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语文选修分两大块,一是《唐诗宋词选读》,一是《史记》。可以说,《史记》用传神的笔墨写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也堪称完美的高中古文阅读典范之作。
可有些学生拿到《史记》课本后,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甚至历尽千难万险要改学诗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史记》这么长的文言文,真可怕。
怎么能让这些文言文不再可怕呢?有人说,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怎样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怎样学。因此,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就要让他们活学,那教师就必须活教。
一、找准切入点,大胆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学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高祖本纪》时,没有按传统的做法从刘邦发迹前讲到刘邦称帝再讲到高祖还乡,而是让学生思考: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成功了,那么,用刘邦自己的话说(强调用刘邦自己的话),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很快从第十六段找到了答案,即刘邦会使用人,能驾驭人,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攻有猛将。然后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三个人分别给予了刘邦怎样的帮助呢?从文中找出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抛出第三个问题:刘邦由泗水亭长一步步登上了皇位,他身上肯定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点。人无完人,你能从文中找到他的缺点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很快就把他的缺点找全了。在此基础上,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刘邦的缺点那么多,竟然还能成功,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二、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只有立足生活,教学才会更有效,教育才会更有力量,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离开生活的土壤,语文就如同无本之木,不可能枝繁叶茂。
在教学《刺客列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看了一个短片。也许大家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面对荆轲的失败,学生深表遗憾,甚至痛骂秦王。于是,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荆轲刺秦成功,能挽救燕国灭亡的命运吗?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很快就得出正确的结论:秦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即使刺死了这个秦王,还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秦国不会灭亡,燕国的命运也不会得到改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生活在你们身边,你对他有什么评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很快就总结出结论。
不光是《史记》,其实很多文章都可以这样放在生活中去讲。《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古人的观点让人们相信积累的重要作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前人的感叹会让人们想起稍纵即逝的年华;《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爱国激情会激起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三、引导学生积累《史记》素材,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兴趣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学生只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作用,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
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可用幻灯片引导学生积累名言名句。首先给学生例句,如,我说屈原忧国忧民,因为他说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说屈原洁身自好,因为他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等。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子,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这样做,形式多样化,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积累了成语,积累了名句,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用学生的思维去上课,因势利导,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高中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阶段,朝气蓬勃,血气方刚,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对国内外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当文本内容涉及到战争尤其是侵略战争时,学生总是会想到钓鱼岛问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基于这种学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应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可顺势让大家讨论,选代表回答应怎样对待钓鱼岛的问题。刚开始,学生义愤填膺,对“小日本”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立马组成一支敢死队直插日本东京。于是就结合历史问题和当今时事疏导大家,让大家坚信,钓鱼岛一定是中国的,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但是,大家现在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学好自己应该学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武装民族,让祖国以昂扬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分组教学,培养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大胆尝试,根据座次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他们自己取上喜欢的组名,如,“风度翩翩”“剑与玫瑰”等,平时课堂上的抢答、讨论和课前演讲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代表协助教师统计好每天的优胜小组,同时,各小组的组长记录好组内的优秀成员。两周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尽管这种奖励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但大家都是热血青年,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课堂上一个个神情专注,目光凝聚,精神抖擞,跃跃欲试,以前昏昏欲睡的局面一扫而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有些学生拿到《史记》课本后,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甚至历尽千难万险要改学诗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史记》这么长的文言文,真可怕。
怎么能让这些文言文不再可怕呢?有人说,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怎样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怎样学。因此,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就要让他们活学,那教师就必须活教。
一、找准切入点,大胆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学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高祖本纪》时,没有按传统的做法从刘邦发迹前讲到刘邦称帝再讲到高祖还乡,而是让学生思考: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成功了,那么,用刘邦自己的话说(强调用刘邦自己的话),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很快从第十六段找到了答案,即刘邦会使用人,能驾驭人,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攻有猛将。然后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三个人分别给予了刘邦怎样的帮助呢?从文中找出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抛出第三个问题:刘邦由泗水亭长一步步登上了皇位,他身上肯定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点。人无完人,你能从文中找到他的缺点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很快就把他的缺点找全了。在此基础上,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刘邦的缺点那么多,竟然还能成功,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二、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只有立足生活,教学才会更有效,教育才会更有力量,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离开生活的土壤,语文就如同无本之木,不可能枝繁叶茂。
在教学《刺客列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看了一个短片。也许大家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面对荆轲的失败,学生深表遗憾,甚至痛骂秦王。于是,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荆轲刺秦成功,能挽救燕国灭亡的命运吗?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很快就得出正确的结论:秦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即使刺死了这个秦王,还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秦国不会灭亡,燕国的命运也不会得到改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生活在你们身边,你对他有什么评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很快就总结出结论。
不光是《史记》,其实很多文章都可以这样放在生活中去讲。《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古人的观点让人们相信积累的重要作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前人的感叹会让人们想起稍纵即逝的年华;《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爱国激情会激起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三、引导学生积累《史记》素材,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兴趣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学生只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作用,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
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可用幻灯片引导学生积累名言名句。首先给学生例句,如,我说屈原忧国忧民,因为他说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说屈原洁身自好,因为他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等。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子,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这样做,形式多样化,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积累了成语,积累了名句,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用学生的思维去上课,因势利导,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高中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阶段,朝气蓬勃,血气方刚,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对国内外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当文本内容涉及到战争尤其是侵略战争时,学生总是会想到钓鱼岛问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基于这种学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应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可顺势让大家讨论,选代表回答应怎样对待钓鱼岛的问题。刚开始,学生义愤填膺,对“小日本”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立马组成一支敢死队直插日本东京。于是就结合历史问题和当今时事疏导大家,让大家坚信,钓鱼岛一定是中国的,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但是,大家现在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学好自己应该学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武装民族,让祖国以昂扬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分组教学,培养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大胆尝试,根据座次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他们自己取上喜欢的组名,如,“风度翩翩”“剑与玫瑰”等,平时课堂上的抢答、讨论和课前演讲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代表协助教师统计好每天的优胜小组,同时,各小组的组长记录好组内的优秀成员。两周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尽管这种奖励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但大家都是热血青年,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课堂上一个个神情专注,目光凝聚,精神抖擞,跃跃欲试,以前昏昏欲睡的局面一扫而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