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聚焦】
阅读文章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够整合,所谓整合,即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抽象内容加以阐发、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这类题目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命题形式:一是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二是概括某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三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解题指津】
要想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需掌握常见的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一是标题拓展法。借助文章标题概括,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是综合要素法。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三是段意合并法。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然后根据主次对段落进行取舍整合。
四是问题概括法。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然后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是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爱的传递
西 木
“您这是第几次参加自愿献血?”我问他。
他想了想,告诉我:“二十多次。”
我是在下班走出单位大厅时遇到他的。我们同时去拉玻璃门,彼此看到有人在拉,又同时收回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那会儿正是北京冬天,寒气逼人,也不想多说话。我去超市买了一个保温杯,慢慢地走路去坐车。
没想到,在公交车站又遇到他。
他个头儿不高,身材瘦削。若不是有共同的献血经历,也不会有再相遇的这次交谈。
“谢谢您!”我说。
“为什么?我们都是献血者。”他很奇怪。
我告诉他,我既是一名献血者,也是一名血站工作人员。“我在云南楚雄血站工作,这次是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学习。”
“云南!”他笑了,“这么冷的天,你从四季如春的云南来北京工作,还习惯吧?”
我说还好,领导和同事特别好,自己很快熟悉了工作,也在努力适应环境。
“那挺好,刚开始都不容易,慢慢就好了。北京到楚雄的距离有多远?”
“不知道,我哪天查查。”我回答他。
他和很多我见过的固定献血者一样,有着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表情。这支队伍,是自愿献血队伍里的主力军,他们热爱生活,身体健康,充满爱心。
汶川地震那年,我们献血车上来了一位农民工。他的工作服上沾满尘土,脸上还沾着黄色的泥巴。走上献血车,他不肯坐下,说怕染脏献血椅。我告诉他,座椅可以更换一次性椅垫,请他坐下来。我给他冲泡了一杯温热的葡萄糖水,问他为什么来参加自愿献血?
“我没有钱捐款。听说很多人受伤了,需要输血。我身体好,力气大,捐点血没有问题,能救到别人的命就好。”他说。
我的眼眶湿了。
另一次,是大年三十。那天我值班,一个RH阴性血型的产妇急需输注血小板。这种血,俗称“熊猫血”,非常罕见。接到医院电话后,我立即联系相同血型的自愿献血者。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我为产妇的安危担忧;另一方面,我又为在这个传统佳节打扰献血者感到愧疚。
联系第一位献血者,已经回到北方老家过年。第二位献血者,正在高速公路上赶路,距离数百公里。直到第三位献血者,听我说完情况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这就去。”
当天晚上,那袋救命的血小板,顺利输入产妇的体内。同时传递的,还有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浓浓爱心和善意。
这位献血者,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本已回到农村老家的他,紧急租了一辆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血站。他本来是家里的大厨,一周以前就许诺要给家里八十七岁高龄的母亲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为了准备这顿大餐,他还从城里购买了鹅、鱼等食材。
献血小板需要花费献血者大半天的时间。采血的时候,他略带遗憾地说:“她们都不会做这些菜。”
在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为别人付出,却没有更多言语。
我的眼眶湿了。
公交车来了,我们坐的不是同一趟车。
我忘记告诉他,其实我还有第三个身份。多年前,我做过一次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大失血。医院紧急联系血站,是爱心献血者的血液挽救了我垂危的生命。
那时,我还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会走上自愿献血的工作岗位,参与一场又一场生命接力,见证一段又一段人间大爱,流下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泪水。
告别的时候,他说:“我已经知道北京到楚雄的距离,那不过是撸起袖子参加一次自愿献血的距离。”
(选自《人民日报》)
概括文中“爱的传递”的四个故事。
【题目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试题要求考生概括文中“爱的传递”的四个故事。答题时需研读文本,理清段落层次,分别找出四个故事的相关段落,然后逐一品读相关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四个故事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①“他”自愿献血二十多次,知道“我”从云南来到北京,担心“我”不习惯;②汶川地震时,一位农民工从工地上赶来自愿献血救人命;③大年三十,一位献血者放弃了为母亲做年夜饭的计划,租车赶到医院为产妇献血;④“我”曾经在手术中得到自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从而保住了生命,后来“我”也做了自愿献血者。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在家里,母親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待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晒,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倚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我们了。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闪现着。有時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我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0年第8期)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对于母亲的回忆,作者感到最为温馨的事是什么?
