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效应与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提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就2008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影响的研究,认为:北京高校的积极参与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奥运会举办后对相关高校的体育设施有着较大促进;奥运会举办后将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强化体教结合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
  关键词: 后奥运效应 北京高校体育环境 影响
  
  奥运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举办奥运会对提高主办国的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一次对全民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良好契机。奥运会的举办给北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北京高校在赛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校园体育环境带来了影响和促进。
  1.校园体育环境的内涵
  环境通常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体育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发展的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总体[1]。校园体育环境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体育的一种导向性条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体育环境形成的动因主要是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水平、参与竞赛的人数,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等[2]。另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还受校外的大环境影响,比如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等。校园体育环境的形成是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取向、体育价值的认同,以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大学生的参与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迈向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学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是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3]。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大学生是发展高水平竞技教育,参与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许多比赛都设在大学校园里,这为大学生参与奥运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2001年北京举办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组成了一支4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以辛勤的劳动和忘我的参与热情推进了中外体育和文化的交流,受到了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记者官员们的好评[4]。在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中学生的人数都是占有较大比例的,以1992—1998年期间举办的三届冬奥会为例(见表1)。
  上述资料说明大学生在参与和服务奥运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原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所讲:“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的,没有他们,要组织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不可能的。”[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分别有60422人和34548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47000名志愿者出色的工作是世界为之赞叹。可以说,出色的志愿者服务是每一届奥运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除了参与奥运会赛事的组织和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志愿者还是参与体育青年人的教育者,以及是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者[1]。
  截至2008年5月25日,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数已突破50万人,北京地区报名人数突破30万人,其中包括20万余名高校师生,占北京报名总人数的60%以上。可见在北京奥运会中大学生志愿者仍然是志愿者服务的主力军,这也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学生作为奥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参与服务的同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
  3.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
  3.1奥运会举办后对相关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共计36个,31个在北京,这其中建在高校的奥运场馆有6所。其中有4座场馆是新建场馆,分别是北京大学体育馆(乒乓球场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羽毛球场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摔跤场馆)和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柔道、跆拳道场馆);2座场馆是改扩建场馆,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排球第二场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重场馆)。高校中的奥运场馆占了北京奥运会场馆总数的17%。这些场馆的规模、设计与科技水平都是北京高校前所未有的,如:建成后的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面积达到22262平方米,可容纳7500个坐席。场馆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羽毛球,象征奥运五环的5道环形钢索围绕着一个玻璃圆顶,代表中国56个民族的56道钢索,一头牵着五环,一头伸向四周。另外,这个体育馆还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记录——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张悬穹顶,体育馆穹顶最大跨度达到98米。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在奥运会时承担的是柔道和跆拳道的比赛。这是一座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拥有8000个坐席的场馆。场馆的采光系统采用了新型的光导管技术。这种新颖的技术不仅可以将户外的阳光引入室内,保证白天场馆内10小时的照明,而且不产生任何能耗。而引入场馆内的自然光还可以去除室内的霉气,保护场内人员的健康。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建筑面积23950平方米,可容纳8000个坐席。建筑场馆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具有绿色认证标志;由于采用地热井及自然采光设计,整个场馆的用电量可比普通场馆节约30%;落在场馆屋顶的雨水还被收集利用,用来冲洗卫生间和绿化灌溉[6]。
  这些集科技、人文、绿色为一体的场馆建成,使北京高校的奥运比赛场馆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多年以来,许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严重不足,更谈不上高标准,奥运比赛场馆的建设将改变这种状况,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使高校体育教学所开设的运动项目大幅度地增加,让更多的学生选修到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将改变体育教学受制于天气的现状,有效地保证室内运动项目教学课的开设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延续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7]。
  3.2奥运会举办将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强化体教结合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
  奥运会举办后举办国的竞技体育实力排名都有所提升,代表最高水平的奥运争夺金牌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竞技实力起点较低的国家增长幅度最大[8]。奥运会的举办对举办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建和兴建运动场馆、场地承办国际比赛,快速提高和保持本国的运动水平。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加,有利于人才的交流,形成世界范围的体育人才大流动。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国外高水平教练和运动员入籍。这种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往往在提高自身运动水平的同时也抑制了对手的实力。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和参与有利于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增加比赛经验,继而提高运动成绩。
  因此,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检阅,使运动成绩进一步提升,竞赛组织和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比赛、训练场馆等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加快我国竞技体育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家总体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也将带动高校竞技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如: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由国家教育部牵头组团参赛。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夺得男子百米冠军,这也是中国在大运会赛场上获得的首枚百米金牌。同年10月,在江苏举行的十运会上,清华大学培养出的22名大学生运动员,分别代表山西、四川、湖北等省市参加了田径、射击和跳水三个项目的比赛,共斩获4块金牌和5块银牌。这种成绩的取得是高校实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结果。所谓体教结合,即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而在成功的清华大学身后,其他一批大专院校也同样作着体教结合的尝试和探索。在都灵冬奥会上,沈阳体育学院为我们贡献了本科在读奥运冠军——韩晓鹏,而在出现韩晓鹏之前,沈阳体院也已在体教结合这条路上走了二十年。综上所述,奥运会的举办势必会促进北京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高校探索多元化的运动员培养方式能获得有利的契机。
  4.结语
  本文以奥运会和校园体育环境为视角,就2008年奥运会举办后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北京高校的积极参与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②奥运会举办后相关高校的体育设施有着较大促进;③奥运会的举办将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强化体教结合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全.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国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20.
  [2]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103-1105.
  [3]刘成,司虎克.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40-41.
  [4]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30.
  [5]J A Samarach.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ofIOC,M. Moragas ed.Volunteers,Global Society and the Olympic Movement,IOC,1999.9.
  [6]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奥运场馆走进北京各高校保护古物重新规划校园[EB].http://www.beijing2008.cn/
  [7]韩新君.张川.高校奥运场馆体育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
  [8]陈绍艳,杨风华.奥运会对承办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6,(4):20-2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