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依据早期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49例,非手术治疗组29例,应用统计学统计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手术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手术组相比显著的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54-01
SAP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其中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发病,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是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1]。其典型症状是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但有些患者腹痛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临床上容易误诊,需要提高警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8例病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龄(42±14)岁,其中49例行内科保守治疗者,29例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者17例,超声引导下PCD术者12例)。依据CTSI分组,CTSI≤8.0患者45例,CTSI>8.0患者28例,其中4例CTSI>8.0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选择行内科保守治疗。
1.2 临床表现。78例患者均在发病6h~2d前来我院治疗;向后背部放射性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寒战及黄疽为此组患者的初始临床表现;接着患者相继出现全腹性疼痛、呼吸变深快、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体查时发现肠鸣音减弱甚或消失,局限性及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阳性。
1.3 检验及影像结果。31例患者白细胞>20×109/L,78例患者血和尿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值,77例血钙<2.0mmol/L,69例空腹血糖>6.1mmol/L,26例血钾<3.5mmol/L;所选78例均做了X线及CT胸腹部检查,其中37例提示胸腔不同程度积液,21例肠管有阶梯样气液平面;78例患者胰腺均做了B超、CT平扫及增强检查,B超和CT提示78例患者均有胰腺肿大,内部回声不均质改变伴有无回声区,轮廓模糊。
1.4 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诊断成立的前提下,具备以下任何一个条件后即可诊断:①胰腺坏死或假性囊肿或胰腺脓肿;②器官功能衰竭;③Ranson评分大于或等于3;④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8;⑤CT分级为D、E。
1.5 治疗方法。
1.5.1 内科非手术治疗。49例患者早期均行重症监护和“个体化”强化保守治疗方法,具体内容有:①胰腺休息治疗疗法;②合理应用泮托拉唑或洛赛克、乌斯他丁、生长抑素、加贝酯等药物行抑酸、抑酶治疗;③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进行复苏治疗;④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感染治疗;⑤镇静、止痛、解痉等对症治疗;⑥胃管内静脉推注“33%硫酸镁溶液”,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⑦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方式进行日常营养摄入和不错;⑧进行重症监护;⑨进行真菌感染的预防;⑩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净化进行治疗。
1.5.2 手术治疗。此组的29例患者于早期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胰周围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内双套管灌洗引流术;12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减压术+胆道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内双套管冲洗引流术;2例患者胰周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内双套管引流术。
1.6 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用X±S表示计量资料;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外科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29.4%、治愈率为60.7%,内科保守治疗组患者死亡率8.2%、治愈率为88.2%,俩组患者在死亡率及治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
3 结论
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治愈率较高。
4 讨论
SPA的致病因素较多,胆道结石、酒精和暴饮暴食是目前公认的可引发SPA三大原因[2]。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饮食增加并成为引起SAP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发SPA的致病机理考虑为血液粘稠度由于高脂饮食的摄入而增加,使胰腺微循環出现障碍,起始时胰腺组织发生缺氧、缺血,进而诱发SAP。Berger等指出,当机体血液三酰甘油水平大于1.13×102mol/L时,极易导致及引发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对SPA的诊断除了采用对患者血、尿淀粉酶的检查之外,更重要的是应用彩超及CT影像检查,它们可给临床医师提供胰腺内外组织病理改变及有无腹腔渗液[3]。
临床上对于SAP早期治疗方式一直存有争议,尤其是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至今还没有做出统一规定。早期手术虽然可及时把腹腔内的胰酶毒性渗液引流出,使面临可能坏死的胰腺组织得到缓解和恢复;但其会使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加重,同时在术中医师很难对坏死范围、程度做出准确判断。胰腺早期坏死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致使坏死组织无法于术中被全部清除。本组78例患者中大部分经上述综合非手术治疗后获得了满意效果,但任有少部分患者仍需手术治疗。现在临床上对SPA手术指证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胆道梗阻引起的SPA患者;②胰腺坏死感染;③在非手术保守治疗中,病情迅速发展患者、腹胀及腹膜刺激征表现非常明显及严重者、生命体征不稳且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者,均需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再行手术治疗。我们这组研究资料显示SPA早期不适合首选手术方式,其早期行非手术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显著高于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师仰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6
