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只有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境,才能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然后形成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尝试
在现今的社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作为个体的人体来讲,永远无法掌握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因此,最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获得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活动去体验、去感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了相应的能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教师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所从事的研究活动便由此得以展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因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不能只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只有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境,才能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然后形成历史的认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积极开展了一些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让学生讲故事
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有些学生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故事。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讲一些故事,他们会讲的不错。学生通过讲故事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兴趣。
二、 学生编辑历史手抄报
历史手抄报的所有编辑工作,如版面设计、绘画着色、搜集资料、编写文字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在不同的时段让学生制作不同主题的手抄报。比如:让学生做了与祖国生日相关的手抄报,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等内容;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手抄报等等。学生做出的手抄报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中锻炼了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排版绘画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要培养的能力。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21世纪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同他人合作的意识、合作能力是在实践中学会和养成的。
三、 学生编演历史剧
作为十几岁的孩子,是表现欲比较强的时候,它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老师的认同。教师应抓住这点,充分把握住历史的优势,借用一定的想象力,把历史搬上舞台。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后,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让学生参考活动课的内容编写剧本,老师进行修改后,学生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学生们很积极,吃完午饭就开始排练,经过一周的排练,终于完成。在班会课上进行了表演。全班同学一直很期待这次的表演,因此,演的同学很投入,看的同学很入神。表演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历史短剧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他们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创造的快乐便油然而生。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也更体会到“和亲”的历史意义,加深了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
有了这次的成功体验,我在教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时,提前让学生准备表演历史剧,教师说明意图,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这次教师不参与。剧本写好后,学生自己当导演挑演员分配角色,准备需要的道具,用报纸做帽子、用布做衣服等。同学们自己抽出时间排练。一切准备好后,我请来了其他历史老师一起观看。演出开始了,短剧是以两个外地游客到东京城的见闻为线索,在短剧中展现了宋代的衣食住行的特点及热闹的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在瓦子中有说书的、唱曲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热闹无比。学生们的演出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演的同学很投入,而作为观众的学生更是能从同龄人的精彩表演中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学生们通过短剧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画面,也加入了他們对历史的理解。学生们通过短剧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才能和创作创新能力,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们也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的内容中,可供学生表演的内容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 学生写历史感悟
“学史可以明智”,历史是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引导人们思索现实。学生在学习每个时期的历史时都会有一些感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感悟写出来,这样将想法变为文字又是对历史的一次诠释,是感情的一次升华。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又获得了无限的动力,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我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内容时给学生讲了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就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了作业《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学生们在信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这样写到:“作为同龄人的你们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你知道你们的上辈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吗?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在了黑洞洞的枪口之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无情地埋葬……而你们所知道的却是什么?‘南京大屠杀’被你们说成是一次很小的普通的军事行动”等等,强烈的爱国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愤怒的谴责之声表露无遗。这不是一次很好的水到渠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吗?
五、 开展辩论
在学习完《法国大革命》后,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对拿破仑的评价展开辩论。虽然他们不像大学生辩论那样专业,但也讲的头头是道,博得了阵阵掌声。学生的语言技巧、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也在“唇枪舌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最后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再联系其他历史人物的评价,我相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学生已轻松掌握。当然,可以辩论的题材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开展。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魅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鲜活,拉近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同时,这些活动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他们的表现让我们惊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唐喜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六十七中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尝试
在现今的社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作为个体的人体来讲,永远无法掌握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因此,最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获得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活动去体验、去感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了相应的能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教师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所从事的研究活动便由此得以展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因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不能只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只有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境,才能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然后形成历史的认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积极开展了一些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让学生讲故事
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有些学生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故事。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讲一些故事,他们会讲的不错。学生通过讲故事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兴趣。
二、 学生编辑历史手抄报
历史手抄报的所有编辑工作,如版面设计、绘画着色、搜集资料、编写文字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在不同的时段让学生制作不同主题的手抄报。比如:让学生做了与祖国生日相关的手抄报,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等内容;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手抄报等等。学生做出的手抄报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中锻炼了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排版绘画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要培养的能力。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21世纪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同他人合作的意识、合作能力是在实践中学会和养成的。
三、 学生编演历史剧
作为十几岁的孩子,是表现欲比较强的时候,它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老师的认同。教师应抓住这点,充分把握住历史的优势,借用一定的想象力,把历史搬上舞台。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后,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让学生参考活动课的内容编写剧本,老师进行修改后,学生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学生们很积极,吃完午饭就开始排练,经过一周的排练,终于完成。在班会课上进行了表演。全班同学一直很期待这次的表演,因此,演的同学很投入,看的同学很入神。表演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历史短剧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他们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创造的快乐便油然而生。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也更体会到“和亲”的历史意义,加深了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
有了这次的成功体验,我在教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时,提前让学生准备表演历史剧,教师说明意图,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这次教师不参与。剧本写好后,学生自己当导演挑演员分配角色,准备需要的道具,用报纸做帽子、用布做衣服等。同学们自己抽出时间排练。一切准备好后,我请来了其他历史老师一起观看。演出开始了,短剧是以两个外地游客到东京城的见闻为线索,在短剧中展现了宋代的衣食住行的特点及热闹的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在瓦子中有说书的、唱曲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热闹无比。学生们的演出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演的同学很投入,而作为观众的学生更是能从同龄人的精彩表演中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学生们通过短剧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画面,也加入了他們对历史的理解。学生们通过短剧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才能和创作创新能力,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们也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的内容中,可供学生表演的内容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 学生写历史感悟
“学史可以明智”,历史是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引导人们思索现实。学生在学习每个时期的历史时都会有一些感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感悟写出来,这样将想法变为文字又是对历史的一次诠释,是感情的一次升华。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又获得了无限的动力,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我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内容时给学生讲了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就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了作业《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学生们在信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这样写到:“作为同龄人的你们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你知道你们的上辈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吗?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在了黑洞洞的枪口之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无情地埋葬……而你们所知道的却是什么?‘南京大屠杀’被你们说成是一次很小的普通的军事行动”等等,强烈的爱国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愤怒的谴责之声表露无遗。这不是一次很好的水到渠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吗?
五、 开展辩论
在学习完《法国大革命》后,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对拿破仑的评价展开辩论。虽然他们不像大学生辩论那样专业,但也讲的头头是道,博得了阵阵掌声。学生的语言技巧、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也在“唇枪舌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最后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再联系其他历史人物的评价,我相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学生已轻松掌握。当然,可以辩论的题材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开展。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魅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鲜活,拉近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同时,这些活动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他们的表现让我们惊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唐喜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六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