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我15岁,在贵阳师范读初二。当时,来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叫孙起孟。这位校长在我的印象中,风度翩翩,和蔼可亲,最关心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的伦理教育。他除了报告当时的抗日时事外,还先后请老同盟会员平刚先生和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先生来校演讲。
平刚先生讲的是辛亥革命史,黄齐生先生讲《四书》的“在明明德”。记得有一次,黄先生讲完后,孙校长上台致词说:“黄老先生的这篇演讲,在北京某大学讲的也是这个题目,得到40块大洋。今天黄老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分文不收。我们大家除深深感谢黄老先生外,应深刻领悟黄老先生阐述的‘在明明德’和‘格物致知’的精神,刻苦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振兴强大,而不会受到列强的侵略与压迫……”由此可见,孙校长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当时的贵师本部(金筑大学原址)和学生宿舍(现贵阳师范学校)相隔一条街,一到下课或放学,上千名学生就在街上穿梭逗留,一条小街顿时觉得非常拥挤,而来往的市民觉得不方便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制定了一些特别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在校住宿,另一方面又修建了连接宿舍与教学区的过街楼,然后将两边的大门一锁,所有学生只能从过街楼上来往教室与宿舍,这样,文化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鲜为人知的是,在修建过街楼的同时,因为孙校长对学生管教相当严格,引起了部分学生不满,有些教师也对这位只有24岁的安徽籍校长的治教方式怀有偏见,暗中支持那些想闹事的学生,一夜之间就写出标语“打倒自诩来黔改革教育的孙起孟”,向孙校长发难。在当时相当封闭的贵阳,孙起孟显得孤掌难鸣,最后还是被免去了校长的职务,而由朱自安先生接任。
免职文件下达后,血气方刚的孙起孟非但没有意气用事,也没有像碰了一鼻子灰那样就马上离开,而是自始自终在学校守着正在建设的“过街楼”,直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方才带着毛仁学、朱世芬、周树楹等几个愿意跟随他的学生离开了贵阳。孙起孟的敬业与执著,由此可见一斑。
我对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学校没多久,就能把学生的名字记得一清二楚。那是1935年,高中毕业班要参加全市的寒假军训,我和汪禄晋虽是初二学生,也去报了名参加。有一天,在法院街,远远看到孙校长迎面走来,我穿着军服不好意思,想躲开他。谁知我刚掉头想躲,他就喊开了我的名字:“彭家德!彭家德!”逼得我只好又调过头来,迎上前去,恭恭敬敬敬个礼:“校长好!”但我心里一直忐忑着,生怕他批评我冒充高中生。让我特别意外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拍拍我的肩,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好!好!去好好锻炼,将来好去打日本鬼子!”我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鼓励,心中自是高兴。
1987年,孙老师带着师母王之慧来到贵阳,想看看我们在筑的当年师生,因他当时是民主建国会和工商联合会的中央领导,是由市工商联出面通知的。当时我正在紫云洛河民中代课,老同学晏东凡一个加急电报打来,我即请假到贵阳参加这个难得的聚会。
当天参加聚会的老师只有中医研究所所长罗克聪和王启华、尹斌3人,当年的学生有21人。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聚会招待我们的茶点、水果,均是由师母王之慧解囊的。
离休后,我先后到北京旅游过3次,都曾去探望老师和师母。但第一次去时没能如愿,因老师生病住院,连家属都不让探望。第二次我找到了老师家,老师和师母见到我格外高兴,特别打电话把女儿叫过来包饺子给我吃。第三次,我带着在德国留学的外侄女去,又受到老师和师母的盛情款待,临别时,秘书送我们出门,一路谈论的是老师的美德。
秘书说:“你们的这位老师,本来国家对他们曾经当过人大副委员长职务的领导,修建了住房供他们晚年安居,目前只有他一家没有搬过去,他要和我们一起住在旧房子里……”这不禁使我想起孙老师给我的一封信来,信纸用的是一张印废的纸,是在背面空白处写的,信封也是邮局的那种普通信封。他老人家这种处处为国为民节约的精神,真是令人从心里佩服。