[2] 刘德伟,陈海涛,朱腾开.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60
[3] 张平平.重症急性胰腺炎71例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160-161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54-01
SAP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其中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发病,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是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1]。其典型症状是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但有些患者腹痛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临床上容易误诊,需要提高警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8例病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龄(42±14)岁,其中49例行内科保守治疗者,29例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者17例,超声引导下PCD术者12例)。依据CTSI分组,CTSI≤8.0患者45例,CTSI>8.0患者28例,其中4例CTSI>8.0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选择行内科保守治疗。
1.2 临床表现。78例患者均在发病6h~2d前来我院治疗;向后背部放射性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寒战及黄疽为此组患者的初始临床表现;接着患者相继出现全腹性疼痛、呼吸变深快、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体查时发现肠鸣音减弱甚或消失,局限性及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阳性。
1.3 检验及影像结果。31例患者白细胞>20×109/L,78例患者血和尿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值,77例血钙<2.0mmol/L,69例空腹血糖>6.1mmol/L,26例血钾<3.5mmol/L;所选78例均做了X线及CT胸腹部检查,其中37例提示胸腔不同程度积液,21例肠管有阶梯样气液平面;78例患者胰腺均做了B超、CT平扫及增强检查,B超和CT提示78例患者均有胰腺肿大,内部回声不均质改变伴有无回声区,轮廓模糊。
1.4 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诊断成立的前提下,具备以下任何一个条件后即可诊断:①胰腺坏死或假性囊肿或胰腺脓肿;②器官功能衰竭;③Ranson评分大于或等于3;④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8;⑤CT分级为D、E。
1.5 治疗方法。
1.5.1 内科非手术治疗。49例患者早期均行重症监护和“个体化”强化保守治疗方法,具体内容有:①胰腺休息治疗疗法;②合理应用泮托拉唑或洛赛克、乌斯他丁、生长抑素、加贝酯等药物行抑酸、抑酶治疗;③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进行复苏治疗;④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感染治疗;⑤镇静、止痛、解痉等对症治疗;⑥胃管内静脉推注“33%硫酸镁溶液”,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⑦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方式进行日常营养摄入和不错;⑧进行重症监护;⑨进行真菌感染的预防;⑩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净化进行治疗。
1.5.2 手术治疗。此组的29例患者于早期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胰周围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内双套管灌洗引流术;12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减压术+胆道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内双套管冲洗引流术;2例患者胰周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内双套管引流术。
1.6 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用X±S表示计量资料;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外科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29.4%、治愈率为60.7%,内科保守治疗组患者死亡率8.2%、治愈率为88.2%,俩组患者在死亡率及治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
3 结论
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治愈率较高。
4 讨论
SPA的致病因素较多,胆道结石、酒精和暴饮暴食是目前公认的可引发SPA三大原因[2]。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饮食增加并成为引起SAP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引发SPA的致病机理考虑为血液粘稠度由于高脂饮食的摄入而增加,使胰腺微循環出现障碍,起始时胰腺组织发生缺氧、缺血,进而诱发SAP。Berger等指出,当机体血液三酰甘油水平大于1.13×102mol/L时,极易导致及引发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对SPA的诊断除了采用对患者血、尿淀粉酶的检查之外,更重要的是应用彩超及CT影像检查,它们可给临床医师提供胰腺内外组织病理改变及有无腹腔渗液[3]。
临床上对于SAP早期治疗方式一直存有争议,尤其是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至今还没有做出统一规定。早期手术虽然可及时把腹腔内的胰酶毒性渗液引流出,使面临可能坏死的胰腺组织得到缓解和恢复;但其会使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加重,同时在术中医师很难对坏死范围、程度做出准确判断。胰腺早期坏死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致使坏死组织无法于术中被全部清除。本组78例患者中大部分经上述综合非手术治疗后获得了满意效果,但任有少部分患者仍需手术治疗。现在临床上对SPA手术指证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胆道梗阻引起的SPA患者;②胰腺坏死感染;③在非手术保守治疗中,病情迅速发展患者、腹胀及腹膜刺激征表现非常明显及严重者、生命体征不稳且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者,均需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再行手术治疗。我们这组研究资料显示SPA早期不适合首选手术方式,其早期行非手术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显著高于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师仰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6
[2] 刘德伟,陈海涛,朱腾开.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60
[3] 张平平.重症急性胰腺炎71例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