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疫情下网络课程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使得对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研究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问题。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以热学课程为例,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疫情下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热学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1]。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高校的课程实施都采取面对面授课或面对面授课和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网络课程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方式呈现的,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疫情爆发后,网络课程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使得对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研究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问题。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文献重点关注的是网络课程的设计、构建以及开发,“很少有人去关注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发掘其实施问题和实际的应用效果。”[2]。本文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以热学课程为例,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疫情下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改革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一、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我校使用的是清华大学清华教育在线平台,该平台有电脑版和手机APP版。其中电脑版支持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学习分析、课程预览、系统帮助五个功能模块。其中教学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学生、教师的信息维护和管理。课程建设模块由基本信息、单元学习、课程资源、课程活动、随堂教学等子模块组成。其中基本信息子模块可以实现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呈现、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主讲教师信息编辑等功能;单元学习子模块用于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呈現,是网络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资源子模块是一个课程资源数据中心,用于存储与该课程相关的所有课件、视频、拓展资料等;课程活动子模块可实现课程作业的编辑与发布、疑难问题的师生讨论、视频播客单元的呈现、以及在线测试、课程问卷、常见问题、研究性教学、试题试卷库等内容;随堂教学子模块包括导学、课前预习、签到、课堂提问、投票、赏析、随堂小测、评价八个子功能,随堂教学只能在电脑端创建,在手机端去实施。学习分析模块记录了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课程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单元学习的学习情况,这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及时评价,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策略。课程预览帮助教师及时预览课程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状态。学生可以使用账号登陆平台,访问网络课程。由此可见,该平台能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乌美娜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网络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的功能定位、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的媒体呈现形式、教学应用方式及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设计环节[3]。疫情下高校网络课程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再是充当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辅助方式,其受众对象是特定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所以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前期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内容,展示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和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讨论平台,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在线测试系统,便于及时检测反馈,检测学习效果。在网络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根据课程大纲,遵循“经典+前沿”、“基础+拓展”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遵循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基础,不盲目追求媒体的多样性,根据课程特点以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组合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方式上以教师引导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中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合理监管为手段。在课程评价方式上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下面以热学课程为例,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对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及网络课程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一)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
本课程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以秦允豪出版的《热学》第三版为蓝本,将热学网络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对应一个章节。每个学习单元可以划分为“本章基本要求”、“基本学习内容”、“课外阅读资料”三个部分。其中“基本学习内容”部分由若干学习小节以及自测题、课后作业、习题选讲视频、课后作业评讲视频等内容组成,每个学习小节下设电子课件、课堂录像、讨论区等内容。图一是某一个学习单元的框架设计:
(二)网络课程实施方式
该网络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问题讨论、教师释疑”+“课尾自测”+“课后答疑、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开展。即教师课前网上发布预习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课中学生首先根据课堂录播小视频进行自学,期间教师在线解答学生自学中所遇到的疑问,教师适时在讨论区发布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在课尾发布自测题,引导学生实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明晰;课后布置典型作业,以帮助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利用微信或QQ平台提供24小时的热线答疑。
