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感受汉语语言艺术的意义
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华与凋敝,得意与落魄,悲欢与离合。汉语演变至今,我们看到了她闪动着奇妙而美丽的光辉,她有着抑扬顿挫的四声调,有着独一无二的语法结构。语文作为一门专门向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教育的科目,我们在关注它的实用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言的艺术性的培养。我们追求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汉语的艺术性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指出:我们要对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力求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在训练后能呈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语言文字作品,使作品更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在书面或者口头的语言表达中充满艺术的美感。但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呢?一言蔽之,这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注重“审言炼字”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能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语言书面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这表明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或是人文性的作用出发,培养学生对汉语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样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艺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现代社会对“说话之道”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的训练,培养学生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审言炼字”习惯,正式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审言炼字”能力的训练方法
无论是课本教材还是课外读物,从来不缺少经典美文,美文教学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吸收、效仿、运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不知所措,模仿变成生搬硬套,加工变得面目全非,写文章常常词不达意,说话常常空洞肤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修炼”“审言炼字”的“功力”呢?“审言炼字”训练,就必须从最基础的训练——选择词语开始。为此,针对高中生的知识基础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编排特点,我在听、说、读、写不同方向做了以下尝试。
(一)听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高年级学生要做到“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因此,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善于聆听别人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从听中纠正自己与别人的用词错误,在写作表达与口语交流中,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对象选择恰当的用语。
(二)说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予以特别关注。并采用了以下途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对话者,能迅速、准确、全面的判断说话者的观点,能迅速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善于选择恰当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用通顺、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根据高年级教材要求,我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给学生设计了说话训练。例如在现代文阅读题答题前,我要求学生先用口语简述的方法,把答题思路、答案进行口头简述,要求表述完整,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口齿清晰。另外,我还安排了“课前3~5分钟说话训练”,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3~5分钟,让单独一个或者一组学生上讲台来说或演,畅所欲言,只有内容健康即可。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的口头训练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坚持说话训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口语表达“审言炼字”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连带性的进步,一举多得。
(三)读
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到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对朗读时不同情感需要不同语速、语气、语调等,以及默读时必须眼到与心到,正确领悟含意的要求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老师常常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居主导地位,老师范读,教读,留给学生自己揣摩诵读的时间还是太少,而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把课堂有效的黄金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积累的过程,面对“百义”自有百种表达方式,而百种表达方式,也自有百种表达效果。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在不同的文章中能找到用以表达自己情感的合适的词语。为此,我多次在所教班级举办了美文美句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内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用良性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读”中获得快乐,在“读”中培养和提高“审言炼字”能力。
(四)写
针对语文这样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的科目,语言能力在整张试卷的答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学生在“写”方面的语言能力呢?古谚云:“习伏众神”“巧者难过习者之门。”反复练习,一定会收获成效。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较快,原因之一是他给学生进行每天一次500字以上的练笔。“文章入妙来无过熟”。语文科目,多写多练才能“熟”。因此我抓紧各种机会让学生下笔,但课堂常常会在无止境的重负下被压得“死气沉沉”,因此除了平时的教学作业,我还变换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活起来”,在有“生命”的课堂中给学生“注入”“审言炼字”的“血液”。
三、小结
总的来说,“审言炼字”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审言炼字”训练。我们在多接触、多运用后发现语言的艺术不单单只是追求辞藻华丽,而不求准确,内容太空虚,再美艳的词句都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审言炼字”的标准。在这样的训练中,为语文语言思维能力打好根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感悟语言艺术的能力,对写作表达、口语交流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教师正确而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最终才能培养出能说、能写,能思考、能交流的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华与凋敝,得意与落魄,悲欢与离合。汉语演变至今,我们看到了她闪动着奇妙而美丽的光辉,她有着抑扬顿挫的四声调,有着独一无二的语法结构。语文作为一门专门向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教育的科目,我们在关注它的实用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言的艺术性的培养。我们追求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汉语的艺术性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指出:我们要对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力求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在训练后能呈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语言文字作品,使作品更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在书面或者口头的语言表达中充满艺术的美感。但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呢?一言蔽之,这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注重“审言炼字”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能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语言书面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这表明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或是人文性的作用出发,培养学生对汉语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样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艺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现代社会对“说话之道”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的训练,培养学生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审言炼字”习惯,正式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审言炼字”能力的训练方法
无论是课本教材还是课外读物,从来不缺少经典美文,美文教学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吸收、效仿、运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不知所措,模仿变成生搬硬套,加工变得面目全非,写文章常常词不达意,说话常常空洞肤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修炼”“审言炼字”的“功力”呢?“审言炼字”训练,就必须从最基础的训练——选择词语开始。为此,针对高中生的知识基础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编排特点,我在听、说、读、写不同方向做了以下尝试。
(一)听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高年级学生要做到“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因此,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善于聆听别人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从听中纠正自己与别人的用词错误,在写作表达与口语交流中,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对象选择恰当的用语。
(二)说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予以特别关注。并采用了以下途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对话者,能迅速、准确、全面的判断说话者的观点,能迅速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善于选择恰当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用通顺、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根据高年级教材要求,我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给学生设计了说话训练。例如在现代文阅读题答题前,我要求学生先用口语简述的方法,把答题思路、答案进行口头简述,要求表述完整,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口齿清晰。另外,我还安排了“课前3~5分钟说话训练”,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3~5分钟,让单独一个或者一组学生上讲台来说或演,畅所欲言,只有内容健康即可。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的口头训练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坚持说话训练的效果非常好,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口语表达“审言炼字”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连带性的进步,一举多得。
(三)读
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到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对朗读时不同情感需要不同语速、语气、语调等,以及默读时必须眼到与心到,正确领悟含意的要求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老师常常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居主导地位,老师范读,教读,留给学生自己揣摩诵读的时间还是太少,而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把课堂有效的黄金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积累的过程,面对“百义”自有百种表达方式,而百种表达方式,也自有百种表达效果。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在不同的文章中能找到用以表达自己情感的合适的词语。为此,我多次在所教班级举办了美文美句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内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用良性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读”中获得快乐,在“读”中培养和提高“审言炼字”能力。
(四)写
针对语文这样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的科目,语言能力在整张试卷的答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学生在“写”方面的语言能力呢?古谚云:“习伏众神”“巧者难过习者之门。”反复练习,一定会收获成效。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较快,原因之一是他给学生进行每天一次500字以上的练笔。“文章入妙来无过熟”。语文科目,多写多练才能“熟”。因此我抓紧各种机会让学生下笔,但课堂常常会在无止境的重负下被压得“死气沉沉”,因此除了平时的教学作业,我还变换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活起来”,在有“生命”的课堂中给学生“注入”“审言炼字”的“血液”。
三、小结
总的来说,“审言炼字”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审言炼字”训练。我们在多接触、多运用后发现语言的艺术不单单只是追求辞藻华丽,而不求准确,内容太空虚,再美艳的词句都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审言炼字”的标准。在这样的训练中,为语文语言思维能力打好根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感悟语言艺术的能力,对写作表达、口语交流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教师正确而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最终才能培养出能说、能写,能思考、能交流的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