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快乐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我去了一趟武夷山,在山清水秀之中,前后遇到三位导游,风格各自不同,收获也就各自不同。
  第一位导游,是位壮壮的年轻汉子,我们乘坐竹排游览九曲十八溪时的撑排人。那该是武夷山风景最美的一段了,水清澈见底,山绮丽宜人,导游把竹排撑得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沿着山势曲曲弯弯快乐地行进。他是个性情开朗的人,一路近10公里的水路上,脸上一直呈现着灿烂的笑容,嘴始终没有闲着,不是在介绍着两岸的风光和历史,就是说着这里流传的笑话与传说,时不时地还要唱几首武夷山歌,要不就是站在竹排的排头,帮我们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却也高兴得不亦乐乎。
  第二位导游,是位戴眼镜的年轻姑娘,带我们乘车几十公里去爬黄花岗,黄花岗是华东最高峰,春天漫山遍野开满金黄的油菜花,是分外壮观的。这位导游似乎不大爱说话,除了刚上车时作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把要去的景点作了一个概述外,或者是我们问她什么,她简要地回答外,她都只是独自一人坐在前面靠司机的座位上,望着窗外,一言不发,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一路山路逶迤而颠簸,便显得更加漫长。私下悄悄地问陪我们来玩的当地朋友,朋友告诉我,因为我们这个团是纯玩,不到商店买东西,导游的外快就一点也挣不到手,她能够高兴吗?不过,她一直是尽职尽守,把该带我们去的地方一一玩遍,虽然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耽搁得时间过久,但她一直都等着,并无怨言。
  第三位导游,是位精瘦精瘦的小姑娘,带我们去天游峰,这里靠着武夷溪的六曲,挂布山在山脚下,水美山奇。小姑娘说话利落,介绍得很专业,脸上的微笑很职业,带我们爬山爬得如风一样矫捷,又不忘时时体贴地照顾一下老年人。只是下了山,本来还有一个御茶园去游览,她却指指御茶园的方向告诉我们怎么走,微笑着说她的男朋友今天要从厦门来看她,便飞快地告辞,如烟而逝。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哪里是什么男朋友,分明是我们不去商店买东西,她没有什么油水,便半路撤兵,赶紧去接下一个旅游团了。
  我问朋友:同样性质的工作,同样风光的背景,三位导游,哪一位会感到更快乐?朋友笑而不答,反问:我你说呢?
  我说显然感到最不快乐的是第二位,因为没有钱可赚,她郁闷不乐,还要强打着精神陪我们到底。第三位也感到不快乐,起码把这不快乐暂时藏在心里,表面上还是笑容可掬,虽然半路撤兵去挣钱,但做得也滴水不漏。当然,最快乐的,应该是第一位,他在他的导游工作中极大地发挥了他的能量,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他自己不也是把笑声和歌声撒满一路吗?
  朋友说,你分析得当然不错,从表面上看来,第一位应该是最快乐的。
  我很奇怪,忙问:为什么你说是从表面上看?
  朋友笑笑,告诉我:你不知道,在上竹排之前,我已经给了他100元的小费。你知道,他每撑一次竹排,只能够挣20元的工钱。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笔小费,第一位导游不会那么卖力地为我们又说又唱又帮我们拍照?他那一路的欢声笑语,都只是我们花钱买来的,具有了一份表演的色彩?而在表面上所呈现的快乐,也都只是因为挣得了钱才拥有的吗?
  那么,什么才是最快乐呢?难道,本来属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同一切物质一样,必须要拥有了金钱,才能够换来吗?如果没有了钱的等价交换,或者钱少了就觉得不等值,觉得吃了亏,快乐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那么,快乐就真的只是金钱的一个投影,投影的大小长短,是随着钱的多少而伸缩吗?或者快乐真的只是建筑在金钱之上才能够开放的花朵,金钱越丰厚,就像泥土越肥沃,花开得才能够越旺盛吗?
