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徐蕴(1975— ),女,陕西三原人,硕士,陕西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专门史。
摘 要:本文从尚贤思想的唯才是举、德才兼备、赏罚并行等主张来探讨其理论及应用中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墨子;尚贤;矛盾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1-013-02
尚贤是先秦思想家墨子的基本政治纲领,从古至今的人才开发和管理领域,这一思想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长期加被以一片赞扬之声。本文另辟蹊径,试从批判的角度来探讨尚贤思想的矛盾性和现实问题。
一、唯才是举与重于工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败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变革,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士”阶层发展形成并不断扩大,他们对政治市场的要求日渐强烈。墨子正是崛起的士阶层中的一员,他平民出身,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现实生活积极关注和思考,创立了墨家学说。尚贤是墨子政治主张的重要内容,所谓尚贤,即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这种平等的人才观源自墨子崇尚的上古圣王的用人原则:“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1],“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2],这里贤与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容貌之类无关,就是要任人唯贤,这是反对儒家“亲亲”用人原则的直接反命题,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权益诉求,尚贤标准的受益人群正是贵族宗法世袭制排除而外的“士”、“庶”阶层。
这也成为尚贤主张的重要特点——更侧重于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墨子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侯外庐进一步指出:墨子“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着国民阶级的立场以反对氏族贵族。”[3]此话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强调人才取向的平民化,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等,他们是墨子贤者范围扩及到的各种“平民”“贱人”阶级,有“远鄙郊外之臣”、“四鄙之萌人”、“国中之众”,当然包括新兴“士”阶层。《尚贤》篇专门谈到“得士”的好处,也是墨子用人观偏向平民阶层的佐证,“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指出士是国家的辅佐和接班人,得到了士,智谋将不会困穷,身体将不会劳苦,名声立而功业成,美好彰显而丑恶不生。显然,士是包括于国民阶级中的理想贤者。另一方面,侯把墨子隐而未发之义表达出来,即墨子“贤”的范畴“无疑地排除了君子”[4]——表现出对贵族之流的不屑。虽然“列德而尚贤”[5],理论上贤者自然也存在于国之贵族中,但是他们是“亲亲”选任制的直接承袭者,而墨子的目的是为平民贤者请“权”,在他看来,多数贵族是没有才干的,所以墨子不仅对贵族出身的贤人“视而不见”,并特别提到如果贵族不能胜任,应“贫之贱之”,这就是闻名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6]之说。
墨子重平民的尚贤主张为士、庶阶层的发展创造了舆论环境,不管国籍出身,不管贫富贵贱,只要有才者,就为其提供条件和机遇,以“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他们成为新的统治者,依然崇尚尚贤用人观,但一跃而上的士、庶往往转化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失去了贤者出自民,而为民谋利益的意义。其实在剥削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尚贤所“尚”是以统治者的利益为标准,“贤”实质上早已脱离了人民的范畴。
二、德才兼备与功利诱导
《墨子》中多次提到选“贤”的标准,称“为贤之道将若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7],强调的是“德”。贤士还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8]之类,指德行宽厚、言谈雄辩、博悟道术的人。墨子还提到要听“其言”,观“其行”,考查“其得义”,考核“其思虑”,才能全面衡量真正的贤者。墨子并以兼爱为指标鉴定贤人,“其为政于天下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9]。可见,“贤”人就是那种有兼爱品质,能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德才兼备之人。
尚,崇尚、尊敬的意思,“尚贤”就是尊重贤人并努力使之处于政府的高位,这也是墨子尚贤的手段,即“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它仍是从上古圣王那里承袭而来,很有吸引力,“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高与之爵,重与之禄,任与之事,断与之令”[10],予贤人以高位、厚禄、职权,这就是墨子主张的“为治三本”。既然选的是德才兼备之贤者,何必以功名、利禄、权势相利诱,而且是高位、厚禄、重权这些本应在贤者眼中如浮云的身外之物呢?何况墨子断言,古代圣王认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又说“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11]这里,古之圣王把高爵、厚禄以及决定权三者给予贤者,是希望民众敬畏或敬仰,重点是使他们做事成功。这样一来,明确的做事目的似乎掩盖了应用贤者的社会教化和道德引导作用,贤者成为一个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如果说这是“才”的话,贤者的“德”能从他的成功中考察出多少呢?因为做事成功是终极目的,如果这样的话,又有多少人会在意一个做事成功者的“德”,那么,这样的“贤”者还是墨子选贤时的“贤”者吗?
而墨子以为“三本”的重点是要表现统治者选“贤”的诚意,并且,这必引得国人争相向“贤”。墨子以“善射御之士”选拔的例子来论证他的道理:“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12]。以同样的逻辑推理下去,国家要拥有众多的才士,要用同样的方法,“况又有贤良之士,……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13]。在国家得其“贤”而“众”的过程中,高位、厚禄、职权三者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的话,怎样保证政府吸引来的是真正的贤者,而不是慕功名利禄之诱的“伪贤”呢?
