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冬时节,天气渐寒,北方人有暖气,南方人吹空调。但是,古代是没有这么高效而便利的取暖设施的,那么古人过冬会不会很难熬?
事实上,在古代,“布衾多年冷似铁”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是常有的事,“路有凍死骨”也并非耸人听闻。那寻常人家该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厚实的外套当然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御寒之物了。但古时的棉服并不都像影视剧里那样华丽优雅,与当今的棉衣棉裤也不是一回事。
据《礼记·玉藻》记载:“纩为茧,绵为袍,禅为纲,帛为褶。”袍是彼时穷人的御寒衣物,指有里子的夹衣。它用的填充物叫作“绵”,是指一些麻絮、碎布之类的东西,跟今天我们所用的棉花并不一样。要知道,虽然棉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得以大规模推广种植。据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当时全国都在推行种棉花,“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当然,只有厚实的外套远远不够抵御刺骨的寒冷。古人在取暖方面有过很多尝试,其中不少取暖措施甚至沿用至今。
火锅可以称得上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当今,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锅。历史上,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布衣,火锅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同样无出其右。
在中国,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锅,是用鼎来煮食物,功能有点儿类似火锅。汉朝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重庆九宫格火锅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据《魏书》记载,三国时期已有铜制的火锅出现。到了北宋,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之后的元代,蒙古族人又开创了涮牛羊肉的吃法。
和今天相比,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火锅食材和烹煮器具的运用会遇到诸多限制,因此主要还是在冬天吃。
《清诗纪事》中收录有一首《暖锅诗》,对吃火锅的情景做了生动的描写。诗的开篇,先写冬季的寒冷:“涸阴司项冥,寒威变俄顷。夜卧衾生棱,晨书笔垂绠。朔风动地来,攒眉愁齿冷。嚼雪将奈何,水懦济以猛。”夜里睡觉,连被子都被冻硬了,似乎有了棱子,起床后看到毛笔头像缠绕在一起的绳子。这么冷的天,一切似乎都被冻僵了,需要来顿火锅解冻一下生活:“阿奴策火攻,焰焰生秆秉…--鲜薨侭收罗,聂切任斜整。沉焉星陨石,浮者桃断梗。”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吃火锅的浓郁生活气息。火锅既可以成为皇族贵胄的饕餮大餐,又可以是寻常百姓家中的美味。大家坐在一起边涮边吃,其乐融融,冬日的寒意瞬间被驱散。
冬天吃火锅,能给身心带来极大的温暖。烧得火红的木炭、滚烫的汤汁、丰富多样的食材,再配上一坛好酒,简直是冬日之光了。
中国人爱喝酒,一年四季都在喝。历史上有不少因喝酒而出名的人,前有“竹林七贤”肆意酣畅,后有“酒中仙”李白动辄“斗酒诗百篇”,而苏轼更厉害,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他的《东坡酒经》详细记载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工序,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酒,也是中国传统名酒。
酒能暖身。文人雅士无时无刻不在饮酒,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也能看到,酒常常成为冬天的一种象征。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夜幕正在落下,晚雪将至,老友到访,新酿的美酒加上小小的火炉,令人倍感温暖舒适。雪天、温酒、火炉,这冬的意境里陡然有了几分暖色。
古代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热,就连宫廷采暖都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无法在寻常百姓家实现的。
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据《汉书·车千秋传》记载:“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皇后居住的宫殿,以花椒和泥涂壁,以起到保暧的作用,谓之“椒房殿”。电视剧《甄嬛传》里,皇上曾给甄嬛赏赐椒房恩宠。槿汐姑姑直言,除了皇后之外,等闲妃子是不能享此殊荣的,足见其受宠程度。
用花椒和泥刷墙保暖这种事只有皇室才能做到,用炭生火则是古代最普遍的取暖方式。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包括后来的土炕、火墙、竹火笼、炉子等,皆是在寒冷天气让人们顺利过冬的神器。
地炉的修建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北宋欧阳修为庆祝新修了地炉,高兴地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瑾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火炕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卷六中记载:“水东有观鸡寺,寺内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古鲍丘水上游即现在北京附近的潮河。在河水的东面有观鸡寺,地面全由石板铺成,地基下面布满通道,当在室外殿基四面的灶膛内点起火时,火势会顺着地基流向大堂,使得整个大堂都很温暖。这就是“炕”的取暖原理。 炕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后。满族人将先进的火炕技术带进宫廷,并传入中原。1808年,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在《东鞑纪行》一书中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火炕进行了描述:“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今天在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农村常见的火炕,多是传统满族民居中所见的“转圈炕”“弯子炕”等。
