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可能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当中,可能很少会提及的字眼,但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在2008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的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等等。当时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雨,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那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2008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有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非常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它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
但是,2008年年初的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其实,回家往往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吗?就像今年神舟七号升空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欣喜。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知道,只有当回家的那一瞬间,我们才可以一起鼓掌。我们共同在那样的一个傍晚,去见证了神舟七号所有的成员安然回家。他跟我们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当他着陆了,当他回家了,我们就像一个家人一样,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奇怪,2008年几乎所有的事情,好像最后都容易让我这个刚刚进入40岁的人去想到家。年底金融危机了。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人说是次贷危机。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其实不就是所有的老百姓想买房想有个自己的家,最后这种愿望太强烈了产生了次贷危机吗?但金融危机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提醒着我们:很快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那顿饭没吃、鞭炮没有响起、饺子没吃,这一年就算没过去。那总得记住一点什么是吧?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里梁漱溟老爷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人这一生啊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是啊,我在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奔三十而立的时候,总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争取有房子、有钱、有名等等等等。后来你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朋友、为人对手等等等等。但是走着走着你又突然发现离起点越来越远了。好像人生的终点,似乎看得见某些迹象,就像我觉得什么叫40--岁40岁就是敲开了一个年老的大门,而还守护着青春的尾巴一样。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你如果不能回答自己内心所提出这样的一种问题的话,你会每天过得非常难。
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同样如此吗?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像在纪念改革三十年的时候,胡锦涛说的那句话一样: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那么我们会不会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出发了太久,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了。
改革刚开始的时候我10岁,今年40。我在想我10岁的时候想的幸福是什么?太简单了,甚至简单到我都有点忘了。但是当到了40岁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很多。在我10岁的时候想过和不敢想过的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我比10岁更幸福了吗?我的眼睛还会像10岁那样清亮吗?我还会被一种梦想激动得彻夜难眠吗?我的回答并不肯定。就像年少的时候跟同学喝多了酒,总会有一句话说:“总有一天我要找到幸福。”那么也许今天就是年少时候说的那个——总有一天。幸福还会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不知道答案,您知道吗?谢谢!
根据白岩松在CCTV《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温暖2008》的讲演整理,题目编者加。
编辑 张金余
在2008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的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等等。当时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雨,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那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2008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有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非常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它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
但是,2008年年初的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其实,回家往往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吗?就像今年神舟七号升空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欣喜。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知道,只有当回家的那一瞬间,我们才可以一起鼓掌。我们共同在那样的一个傍晚,去见证了神舟七号所有的成员安然回家。他跟我们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当他着陆了,当他回家了,我们就像一个家人一样,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奇怪,2008年几乎所有的事情,好像最后都容易让我这个刚刚进入40岁的人去想到家。年底金融危机了。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人说是次贷危机。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其实不就是所有的老百姓想买房想有个自己的家,最后这种愿望太强烈了产生了次贷危机吗?但金融危机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提醒着我们:很快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那顿饭没吃、鞭炮没有响起、饺子没吃,这一年就算没过去。那总得记住一点什么是吧?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里梁漱溟老爷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人这一生啊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是啊,我在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奔三十而立的时候,总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争取有房子、有钱、有名等等等等。后来你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朋友、为人对手等等等等。但是走着走着你又突然发现离起点越来越远了。好像人生的终点,似乎看得见某些迹象,就像我觉得什么叫40--岁40岁就是敲开了一个年老的大门,而还守护着青春的尾巴一样。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你如果不能回答自己内心所提出这样的一种问题的话,你会每天过得非常难。
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同样如此吗?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像在纪念改革三十年的时候,胡锦涛说的那句话一样: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那么我们会不会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出发了太久,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了。
改革刚开始的时候我10岁,今年40。我在想我10岁的时候想的幸福是什么?太简单了,甚至简单到我都有点忘了。但是当到了40岁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很多。在我10岁的时候想过和不敢想过的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我比10岁更幸福了吗?我的眼睛还会像10岁那样清亮吗?我还会被一种梦想激动得彻夜难眠吗?我的回答并不肯定。就像年少的时候跟同学喝多了酒,总会有一句话说:“总有一天我要找到幸福。”那么也许今天就是年少时候说的那个——总有一天。幸福还会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不知道答案,您知道吗?谢谢!
根据白岩松在CCTV《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温暖2008》的讲演整理,题目编者加。
编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