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为什么现代有的诗人写的诗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答:
关于白话诗,其实大多数人的观感是两极的:一是“白开水”,平平淡淡,大白话,没有人们从小形成的“诗的印象”——没有了韵味、含蓄、精炼的表达;一是过于“猜谜”,号称“实验”,但表达的意念不清楚,或者太过高深,总是让人去猜。没有韵味,又不晓畅的诗,当然不受欢迎。
古典诗歌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谈诗,一般都觉得诗的最基本元素是押韵,就算充满街市味的“打油诗”“顺口溜”“童谣”等民间文学,都不放弃这种中国韵文的特点。而新体诗以反传统为务,绝去格律,甚至连最基本的押韵也不做。这种表现方式脱离国情,人们不喜欢看现代诗,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新诗的形式被很多人视之为分行散文,其实也就是可有可无了。如果人们都轻视它,是不会对它的存在投入过多的关注。再加上很多现代诗人在营造意境、锤炼文字上欠工夫,另外,在哲思上也爱故弄玄虚,让人们看不明白,人们自然就放弃它了。
一边是巨大的传统诗库,一边是单薄的新诗历史,人们想到诗,自然不是现代诗。
现代诗诗坛很热闹,诗人很多,希望现代诗人们加油,写出让人能容易明白、能背诵的名作,新诗才能被大众认可。
谈文人的修养
问:
我曾将作品给一些文学爱好者看,以为大家可以互相切磋一下。可那些人拿到稿件,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认真看,只是瞄了一眼就说这不好那不好。这些人是不是很没修养?
答:
初学写作的人,喜欢请懂的人指正自己的作品,或者就是为了炫才而让人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是会遇到如你说的现象。因为你会遇到“不懂装懂”“好为人师”的人,你可能会“就道于盲”,你不仅没能“受教”,反倒受了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经常遇到这种好为人师的人,他们动不动就说人家的作品不行。
我认识一个广东诗人,凡是别人的诗到了他手里都是臭的。他的口头禅:一个字是“臭”,两个字是“很臭”,三个字是“非常臭”。他对作品的评价,永远就是这几个字,但别人的作品好坏?应该怎么发展?他永远讲不出一些道理来,这样,除了显示自己“高深”外,对别人是没有帮助的。
类似这样谈论别人的作品比如书法、摄影、绘画的人……我们平常会见到相当多。
最可气的是,这些人又喜欢强人所难,常常拿出自己也做不到的标准来教训人:写字要好过“二王”;画中国画要好过宋人;画抽象画要胜过毕加索……
他们往往给人留下大言不惭的印象,说他们是没有“修养”的文人也不为过。
相对于这种让人讨厌的行家,那些有修养的好老师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我就遇到过这种好老师。
那时我刚学写小说,在《南方日报》发表了一篇小说《隐形眼镜》。我不清楚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什么“水平”,有没有改进的地方……这都需要一些懂的前辈指教。梵杨老师当时任广东省文联的刊物《南国》主编,我请他看自己发表的作品。他没有像大多数人用几句客气的“几好”“不错”来打发我,反倒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信中既有对作品的肯定,也指出不足,非常真诚:
《隐形眼镜》读过了,为你高兴。
小说文字简朴,结构也严谨,如说不是,就是公关小姐和阿雄的神态,同所叙述的大不一致,既然她“客客气气地说”,前面又怎会“往阿雄面前一推”?阿雄是斯文的编辑,后面那一段对话,就有点欠“斯文”。虽然如此,整个看,还是很不错的。还给你,望再接再厉,不要因我未必合适的几句话而妨碍了你的活力。
梵杨老师信中的指教,我是領教了。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人的修养:要有文人的雅量,既真诚地指出别人的不足,又给人以希望,总之,不把话说死。
朱光潜先生在《资禀与修养》中指出作家的修养有三点:人品的修养、一般学识经验的修养、文学本身的修养。
从梵杨老师的来信看,他是能印证朱光潜先生关于修养的论断。
当然,我们不希望别人都说好话,而是希望说真话。但有时,说真话,会伤人脸皮。这时,硬要说些话,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了。
有一次梵杨老师谈到一个人的书法时,说:“他写得比我好一点。”但他常说自己的书法很糟,言下之意就是否定那人的书法。只是他的评价比较婉转。
女作家龙应台很聪明,当有人要她评价某个人的作品怎么样时,她其实心里是否定的。那人的作品并不如报刊炒作所说的那么伟大,但她如果这样很直接地说,会显得武断,又让别人下不了台,所以她就说了一句话:可能这不是他的代表作。既显示自己有修养,又不会得罪人。
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在请教过一些人后,就很容易比较出哪些人值得再请教。而对于那些没有修养只会乱喷的人,敬而远之就可以了。
编辑会认真对待作者的来稿
问:
有时我通过邮箱投稿,刚发出,转眼编辑就回复了,这速度快到我怀疑编辑有没有看我的稿件!编辑都有一目十行的能力吗?