除了火炕外,火墙是古人取暖措施中的又一项智慧结晶。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火墙由炉灶、火墙体和烟筒3部分组成。保暖原理是用炉灶的热气将火墙体填满,带给房间热量,然后将烟雾从烟筒排出去。在严冬积雪季节,有火墙的屋内亦感温暖。
炉子,也是古时民间百姓冬日取暖的神器之一。在古代,民间多用陶土和铁制作熏炉,贮火供暖。唐代自居易《别春炉》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冬日严寒难熬,古人并不是窝在家里不出门。相反,踏雪寻梅、烹雪煮茶都是冬天才能做的雅致之事。古人冬天出门,有条件的会带手炉。手炉,顾名思义,冬天暖手的炉子,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红楼梦》第八回中,就有关于手炉的描写:“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手炉可根据个人喜好雕刻成不同的形状,非常精美。民间一般是用陶土和铁铸成,王公贵族用的是銅制的。手炉里面放上火炭,或者还有余热的炉灰,外面加上一个布的罩子,就能够拿来暧手了。清代的李渔还设计了暖椅。在李渔的《闲情偶记》里,专门讲了他设计暖椅的过程。他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上炭炉,这样人坐在上面全身都不冷了。
古人冬日出门经常坐马车,马车外围毛毡,车内铺上毛毯,挂上锦绣壁毯、幔帐,再放上熏炉——一种可固定在马车上,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这样便不怕寒风暴雪。
当然,冬日出行,手套也是必需品。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这些手套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既美观又实用。
古人对于头部保暖也很重视。元代,有地位的妇女多用“抹额”为头部保暧,它是束在额前的巾饰。此外,还有“卧兔儿”“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戴在头上像卧着的小兔子;“昭君套”是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明朝时期,抹额非常盛行,上至达官贵人家的女性,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冬天都爱戴抹额。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描写晚明吴中女子妆饰时云:“貂鼠围头镶锦裪,妙常巾带下垂尻,寒回犹着新皮袄,只欠一双野雉毛。”诗中提到的“貂鼠围头”指的就是“貂鼠卧兔儿”。至于男子,有学者研究,汉代,士庶男子冬天在帛巾里夹上丝绵,然后裁成长条扎在额头,用来保暧。之后头部保暖以帽子居多。五代时期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人们爱戴皮暖帽、银鼠暖帽。明朝,每年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时有暖帽,多为皮制。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抵御冬寒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今天,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大家均可以享受到暖气或者空调的温暖和舒适。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今天的种种御寒措施与经验,也是古人经过干百年实践流传下来的,兼具物质性和文化性。不知道数百年后,会不会有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
事实上,在古代,“布衾多年冷似铁”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是常有的事,“路有凍死骨”也并非耸人听闻。那寻常人家该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厚实的外套当然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御寒之物了。但古时的棉服并不都像影视剧里那样华丽优雅,与当今的棉衣棉裤也不是一回事。
据《礼记·玉藻》记载:“纩为茧,绵为袍,禅为纲,帛为褶。”袍是彼时穷人的御寒衣物,指有里子的夹衣。它用的填充物叫作“绵”,是指一些麻絮、碎布之类的东西,跟今天我们所用的棉花并不一样。要知道,虽然棉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才得以大规模推广种植。据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当时全国都在推行种棉花,“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当然,只有厚实的外套远远不够抵御刺骨的寒冷。古人在取暖方面有过很多尝试,其中不少取暖措施甚至沿用至今。
火锅并火炉,再添一杯酒
火锅可以称得上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当今,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锅。历史上,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布衣,火锅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同样无出其右。
在中国,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锅,是用鼎来煮食物,功能有点儿类似火锅。汉朝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重庆九宫格火锅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据《魏书》记载,三国时期已有铜制的火锅出现。到了北宋,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之后的元代,蒙古族人又开创了涮牛羊肉的吃法。
和今天相比,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火锅食材和烹煮器具的运用会遇到诸多限制,因此主要还是在冬天吃。
《清诗纪事》中收录有一首《暖锅诗》,对吃火锅的情景做了生动的描写。诗的开篇,先写冬季的寒冷:“涸阴司项冥,寒威变俄顷。夜卧衾生棱,晨书笔垂绠。朔风动地来,攒眉愁齿冷。嚼雪将奈何,水懦济以猛。”夜里睡觉,连被子都被冻硬了,似乎有了棱子,起床后看到毛笔头像缠绕在一起的绳子。这么冷的天,一切似乎都被冻僵了,需要来顿火锅解冻一下生活:“阿奴策火攻,焰焰生秆秉…--鲜薨侭收罗,聂切任斜整。沉焉星陨石,浮者桃断梗。”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吃火锅的浓郁生活气息。火锅既可以成为皇族贵胄的饕餮大餐,又可以是寻常百姓家中的美味。大家坐在一起边涮边吃,其乐融融,冬日的寒意瞬间被驱散。
冬天吃火锅,能给身心带来极大的温暖。烧得火红的木炭、滚烫的汤汁、丰富多样的食材,再配上一坛好酒,简直是冬日之光了。
