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是的,承德,这座享誉中外的文化历史名城,拥有太多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也孕育出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最近走路、乘车常听一些孩子们哼唱《我爱承德,我爱家》这支脍炙人口的歌曲,有时周围成年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这使我很振奋!因为我知道这支歌的歌词作者是刘俭。出于感情共鸣和好奇心驱使,一次我向刚唱完这支歌的两名女少先队员询问:“是谁教你们唱这支歌的?”两个女孩抿嘴一笑,尚未回答,旁边一名嘴快的男孩抢先说:“是我们教科书上的。”啊?我的眼睛一亮,感到十分震惊,此歌竟然被收入小学教科书!这不仅使承德市的少年从小就对自己的家乡产生深情厚爱,也让外地同龄儿童对承德有了美好的印象,可谓功在千秋。因为儿时受益,终生难忘,这就是教科书的巨大力量和永恒作用。为了查证此事,我找到了这本《音乐教科书》,它系小学第九期、五年级(上册),书的封面上端印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字样,再翻看后面,发现此书今年已是第二次印刷,难怪影响这么广泛。
《我爱承德,我爱家》这首歌,初创于1998年下半年,后经著名音乐家龚耀年先生谱曲,并第一次亮相于承德市次年的春节晚会,当时就产生了轰动效应,一些慧眼识金的观众认为此歌像是一块磁铁,凝聚了塞外山城承德人民的感情;像一只百灵,唱出了承德人民的心声!果不出所料,当这首歌参加了“世纪的旋律——全国城市之歌大赛”时,令人兴奋的囊括了7项大奖,尤其在“金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捧到了“艺术大奖”。另外4项是“最佳作词奖”、“最佳作曲奖”、“最佳演唱奖”、“最佳音乐编配奖”。当时,以副市长于树茂为首的6位同志神采飞扬地捧着6尊奖杯正准备合影留念时,又传来佳音,承德市同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我爱承德,我爱家》的风格与特点在哪里?引用中央电视台音乐顾问、著名音乐评论家滕矢初先生的点评:“语言凝炼,言简意赅,好听好唱”。我想正因为如此,才被承德人民所接受,所欢迎,所喜爱,所传唱。记得我在承德市所辖的宽城和隆化分别参加了两次朋友婚礼,这纯属气氛热烈的民间庆典,在那令人难忘的欢乐现场,竟不约而同的有当地歌手不用伴舞配乐,对着麦克风清唱起《我爱承德,我爱家》,那掌声和欢呼声不亚于“明星大腕”所享受的赞誉。还有一次我去深山老林采拍绿化的片子,走在山谷里,却听到了山冈上羊倌用口哨演奏《我爱承德,我爱家》,细细品味,还真是有板有眼,韵味十足。虽然,许多演唱者可能并不知道歌曲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歌子是谁唱红的,他们还是照样喜爱,反复传唱,乐此不疲,因为美好的音乐旋律能够走进人的内心,唤起那份美好的情愫,引起心灵的共鸣。
《我爱承德,我爱家》能够获全国多项大奖,被收编进教科书,并被人们欣赏和传唱,证实了它的艺术价值所在。真正具有“真善美”内涵的艺术,是所向无敌的艺术,不靠行政命令,也无须刻意炒作,就可以风行天下。细细品味歌词中的一个个汉字,都好像在清水中浸过,是那样晶莹盈润,入眼生温。在这首歌里,“承德”和“家”是被“爱”的力量焊接在一起的,谁能说“避暑山庄”和“圆明园”没有血脉关系?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们视为大好河山中的“双胞胎”。作者写的歌词,能着笔于翠微回旋之景中,阐释于诗词曲赋,于甜美、婉转、激越等词语中,悠长深远。歌中的“家”,也不能概念般的定位于“户口本”中的那个“家”,它是一种感情的符号,这“符号”,凝聚着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俗话说“黄金有价情无价”,正是这个“情”字激发出强烈的“爱”,这“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中华民族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因为,不爱家乡的人,不可能爱祖国;不爱父母的人,不可能爱人类。要构建和谐社会,离开了“爱”是不可想象的。《我爱承德,我爱家》歌中主观的“我”和客观的“爱”融为一体,爱得有方向,有目标,有温度,有情趣!
