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曲牌音乐要素研究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松龄先生利用当时当地流行的时调俗曲和方言俚曲,以曲牌连缀的形式,创作了十五部聊斋俚曲。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用南北曲联套的曲牌连缀形式而改用俗曲,语言鲜活生动,曲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聊斋俚曲曲牌以变化统一的调式、经典独特的拖腔、通俗朴实的衬句、贯穿始终的音乐素材、变化多样的节奏、种类繁多的旋律等特点赢得大众的喜爱,三百年来久唱不衰,被誉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
其他文献
[续2010年第1期]五、蒲松龄不单为淄川孝妇陈淑卿写小像题辞,还在聊斋俚曲创作中对其人广为宣传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曾因蒲松龄《陈淑卿小像题辞》一文,研究者闹得沸沸扬
本文主要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选茬整地、适时播种、施肥、中耕、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脱粒等方面介绍了绿色食品玉米安全生产技术,以确保生产出的商品玉米符合A
[续2010年第1期]2、创作风格和思想情趣不同笔者通过对《姻缘》的反复研读,发现书中两大故事系列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有着明显的差异。前二十回,故事的发展是按一条主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