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期末之际,全程视频监控的线上考试成为今年高校期末考试的“亮点”。例如,湖北某高校在期末考试实施方案中每20名考生配1名监考人员,考核试题由监考员在规定时间在群中统一发布,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书面答题内容拍照发给监考员;监考员负责提前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线上考核操作培训、视频音频调试、试题发布、全程监控、试题回收、考生答卷回收等工作。为适应高校需求,相关在线教育服务公司推出智慧考试系统,包含人脸识别、动态监考、切屏离开时间限制等防作弊功能。这些较为繁琐的考试安排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长期以来固化的教学模式及学生评价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去重新思考,高校期末考试以及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评价理念固化,考试形式单一
期末考试作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其存在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与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一学期的教学与学习后,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修正;教师也可以经由期末考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改进教学的路径与方式。然而,实践中的高校期末考试,渐趋跑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不少学生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让期末考试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与改善教学之目的。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平时的课堂教学缺乏关注,进而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熬夜突击的应考现象。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只有激发学生投入其中才能推动学生真正成长。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正以“新”的面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仍是“旧”的方式,育人理念无法统一,育人成效必定不佳。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改革,走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讓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偏离育人初衷
平时图书馆无人问津,考试周却一座难求,是许多高校的真实写照。因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偏高,学生不得不重视;而其简单机械的评价方式,又导致了部分学生平时不投入学习、考前突击也能拿高分的现象出现。原本,学习与教学才是课堂的主旋律,考试只是作为检测学习与教学成果的手段。现在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情形,无疑已经背离教书育人的初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倒置
依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将其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目前许多期末考试仅停留在学期或课程结束后,给学生评定成绩,主要进行的是终结性评价,而教学伊始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诊断性评价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动态测评与反馈则远远不足。这恰恰忽略了教学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分析教学过程的利弊得失,诊断教与学的不足,从而为后续辅助学生学习或实施补救教学提供参考。
评价改革应往何处去
转变理念,助推发展
首先,树立为学生发展而评价的认识和理念。疫情期间,特殊的期末考试形式引发社会各界对学习评价的再次关注。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高校应建立起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明确的是,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经由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从某种意义而言,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其本身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激励、培养学生学会主动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作为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学生有能力对自己学习的长处与不足进行评价与反思,理解自己所处阶段面临哪些问题,进而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与发展方式。
其次,助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参与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这也是当前高校为何强调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现实需求进行改革的原因所在。教师不仅要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帮助学生明晰“学什么”和“怎么学”。教学伊始,教师应将课程标准、内容选择、课程安排、具体实施、评价方式明确地告知学生,并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课程安排和评价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之后对学生的意见加以反馈。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可以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同时,科学评价方式的引导,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律。
立足课程,探索多元考核方式
首先,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化。针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不足,高校需改变以往评价方式单一的现状,考虑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高校可以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提升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小组合作、服务式学习、项目研究等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课堂汇报、张贴海报、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将其纳入考核中。拓宽多元主体评价,也可以从不同视角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整体样态,亦能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信息,有助于学生的持续提升。
其次,评价内容和工具应更为多样。要切实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工具也需更加多样。在评价的内容方面,把教学目标分类中的认知、技能、情感纳入其中。既重视知识评价,也重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学科认知、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评价工具上,可以兼顾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在“互联网+”的引领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线上互动答疑系统,将学习任务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汇总与整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技术,学生不仅能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够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与辅导。
最后,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此次疫情期间的教学与考试,暴露出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不足。高校要调整期末考试在总体评价中的比重,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逐步扭转“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不良学习风气。因此,高校要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逐渐向重视学生学习投入及探究过程转变,在平时的阅读与作业布置中引入过程性评价要素,如布置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持续的形成性评价,助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
传统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评价理念固化,考试形式单一
期末考试作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其存在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与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一学期的教学与学习后,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修正;教师也可以经由期末考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改进教学的路径与方式。然而,实践中的高校期末考试,渐趋跑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不少学生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让期末考试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与改善教学之目的。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平时的课堂教学缺乏关注,进而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熬夜突击的应考现象。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只有激发学生投入其中才能推动学生真正成长。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正以“新”的面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仍是“旧”的方式,育人理念无法统一,育人成效必定不佳。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改革,走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讓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偏离育人初衷
平时图书馆无人问津,考试周却一座难求,是许多高校的真实写照。因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偏高,学生不得不重视;而其简单机械的评价方式,又导致了部分学生平时不投入学习、考前突击也能拿高分的现象出现。原本,学习与教学才是课堂的主旋律,考试只是作为检测学习与教学成果的手段。现在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情形,无疑已经背离教书育人的初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倒置
依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将其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目前许多期末考试仅停留在学期或课程结束后,给学生评定成绩,主要进行的是终结性评价,而教学伊始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诊断性评价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动态测评与反馈则远远不足。这恰恰忽略了教学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分析教学过程的利弊得失,诊断教与学的不足,从而为后续辅助学生学习或实施补救教学提供参考。
评价改革应往何处去
转变理念,助推发展
首先,树立为学生发展而评价的认识和理念。疫情期间,特殊的期末考试形式引发社会各界对学习评价的再次关注。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高校应建立起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明确的是,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经由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从某种意义而言,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其本身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激励、培养学生学会主动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作为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学生有能力对自己学习的长处与不足进行评价与反思,理解自己所处阶段面临哪些问题,进而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与发展方式。
其次,助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参与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这也是当前高校为何强调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现实需求进行改革的原因所在。教师不仅要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帮助学生明晰“学什么”和“怎么学”。教学伊始,教师应将课程标准、内容选择、课程安排、具体实施、评价方式明确地告知学生,并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课程安排和评价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之后对学生的意见加以反馈。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可以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同时,科学评价方式的引导,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律。
立足课程,探索多元考核方式
首先,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化。针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不足,高校需改变以往评价方式单一的现状,考虑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高校可以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提升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小组合作、服务式学习、项目研究等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课堂汇报、张贴海报、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将其纳入考核中。拓宽多元主体评价,也可以从不同视角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整体样态,亦能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信息,有助于学生的持续提升。
其次,评价内容和工具应更为多样。要切实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工具也需更加多样。在评价的内容方面,把教学目标分类中的认知、技能、情感纳入其中。既重视知识评价,也重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学科认知、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评价工具上,可以兼顾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在“互联网+”的引领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线上互动答疑系统,将学习任务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汇总与整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技术,学生不仅能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够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与辅导。
最后,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此次疫情期间的教学与考试,暴露出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不足。高校要调整期末考试在总体评价中的比重,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逐步扭转“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不良学习风气。因此,高校要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逐渐向重视学生学习投入及探究过程转变,在平时的阅读与作业布置中引入过程性评价要素,如布置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持续的形成性评价,助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