集中发作了——黄膜性关节炎。剧烈的疼痛带给我不祥的预感,我迅速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伤病。后来事实证明,这次受伤的确不普通。并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带给我心理的冲击。长期的比赛,已经让我十分疲惫了。不堪重负的不只是我的膝盖,还有我的内心。这次受伤几乎将一切清空,即便在伤病痊愈之后,我也没有跑步的冲动了。
  于是,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彻底休赛。当时心里觉得几乎是彻底地放弃跑步了。
  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想到“跑步”。偶尔想到了,也只是沉默片刻,然后迅速地恢复平静。那两年的时间带给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让我明白了:即使不跑步,生活仍会继续。我明白过来,即便是自己如此看重的跑步,也是说放下就似乎是彻底放下了。没有什么是人们彻底离不开的,虽然某些东西很重要,但再重要的事情也成不了生活的全部。
  老天给了我两年的空窗期,给了我一次对跑步认识的升华。
  
  越野跑,全身心
  
  两年之后,当我感觉对自己的膝盖又重拾信心的时候,我决定回来,回到“跑步生活”里去。大约从2007年开始,我渐渐认识到
  越野跑“才是等待了我很久的东西。越野跑给了我完全不同于公路马拉松的奔跑体验。野趣横生的越野跑似乎更符合我的性格和气质。随后参加的越野跑比赛,成绩比想像中好,我似乎找到了新的“拐点”。
  不久之后,我开始组队参加各种综合项目的户外比赛。从这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户外运动的种种魅力之处,为之吸引,无法自拔。虽然是更加艰难的户外赛,但回忆起来似乎那时完全没有负担和痛苦。伤愈之后的这次归来,我的跑步体验完全不同于以往,我开始理解“享受跑步”和“全身心投入”的感觉。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户外赛本身丰富而又艰苦的体验,本身就是魅力所在;二是团队作战冲淡了艰苦,增添了归属感。
  全情投入带来了不错的成绩,这一两年时间里,我和队友们名声大噪。越来越多地,人们开始认识并熟悉我,我慢慢融入了越野跑乃至户外这个不大也不小的“圈子”。 “圈儿”里的人们友善、真诚浪漫、爱冒险也爱欢声笑语。我意识到,我属于这里。我认识很多跑友,他们有些是公司职员,有些是企业高管,有些学者,也有些我不知道身份的“熟面孔”。但这个圈子就是这么纯粹,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爱好聚在一起,完全没有隔阂和界限。我们不讨论别的事情,不利用跑步,不把跑步圈当做交际圈。我认为这样的健康氛围会一直持续下去。那段时光,跑步是那么纯粹的事情,高兴了就跑,跑完了就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纠结于名次,不过分渴望荣誉。不疯狂,适可而止:不离开跑步生活,但也不依赖它。人生有这样全情投入的体验,善莫大焉。我怀念和珍视那段跑步时光。
  
  新视角,老朋友
  
  辉煌的时光总是短暂。你不能指望你的人生停留在某个高点。或者,你越是想在这个高点多停留片刻,你越是会重重地摔向谷底。好在,我没有那么大起大落。当队伍渐渐解散,大家各自回归了各自的平静生活。2009年,我平静地回到昆明,做了一些与跑步完全无关但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我跟着家里的产业,向全昆明市的餐馆推销砧板。
  我爸做的砧板质量一流,而我负责销售。那段时间里,我几乎走遍了昆明市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餐馆,发了将近20万张名片,最后卖出了两万多张砧板。在这段“如假包换”的故事里,我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
  这些能赚到钱,能带来一些小小成就感的事情,终究给不了我归属感。
  这一次的离开与两年前的伤病不同,这一次我不愿远离跑步,但又不想继续之前的“戎马奔波”。或许我是有些累了。其实,迷茫之中我依然被跑步的冲动牵引。
  于是我来到北京,打算在这里稳定下来,回到熟悉的“跑步圈”。一开始有些状况,也就是说,有那么几个月我找不到去处。好在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进入一家杂志社,开始以另外一种身份参与跑步。
  在杂志社工作期间,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和报道各种赛事,并且参与大大小小与跑步有关的活动。跑步意味着工作,但它始终不是负担。这样的生活很轻松,似乎是冷眼旁观跑步圈,但实际上也在参与其中。
  我认为在我人生最珍视的几样东西中,朋友是一样。在北京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有时候我与朋友们一起跑步,有时候我与朋友们一起讨论怎样组织一次更多人的跑步。我认为自己比较幸运的地方也在这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朋友热忱地帮我。
  
