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是保证语文课程改革稳步发展的一对强有力的翅膀,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然而,深入观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语文教学的今天,我们发现,语文课堂时常呈现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教师在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往往表现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样子。因此,要走出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非理性运用的围城,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实践。
一、信息技术应在一个学习主题统领下运用,它强调整体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内容的,这就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应该有一种长远的整合。笔者看过许多节语文公开课,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搬入课堂,课后却将之抛于脑后,置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于不顾。再看他们制作的课件,往往只立足于今日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延伸培养几乎为零。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应该高瞻远瞩,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本节课、本单元、本学期,甚至本学年里的位置,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在教学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大西北的历史材料和西部发展时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件,让学生写一则报告。在教学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积累有魅力的语言。第四单元,教师可着重指导学生上网学习,阅读更多令人震撼的故事。第六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走进信息世界。第八单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一个学期之中,教师就真正地把信息技
术整合于整册语文教材,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及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二、信息技术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强调学科性原则
无论何时,语文始终是姓“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在一次省级研讨课上,有位青年教师执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前,我与她攀谈,当问及这节课时,她说:“我的课都在多媒体上,课件很漂亮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展示的不是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是一种高科技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明确,实施《课程标准》,倡导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割舍、摒弃教科书等传统媒体,一味引进现代科技手段,过多地安排与语文教学不相干的内容,这样做只能是缘木求鱼。
另一位教师在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黄山松的“奇”之后,她恰到好处地引进网络技术,出示黄山松图片和黄山松的资料,让学生讨论“黄山松为何能成为黄山的代表”。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当学生点击“黄山奇石”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奇石在自己心中的模样,并让学生为自己描绘的那块奇石设计一个美丽的传说。此课,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出于教师对语文教学特点的把握。她让学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潜能。这样的语文课谁能说是在作秀,谁能说它不姓“语”呢?
三、信息技术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平台,它强调“巧用”原则
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一种工具,应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致动不动就用上多媒体,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教师过早地把描绘大草原的美丽图片展现出来。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用图片代替学生对精彩语句的感悟。其实,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宜过早,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信息手段的介入才能使教学进入“柳暗花明”的深度境界。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有经验的教师不会立即展示鸟类图片,而会在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充分感悟“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之后,再出示图片。此时,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会反过来以自己的深层想象丰满文字材料,教学也因此步入了理解与体验的阶段。所以,信息技术应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的载体,我们在运用它时应注重时机,遵循“巧用”原则。
四、信息技术应有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强调实用性原则
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简约与大气,并不看重信息技术运用的多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理解有误,常把课文中的句子不厌其烦地一句句投影在大屏幕上,以为用到高科技手段,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于是,简简单单一篇课文,竟用打满了句子的几十张幻灯片展示,中间还夹杂着动画与声音。这些高科技手段虽然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却没有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也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这种把句子和文本割裂的整合做法,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操作,它只能让学生远离文本、抛弃文本,使学生的感悟变得凌乱、片段化。因此,要追求本质上的整合,教师必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补充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下载、扩充一个主题统领下的优秀文章。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为使学生理解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激发他们对总理的热爱之情,教师引用“周总理每次出国总要带一个放着自己一套行头的箱子”的网络资料,补充“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的录像材料。这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基于网络的,也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辛江中心小学)
一、信息技术应在一个学习主题统领下运用,它强调整体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内容的,这就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应该有一种长远的整合。笔者看过许多节语文公开课,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搬入课堂,课后却将之抛于脑后,置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于不顾。再看他们制作的课件,往往只立足于今日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延伸培养几乎为零。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应该高瞻远瞩,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本节课、本单元、本学期,甚至本学年里的位置,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在教学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大西北的历史材料和西部发展时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件,让学生写一则报告。在教学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积累有魅力的语言。第四单元,教师可着重指导学生上网学习,阅读更多令人震撼的故事。第六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走进信息世界。第八单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一个学期之中,教师就真正地把信息技
术整合于整册语文教材,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及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二、信息技术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强调学科性原则
无论何时,语文始终是姓“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在一次省级研讨课上,有位青年教师执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前,我与她攀谈,当问及这节课时,她说:“我的课都在多媒体上,课件很漂亮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展示的不是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是一种高科技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明确,实施《课程标准》,倡导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割舍、摒弃教科书等传统媒体,一味引进现代科技手段,过多地安排与语文教学不相干的内容,这样做只能是缘木求鱼。
另一位教师在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黄山松的“奇”之后,她恰到好处地引进网络技术,出示黄山松图片和黄山松的资料,让学生讨论“黄山松为何能成为黄山的代表”。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当学生点击“黄山奇石”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奇石在自己心中的模样,并让学生为自己描绘的那块奇石设计一个美丽的传说。此课,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出于教师对语文教学特点的把握。她让学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潜能。这样的语文课谁能说是在作秀,谁能说它不姓“语”呢?
三、信息技术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平台,它强调“巧用”原则
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一种工具,应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致动不动就用上多媒体,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教师过早地把描绘大草原的美丽图片展现出来。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用图片代替学生对精彩语句的感悟。其实,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宜过早,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信息手段的介入才能使教学进入“柳暗花明”的深度境界。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有经验的教师不会立即展示鸟类图片,而会在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充分感悟“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之后,再出示图片。此时,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会反过来以自己的深层想象丰满文字材料,教学也因此步入了理解与体验的阶段。所以,信息技术应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的载体,我们在运用它时应注重时机,遵循“巧用”原则。
四、信息技术应有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强调实用性原则
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简约与大气,并不看重信息技术运用的多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理解有误,常把课文中的句子不厌其烦地一句句投影在大屏幕上,以为用到高科技手段,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于是,简简单单一篇课文,竟用打满了句子的几十张幻灯片展示,中间还夹杂着动画与声音。这些高科技手段虽然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却没有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也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这种把句子和文本割裂的整合做法,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操作,它只能让学生远离文本、抛弃文本,使学生的感悟变得凌乱、片段化。因此,要追求本质上的整合,教师必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补充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下载、扩充一个主题统领下的优秀文章。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为使学生理解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激发他们对总理的热爱之情,教师引用“周总理每次出国总要带一个放着自己一套行头的箱子”的网络资料,补充“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的录像材料。这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基于网络的,也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辛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