“塞外一支鲜艳的花”是栽在祖国大花盆里的,所以才“历尽沧桑”开不败,并且“闪耀古老灿烂的文化”。歌词的语言也是值得赞叹,犹如漫出氤氲水汽,典雅纯正,不滑不腻。那密密细细比水滴还要柔和的光芒缓缓注入灵魂。初看,似乎每个句子毫不出奇,但通篇看来,是那样和谐、柔韧、光洁且富有弹性。这让人心底起疑,便情不自禁的仔细品味,发现这些句子各有自己的重量、明暗、体积,这个句子在走,那个句子在跑;这个段落是河水,下个段落是湖水,再下个段落就是瀑布。轻与重,快与慢,起与落,都是恰到火候,作者的文笔是入了化境。
专家评价此歌“好听好唱”,印证出听的人和唱的人都认为“好”,既然“买方”和“卖方”达成了“共识”,我们完全有理由将此歌定义为“好歌”。好歌焉能没有市场?好歌自然能够普及。
“废纸三千犹觉少,新词半句亦矜多”。歌词作者刘俭,是土生土长的承德人,他对承德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真挚。他的作品是血汗的结晶,是智慧的流露。他是勤奋的,也是高产的。阿·托尔斯泰说过:“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刘俭正是经历了这样坚辛而苦难得历程,才完成他一首首饱含深情的流传之作。他现已创作70多首歌词,有52 首被谱上曲子,在各种场合演唱。在他退居二线后的3年中就创作了36首。
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歌颂家乡的,以《滦河清》、《山庄颂》、《故乡恋》和《塞外承德好地方》为代表作;一种是歌颂时代的,以《拥抱两千年》、《战胜非典》、《常走红色路》、《交警之歌》、《健康卫士》、《公交车上》为代表作;再一种是人生感悟的,以《三十六个冬天》、《酸甜苦辣都是歌》、《留下一片绿色》为代表作。
翻开五年级音乐教科书,在《我爱承德,我爱家》歌词的周围,还有四幅代表承德避暑山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画标识,在一片诗情画意中高歌承德,不仅孩子们的情操能够得以提升,成年人的心灵也同样会得到净化!■(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承德市作协副主席、承德市电视台台长助理、郭小川研究会会长)
附歌词:
我爱承德我爱家
■刘俭
1.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历经沧桑走进新世纪,闪耀着古老灿烂的文化。避暑山庄凝聚着盛事的辉煌,座座寺庙回响着民族和睦的乐章,磬锤雄风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甘甜的热河泉水让游子怀念家乡。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人人都说承德好,我爱承德我爱家。
2.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历经沧桑走进新世纪,闪耀着古老灿烂的文化。热河之水流淌着久远的歌声,金山岭长城记载着民族崛起的丰功,坝上草原扬起回归自然的欢笑,清纯的塞外美酒醉倒了四海宾朋。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人人都说承德好,我爱承德我爱家。
最近走路、乘车常听一些孩子们哼唱《我爱承德,我爱家》这支脍炙人口的歌曲,有时周围成年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这使我很振奋!因为我知道这支歌的歌词作者是刘俭。出于感情共鸣和好奇心驱使,一次我向刚唱完这支歌的两名女少先队员询问:“是谁教你们唱这支歌的?”两个女孩抿嘴一笑,尚未回答,旁边一名嘴快的男孩抢先说:“是我们教科书上的。”啊?我的眼睛一亮,感到十分震惊,此歌竟然被收入小学教科书!这不仅使承德市的少年从小就对自己的家乡产生深情厚爱,也让外地同龄儿童对承德有了美好的印象,可谓功在千秋。因为儿时受益,终生难忘,这就是教科书的巨大力量和永恒作用。为了查证此事,我找到了这本《音乐教科书》,它系小学第九期、五年级(上册),书的封面上端印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字样,再翻看后面,发现此书今年已是第二次印刷,难怪影响这么广泛。
《我爱承德,我爱家》这首歌,初创于1998年下半年,后经著名音乐家龚耀年先生谱曲,并第一次亮相于承德市次年的春节晚会,当时就产生了轰动效应,一些慧眼识金的观众认为此歌像是一块磁铁,凝聚了塞外山城承德人民的感情;像一只百灵,唱出了承德人民的心声!果不出所料,当这首歌参加了“世纪的旋律——全国城市之歌大赛”时,令人兴奋的囊括了7项大奖,尤其在“金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捧到了“艺术大奖”。另外4项是“最佳作词奖”、“最佳作曲奖”、“最佳演唱奖”、“最佳音乐编配奖”。当时,以副市长于树茂为首的6位同志神采飞扬地捧着6尊奖杯正准备合影留念时,又传来佳音,承德市同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我爱承德,我爱家》的风格与特点在哪里?引用中央电视台音乐顾问、著名音乐评论家滕矢初先生的点评:“语言凝炼,言简意赅,好听好唱”。我想正因为如此,才被承德人民所接受,所欢迎,所喜爱,所传唱。记得我在承德市所辖的宽城和隆化分别参加了两次朋友婚礼,这纯属气氛热烈的民间庆典,在那令人难忘的欢乐现场,竟不约而同的有当地歌手不用伴舞配乐,对着麦克风清唱起《我爱承德,我爱家》,那掌声和欢呼声不亚于“明星大腕”所享受的赞誉。还有一次我去深山老林采拍绿化的片子,走在山谷里,却听到了山冈上羊倌用口哨演奏《我爱承德,我爱家》,细细品味,还真是有板有眼,韵味十足。虽然,许多演唱者可能并不知道歌曲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歌子是谁唱红的,他们还是照样喜爱,反复传唱,乐此不疲,因为美好的音乐旋律能够走进人的内心,唤起那份美好的情愫,引起心灵的共鸣。