  曲未终,人不散
  
  从这家杂志离开后,我依旧没有离开跑步。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更值得“全情投入的事情”。十年的跑步生涯,我见证了跑步作为一种运动、生活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那么多爱好者加入到这个圈子里来,大家都很高兴。几乎所有的户外运动,当然包括跑步,都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们参与其中。与他们在一起,我时刻能受到积极、乐观心态的感染。
  在北美和欧洲,跑步爱好者已经是相当大的一个人群,在众多户外运动中是比较大型的爱好者群体。而在中国,似乎我们更关注登山、徒步,跑步在休闲运动与专业运动间摇摆,还比较粗放,没有真正走向集约化发展。
  接下来,我打算越来越多地以推广者的身份参与到跑步中去。承蒙许多人的信任,我曾经做过一些教学和讲座。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做一些教学事务。毕竟,一项运动的推广,既需要一些有经验的人传播科学、有效的运动技术,也需要更多的声音传播跑步的价值观以及种种运动艺术。
  除此之外,现在的我对活动和比赛有了越来越强烈的热情,不是参赛者,而是组织者。无论精英的或大众的,竞技的或休闲的,只要能有人关注和参与就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比赛,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心里有很多更好或者更独特的创意。我希望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给更多人创造快乐奔跑的氛围。
  我一路跑来的十年,大概就是中国跑步群体慢慢成熟化的十年。十年里,我一直是中国跑步圈的“深度参与者”。我想,也始终乐意,为这个“圈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想要成为雪场上自由刷道的高手,尽情享受飞驰而下的乐趣,作为一枚从零开始的菜鸟,无论选择从双板还是单板开始你的滑雪之路,总是要打好基础才能扎实地步步进阶。  双板的平衡与回转  很多菜鸟都是从双板开始接触滑雪,平衡与回转都是双板中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是重视平衡还是重视回转?我们既要告诉你通过准确地控制滑雪板,在各种雪质中畅通无阻的“重视平衡”的滑行方法,也要介绍最大限度利用滑雪板形状的“重视回转”的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提起稻城,这里的雪山、冰川、峡谷、森林、湖泊等景观首先浮现在脑海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朝圣。  从80年代最早的徒步先行者到如今熙来攘往的背包、骑行、自驾客,稻城作为国内自助旅行者天堂的地位似乎一直未曾动摇过。三怙主雪山朝圣、茹布查卡温泉浸浴、亚丁景区的徒步、走访古老寺庙、体验藏家风情……这些,都是到访稻
“双子星”的新世纪 王勇蜂与李致新    上世纪90年代,于王勇峰和李致新是个人一生中的上升期。他们俩被媒体誉为“登山双子星”,因为他们是中国内地第对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1999年)。虽然如今在“阿尔卑斯”好手看来,七大洲最高峰的登顶,是种数字游戏抑或“登山的金钱游戏”,但在当时的年代,无论是从登山观念、信息,还是登山技术和成绩探索,他们的脚步是“危险的脚步”,开创了中国登山的一面窗
不知道现在圈里的中心议题是否是计成,因为梅雨季让阳台上的的骑行鞋被冰冻几个月的时间后又面临长霉的危险,而纳普勒斯温暖的阳光显然和我们挨不上什么边;这位一口东北腔的小伙子成了我们龟缩在暴雨中意淫的惟一对象,顺便提到一句的是,本届环意网络上竟然有华语媒体的半现场直播,这让我们一班土鳖不再为这项没有字幕组关心的运动揪心;再顺便提一句的是,两位现场主持人的言语风格显然还欠激情,与第一赛段卡文迪什的勇猛程度
近期,在丹佛召开的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的一次专题报告上,主题是目前越来越流行,争议也越来越大的赤足跑话题,人们期待解决幻灯片上滑动的问题:赤脚跑步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身体伤害风险?  斯图尔特·J·沃伦博士,印第安纳大学物理治疗的助理教授说:“答案是,两者都有。”  专题报告会议在一间与会人员只能站着的房间里,人们正在期待解决幻灯片上滑动的问题:赤脚跑步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身体伤害风险?  斯图尔特·J·沃伦
提名:王静 五年内成功登顶七座8000米山峰  提名理由  巴基斯坦时间2012年7月31日上午10:00,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著名女登山探险家王静(网名:飞雪静静),成功登顶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的布洛阿特峰,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站在布洛阿特峰的山顶上。这次布洛阿特峰的攀登,一共历经了四次冲顶,相当于23天内攀登了一座6000米、两座7000米和一座8000米雪山,这样
2017年9月30日,德国专业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举办的“狼行天下 贝加尔湖安营扎寨”活动在秋日里美丽的贝加尔湖畔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前期从8月底展开城市选拔赛,经过沈阳和大连站两大赛区竞争激烈的线下选拔,从近千名报名选手中共选出6名具备体力脑力和生存力的优质选手,在狼爪户外形象大使朱炜强的带领下,协同媒体、户外意见领袖等一行20多人,来到贝加尔湖进行终极之旅。整个狼行天下团队队员来自
黄力生  阿迪跑者、厦门大学体育部副教授,20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市冠军,10年来参加过不下20次全程马拉松赛。厦门市马拉松公益训练营组织者。从2003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开设马拉松选项课,九年来该课程已成为厦门大学校园的热门课程,至今已有3000人次完成马拉松课程的学分。  原则1 积极主动  跑马拉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锻炼提高身体机能,让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参加马拉松锻炼能有效提高人体
1924年,当《纽约时报》问及为何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冒险家马洛里道出了那句影响后世所有冒险者的话语—因为它在那儿。  不间断、无补给、无停靠,青岛出发,闯太平洋,过赤道无风带,领略“海上珠穆朗玛”合恩角,驶入大西洋,见证好望角,过印度洋穿马六甲海峡,重归太平洋,终归故乡,21600海里,137天20小时2分钟28秒,靠着一人一“帆”,47岁的郭川完成了他的“奥德赛之旅”。“海就在那里,就像呼吸一样
2016年12月,编辑部迎来了三名来自尼泊尔的客人—珠峰攀登的夏尔巴高山向导—明玛·G·夏尔巴、尼玛·丹增·夏尔巴、普鲁巴·丹增·夏尔巴。他们多年来以夏尔巴人天生的登山能力,“以身犯险”地创造了一个个攀登奇迹。我们这几年每年都有关于珠峰的报道,普鲁巴准确地在书架上2015年的杂志《珠峰生死季》一刊中找出了自己的照片。  2017年这期专题就来自办公室里的这次采访,之后我们还组织了北京站的线下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