中国人爱喝酒,一年四季都在喝。历史上有不少因喝酒而出名的人,前有“竹林七贤”肆意酣畅,后有“酒中仙”李白动辄“斗酒诗百篇”,而苏轼更厉害,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他的《东坡酒经》详细记载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工序,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酒,也是中国传统名酒。
酒能暖身。文人雅士无时无刻不在饮酒,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也能看到,酒常常成为冬天的一种象征。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夜幕正在落下,晚雪将至,老友到访,新酿的美酒加上小小的火炉,令人倍感温暖舒适。雪天、温酒、火炉,这冬的意境里陡然有了几分暖色。
椒房殿里温且芳,地炉火炕话家常
古代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热,就连宫廷采暖都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无法在寻常百姓家实现的。
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据《汉书·车千秋传》记载:“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皇后居住的宫殿,以花椒和泥涂壁,以起到保暧的作用,谓之“椒房殿”。电视剧《甄嬛传》里,皇上曾给甄嬛赏赐椒房恩宠。槿汐姑姑直言,除了皇后之外,等闲妃子是不能享此殊荣的,足见其受宠程度。
用花椒和泥刷墙保暖这种事只有皇室才能做到,用炭生火则是古代最普遍的取暖方式。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包括后来的土炕、火墙、竹火笼、炉子等,皆是在寒冷天气让人们顺利过冬的神器。
地炉的修建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北宋欧阳修为庆祝新修了地炉,高兴地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瑾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火炕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卷六中记载:“水东有观鸡寺,寺内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古鲍丘水上游即现在北京附近的潮河。在河水的东面有观鸡寺,地面全由石板铺成,地基下面布满通道,当在室外殿基四面的灶膛内点起火时,火势会顺着地基流向大堂,使得整个大堂都很温暖。这就是“炕”的取暖原理。 炕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后。满族人将先进的火炕技术带进宫廷,并传入中原。1808年,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在《东鞑纪行》一书中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火炕进行了描述:“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今天在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农村常见的火炕,多是传统满族民居中所见的“转圈炕”“弯子炕”等。
除了火炕外,火墙是古人取暖措施中的又一项智慧结晶。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火墙由炉灶、火墙体和烟筒3部分组成。保暖原理是用炉灶的热气将火墙体填满,带给房间热量,然后将烟雾从烟筒排出去。在严冬积雪季节,有火墙的屋内亦感温暖。
炉子,也是古时民间百姓冬日取暖的神器之一。在古代,民间多用陶土和铁制作熏炉,贮火供暖。唐代自居易《别春炉》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捧炉又熏炉,貂鼠围头镶锦裪
冬日严寒难熬,古人并不是窝在家里不出门。相反,踏雪寻梅、烹雪煮茶都是冬天才能做的雅致之事。古人冬天出门,有条件的会带手炉。手炉,顾名思义,冬天暖手的炉子,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红楼梦》第八回中,就有关于手炉的描写:“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手炉可根据个人喜好雕刻成不同的形状,非常精美。民间一般是用陶土和铁铸成,王公贵族用的是銅制的。手炉里面放上火炭,或者还有余热的炉灰,外面加上一个布的罩子,就能够拿来暧手了。清代的李渔还设计了暖椅。在李渔的《闲情偶记》里,专门讲了他设计暖椅的过程。他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上炭炉,这样人坐在上面全身都不冷了。
古人冬日出门经常坐马车,马车外围毛毡,车内铺上毛毯,挂上锦绣壁毯、幔帐,再放上熏炉——一种可固定在马车上,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这样便不怕寒风暴雪。
当然,冬日出行,手套也是必需品。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这些手套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既美观又实用。
古人对于头部保暖也很重视。元代,有地位的妇女多用“抹额”为头部保暧,它是束在额前的巾饰。此外,还有“卧兔儿”“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戴在头上像卧着的小兔子;“昭君套”是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明朝时期,抹额非常盛行,上至达官贵人家的女性,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冬天都爱戴抹额。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描写晚明吴中女子妆饰时云:“貂鼠围头镶锦裪,妙常巾带下垂尻,寒回犹着新皮袄,只欠一双野雉毛。”诗中提到的“貂鼠围头”指的就是“貂鼠卧兔儿”。至于男子,有学者研究,汉代,士庶男子冬天在帛巾里夹上丝绵,然后裁成长条扎在额头,用来保暧。之后头部保暖以帽子居多。五代时期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人们爱戴皮暖帽、银鼠暖帽。明朝,每年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时有暖帽,多为皮制。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抵御冬寒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今天,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大家均可以享受到暖气或者空调的温暖和舒适。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今天的种种御寒措施与经验,也是古人经过干百年实践流传下来的,兼具物质性和文化性。不知道数百年后,会不会有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