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所地理位置偏僻,生源数量,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我们的课堂仍然被传统的课堂模式占据着。教师的讲授过多,很多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多数时间进行被动的死记硬背,缺少自主、合作,探知的学习过程,缺乏思考,讨论的机会;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时间较少,缺少实践性的练习活动,难以提高交际能力。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在努力做着尝试,将传统的课堂转变为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或者第一节课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研究主题与目标
(一)研究主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知——翻转课堂英语教学研究。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内容:
一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老师主导课堂,学生只是听众,课堂中“一人说众人听”,无法让学生得到英语交流的机会。翻转课堂把这个过程翻转过来,学生地位发生着改变。“众人说众人听”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足够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知能力。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组内探讨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三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由教师课堂“独唱”翻转为师生“合唱”,从学生的单兵作战翻转为学生的互助共赢,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研究策略(或模式)
设置课前任务,包括纸质资料,视频等。重点关注课前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老师的第二次备课,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自主,合作情况,以及知识达成情况。模式如下:
教学环节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课堂1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2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3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4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5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6阶段
老师
发放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单
批改作业
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巡视,提供帮助
组织活动竞争评价
知识能力拓展
巡视指导评价
学生
根据任务单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
明确自身
学习状况
自学小组讨论解决错误
参与竞赛
自主合作
探究
课堂练习
小结
达成目标
基本学会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走路方式的词和句子。
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交通工具的词汇及交通方式的英语表达法。
二是掌握词汇和短语及相关的用法,学会询问他人的交通方式,并能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
三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是引导学生能口、笔头熟练地运用新词汇、短语和句型并进行询问他人和表达自己的交通方式。
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而熟练运用句型:How do you/does he go to school?对交通方式进行问答。
三是能通过听,说,读等各项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写,记的能力,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
四是让学生能有效在课堂中掌握如此大量的单词。
五是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对交通工具进行语言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以及出行的方式,内容浅显易懂,而且教学的内容较少,在课堂上,同学们表现积极,课后他们反映较好。这节课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目标”作为本课的设计导向,主要采取的是课前布置学习视频的任务,我将《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里面关于交通工具的英语表达录制成了微视频,第一节课在电脑室里上的,给学生发放了学习任务单,先自主学习视频,再做题。目的是想把课上的语言障碍扫清。第二節课在教室上,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上节课的两类练习题(一是平台上的,二是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小组探讨解决后,着力进行角色扮演的竞争比赛,一是想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学习,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知的能力。从上课表演的情况来看,学生视频观看还是比较认真的,模仿能力很强。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因此我把家庭作业放在了课堂上,既能保证真实性,也能保证质量。最后,我用了思维导图来进行小结。
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第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想象总结,多媒体增加趣味性。
第二,在于充分地调动了全班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所选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听,说,读,唱,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勇敢地读,大胆地说,每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当堂落实,学习效率提高了。
不足之处:
第一,课堂的掌控能力和时间把握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断的锻炼和提高。因此,提高自身素质仍是我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第二,缺少创造性教学。在本课中,我设计的口语操练活动的形式有些单一,对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实现自主交流思考较少。
第三,给学生文化意识方面的交流较少。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或者第一节课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研究主题与目标
(一)研究主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知——翻转课堂英语教学研究。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内容:
一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老师主导课堂,学生只是听众,课堂中“一人说众人听”,无法让学生得到英语交流的机会。翻转课堂把这个过程翻转过来,学生地位发生着改变。“众人说众人听”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足够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知能力。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组内探讨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三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由教师课堂“独唱”翻转为师生“合唱”,从学生的单兵作战翻转为学生的互助共赢,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研究策略(或模式)
设置课前任务,包括纸质资料,视频等。重点关注课前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老师的第二次备课,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自主,合作情况,以及知识达成情况。模式如下:
教学环节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课堂1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2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3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4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5阶段
第二节课
课堂6阶段
老师
发放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单
批改作业
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巡视,提供帮助
组织活动竞争评价
知识能力拓展
巡视指导评价
学生
根据任务单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
明确自身
学习状况
自学小组讨论解决错误
参与竞赛
自主合作
探究
课堂练习
小结
达成目标
基本学会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走路方式的词和句子。
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交通工具的词汇及交通方式的英语表达法。
二是掌握词汇和短语及相关的用法,学会询问他人的交通方式,并能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
三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是引导学生能口、笔头熟练地运用新词汇、短语和句型并进行询问他人和表达自己的交通方式。
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而熟练运用句型:How do you/does he go to school?对交通方式进行问答。
三是能通过听,说,读等各项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写,记的能力,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
四是让学生能有效在课堂中掌握如此大量的单词。
五是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对交通工具进行语言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以及出行的方式,内容浅显易懂,而且教学的内容较少,在课堂上,同学们表现积极,课后他们反映较好。这节课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目标”作为本课的设计导向,主要采取的是课前布置学习视频的任务,我将《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里面关于交通工具的英语表达录制成了微视频,第一节课在电脑室里上的,给学生发放了学习任务单,先自主学习视频,再做题。目的是想把课上的语言障碍扫清。第二節课在教室上,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上节课的两类练习题(一是平台上的,二是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小组探讨解决后,着力进行角色扮演的竞争比赛,一是想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学习,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知的能力。从上课表演的情况来看,学生视频观看还是比较认真的,模仿能力很强。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因此我把家庭作业放在了课堂上,既能保证真实性,也能保证质量。最后,我用了思维导图来进行小结。
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第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想象总结,多媒体增加趣味性。
第二,在于充分地调动了全班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所选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听,说,读,唱,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勇敢地读,大胆地说,每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当堂落实,学习效率提高了。
不足之处:
第一,课堂的掌控能力和时间把握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断的锻炼和提高。因此,提高自身素质仍是我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第二,缺少创造性教学。在本课中,我设计的口语操练活动的形式有些单一,对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实现自主交流思考较少。
第三,给学生文化意识方面的交流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