墨子仍从古者圣王那里为自己的征募方式寻找依据,“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接下来,同君王关系亲近程度不同的人皆有反应,“亲者”、“近者”、“远者”及“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举国上下皆“退而谋”,结果是竞相行义。同样以“三本”悬赏,但圣王是重“义”求贤,“义”是贤者的根本指标,“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14],引来人们对义的追求和全社会的道德升华。而今之王者网罗的或是“善射御之士”,或是能成事者,倾向于服务物质需求的技术类人才,引发的是社会上对某一技能、才华的追捧,而当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在“贤”者之才的时候,“贤”重义的指标实际是难以保全了。
三、赏罚并行与“见贤思齐”
尚贤观还重视后期的奖罚机制,因为“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刑赏的基本原则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15],按德行、官职、功劳来确定业绩综合考察,并结合舆论作参考,要求公正、无私等,特别强调“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16],这种坚决反对贵族宗法特权制的态度,体现了“尚贤观中一个极为可贵的反传统思想”[17],但奖罚制依然是从贫富、贵贱的社会地位、物质得失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使尚贤仍在往功利的路上走。奖罚的直接结果是等级差别、贫富殊异,还相应形成一种认知,即“赏必当贤,罚必当暴”的贤愚鉴定,奖者为贤,罚为不贤,贤者即富贵,不贤者即贫贱。墨子《尚贤中》中再次作出这种评定,“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这里贫者不仅要忍受物质匮乏之苦,被指为不贤,并是“愚且贱者”,相反社会上层不仅理所当然地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且为世之贤者,是“贵且智者”。当一个社会中的成员被贴上愚智贵贱的类别标签时,其实就没有平等可言了。
同时,赏罚还引发了竞争,或美名其曰“见贤思齐”,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产物。一般认为竞争可以激发参与者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却也妨碍了个人兴趣与潜能的自由发展,因为竞争与赏罚制一样,常以利益得失作为竞争成败的筹码,以金钱来评定个人价值,社会成员普遍追求高薪职业,低薪和福利行业门庭冷落。竞争者为追逐某一理想职位,甚至动用非道德或违法手段,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个人、家庭、社会问题。老子曾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8],主旨在使社会成员远离争斗,和平共处,今天看来也是一条值得深思的圣贤古训。
四、结语
墨子尚贤观的矛盾性,主要是现实实践和改造设计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偏离,这违背了平民思想家墨子的初衷,也是引人为憾的地方。
参考文献:
[1][5][6][8][9][10][11][12][13][14][15]墨子•尚贤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6]墨子•尚贤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4]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201.
[7]墨子•尚贤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马可.墨子“尚贤”思想的现实意义[J].人民论坛,2011,(17).
[18]老子•第三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摘 要:本文从尚贤思想的唯才是举、德才兼备、赏罚并行等主张来探讨其理论及应用中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墨子;尚贤;矛盾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1-013-02
尚贤是先秦思想家墨子的基本政治纲领,从古至今的人才开发和管理领域,这一思想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长期加被以一片赞扬之声。本文另辟蹊径,试从批判的角度来探讨尚贤思想的矛盾性和现实问题。
一、唯才是举与重于工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败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变革,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士”阶层发展形成并不断扩大,他们对政治市场的要求日渐强烈。墨子正是崛起的士阶层中的一员,他平民出身,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现实生活积极关注和思考,创立了墨家学说。尚贤是墨子政治主张的重要内容,所谓尚贤,即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这种平等的人才观源自墨子崇尚的上古圣王的用人原则:“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1],“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2],这里贤与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容貌之类无关,就是要任人唯贤,这是反对儒家“亲亲”用人原则的直接反命题,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权益诉求,尚贤标准的受益人群正是贵族宗法世袭制排除而外的“士”、“庶”阶层。
这也成为尚贤主张的重要特点——更侧重于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墨子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侯外庐进一步指出:墨子“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着国民阶级的立场以反对氏族贵族。”[3]此话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强调人才取向的平民化,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等,他们是墨子贤者范围扩及到的各种“平民”“贱人”阶级,有“远鄙郊外之臣”、“四鄙之萌人”、“国中之众”,当然包括新兴“士”阶层。《尚贤》篇专门谈到“得士”的好处,也是墨子用人观偏向平民阶层的佐证,“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指出士是国家的辅佐和接班人,得到了士,智谋将不会困穷,身体将不会劳苦,名声立而功业成,美好彰显而丑恶不生。显然,士是包括于国民阶级中的理想贤者。另一方面,侯把墨子隐而未发之义表达出来,即墨子“贤”的范畴“无疑地排除了君子”[4]——表现出对贵族之流的不屑。虽然“列德而尚贤”[5],理论上贤者自然也存在于国之贵族中,但是他们是“亲亲”选任制的直接承袭者,而墨子的目的是为平民贤者请“权”,在他看来,多数贵族是没有才干的,所以墨子不仅对贵族出身的贤人“视而不见”,并特别提到如果贵族不能胜任,应“贫之贱之”,这就是闻名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6]之说。
