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很耐咀嚼。
唐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含蓄。所谓“含蓄”,就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就是“拿灰盖着的炉炭”(梁启超语),就是“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钱钟书语),就是“作者的见解愈隐蔽愈好”(恩格斯语),就是“在海里移动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的冰山”(海明威语)。含蓄,就得避免平直浅露,言尽意尽,不能在作品中直接站出来说明自己的用意,而要尽量用形象来说话,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同时要留有余地,做到“有余不尽”,“令人于言外可想”。唐诗含蓄手法多种多样,现举例阐述,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避免“顶点”
德国美学家莱辛认为,如果把事件切割为若干过程,聪明的艺术家应该截取“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而应当避免的则是“顶点”,因为“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向更远处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读唐诗,常能体会到莱辛这一艺术见解的精辟。且看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在武则天、唐中宗两朝,颇得宠幸;唐睿宗执政后,却成了有罪的官员被流放到岭南。诗中的“岭外”,就是指的“岭南”;“音书断”,是说他和河南老家失去了联系。在思亲思乡之情的煎熬下,诗人在岭南挨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冒着被抓捕的危险,从流放地逃了出来。等到渡过汉江,很快就能回到老家时,他的心情变得非常复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虽然迫切地想知道家中的一切,尤其是老人是否还健在,妻儿有没有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失势而招致祸害。可是,越是临近家乡,他的心就越“怯”,他多么害怕自己那些不祥的猜测会成为现实啊!以至于有人从家乡那边过来,自己也不敢向他们探听情况,惧怕“来人”会说出不祥的消息。诗人的心“悬着”,于是读者的心也随之“悬着”。这首诗选择这样一个“近乡”的时刻来写,的确是很巧妙的。因为这个时刻正是“最富于生发性”的,能使读者想得很多很远。假如这首诗写的是回家后的情况和悲欢,那就是把事件的“顶点”展示给读者,读起来就缺少嚼咀了。
二、正反对照
诗人运用多向思维,从正反两方面取材,并加以对照,让读者从事实中领悟出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诗产生含蓄效果。如李约的《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此诗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次句描绘赛神场面(水庙即龙王庙,古时祈雨场所):在箫管鸣奏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似热闹,但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无比焦急的;后两句却写朱门看歌舞的场面。前后两组场面相互对照:一方是唯巩不雨,一方却“犹巩春阴”。唯巩不雨者,是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巩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忧虑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在对比中读者早已明了,但作者未著一字,讽刺显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三、寓情于景
诗人往往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寓于所描绘的景物中,不直接抒情,只进行某些暗示,让读者通过它展开想象和联想,慢慢感受到诗人在景物中所寄寓的情感。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前两句除了点明故人离别的地点时间和去向,还有三点暗示:其一,离去的是与诗人情同手足的“故人”;其二,“故人”是在最适宜大家一起春游踏青的“烟花三月”离开的;其三,此去扬州千里迢迢,再次相会并非易事。后两句则完全是写景。这景物颇似一组电影特写镜头:载着“故人”的帆船渐渐远去,最后在地平线上消失了,剩下的“唯有长江水滚滚向东流”。我们根据前边的暗示和后边的镜头,想一想隐藏在镜头外面的诗人,他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后,依然站在黄鹤楼边的江堤上眺望,“唯见长江天际流”,却久久不愿离开。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舍不得老朋友分离,依依惜别吗?这浩荡的离愁啊,不正似“长江天际流”?这就是寓情于景,情虽“不著一字”,却“尽得风流”。
四、借物言志
古人有所谓“诗出侧面”之说。借物言志就是从侧面借物达意。它跟散文常用的“托物言志”手法基本相同,只是后者的“物”必定具有象征意义(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而前者的物则不一定具有象征意义,有时只是借助它来表情达意。这方面著名的例子是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从题目看,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怨恨之情。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女主角却为什么要打它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原来“打”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来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进一步讲明了原因“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最后一句答案出来了:这梦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但这个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妇为什么要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诗中主人到底怨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的啼叫惊破了她的晓梦?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她怨恨远在辽西不归的丈夫,更怨恨造成他们夫妻分离的穷兵黩武的政策和兵役制度),不妨留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这就是“诗出侧面”,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
五、指东道西
有些事或意图,诗中不宜正面直说,诗人多通过“指东道西”这种手法,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目的。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读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好像写的是“闺房之乐”——新娘前一天晚上洞房花烛后,第二天要拜见公婆,在梳妆打扮好之后,含蓄的问丈夫:打扮是不是合时宜?作为闺意诗,应当说写得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然而结合题目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作者投赠对象为水部郎中张籍(当时他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作者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这首诗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子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考取了,前途无量,否则黯然失色。这正如一个女子嫁人,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也,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此诗比喻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我们不能不对作者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叹。