答:
相信有很多读者都有你如此的经历。我如果上邮箱去看稿件,你刚好寄稿来,会出现你描述的“奇迹”。但通常我是选择某个时间才去看稿件的,所以也有人说我回复慢。无论快慢,编辑会认真对待作者的来稿。
有经验的编辑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目十行”都难以形容他们看稿的速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报刊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如果你的来稿不“对路”,编辑显然不会认真看的。
所谓“对路”,是编辑心中有些用稿要求,如一篇稿件不能超过5000字,你寄来8000字的稿件,当然不“对路”了;如觉得文笔相当一般,不要;又如内容不适合,编辑当然要放弃你的稿件了。
编辑圈有个传说:还是在用稿纸写作的年代,有一个青年作者经常收到编辑的退稿,他觉得编辑没有看稿。于是,他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在新的稿件中用饭粒粘住其中的一页。他又收到退稿,那页被粘的稿件没有被打开过的迹象,他去问编辑没有翻看完自己的作品,怎么知道稿件不能用?被问得急了,编辑回答:如果吃饭时,有人端来一碟炒蛋,你闻到味道不好,还会吃吗?这不需要吃完才知道蛋坏了吧。你还是回去,将蛋炒好,才能有人欣赏你的作品。
编辑对来稿,会采取“粗读”和“精读”的方法。因内容、文笔、字数等做出基本的评估,能不能用,这是“粗读”。“精读”是对认为可以用的稿件做进一步的考核,真的会将稿件从头看到尾。长期的编辑工作会训练到编辑对稿件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和阅读能力。作者投稿,其实就是和编辑做智力游戏,希望你的来稿能征服编辑。
当然,对待一些投稿专家或者投稿专业户,如果编辑发现他们乱投稿,是会封杀的。像有些人写了一篇稿,就同时分别投给《老男老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这种撞大运式的来稿,如果被编辑发现,一定是不会再理会这种稿件和投稿者的。他们会被拉进黑名单,永不录用。
为什么现代有的诗人写的诗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答:
关于白话诗,其实大多数人的观感是两极的:一是“白开水”,平平淡淡,大白话,没有人们从小形成的“诗的印象”——没有了韵味、含蓄、精炼的表达;一是过于“猜谜”,号称“实验”,但表达的意念不清楚,或者太过高深,总是让人去猜。没有韵味,又不晓畅的诗,当然不受欢迎。
古典诗歌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谈诗,一般都觉得诗的最基本元素是押韵,就算充满街市味的“打油诗”“顺口溜”“童谣”等民间文学,都不放弃这种中国韵文的特点。而新体诗以反传统为务,绝去格律,甚至连最基本的押韵也不做。这种表现方式脱离国情,人们不喜欢看现代诗,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新诗的形式被很多人视之为分行散文,其实也就是可有可无了。如果人们都轻视它,是不会对它的存在投入过多的关注。再加上很多现代诗人在营造意境、锤炼文字上欠工夫,另外,在哲思上也爱故弄玄虚,让人们看不明白,人们自然就放弃它了。
一边是巨大的传统诗库,一边是单薄的新诗历史,人们想到诗,自然不是现代诗。
现代诗诗坛很热闹,诗人很多,希望现代诗人们加油,写出让人能容易明白、能背诵的名作,新诗才能被大众认可。
谈文人的修养
问:
我曾将作品给一些文学爱好者看,以为大家可以互相切磋一下。可那些人拿到稿件,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认真看,只是瞄了一眼就说这不好那不好。这些人是不是很没修养?