三、网络课程应用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查阅文献,针对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分析,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的比较多,问卷调查收集的内容主要涉及“是否喜欢使用网路课程”、“花在网络课程的时间”、“使用网络课程后,学生能力方面的提高”等,这些问题重点体现对网路课程宏观上的评价,针对性不强,而且多以学生感性的内容作答。本文基于学校网络平台所记录的数据(2020.2.29-5.27),主要采样登陆次数与时长、课堂视频的浏览次数、讨论区的参与数与浏览数、作业提交数与得分分布、近90天的访问量分布情况等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现阶段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登陆次数与时长
从平台上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到:1、学生基本都是在上课期间访问网络课程,课余时间较少访问网络课程;2、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在上课期间登录网络进行学习,但是有部分同学学习时间不够,究其原因:(1)绝大部分是因为网络原因无法流畅浏览视频影响学习,转而线下利用课件和电子教材学习;因为发现有70%的同学登录次数远大于正常的登录次数,说明同学掉线的情况有代表性。(2)有少部分同学直接利用电子教材学习。(3)有极个别同学登陆次数和时间都没有达标,没有认真参与网络学习。
(二)播放单元的浏览量
本课程共设置了106个播课单元。这里面有课堂视频、作业评讲视频、习题选讲视频组成。从平台记录的数据来看,虽然课堂视频浏览数量高于作业评讲和习题选讲视频,然而每个播客单元的浏览量均少于110(学生一共是144人),这说明有近1/4的同学没有浏览播客单元,这恰恰与上面的登录时长与次数的数据相吻合。这些数据反映出网络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同学自控能力差,没有认真参与网络学习。(2)网络课程的内容构建以及表现形式还需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便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学生需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去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模式。
(三)讨论区的参与数与浏览数
从讨论区的浏览次数和回复次数的对比,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参与主动讨论的偏少,而回看讨论区内容的却很多,这说明:(1)很多同学习惯线下课堂教学中的面对面的讨论,还不太能适应线上讨论。(2)还有一部分同学面子思想严重,担心自己回答错误,在其他同学面前丟面子。(3)还有及少部分同学积极主动性差,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4)觉得这种讨论方式氛围感不强。
(四)作业提交率和成绩分布
绝大部分同学能按时提交作业,只有极少数同学不能按时提交作业。从已经批改学生作业得分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好,有极个别同学作业完成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部分作业不会做或者偷工减料。究其原因:(1)感觉网上学习氛围没有面对面上课效果好,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加之网上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进行严格管理的过程,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逐渐丧失学习兴趣。(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专研精神,尽管每章的习题选讲以及作业评讲视频都在网上有发布,仍有极少数学生不去浏览也不请教同学和老师。(3)有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都不端正。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网络课程应用效果还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自身还无法完全适应网络教学模式,比较依赖教师的讲授,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2)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认真学习(3)网络课程建设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2][3]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个案研究 李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热学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1]。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高校的课程实施都采取面对面授课或面对面授课和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网络课程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方式呈现的,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疫情爆发后,网络课程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使得对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研究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问题。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文献重点关注的是网络课程的设计、构建以及开发,“很少有人去关注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发掘其实施问题和实际的应用效果。”[2]。本文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以热学课程为例,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疫情下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改革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一、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我校使用的是清华大学清华教育在线平台,该平台有电脑版和手机APP版。其中电脑版支持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学习分析、课程预览、系统帮助五个功能模块。其中教学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学生、教师的信息维护和管理。课程建设模块由基本信息、单元学习、课程资源、课程活动、随堂教学等子模块组成。其中基本信息子模块可以实现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呈现、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主讲教师信息编辑等功能;单元学习子模块用于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呈現,是网络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资源子模块是一个课程资源数据中心,用于存储与该课程相关的所有课件、视频、拓展资料等;课程活动子模块可实现课程作业的编辑与发布、疑难问题的师生讨论、视频播客单元的呈现、以及在线测试、课程问卷、常见问题、研究性教学、试题试卷库等内容;随堂教学子模块包括导学、课前预习、签到、课堂提问、投票、赏析、随堂小测、评价八个子功能,随堂教学只能在电脑端创建,在手机端去实施。学习分析模块记录了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课程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单元学习的学习情况,这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及时评价,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策略。课程预览帮助教师及时预览课程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状态。学生可以使用账号登陆平台,访问网络课程。由此可见,该平台能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乌美娜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网络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的功能定位、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的媒体呈现形式、教学应用方式及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设计环节[3]。