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与工业、其他服务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79-08
  
  引言
  
  几乎所有国家里,服务业的表现都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更有效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科技研究等等)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些服务行业作用的发挥,对提高国内生产率至关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它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原因是因为生产者服务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深化、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分工、培育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途径与机制,支撑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升。[1]
  国外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较早。20世纪90年代, 加拿大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新方向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法测度生产性服务业的前后向联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offey)。Perroux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发现, 关键产业的增长是区域发展的诱发因素。Fuchs、Karao & Carlsson 对美国,Stabler& Howe 对加拿大, Danniels、Geo、Marshall & Jaeger 对意大利、德国和法国, Guerrieri& Meliciani 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6个代表性国家,Paolo & Valentina 对丹麦、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6国生产性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2]Markusen 在Ethier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引入模型,解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积极意义。Francois在专业化导致递增报酬以及垄断竞争市场假设前提下,用数学模型推导出跟Markusen相似的结论。他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关系,同时他认为二战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重要,是因为市场扩张的结果。而贸易则因有助于市场扩张,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
   国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定性层面上的探讨居多,而实证的研究较少。刘志彪(1996,2001)论述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影响。[3]钟韵、阎小培(2003)尝试从全国、区域、城市三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以及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的影响。[4]郑吉昌(2005)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分工的深化进行了考察,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分工,另一方又是分工经济的黏合剂,得出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5]刘重(2006)在其论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中强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变着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带动产业升级、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6]姚耀、陈高森、骆守俭(2006)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社会性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贡献最大。[7]王保伦、路红艳(2007)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从理论角度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8]
  学者们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来分析,实证研究很少或仅是基于某一特定地区。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都是建立在对统计年鉴数据的初步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描叙性的概括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1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入手,设定变量,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如下几个机制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
  (1)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产出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技术得以进入生产过程。[9]企业通过购买生产性服务活动,引入新技术、知识,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研究设计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与企业互动学习,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并通过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又传递给当地企业。[8]
  (2)生产性服务业使分工深化、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部门或业务环节都具有优势,只有集中全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优势环节,将资源禀赋发挥到最大,才能使企业获得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0]因此企业需要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购买生产性服务,外包不具备优势的业务环节。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深化分工,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
  (3)生产性服务业影响产业集群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每一企业都将资源集中于最擅长的某一产品或服务上,扩大了运营规模,规模经济导致成本降低;在集群区内,服务的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企业区域内企业容易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10]生产性服务组织克服产业集群内“模仿陷阱”的机理,引进创新源、突破小企业创新困难,将创新成本分摊、将创新成果分享,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创新机制和氛围,避免产业集群因创新动力不足而走向衰败。[11]
  (4)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地区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资本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投资成本是投资环境中一个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地区投资成本的高低,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法律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越发达,地区的投资成本就越低,就越有利于吸引外资。当前,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倾向于在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投资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因此,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拉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8]
  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5.1软件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大多数文献和统计年鉴的划分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版块。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11个省(市、自治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成长场”理论相结合,通过数理推导深入剖析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力、贡献力和冲突力这三种“场力”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贡献能力和财务治理结构共同构成了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成长场”理论 财务治理效率引 言  财务治理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其治理效率的高低对上市公司的运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 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 ”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中国在存在巨 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存在着深层悖论 。为此,中国要在国际层次上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在国内层次上促进低碳经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俄罗斯民众对华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是怎样看待中国崛起的?他们眼里的中国是敌是友?本文在以大量的民意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俄民众对华认知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心理动因,并针对俄民众对华认知的特点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俄罗斯民众 民意调查 中国 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了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古国身上,不断增长的实力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非参数-MLE估计方法估计了四个时变Copula函数模型,研究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前后中国与美国、英国金融市场之间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存在性问题,通过估计的时变相关系数和变点检测发现,在金融危机时期,中美、中英金融市场之间相关结构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得出结论在金融危机时期中美、中英金融市场间不存在明显的危机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传染效应 时变Copula函数 核密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的贸易规模、生产格局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我国宏观经济、出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及巴西认为造成经济体之间的不均衡并非由人民币低估而造成;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金砖成员国的生产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提高对中国的产出、出口存在负面影响;此外,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土地、资产价格等国内价格有积极作
期刊
摘要: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机制经历了从西方石油公司定价到石油输出国组织定价,再到现行的与石油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挂钩定价模式的转变。在当前定价机制下,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中东国家一方面通过配额制度能够直接影响基准油价格,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有效的市场分割对亚洲国家实施差别定价。本文认为,我国应进一步深化与中东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拓展双方在贸易、投资、文化等领域的往来与交流,尤其是要注重与阿拉伯联合酋长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 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 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结构影响, 重塑或强化单位个体的身份,并构建新的利益。中国的身份状况决定了它对规范的认知态度 和对利益的界定,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是中国身份发生转变后对国际规范的认知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总目录
期刊
摘要:国家间合作能够达成,需要利益的交集、制度建构以及策略有效性等因素;合作的实现还依赖制裁背叛者所必需的确定的预期和打击能力。因此,探讨合作中集体制裁困境的机理,并给出解决此困境的出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家间能够通过良性互动产生“强互惠性”,并由此线性衍生出利于对行为体作出制裁选择的另外两个变量:声誉感和信任。这三者对于降低国家间制裁成本十分重要。实际上,某些看似与国家利益相悖的合作行为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在LSV与PC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并建立动态衡量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一系列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国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度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上述两类机构投资者总体上有显著的“羊群行为”,其中合格境外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大于国内开放式基金;两类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羊群行为”和买方“羊群行为”又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