4.阅读全文后,请说说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窗前的母亲。2.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框比作画框,言外之意是窗前的母亲如一幅让人难忘的动人图画。3.每次回家,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4.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文章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够整合,所谓整合,即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抽象内容加以阐发、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这类题目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命题形式:一是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二是概括某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三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解题指津】
要想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需掌握常见的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一是标题拓展法。借助文章标题概括,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是综合要素法。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三是段意合并法。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然后根据主次对段落进行取舍整合。
四是问题概括法。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然后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是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爱的传递
西 木
“您这是第几次参加自愿献血?”我问他。
他想了想,告诉我:“二十多次。”
我是在下班走出单位大厅时遇到他的。我们同时去拉玻璃门,彼此看到有人在拉,又同时收回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那会儿正是北京冬天,寒气逼人,也不想多说话。我去超市买了一个保温杯,慢慢地走路去坐车。
没想到,在公交车站又遇到他。
他个头儿不高,身材瘦削。若不是有共同的献血经历,也不会有再相遇的这次交谈。
“谢谢您!”我说。
“为什么?我们都是献血者。”他很奇怪。
我告诉他,我既是一名献血者,也是一名血站工作人员。“我在云南楚雄血站工作,这次是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学习。”
“云南!”他笑了,“这么冷的天,你从四季如春的云南来北京工作,还习惯吧?”
我说还好,领导和同事特别好,自己很快熟悉了工作,也在努力适应环境。
“那挺好,刚开始都不容易,慢慢就好了。北京到楚雄的距离有多远?”
“不知道,我哪天查查。”我回答他。
他和很多我见过的固定献血者一样,有着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表情。这支队伍,是自愿献血队伍里的主力军,他们热爱生活,身体健康,充满爱心。
汶川地震那年,我们献血车上来了一位农民工。他的工作服上沾满尘土,脸上还沾着黄色的泥巴。走上献血车,他不肯坐下,说怕染脏献血椅。我告诉他,座椅可以更换一次性椅垫,请他坐下来。我给他冲泡了一杯温热的葡萄糖水,问他为什么来参加自愿献血?
“我没有钱捐款。听说很多人受伤了,需要输血。我身体好,力气大,捐点血没有问题,能救到别人的命就好。”他说。
我的眼眶湿了。
另一次,是大年三十。那天我值班,一个RH阴性血型的产妇急需输注血小板。这种血,俗称“熊猫血”,非常罕见。接到医院电话后,我立即联系相同血型的自愿献血者。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我为产妇的安危担忧;另一方面,我又为在这个传统佳节打扰献血者感到愧疚。
联系第一位献血者,已经回到北方老家过年。第二位献血者,正在高速公路上赶路,距离数百公里。直到第三位献血者,听我说完情况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这就去。”
当天晚上,那袋救命的血小板,顺利输入产妇的体内。同时传递的,还有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浓浓爱心和善意。
这位献血者,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本已回到农村老家的他,紧急租了一辆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血站。他本来是家里的大厨,一周以前就许诺要给家里八十七岁高龄的母亲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为了准备这顿大餐,他还从城里购买了鹅、鱼等食材。
献血小板需要花费献血者大半天的时间。采血的时候,他略带遗憾地说:“她们都不会做这些菜。”
在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为别人付出,却没有更多言语。
我的眼眶湿了。
公交车来了,我们坐的不是同一趟车。
我忘记告诉他,其实我还有第三个身份。多年前,我做过一次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大失血。医院紧急联系血站,是爱心献血者的血液挽救了我垂危的生命。
那时,我还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会走上自愿献血的工作岗位,参与一场又一场生命接力,见证一段又一段人间大爱,流下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泪水。
告别的时候,他说:“我已经知道北京到楚雄的距离,那不过是撸起袖子参加一次自愿献血的距离。”
(选自《人民日报》)
概括文中“爱的传递”的四个故事。
【题目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试题要求考生概括文中“爱的传递”的四个故事。答题时需研读文本,理清段落层次,分别找出四个故事的相关段落,然后逐一品读相关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四个故事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①“他”自愿献血二十多次,知道“我”从云南来到北京,担心“我”不习惯;②汶川地震时,一位农民工从工地上赶来自愿献血救人命;③大年三十,一位献血者放弃了为母亲做年夜饭的计划,租车赶到医院为产妇献血;④“我”曾经在手术中得到自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从而保住了生命,后来“我”也做了自愿献血者。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在家里,母親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待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晒,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倚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我们了。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闪现着。有時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我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0年第8期)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对于母亲的回忆,作者感到最为温馨的事是什么?
4.阅读全文后,请说说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窗前的母亲。2.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框比作画框,言外之意是窗前的母亲如一幅让人难忘的动人图画。3.每次回家,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4.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