疫情下高校网络课程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再是充当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辅助方式,其受众对象是特定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所以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前期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内容,展示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和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讨论平台,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在线测试系统,便于及时检测反馈,检测学习效果。在网络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根据课程大纲,遵循“经典+前沿”、“基础+拓展”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遵循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基础,不盲目追求媒体的多样性,根据课程特点以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组合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方式上以教师引导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中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合理监管为手段。在课程评价方式上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下面以热学课程为例,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对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及网络课程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一)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
本课程学习单元模块的构建以秦允豪出版的《热学》第三版为蓝本,将热学网络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对应一个章节。每个学习单元可以划分为“本章基本要求”、“基本学习内容”、“课外阅读资料”三个部分。其中“基本学习内容”部分由若干学习小节以及自测题、课后作业、习题选讲视频、课后作业评讲视频等内容组成,每个学习小节下设电子课件、课堂录像、讨论区等内容。图一是某一个学习单元的框架设计:
(二)网络课程实施方式
该网络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问题讨论、教师释疑”+“课尾自测”+“课后答疑、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开展。即教师课前网上发布预习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课中学生首先根据课堂录播小视频进行自学,期间教师在线解答学生自学中所遇到的疑问,教师适时在讨论区发布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在课尾发布自测题,引导学生实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明晰;课后布置典型作业,以帮助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利用微信或QQ平台提供24小时的热线答疑。
三、网络课程应用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查阅文献,针对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分析,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的比较多,问卷调查收集的内容主要涉及“是否喜欢使用网路课程”、“花在网络课程的时间”、“使用网络课程后,学生能力方面的提高”等,这些问题重点体现对网路课程宏观上的评价,针对性不强,而且多以学生感性的内容作答。本文基于学校网络平台所记录的数据(2020.2.29-5.27),主要采样登陆次数与时长、课堂视频的浏览次数、讨论区的参与数与浏览数、作业提交数与得分分布、近90天的访问量分布情况等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现阶段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登陆次数与时长
从平台上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到:1、学生基本都是在上课期间访问网络课程,课余时间较少访问网络课程;2、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在上课期间登录网络进行学习,但是有部分同学学习时间不够,究其原因:(1)绝大部分是因为网络原因无法流畅浏览视频影响学习,转而线下利用课件和电子教材学习;因为发现有70%的同学登录次数远大于正常的登录次数,说明同学掉线的情况有代表性。(2)有少部分同学直接利用电子教材学习。(3)有极个别同学登陆次数和时间都没有达标,没有认真参与网络学习。
(二)播放单元的浏览量
本课程共设置了106个播课单元。这里面有课堂视频、作业评讲视频、习题选讲视频组成。从平台记录的数据来看,虽然课堂视频浏览数量高于作业评讲和习题选讲视频,然而每个播客单元的浏览量均少于110(学生一共是144人),这说明有近1/4的同学没有浏览播客单元,这恰恰与上面的登录时长与次数的数据相吻合。这些数据反映出网络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同学自控能力差,没有认真参与网络学习。(2)网络课程的内容构建以及表现形式还需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便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学生需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去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模式。
(三)讨论区的参与数与浏览数
从讨论区的浏览次数和回复次数的对比,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参与主动讨论的偏少,而回看讨论区内容的却很多,这说明:(1)很多同学习惯线下课堂教学中的面对面的讨论,还不太能适应线上讨论。(2)还有一部分同学面子思想严重,担心自己回答错误,在其他同学面前丟面子。(3)还有及少部分同学积极主动性差,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4)觉得这种讨论方式氛围感不强。
(四)作业提交率和成绩分布
绝大部分同学能按时提交作业,只有极少数同学不能按时提交作业。从已经批改学生作业得分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好,有极个别同学作业完成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部分作业不会做或者偷工减料。究其原因:(1)感觉网上学习氛围没有面对面上课效果好,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加之网上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进行严格管理的过程,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逐渐丧失学习兴趣。(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专研精神,尽管每章的习题选讲以及作业评讲视频都在网上有发布,仍有极少数学生不去浏览也不请教同学和老师。(3)有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都不端正。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网络课程应用效果还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自身还无法完全适应网络教学模式,比较依赖教师的讲授,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2)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认真学习(3)网络课程建设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2][3]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个案研究 李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