唐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含蓄。所谓“含蓄”,就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就是“拿灰盖着的炉炭”(梁启超语),就是“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钱钟书语),就是“作者的见解愈隐蔽愈好”(恩格斯语),就是“在海里移动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的冰山”(海明威语)。含蓄,就得避免平直浅露,言尽意尽,不能在作品中直接站出来说明自己的用意,而要尽量用形象来说话,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同时要留有余地,做到“有余不尽”,“令人于言外可想”。唐诗含蓄手法多种多样,现举例阐述,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避免“顶点”
德国美学家莱辛认为,如果把事件切割为若干过程,聪明的艺术家应该截取“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而应当避免的则是“顶点”,因为“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向更远处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读唐诗,常能体会到莱辛这一艺术见解的精辟。且看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在武则天、唐中宗两朝,颇得宠幸;唐睿宗执政后,却成了有罪的官员被流放到岭南。诗中的“岭外”,就是指的“岭南”;“音书断”,是说他和河南老家失去了联系。在思亲思乡之情的煎熬下,诗人在岭南挨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冒着被抓捕的危险,从流放地逃了出来。等到渡过汉江,很快就能回到老家时,他的心情变得非常复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虽然迫切地想知道家中的一切,尤其是老人是否还健在,妻儿有没有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失势而招致祸害。可是,越是临近家乡,他的心就越“怯”,他多么害怕自己那些不祥的猜测会成为现实啊!以至于有人从家乡那边过来,自己也不敢向他们探听情况,惧怕“来人”会说出不祥的消息。诗人的心“悬着”,于是读者的心也随之“悬着”。这首诗选择这样一个“近乡”的时刻来写,的确是很巧妙的。因为这个时刻正是“最富于生发性”的,能使读者想得很多很远。假如这首诗写的是回家后的情况和悲欢,那就是把事件的“顶点”展示给读者,读起来就缺少嚼咀了。
二、正反对照
诗人运用多向思维,从正反两方面取材,并加以对照,让读者从事实中领悟出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诗产生含蓄效果。如李约的《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此诗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次句描绘赛神场面(水庙即龙王庙,古时祈雨场所):在箫管鸣奏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似热闹,但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无比焦急的;后两句却写朱门看歌舞的场面。前后两组场面相互对照:一方是唯巩不雨,一方却“犹巩春阴”。唯巩不雨者,是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巩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忧虑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在对比中读者早已明了,但作者未著一字,讽刺显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三、寓情于景
诗人往往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寓于所描绘的景物中,不直接抒情,只进行某些暗示,让读者通过它展开想象和联想,慢慢感受到诗人在景物中所寄寓的情感。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前两句除了点明故人离别的地点时间和去向,还有三点暗示:其一,离去的是与诗人情同手足的“故人”;其二,“故人”是在最适宜大家一起春游踏青的“烟花三月”离开的;其三,此去扬州千里迢迢,再次相会并非易事。后两句则完全是写景。这景物颇似一组电影特写镜头:载着“故人”的帆船渐渐远去,最后在地平线上消失了,剩下的“唯有长江水滚滚向东流”。我们根据前边的暗示和后边的镜头,想一想隐藏在镜头外面的诗人,他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后,依然站在黄鹤楼边的江堤上眺望,“唯见长江天际流”,却久久不愿离开。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舍不得老朋友分离,依依惜别吗?这浩荡的离愁啊,不正似“长江天际流”?这就是寓情于景,情虽“不著一字”,却“尽得风流”。
四、借物言志
古人有所谓“诗出侧面”之说。借物言志就是从侧面借物达意。它跟散文常用的“托物言志”手法基本相同,只是后者的“物”必定具有象征意义(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而前者的物则不一定具有象征意义,有时只是借助它来表情达意。这方面著名的例子是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从题目看,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怨恨之情。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女主角却为什么要打它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原来“打”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来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进一步讲明了原因“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最后一句答案出来了:这梦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但这个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妇为什么要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诗中主人到底怨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的啼叫惊破了她的晓梦?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她怨恨远在辽西不归的丈夫,更怨恨造成他们夫妻分离的穷兵黩武的政策和兵役制度),不妨留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这就是“诗出侧面”,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
五、指东道西
有些事或意图,诗中不宜正面直说,诗人多通过“指东道西”这种手法,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目的。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读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好像写的是“闺房之乐”——新娘前一天晚上洞房花烛后,第二天要拜见公婆,在梳妆打扮好之后,含蓄的问丈夫:打扮是不是合时宜?作为闺意诗,应当说写得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然而结合题目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作者投赠对象为水部郎中张籍(当时他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作者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这首诗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子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考取了,前途无量,否则黯然失色。这正如一个女子嫁人,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也,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此诗比喻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我们不能不对作者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