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成都话中,“倒”常有介词的“倒1”、动态助词“倒2”、副词“倒3”三种身份。本文主要考查成都话中的副词“倒3”的造字理据、词义引申,以及语法化过程,发现:成都话副词的“倒3”的语法化主要受到词义引申和认知域转移规律“人>物>事>空间>事件>性质”的影响,在“倒”本义的抽象义位:身体空间位置从竖立到横呈的转变、调换状态这个语义特征上,衍生出[ 对立]、[ 变换]、[ 转折]等更虚的语义。此外,成都话的副词“倒3”有朝语气词演变的趋势。
关键词:语法化;词义引申;认知规律;“倒”
作者简介:蒋梦园(1994-),女,汉族,四川省资阳市人,西南交通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2
一、副词“倒3”的词义及造字理据
1.1副词“倒3”的词义梳理
《汉语大字典》中对“倒”在普通话中的语义及其来源出处做了梳理:
倒——《说文新附》:“倒,仆也。从人,到声。”
①仆;倒也。《说文新附·人部》:“倒,仆也。”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晋书·文苑传·赵至》:“蹴昆仑使西倒,塌泰山令东覆。”《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周瑜猛然想起一件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
这样的“倒”属于动词,具有实在的动作行为意义。另外,直接与副词“倒3”意义密切相关的,是以下经过引申的词义,如:
②颠倒(《集韵·号韵》:“倒,颠倒也。”《诗·齐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③逆,向相反方向移动(如:倒车。《斡非子·杂言》:“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④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文心雕龙·夸饰》:“倒海探珠,倾昆取琰”)。
也就是说,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倒”都是一个具有实义的动词,有“倒下”、“颠倒”、“倒转”、“倒出”等,且源义为“人的身体卧倒、倒下”。
1.2“倒”的造字理据
从造字理据上,可以看出“倒”和“到(至)”二者的渊源匪浅(字形的具体演变,可参看蒋梦园“成都话的介词‘倒’及其语法化”(2017)一文的相关梳理)。从先人对“至、到、倒”字形的创造、改造和形符的增删,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对该词造“至”字时的各项指示符号都给予重要意义:1.与人的身体相关,有人参与;2、与空间位置相关;3、空间位置在动作发生前后互换(竖立——横卧)。这四个造字之初就被涵盖且重视的意义内涵,在后来历代“倒”的词义引申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副词“倒3”的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1]在成都话中,副“倒3”词是由其最初的实词本义“语法化”而来,而这都与其在《大字典》中的第一条意义——本义:“①仆;倒也。”有极其重要的相关性。
2.1副词“倒”的具体用法
成都话里副词“倒3”,读作[tau213],有五种用法:
①表示行为方式反向地、逆序地副词“倒3”;
②表示与常理相反、意料之外的转折意义,这种用法与普通话中副词的“反倒”,“反倒是”相同的副词“倒3”;
③表示反讽、感叹语气的副词“倒3”;
④表示催促该发生而未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副词“倒3”,相当于普通话的“倒是”;
⑤表示让步缓和语气的副词“倒3”,在语流中出现合音,读音轻化和声母脱落的趋势。
下面先看成都话中副词“倒3”的具体用法:
(1)倒插门/倒背如流/倒签*(手上的倒刺)/倒打一耙
实词的“倒”向副词的“倒”虚化的关键则主要是出现在另一实义动词或名词前,来表示某个行为的方式或某个事物的状态,“倒 VP/NP”,这种结构不管在普通话还是成都话中都存在已久,且当下的使用频率极高。
(2)你啥都没做,倒得到优秀了/女娃儿家家,你胆子倒大得很
根据语境和常理,可以补充出“本不该得优秀”、“胆子本該较小”,而实际的情况却在意料之外,与常理相反、对立,副词“倒3”表示了语义上的对立、转折和语气上的意外和吃惊。
(3)妈老汉分儿钱都不孝敬,给自己倒买车买房勒/有些人发照片哦,其他人点儿都不P,自己倒修了又修
例句中前后两者身份呈参照或者说对照关系,而二者的处境和状态又处于对立、相反的关系,副词“倒3”表示了语义上的对立、转折,在一部分句子里还出现了表示反讽的语气。
(4)嘴巴说起倒简单/想得倒安逸/他们屋头吃得倒好哦/这些妹妹长得倒还看
虽只一个单句,但四个例句都存在对立义,只是单句强调的不再是对立、相反,而是转折,进而虚化成一种反讽和感叹的语气。
(5)莫闷倒哦,你倒说噻/操起个手做啥,你倒做噻
当说话人发现,一件按常理该发生的事件或一个按道理该实施的行为,没有发生、开展,而是发生、开展的是其对立面,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扭转时局的提醒和催促。
(6)质量倒好,就是贵了点儿/脸倒漂亮,就是身材太撇/吃倒好吃,要长胖
两个或几个对于说话者都需要关注的方面,其中一个或某几个都是褒义的、满意的,而其中有一方面不太满意,呈现出与其他方面相对立的性质或状态,这时候说话者的态度一般是做出让步,进而有“A倒 ,就是B-”的句式。
2.2副词“倒3”的语法化过程