  我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快乐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如一只追逐毛线团的猫,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盘旋打转,顾此而失彼。于是,我们便也自觉不自觉地和那三位导游一样,让金钱锈蚀我们本来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的快乐,我们便也忽略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的至理名言,遗忘了快乐其实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从本质上讲,快乐是属于灵魂和心灵的,而不是属于金钱的。金钱。可以买来香车宝马、豪宅美色,甚至官位奖项,但很难买得到快乐和幸福——在金钱与快乐之间,是一道不等式。虽然,这不是一道难题,却不仅值得三位导游、也值得我们一起想一想。
其他文献
第一个红透的西红柿总是很抢眼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听了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为此,老师说我“不成熟”。  15岁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要看我的作业本,我不给她看,她就很生气,并质问我:“为什么给别人看不给我看?”我说:“就是不给你看!”她伸手来抢,
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北平后,王揖堂、江朝宗、王可敏等民国政要,丧失民族气节,自愿效忠日本侵略者,在北平成立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  一天,日本驻华北派遣军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找到王揖堂说:“王会长,听说刘春霖现在赋闲在家,他可是民国政府的大名人,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参加政务委员会。”  王揖堂拍胸脯作了保证:“请司令长官放心,这事包在我的身上。”之后,王揖堂西装革履,头戴日本军帽,提着贵重礼品,乘
下班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两个人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了超市。男人说去超市买些吃的算了,省得做饭了。女人点点头。男人问你想吃什么?女人想想说,好久没吃馅饼了吧?  男人就买了四个馅饼,然后和女人一起回到家。今天的晚饭虽然简单,情调却绝不含糊。餐厅亮着橘红色的小吊灯,那吊灯就像一串熟透的西红柿。  男人去厨房里找米醋,回到餐厅时,女人已经将四个馅饼分装了两个碟子。女人一边剥一瓣大蒜一边对男人说,快吃吧,馅
这么些年来,在我心目中,母亲简直就是故乡的一部分。我炊烟般袅袅升起的乡愁,最浓郁最无法割舍的一缕是属于母亲的。  从十八岁开始,我就多了一重古典气息浓郁的身份:游子。但在现实中,这种身份简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抑或四海为家的流云?我的爱常常只能从剪票口开始,到另一个剪票口结束——我常常只能借助一枚创伤的车票来维系与母亲的联系。母亲是游子精神上的故乡,而故乡对于我,相当于被放
我从美国回来之后,与一位滞留国外的友人通电话聊起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我对她说:“钱、权和闲这三样东西,我想要闲。”她听了不以为然.她理解我不追求钱和权,但不大理解我对“闲”的向往。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罗兰·巴特关于理想生活的一段话,心中不免窃喜.这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吗?当记者问罗兰·巴特所希望过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时,他说:“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大;但要有大量的闲暇。”他打算用闲暇
清朝时,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解决,而张英回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退让三凡,而邻居也深受感动,退让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使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足巷由此而来。  让,作为一种美德,尤其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能坦然做到的人不多,但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
多年前的学生来看我。她是那么青春飞扬,我也不显太老吧。  这是一个心里有什么话就一定会说出来的女生。她对我说:“老师。这些年,你丢了一样东西!”  “丢的只不过是渐老的青春……”我心里一惊,脸上却没有丝毫涟漪波动。  “不是时间,是表情!”学生很有勇气,她盯着我僵硬的面容,“确实是表情,曾经那么丰富生动、打动人心的表情!”  这些勇敢的话将我的心狠狠地刺了一下,也应该刺激到我的面部神经,学生是不是
我有一大本剪报,里边全是新闻照片。既有憨态可掬的动物,也有健美的体育明星。说来都是些没有重大意义的普通图片,但带给我的快乐,并不亚于感人至深的美文。茶余饭后,我时常和家人聚在一起,拿出这本一点都不讲究的“画册”,欣赏把玩。一家人其乐融融,无比温馨,那种由衷的快乐和享受,非亲历者不能体会。在这快乐和享受中,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体验到自己的年轻。我常对家人说:“什么时候不再对这些小玩意感兴趣了,我们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仙逝,引起海内外一片震撼。王永庆传奇的一生故事多多:出身贫寒、小学学历、16岁创业、200元起家、经商有术、富而有仁、毕生节俭、爱吃担仔面、一条毛巾用37年、体恤员工、顺利交班、晚年著书……堪称筚路蓝缕成伟业,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他浓浓的中华情。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王老先生长年致力于企业的永续发展,对两岸关系、民族大义也不乏真知灼见。2004
姐姐下岗了,但生活的艰辛并未改变姐姐爱读书的习惯,姐姐说,正是有了《做人与处世》的陪伴与激励,才成了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所以姐姐每次进城来看我,不是去逛大商场,而是直奔附近的书店,买上近期的《做人与处世》,每当看到姐姐把沉甸甸的一大撂《做人与处世》像宝贝一样放进背包,我的心里酸酸甜甜的滋味都会有。酸的是姐姐由衣食无忧只知读书的生活状态进入了而今必须为柴米油盐操心的日子。甜的是姐姐没有一味抱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