现在孙老师已是位百岁老人,我也有87岁了,假如明年——也就是2008年,如果还能走动的话,我还想到北京去一次,再去看看我最敬爱的孙起孟老师和师母王之慧。
平刚先生讲的是辛亥革命史,黄齐生先生讲《四书》的“在明明德”。记得有一次,黄先生讲完后,孙校长上台致词说:“黄老先生的这篇演讲,在北京某大学讲的也是这个题目,得到40块大洋。今天黄老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分文不收。我们大家除深深感谢黄老先生外,应深刻领悟黄老先生阐述的‘在明明德’和‘格物致知’的精神,刻苦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振兴强大,而不会受到列强的侵略与压迫……”由此可见,孙校长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当时的贵师本部(金筑大学原址)和学生宿舍(现贵阳师范学校)相隔一条街,一到下课或放学,上千名学生就在街上穿梭逗留,一条小街顿时觉得非常拥挤,而来往的市民觉得不方便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制定了一些特别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在校住宿,另一方面又修建了连接宿舍与教学区的过街楼,然后将两边的大门一锁,所有学生只能从过街楼上来往教室与宿舍,这样,文化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鲜为人知的是,在修建过街楼的同时,因为孙校长对学生管教相当严格,引起了部分学生不满,有些教师也对这位只有24岁的安徽籍校长的治教方式怀有偏见,暗中支持那些想闹事的学生,一夜之间就写出标语“打倒自诩来黔改革教育的孙起孟”,向孙校长发难。在当时相当封闭的贵阳,孙起孟显得孤掌难鸣,最后还是被免去了校长的职务,而由朱自安先生接任。
免职文件下达后,血气方刚的孙起孟非但没有意气用事,也没有像碰了一鼻子灰那样就马上离开,而是自始自终在学校守着正在建设的“过街楼”,直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方才带着毛仁学、朱世芬、周树楹等几个愿意跟随他的学生离开了贵阳。孙起孟的敬业与执著,由此可见一斑。
我对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学校没多久,就能把学生的名字记得一清二楚。那是1935年,高中毕业班要参加全市的寒假军训,我和汪禄晋虽是初二学生,也去报了名参加。有一天,在法院街,远远看到孙校长迎面走来,我穿着军服不好意思,想躲开他。谁知我刚掉头想躲,他就喊开了我的名字:“彭家德!彭家德!”逼得我只好又调过头来,迎上前去,恭恭敬敬敬个礼:“校长好!”但我心里一直忐忑着,生怕他批评我冒充高中生。让我特别意外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拍拍我的肩,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好!好!去好好锻炼,将来好去打日本鬼子!”我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鼓励,心中自是高兴。
1987年,孙老师带着师母王之慧来到贵阳,想看看我们在筑的当年师生,因他当时是民主建国会和工商联合会的中央领导,是由市工商联出面通知的。当时我正在紫云洛河民中代课,老同学晏东凡一个加急电报打来,我即请假到贵阳参加这个难得的聚会。
当天参加聚会的老师只有中医研究所所长罗克聪和王启华、尹斌3人,当年的学生有21人。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聚会招待我们的茶点、水果,均是由师母王之慧解囊的。
离休后,我先后到北京旅游过3次,都曾去探望老师和师母。但第一次去时没能如愿,因老师生病住院,连家属都不让探望。第二次我找到了老师家,老师和师母见到我格外高兴,特别打电话把女儿叫过来包饺子给我吃。第三次,我带着在德国留学的外侄女去,又受到老师和师母的盛情款待,临别时,秘书送我们出门,一路谈论的是老师的美德。
秘书说:“你们的这位老师,本来国家对他们曾经当过人大副委员长职务的领导,修建了住房供他们晚年安居,目前只有他一家没有搬过去,他要和我们一起住在旧房子里……”这不禁使我想起孙老师给我的一封信来,信纸用的是一张印废的纸,是在背面空白处写的,信封也是邮局的那种普通信封。他老人家这种处处为国为民节约的精神,真是令人从心里佩服。
现在孙老师已是位百岁老人,我也有87岁了,假如明年——也就是2008年,如果还能走动的话,我还想到北京去一次,再去看看我最敬爱的孙起孟老师和师母王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