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了。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四、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需要学生通过多向度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注重教学反馈与矫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非智因素
  板演是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板演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指出应该怎样纠正错误,并在下次板演或作业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而其他同学则采用学习小组内交换批改,然后一帮一、手把手的方式加以矫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识自己思维正确与否及其将错误的思维方式及时矫正,每堂课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不留余患。这种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六、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
  教师就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助推器,只要有学习兴趣,再困难、再枯燥的学习活动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才能乐在其中,达到乐的境界。而游戏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应将知识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七、重视课堂小结,实现知识升华
  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汇总,把教师单个作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作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人人都要作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小结时,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真正实现知识的升华。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比起来,在知识积累及综合分析方面,中国学生显示了绝对优势,但质疑的能力却存在着很大差距。质疑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没有质疑,也就不存在物理。由此可见,在物理
期刊
新课程实施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场变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突破与创新。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它包含课程结构、课程实践与课程理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初中化学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但由于新课程在的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等与传统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作一探讨。  一、新课程在化学教学实
期刊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教学活动形式,著名的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戴安邦教授指出“上好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化学实验中,不仅学到第一手化学知识和动手技术,更受到科学方法和思维的训练,还得到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本质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引导上升的过程,就是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过
期刊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丰富着我们的教学。从教材来看,改变了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相继出现了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苏科版等教材。从内容来看,尽管三种版本的教材知识体系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知识的编排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出现了“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等板块,将学生的主体位置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
期刊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当然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学科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十几年的物理教学中,认真探索物理德育渗透,以下是我从教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期刊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主干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跨时长,学分数量大。课程设置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课程如《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朴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院校教师认真思考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实验技能。  主要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读数。中学物理中的刻度尺、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等都是学生必须准确和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要求学生对各个仪器的使用原理、方法以及仪器测量后读数必须准确、熟练。为了加强对实验器材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查资料,教师总结,介绍器材的发展过程,或者通过亲手制作基本
期刊
一、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中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或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学生一般都喜欢去问逸事,那在枯燥的数学公式推导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或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成长的轨迹以及数学在当今科技进步中的一些发明或贡献等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增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