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是规范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标尺’,要想充分发挥这把‘标尺’的作用,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将其融入实际生活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其引导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了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回归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回归;教学策略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知识的应用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要回归生活,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争取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而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实现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来看,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还优化了德育结构。道德与法制课程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手段,对于强化德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割裂了道德与法制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的皮毛,无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阻碍小学德育体制革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弱化了德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回归生活化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德育体系,学生能够获得检验理论知识的机会,在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德育效果,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1]此外,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构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极为有利的。
2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有效策略
2.1挖掘生活素材,启发学生回味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更多的生活素材,以便拉近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要想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味,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道德与法制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2]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时,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将“家人的爱”划分为“妈妈的爱”、“爸爸的爱”、“爷爷的爱”、“奶奶的爱”、“哥哥的爱”、“妹妹的爱”等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某一种关爱进行回忆,将生活中能够体现家人的爱的事件表达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母爱与父爱进行对比,通过生活实例体现母爱的柔和,再借助实际案例展现父爱的深沉,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爱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人的爱。通过回忆生活的点滴,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强化自身的感恩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2.2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体会生活
没有任何一种形式能比生活再现更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道德与法制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3]例如,在教学《烟酒有危害 毒品更危险》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犯罪案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烟酒与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烟酒与毒品,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每个角色的职责所在,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选择一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选择若干名学生扮演行人,让学生还原两种生活场景:一种是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通情况;另一种是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通情況,并比较两种交通情况。通过情景再现,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这对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2.3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生活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实际生活,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探索,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完《变废为宝有妙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废品再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回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废品进行“改造”,将其变废为宝,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广大教师只有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为提高道德与法制的实效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制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鉴于此,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制课的德育功能,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在强化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将学生的个人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于海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回归[J].创新教育,2020(03).
[2]王淑萍.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7).
[3]陈霞.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化[J].科研视窗,2018(31).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回归;教学策略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知识的应用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要回归生活,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争取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而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实现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来看,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还优化了德育结构。道德与法制课程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手段,对于强化德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割裂了道德与法制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的皮毛,无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阻碍小学德育体制革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弱化了德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回归生活化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德育体系,学生能够获得检验理论知识的机会,在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德育效果,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1]此外,实现道德与法制的生活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构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极为有利的。
2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有效策略
2.1挖掘生活素材,启发学生回味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更多的生活素材,以便拉近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要想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味,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道德与法制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2]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时,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将“家人的爱”划分为“妈妈的爱”、“爸爸的爱”、“爷爷的爱”、“奶奶的爱”、“哥哥的爱”、“妹妹的爱”等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某一种关爱进行回忆,将生活中能够体现家人的爱的事件表达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母爱与父爱进行对比,通过生活实例体现母爱的柔和,再借助实际案例展现父爱的深沉,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爱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人的爱。通过回忆生活的点滴,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强化自身的感恩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2.2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体会生活
没有任何一种形式能比生活再现更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道德与法制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3]例如,在教学《烟酒有危害 毒品更危险》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犯罪案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烟酒与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烟酒与毒品,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每个角色的职责所在,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选择一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选择若干名学生扮演行人,让学生还原两种生活场景:一种是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通情况;另一种是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通情況,并比较两种交通情况。通过情景再现,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这对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2.3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生活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实际生活,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探索,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完《变废为宝有妙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废品再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回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废品进行“改造”,将其变废为宝,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广大教师只有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为提高道德与法制的实效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制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鉴于此,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制课的德育功能,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在强化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将学生的个人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于海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回归[J].创新教育,2020(03).
[2]王淑萍.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7).
[3]陈霞.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化[J].科研视窗,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