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要想高质量地实现教育目标,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本身有局限性.
一、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没能从根本上摆脱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应付考试,这是与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系列数学活动环节,但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往往就把这些内容跳过去,不加重视.为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局限性,在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二、数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课内数学活动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最闪亮的地方.它的开展不仅使课堂更丰富、更活跃,也使得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课内数学活动主要包含三种形式:适时开展讨论研究;适时开展阅读;适时开展动手操作.(以下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于苏科版数学用书)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引入往往有它的历史背景,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这个时候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资料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七上44页阅读材料“漫长的历程”,介绍了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历程;八下137页“欧几里得与《原本》”,介绍了几何发展的历程;有些阅读材料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充,介绍了特殊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如七上53页阅读材料“分类”,七上83页阅读材料“归纳”,八下111页“位似变换”,九上100页“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操作:有些活动的设置,则是对所学新知变相的理解与巩固,如七上教材54页“算24”活动,八下57页“分式游戏”,八下120页“利用相似的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九上34页“折纸与证明”,九上100页“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九下90页“估计圆周率π的值”等.
相对于课内活动而言,课外数学活动主要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开展,利用非正常的教学时间开展,可以在教室以外的空间开展.主要是有四种形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课外数学选修课;建立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园地;开展调查研究.
(1)数学选修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是:教师系统地讲授中学课本之外的某一个数学分支和某一个专题,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介绍数学新进展,介绍新学科及新的数学思想.例如,配合校本开发,在选修课开设数学竞赛、数学人物介绍、数学奥秘等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2)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应由较少学生组成,他们一般应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其他各门功课都要比较好.这个小组的成员应由自己报名与数学教师推荐相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主要有:听专题报告(学术报告)会、访问著名数学家或著名数学研究机构(或大学)、开展数学竞赛、撰写数学小论文以及开展内部小型的学术研讨会等.
(3)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包括班内的“数学墙报”“数学之角”“数学信箱”等,刊物的编辑、作者全由学生担任.学生自己创办的数学刊物应当坚持长期性和延续性,要充分表现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为吸引更多同学,可设立“点将台”“有奖征解”等.班内数学墙报的内容除了部分地在公开发行的数学书刊中摘录之外,还应有相当部分针对性很强,并且直接来自同学自己的文章.例如:“谈谈记笔记”“如何解决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问题”“我是怎样掌握×××概念的”“读××(数学课外书)的体会”等.数学教师充当班内数学园地的参谋或顾问,帮助同学出主意,想办法,给他们介绍好的资料,推荐好的参考书.
(4)结合书本中的课题研究和调查研究,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进行活动.如八下28页安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调查”等.
应当指出,开办数学课外选修课,建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这四种课外活动形式,教师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选修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兴趣小组,以教师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为主;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则主要是处于幕后策划的地位.
三、开展数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选修课的内容应充实,有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数学竞赛的专项训练内容,不应当简单地把中学课本中以后将学的内容提前来讲,也不要讲成高等数学课.要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能力这个总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4)还应指出,为减轻学生负担,数学课外活动的密度不宜过大,每次活动要讲求质量,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一般说来,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活动一至两个小时为宜.每个学生,一般不要参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课外活动.
实践表明:教学基础越好、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一般说来,那里的数学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反过来,生动而又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又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项活动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应当看到,传统的课堂教學正在不断改革,从教材、教法到质量评估等各方面正时刻向旧有的传统、保守思想挑战.因此在实现数学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是“主渠道”,而课外教学则起辅助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教育制度特别是中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随着数学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在培养人才上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一、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没能从根本上摆脱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应付考试,这是与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系列数学活动环节,但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往往就把这些内容跳过去,不加重视.为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局限性,在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二、数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课内数学活动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最闪亮的地方.它的开展不仅使课堂更丰富、更活跃,也使得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课内数学活动主要包含三种形式:适时开展讨论研究;适时开展阅读;适时开展动手操作.(以下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于苏科版数学用书)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引入往往有它的历史背景,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这个时候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资料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七上44页阅读材料“漫长的历程”,介绍了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历程;八下137页“欧几里得与《原本》”,介绍了几何发展的历程;有些阅读材料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充,介绍了特殊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如七上53页阅读材料“分类”,七上83页阅读材料“归纳”,八下111页“位似变换”,九上100页“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操作:有些活动的设置,则是对所学新知变相的理解与巩固,如七上教材54页“算24”活动,八下57页“分式游戏”,八下120页“利用相似的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九上34页“折纸与证明”,九上100页“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九下90页“估计圆周率π的值”等.
相对于课内活动而言,课外数学活动主要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开展,利用非正常的教学时间开展,可以在教室以外的空间开展.主要是有四种形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课外数学选修课;建立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园地;开展调查研究.
(1)数学选修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是:教师系统地讲授中学课本之外的某一个数学分支和某一个专题,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介绍数学新进展,介绍新学科及新的数学思想.例如,配合校本开发,在选修课开设数学竞赛、数学人物介绍、数学奥秘等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2)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应由较少学生组成,他们一般应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其他各门功课都要比较好.这个小组的成员应由自己报名与数学教师推荐相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主要有:听专题报告(学术报告)会、访问著名数学家或著名数学研究机构(或大学)、开展数学竞赛、撰写数学小论文以及开展内部小型的学术研讨会等.
(3)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包括班内的“数学墙报”“数学之角”“数学信箱”等,刊物的编辑、作者全由学生担任.学生自己创办的数学刊物应当坚持长期性和延续性,要充分表现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为吸引更多同学,可设立“点将台”“有奖征解”等.班内数学墙报的内容除了部分地在公开发行的数学书刊中摘录之外,还应有相当部分针对性很强,并且直接来自同学自己的文章.例如:“谈谈记笔记”“如何解决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问题”“我是怎样掌握×××概念的”“读××(数学课外书)的体会”等.数学教师充当班内数学园地的参谋或顾问,帮助同学出主意,想办法,给他们介绍好的资料,推荐好的参考书.
(4)结合书本中的课题研究和调查研究,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进行活动.如八下28页安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调查”等.
应当指出,开办数学课外选修课,建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这四种课外活动形式,教师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选修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兴趣小组,以教师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为主;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则主要是处于幕后策划的地位.
三、开展数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选修课的内容应充实,有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数学竞赛的专项训练内容,不应当简单地把中学课本中以后将学的内容提前来讲,也不要讲成高等数学课.要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能力这个总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4)还应指出,为减轻学生负担,数学课外活动的密度不宜过大,每次活动要讲求质量,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一般说来,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活动一至两个小时为宜.每个学生,一般不要参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课外活动.
实践表明:教学基础越好、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一般说来,那里的数学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反过来,生动而又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又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项活动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应当看到,传统的课堂教學正在不断改革,从教材、教法到质量评估等各方面正时刻向旧有的传统、保守思想挑战.因此在实现数学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是“主渠道”,而课外教学则起辅助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教育制度特别是中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随着数学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在培养人才上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