我们认为成都话里,具备以上这些语法意义和具体用语用效果的介词“倒3”,是由实义动词“倒”,经过词义的多次引申和虚化而来。从前文的词义梳理可知,在实词阶段的“倒”的词义经过不同的引申方式有所增加,从具体“卧倒、仆倒”特指人体的位置从竖立转向横置的词义进行扩大引申;不特指人的位置、方向扩大为从空间上的高、向上转变为低、向下的,如“颠倒、倒影”;继续扩大引申,方位不再固定为空间上下的转变,扩大为与一般方位、逻辑顺序相对立或相反的方位或逻辑顺序,如“倒车、倒带”。这个实词词义之间的引申和虚化主要是人>物,物>事这三大基本认知域间转变的过程。 刘坚,曹广顺(1995:166)认为一个词能够语法化的原因和理据在于,它的词义发生了引申和演变;而词义中比较抽象和不太实在的某个义位的存在,又是这个词的词义能够引申,进而这个词汇能够语法化的基本前提。对于“倒”这个词来说,最抽象的义位不是动作发出者,不是倒下这个动作,甚至不是动作附着目的地床或地板,而是对立、相反的两个方向、方位上的转变、调换这个义位。这个抽象的义位又可以衍生出[ 对立]、[ 相反]、[ 转变]等下一等级的义位。
三、副词“倒3”的虚化方向
成都话中的副词“倒3”的虚化过程主要就是从空间>事件>性质这三个认知域的转变。而且,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成都话副词的“倒3”有向语气词进一步虚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进一步虚化的趋势,已经具备了可实现的条件和基础,即副词“倒3”一般出现的语境(上下文),本身就存在对立和转折的隐含意义,而“倒3”因为自身也具备这样的语义,所以“倒3”出现在这样的上下文中,可以说是吸收了这种对立和转折语义的一个语法标记,但多数句子其实省略掉“倒3”,也是可以自行表示对立或转折意义的。但是,在语言实际中,“倒3”依然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我们认为,这是基于主观性强调的选择,是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人们某种使用心态的需要,别如对意料之外的好的褒义的事物报以感叹;对坏的贬义的事物给予反讽;对某个事物美中不足的一面做出让步等。
注释:
[1]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参考文献:
[1]許宝华 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4月.
[2]徐中舒 赵振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崇文书局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年.
[3]沈家煊“实同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
[4]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5]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79年.
[6]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轮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7]李焱 孟繁杰 关联副词“倒”的演变研究,古代汉语研究,2011年第3期.
关键词:语法化;词义引申;认知规律;“倒”
作者简介:蒋梦园(1994-),女,汉族,四川省资阳市人,西南交通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2
一、副词“倒3”的词义及造字理据
1.1副词“倒3”的词义梳理
《汉语大字典》中对“倒”在普通话中的语义及其来源出处做了梳理:
倒——《说文新附》:“倒,仆也。从人,到声。”
①仆;倒也。《说文新附·人部》:“倒,仆也。”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晋书·文苑传·赵至》:“蹴昆仑使西倒,塌泰山令东覆。”《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周瑜猛然想起一件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
这样的“倒”属于动词,具有实在的动作行为意义。另外,直接与副词“倒3”意义密切相关的,是以下经过引申的词义,如:
②颠倒(《集韵·号韵》:“倒,颠倒也。”《诗·齐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③逆,向相反方向移动(如:倒车。《斡非子·杂言》:“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④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文心雕龙·夸饰》:“倒海探珠,倾昆取琰”)。
也就是说,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倒”都是一个具有实义的动词,有“倒下”、“颠倒”、“倒转”、“倒出”等,且源义为“人的身体卧倒、倒下”。
1.2“倒”的造字理据
从造字理据上,可以看出“倒”和“到(至)”二者的渊源匪浅(字形的具体演变,可参看蒋梦园“成都话的介词‘倒’及其语法化”(2017)一文的相关梳理)。从先人对“至、到、倒”字形的创造、改造和形符的增删,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对该词造“至”字时的各项指示符号都给予重要意义:1.与人的身体相关,有人参与;2、与空间位置相关;3、空间位置在动作发生前后互换(竖立——横卧)。这四个造字之初就被涵盖且重视的意义内涵,在后来历代“倒”的词义引申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副词“倒3”的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1]在成都话中,副“倒3”词是由其最初的实词本义“语法化”而来,而这都与其在《大字典》中的第一条意义——本义:“①仆;倒也。”有极其重要的相关性。