答:
初学写作的人,喜欢请懂的人指正自己的作品,或者就是为了炫才而让人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是会遇到如你说的现象。因为你会遇到“不懂装懂”“好为人师”的人,你可能会“就道于盲”,你不仅没能“受教”,反倒受了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经常遇到这种好为人师的人,他们动不动就说人家的作品不行。
我认识一个广东诗人,凡是别人的诗到了他手里都是臭的。他的口头禅:一个字是“臭”,两个字是“很臭”,三个字是“非常臭”。他对作品的评价,永远就是这几个字,但别人的作品好坏?应该怎么发展?他永远讲不出一些道理来,这样,除了显示自己“高深”外,对别人是没有帮助的。
类似这样谈论别人的作品比如书法、摄影、绘画的人……我们平常会见到相当多。
最可气的是,这些人又喜欢强人所难,常常拿出自己也做不到的标准来教训人:写字要好过“二王”;画中国画要好过宋人;画抽象画要胜过毕加索……
他们往往给人留下大言不惭的印象,说他们是没有“修养”的文人也不为过。
相对于这种让人讨厌的行家,那些有修养的好老师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我就遇到过这种好老师。
那时我刚学写小说,在《南方日报》发表了一篇小说《隐形眼镜》。我不清楚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什么“水平”,有没有改进的地方……这都需要一些懂的前辈指教。梵杨老师当时任广东省文联的刊物《南国》主编,我请他看自己发表的作品。他没有像大多数人用几句客气的“几好”“不错”来打发我,反倒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信中既有对作品的肯定,也指出不足,非常真诚:
《隐形眼镜》读过了,为你高兴。
小说文字简朴,结构也严谨,如说不是,就是公关小姐和阿雄的神态,同所叙述的大不一致,既然她“客客气气地说”,前面又怎会“往阿雄面前一推”?阿雄是斯文的编辑,后面那一段对话,就有点欠“斯文”。虽然如此,整个看,还是很不错的。还给你,望再接再厉,不要因我未必合适的几句话而妨碍了你的活力。
梵杨老师信中的指教,我是領教了。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人的修养:要有文人的雅量,既真诚地指出别人的不足,又给人以希望,总之,不把话说死。
朱光潜先生在《资禀与修养》中指出作家的修养有三点:人品的修养、一般学识经验的修养、文学本身的修养。
从梵杨老师的来信看,他是能印证朱光潜先生关于修养的论断。
当然,我们不希望别人都说好话,而是希望说真话。但有时,说真话,会伤人脸皮。这时,硬要说些话,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了。
有一次梵杨老师谈到一个人的书法时,说:“他写得比我好一点。”但他常说自己的书法很糟,言下之意就是否定那人的书法。只是他的评价比较婉转。
女作家龙应台很聪明,当有人要她评价某个人的作品怎么样时,她其实心里是否定的。那人的作品并不如报刊炒作所说的那么伟大,但她如果这样很直接地说,会显得武断,又让别人下不了台,所以她就说了一句话:可能这不是他的代表作。既显示自己有修养,又不会得罪人。
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在请教过一些人后,就很容易比较出哪些人值得再请教。而对于那些没有修养只会乱喷的人,敬而远之就可以了。
编辑会认真对待作者的来稿
问:
有时我通过邮箱投稿,刚发出,转眼编辑就回复了,这速度快到我怀疑编辑有没有看我的稿件!编辑都有一目十行的能力吗?
答:
相信有很多读者都有你如此的经历。我如果上邮箱去看稿件,你刚好寄稿来,会出现你描述的“奇迹”。但通常我是选择某个时间才去看稿件的,所以也有人说我回复慢。无论快慢,编辑会认真对待作者的来稿。
有经验的编辑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目十行”都难以形容他们看稿的速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报刊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如果你的来稿不“对路”,编辑显然不会认真看的。
所谓“对路”,是编辑心中有些用稿要求,如一篇稿件不能超过5000字,你寄来8000字的稿件,当然不“对路”了;如觉得文笔相当一般,不要;又如内容不适合,编辑当然要放弃你的稿件了。
编辑圈有个传说:还是在用稿纸写作的年代,有一个青年作者经常收到编辑的退稿,他觉得编辑没有看稿。于是,他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在新的稿件中用饭粒粘住其中的一页。他又收到退稿,那页被粘的稿件没有被打开过的迹象,他去问编辑没有翻看完自己的作品,怎么知道稿件不能用?被问得急了,编辑回答:如果吃饭时,有人端来一碟炒蛋,你闻到味道不好,还会吃吗?这不需要吃完才知道蛋坏了吧。你还是回去,将蛋炒好,才能有人欣赏你的作品。
编辑对来稿,会采取“粗读”和“精读”的方法。因内容、文笔、字数等做出基本的评估,能不能用,这是“粗读”。“精读”是对认为可以用的稿件做进一步的考核,真的会将稿件从头看到尾。长期的编辑工作会训练到编辑对稿件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和阅读能力。作者投稿,其实就是和编辑做智力游戏,希望你的来稿能征服编辑。
当然,对待一些投稿专家或者投稿专业户,如果编辑发现他们乱投稿,是会封杀的。像有些人写了一篇稿,就同时分别投给《老男老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这种撞大运式的来稿,如果被编辑发现,一定是不会再理会这种稿件和投稿者的。他们会被拉进黑名单,永不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