墨子重平民的尚贤主张为士、庶阶层的发展创造了舆论环境,不管国籍出身,不管贫富贵贱,只要有才者,就为其提供条件和机遇,以“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他们成为新的统治者,依然崇尚尚贤用人观,但一跃而上的士、庶往往转化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失去了贤者出自民,而为民谋利益的意义。其实在剥削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尚贤所“尚”是以统治者的利益为标准,“贤”实质上早已脱离了人民的范畴。
二、德才兼备与功利诱导
《墨子》中多次提到选“贤”的标准,称“为贤之道将若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7],强调的是“德”。贤士还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8]之类,指德行宽厚、言谈雄辩、博悟道术的人。墨子还提到要听“其言”,观“其行”,考查“其得义”,考核“其思虑”,才能全面衡量真正的贤者。墨子并以兼爱为指标鉴定贤人,“其为政于天下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9]。可见,“贤”人就是那种有兼爱品质,能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德才兼备之人。
尚,崇尚、尊敬的意思,“尚贤”就是尊重贤人并努力使之处于政府的高位,这也是墨子尚贤的手段,即“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它仍是从上古圣王那里承袭而来,很有吸引力,“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高与之爵,重与之禄,任与之事,断与之令”[10],予贤人以高位、厚禄、职权,这就是墨子主张的“为治三本”。既然选的是德才兼备之贤者,何必以功名、利禄、权势相利诱,而且是高位、厚禄、重权这些本应在贤者眼中如浮云的身外之物呢?何况墨子断言,古代圣王认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又说“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11]这里,古之圣王把高爵、厚禄以及决定权三者给予贤者,是希望民众敬畏或敬仰,重点是使他们做事成功。这样一来,明确的做事目的似乎掩盖了应用贤者的社会教化和道德引导作用,贤者成为一个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如果说这是“才”的话,贤者的“德”能从他的成功中考察出多少呢?因为做事成功是终极目的,如果这样的话,又有多少人会在意一个做事成功者的“德”,那么,这样的“贤”者还是墨子选贤时的“贤”者吗?
而墨子以为“三本”的重点是要表现统治者选“贤”的诚意,并且,这必引得国人争相向“贤”。墨子以“善射御之士”选拔的例子来论证他的道理:“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12]。以同样的逻辑推理下去,国家要拥有众多的才士,要用同样的方法,“况又有贤良之士,……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13]。在国家得其“贤”而“众”的过程中,高位、厚禄、职权三者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的话,怎样保证政府吸引来的是真正的贤者,而不是慕功名利禄之诱的“伪贤”呢?
墨子仍从古者圣王那里为自己的征募方式寻找依据,“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接下来,同君王关系亲近程度不同的人皆有反应,“亲者”、“近者”、“远者”及“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举国上下皆“退而谋”,结果是竞相行义。同样以“三本”悬赏,但圣王是重“义”求贤,“义”是贤者的根本指标,“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14],引来人们对义的追求和全社会的道德升华。而今之王者网罗的或是“善射御之士”,或是能成事者,倾向于服务物质需求的技术类人才,引发的是社会上对某一技能、才华的追捧,而当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在“贤”者之才的时候,“贤”重义的指标实际是难以保全了。
三、赏罚并行与“见贤思齐”
尚贤观还重视后期的奖罚机制,因为“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刑赏的基本原则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15],按德行、官职、功劳来确定业绩综合考察,并结合舆论作参考,要求公正、无私等,特别强调“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16],这种坚决反对贵族宗法特权制的态度,体现了“尚贤观中一个极为可贵的反传统思想”[17],但奖罚制依然是从贫富、贵贱的社会地位、物质得失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使尚贤仍在往功利的路上走。奖罚的直接结果是等级差别、贫富殊异,还相应形成一种认知,即“赏必当贤,罚必当暴”的贤愚鉴定,奖者为贤,罚为不贤,贤者即富贵,不贤者即贫贱。墨子《尚贤中》中再次作出这种评定,“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这里贫者不仅要忍受物质匮乏之苦,被指为不贤,并是“愚且贱者”,相反社会上层不仅理所当然地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且为世之贤者,是“贵且智者”。当一个社会中的成员被贴上愚智贵贱的类别标签时,其实就没有平等可言了。
同时,赏罚还引发了竞争,或美名其曰“见贤思齐”,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产物。一般认为竞争可以激发参与者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却也妨碍了个人兴趣与潜能的自由发展,因为竞争与赏罚制一样,常以利益得失作为竞争成败的筹码,以金钱来评定个人价值,社会成员普遍追求高薪职业,低薪和福利行业门庭冷落。竞争者为追逐某一理想职位,甚至动用非道德或违法手段,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个人、家庭、社会问题。老子曾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8],主旨在使社会成员远离争斗,和平共处,今天看来也是一条值得深思的圣贤古训。
四、结语
墨子尚贤观的矛盾性,主要是现实实践和改造设计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偏离,这违背了平民思想家墨子的初衷,也是引人为憾的地方。
参考文献:
[1][5][6][8][9][10][11][12][13][14][15]墨子•尚贤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6]墨子•尚贤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4]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201.
[7]墨子•尚贤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马可.墨子“尚贤”思想的现实意义[J].人民论坛,2011,(17).
[18]老子•第三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