2.1副词“倒”的具体用法
成都话里副词“倒3”,读作[tau213],有五种用法:
①表示行为方式反向地、逆序地副词“倒3”;
②表示与常理相反、意料之外的转折意义,这种用法与普通话中副词的“反倒”,“反倒是”相同的副词“倒3”;
③表示反讽、感叹语气的副词“倒3”;
④表示催促该发生而未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副词“倒3”,相当于普通话的“倒是”;
⑤表示让步缓和语气的副词“倒3”,在语流中出现合音,读音轻化和声母脱落的趋势。
下面先看成都话中副词“倒3”的具体用法:
(1)倒插门/倒背如流/倒签*(手上的倒刺)/倒打一耙
实词的“倒”向副词的“倒”虚化的关键则主要是出现在另一实义动词或名词前,来表示某个行为的方式或某个事物的状态,“倒 VP/NP”,这种结构不管在普通话还是成都话中都存在已久,且当下的使用频率极高。
(2)你啥都没做,倒得到优秀了/女娃儿家家,你胆子倒大得很
根据语境和常理,可以补充出“本不该得优秀”、“胆子本該较小”,而实际的情况却在意料之外,与常理相反、对立,副词“倒3”表示了语义上的对立、转折和语气上的意外和吃惊。
(3)妈老汉分儿钱都不孝敬,给自己倒买车买房勒/有些人发照片哦,其他人点儿都不P,自己倒修了又修
例句中前后两者身份呈参照或者说对照关系,而二者的处境和状态又处于对立、相反的关系,副词“倒3”表示了语义上的对立、转折,在一部分句子里还出现了表示反讽的语气。
(4)嘴巴说起倒简单/想得倒安逸/他们屋头吃得倒好哦/这些妹妹长得倒还看
虽只一个单句,但四个例句都存在对立义,只是单句强调的不再是对立、相反,而是转折,进而虚化成一种反讽和感叹的语气。
(5)莫闷倒哦,你倒说噻/操起个手做啥,你倒做噻
当说话人发现,一件按常理该发生的事件或一个按道理该实施的行为,没有发生、开展,而是发生、开展的是其对立面,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扭转时局的提醒和催促。
(6)质量倒好,就是贵了点儿/脸倒漂亮,就是身材太撇/吃倒好吃,要长胖
两个或几个对于说话者都需要关注的方面,其中一个或某几个都是褒义的、满意的,而其中有一方面不太满意,呈现出与其他方面相对立的性质或状态,这时候说话者的态度一般是做出让步,进而有“A倒 ,就是B-”的句式。
2.2副词“倒3”的语法化过程
我们认为成都话里,具备以上这些语法意义和具体用语用效果的介词“倒3”,是由实义动词“倒”,经过词义的多次引申和虚化而来。从前文的词义梳理可知,在实词阶段的“倒”的词义经过不同的引申方式有所增加,从具体“卧倒、仆倒”特指人体的位置从竖立转向横置的词义进行扩大引申;不特指人的位置、方向扩大为从空间上的高、向上转变为低、向下的,如“颠倒、倒影”;继续扩大引申,方位不再固定为空间上下的转变,扩大为与一般方位、逻辑顺序相对立或相反的方位或逻辑顺序,如“倒车、倒带”。这个实词词义之间的引申和虚化主要是人>物,物>事这三大基本认知域间转变的过程。 刘坚,曹广顺(1995:166)认为一个词能够语法化的原因和理据在于,它的词义发生了引申和演变;而词义中比较抽象和不太实在的某个义位的存在,又是这个词的词义能够引申,进而这个词汇能够语法化的基本前提。对于“倒”这个词来说,最抽象的义位不是动作发出者,不是倒下这个动作,甚至不是动作附着目的地床或地板,而是对立、相反的两个方向、方位上的转变、调换这个义位。这个抽象的义位又可以衍生出[ 对立]、[ 相反]、[ 转变]等下一等级的义位。
三、副词“倒3”的虚化方向
成都话中的副词“倒3”的虚化过程主要就是从空间>事件>性质这三个认知域的转变。而且,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成都话副词的“倒3”有向语气词进一步虚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进一步虚化的趋势,已经具备了可实现的条件和基础,即副词“倒3”一般出现的语境(上下文),本身就存在对立和转折的隐含意义,而“倒3”因为自身也具备这样的语义,所以“倒3”出现在这样的上下文中,可以说是吸收了这种对立和转折语义的一个语法标记,但多数句子其实省略掉“倒3”,也是可以自行表示对立或转折意义的。但是,在语言实际中,“倒3”依然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我们认为,这是基于主观性强调的选择,是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人们某种使用心态的需要,别如对意料之外的好的褒义的事物报以感叹;对坏的贬义的事物给予反讽;对某个事物美中不足的一面做出让步等。
注释:
[1]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参考文献:
[1]許宝华 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4月.
[2]徐中舒 赵振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崇文书局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年.
[3]沈家煊“实同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
[4]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5]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79年.
[6]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轮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7]李焱 孟繁杰 关联副词“倒”的演变研究,古代汉语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