《我爱承德,我爱家》能够获全国多项大奖,被收编进教科书,并被人们欣赏和传唱,证实了它的艺术价值所在。真正具有“真善美”内涵的艺术,是所向无敌的艺术,不靠行政命令,也无须刻意炒作,就可以风行天下。细细品味歌词中的一个个汉字,都好像在清水中浸过,是那样晶莹盈润,入眼生温。在这首歌里,“承德”和“家”是被“爱”的力量焊接在一起的,谁能说“避暑山庄”和“圆明园”没有血脉关系?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们视为大好河山中的“双胞胎”。作者写的歌词,能着笔于翠微回旋之景中,阐释于诗词曲赋,于甜美、婉转、激越等词语中,悠长深远。歌中的“家”,也不能概念般的定位于“户口本”中的那个“家”,它是一种感情的符号,这“符号”,凝聚着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俗话说“黄金有价情无价”,正是这个“情”字激发出强烈的“爱”,这“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中华民族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因为,不爱家乡的人,不可能爱祖国;不爱父母的人,不可能爱人类。要构建和谐社会,离开了“爱”是不可想象的。《我爱承德,我爱家》歌中主观的“我”和客观的“爱”融为一体,爱得有方向,有目标,有温度,有情趣!
“塞外一支鲜艳的花”是栽在祖国大花盆里的,所以才“历尽沧桑”开不败,并且“闪耀古老灿烂的文化”。歌词的语言也是值得赞叹,犹如漫出氤氲水汽,典雅纯正,不滑不腻。那密密细细比水滴还要柔和的光芒缓缓注入灵魂。初看,似乎每个句子毫不出奇,但通篇看来,是那样和谐、柔韧、光洁且富有弹性。这让人心底起疑,便情不自禁的仔细品味,发现这些句子各有自己的重量、明暗、体积,这个句子在走,那个句子在跑;这个段落是河水,下个段落是湖水,再下个段落就是瀑布。轻与重,快与慢,起与落,都是恰到火候,作者的文笔是入了化境。
专家评价此歌“好听好唱”,印证出听的人和唱的人都认为“好”,既然“买方”和“卖方”达成了“共识”,我们完全有理由将此歌定义为“好歌”。好歌焉能没有市场?好歌自然能够普及。
“废纸三千犹觉少,新词半句亦矜多”。歌词作者刘俭,是土生土长的承德人,他对承德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真挚。他的作品是血汗的结晶,是智慧的流露。他是勤奋的,也是高产的。阿·托尔斯泰说过:“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刘俭正是经历了这样坚辛而苦难得历程,才完成他一首首饱含深情的流传之作。他现已创作70多首歌词,有52 首被谱上曲子,在各种场合演唱。在他退居二线后的3年中就创作了36首。
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歌颂家乡的,以《滦河清》、《山庄颂》、《故乡恋》和《塞外承德好地方》为代表作;一种是歌颂时代的,以《拥抱两千年》、《战胜非典》、《常走红色路》、《交警之歌》、《健康卫士》、《公交车上》为代表作;再一种是人生感悟的,以《三十六个冬天》、《酸甜苦辣都是歌》、《留下一片绿色》为代表作。
翻开五年级音乐教科书,在《我爱承德,我爱家》歌词的周围,还有四幅代表承德避暑山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画标识,在一片诗情画意中高歌承德,不仅孩子们的情操能够得以提升,成年人的心灵也同样会得到净化!■(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承德市作协副主席、承德市电视台台长助理、郭小川研究会会长)
附歌词:
我爱承德我爱家
■刘俭
1.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历经沧桑走进新世纪,闪耀着古老灿烂的文化。避暑山庄凝聚着盛事的辉煌,座座寺庙回响着民族和睦的乐章,磬锤雄风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甘甜的热河泉水让游子怀念家乡。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人人都说承德好,我爱承德我爱家。
2.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历经沧桑走进新世纪,闪耀着古老灿烂的文化。热河之水流淌着久远的歌声,金山岭长城记载着民族崛起的丰功,坝上草原扬起回归自然的欢笑,清纯的塞外美酒醉倒了四海宾朋。承德承德我的家,塞外一枝鲜艳的花,人人都说承德好,我爱承德我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