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羊水过少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将70例羊水过少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较好且新生儿体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效果良好,因此其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羊水过少;低分子肝素;有效性;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30-01
羊水过少是妊娠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羊水不足的原因尚未明确,多数认为和胎盘功能减弱、循环障碍存在密切关系,羊水过少现象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最终引起流产;因此对羊水过少现象实施及时治疗,就对于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详细情况,旨在为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现将本次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间收治的70例羊水过少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包括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24.69±2.07)岁,患者的孕周为28-37周,平均孕周为(33.68±2.46)周;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5.34±2.11)岁,患者的孕周为28-38周,平均孕周为(33.93±2.17)周。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近(P>0.05),故组间可做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吸氧干预,每天吸氧2次,每次吸氧30分钟左右,每分钟氧流量控制在2L;选择2.0g维生素C、10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1000ml的平衡液对患者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7天。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低分子肝素治疗时选择药物5000U,对患者皮下注射给予,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即针对产妇均实施持续随访直至其分娩,统计两组剖宫产比例、早产比例,同时对新生儿实施Apger评分,统计两组Apger评分7分以下所占比例;此外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现体质量,按照组别整理并对比其相关数据。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其中的计量资料应用()统计,并应用t进行检查,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并使用χ2实施检验;检验所得的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为(3.37±0.32)kg,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为(2.83±0.36)k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两组剖宫产、早产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对比详情见下表1。
3 讨论
羊水的作用在于为胎儿营造恒压、恒温的生活空间,并为其提供具有保护性的生长环境,避免因为外界机械刺激而对胎儿产生损伤,因此羊水过少的情况下,可能使得胎儿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变化,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临床对于羊水过少的常见治疗办法即静脉输注治疗,通过输注治疗可使得羊水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进而改善妊娠结局,但是患者若伴随存在胎盘功能低下现象,则难以通过单纯的静脉输注得到良好恢复[2]。本次研究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羊水过少的治疗过程中,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较好、且新生儿体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所用方法治疗效果较好的机制在于:低分子肝素能够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对凝血过程产生抑制,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此时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情况均可得到改善,胎儿的胎盘功能可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故而胎儿的血液循环量和尿量均会出现显著增加,羊水量则可在胎儿循环量改善后出现增加,此时治疗的有效性则可得到提升[3]。同时肝素类药物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能够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状态,使其微循环始终保持在较为通畅的状态,同时肝素还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进而维持绒毛细血管基底膜的通透性,这对于胎儿血供的改善和羊水量的增加均具有显著意义,故而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羊水过少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可获得良好效果,故而该方法具有广泛使用价值,以期通过治疗帮助相关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叶彩玲.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6, 28(8):149-150.
[2]黄静宜.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6):70-71.
[3]滕花蓉.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5(06):30-31.
[4]陈书英. 低分子肝素钠输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6):134-134
关键词:羊水过少;低分子肝素;有效性;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30-01
羊水过少是妊娠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羊水不足的原因尚未明确,多数认为和胎盘功能减弱、循环障碍存在密切关系,羊水过少现象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最终引起流产;因此对羊水过少现象实施及时治疗,就对于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详细情况,旨在为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现将本次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间收治的70例羊水过少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包括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24.69±2.07)岁,患者的孕周为28-37周,平均孕周为(33.68±2.46)周;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5.34±2.11)岁,患者的孕周为28-38周,平均孕周为(33.93±2.17)周。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近(P>0.05),故组间可做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吸氧干预,每天吸氧2次,每次吸氧30分钟左右,每分钟氧流量控制在2L;选择2.0g维生素C、10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1000ml的平衡液对患者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7天。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低分子肝素治疗时选择药物5000U,对患者皮下注射给予,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即针对产妇均实施持续随访直至其分娩,统计两组剖宫产比例、早产比例,同时对新生儿实施Apger评分,统计两组Apger评分7分以下所占比例;此外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现体质量,按照组别整理并对比其相关数据。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其中的计量资料应用()统计,并应用t进行检查,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并使用χ2实施检验;检验所得的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为(3.37±0.32)kg,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为(2.83±0.36)k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两组剖宫产、早产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对比详情见下表1。
3 讨论
羊水的作用在于为胎儿营造恒压、恒温的生活空间,并为其提供具有保护性的生长环境,避免因为外界机械刺激而对胎儿产生损伤,因此羊水过少的情况下,可能使得胎儿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变化,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临床对于羊水过少的常见治疗办法即静脉输注治疗,通过输注治疗可使得羊水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进而改善妊娠结局,但是患者若伴随存在胎盘功能低下现象,则难以通过单纯的静脉输注得到良好恢复[2]。本次研究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羊水过少的治疗过程中,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较好、且新生儿体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所用方法治疗效果较好的机制在于:低分子肝素能够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对凝血过程产生抑制,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此时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情况均可得到改善,胎儿的胎盘功能可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故而胎儿的血液循环量和尿量均会出现显著增加,羊水量则可在胎儿循环量改善后出现增加,此时治疗的有效性则可得到提升[3]。同时肝素类药物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能够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状态,使其微循环始终保持在较为通畅的状态,同时肝素还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进而维持绒毛细血管基底膜的通透性,这对于胎儿血供的改善和羊水量的增加均具有显著意义,故而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羊水过少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可获得良好效果,故而该方法具有广泛使用价值,以期通过治疗帮助相关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叶彩玲.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6, 28(8):149-150.
[2]黄静宜.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6):70-71.
[3]滕花蓉.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5(06):30-31.
[4]陈书英. 低分子肝素钠输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6):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