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水乳交融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小学德育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滋养其优秀品质,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启蒙,以阅读经典为契机,以传统节日为平台,以社会生活为途径,以校本课程为主线,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以此巩固德育成果.这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心灵方面的醇厚和精神方面的升华,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个人修养的必要途径.
其他文献
为了化解大班额,将大班额分解成小班额后,孩子们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班级,新的任课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言传身教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心理中积极层面的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巧妙地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引导,这也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地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应当强化积极氛围的构建,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另外,要联合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营造适合初中生成长的积极氛围,培养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教师的活力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保持学校的办学活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办让老百姓放心的教育.本文从完善一套制度、做好一个表率、营造一种氛围、圆好一个梦想、打造一支队伍这“五个一”入手提出浅见,希望能够给校长们一些启示.
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在享受时代进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保证农村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领导、教师必须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推进相关规章的不断完善,加强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科教学,强化教育融合,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高中学生德育课程是现代教学体系的核心,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积极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并努力探索德育教学的“生活化”“课程化”和“社会化”.所以,主要依托于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状况,指出了高中学生在德育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而探讨了解决当前高中学生德育的路径.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是人们永恒关注的话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势头、促进其视力健康,是目前学校、家庭、社会都需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视力防控体系,进而从发挥学校阵地优势、发挥家庭教育重要性、发挥社会责任担当三个层面,分析构建三位一体小学视力防控体系的方法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所要学习的启蒙知识在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幼儿缺乏父母的引导,心理健康问题更容易激化.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学校与教师应当以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兼顾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数据和案例,探讨目前幼儿的重点心理问题,以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其方法是:第一,营造友善的班级氛围,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第二,培养幼儿学习态度,引导幼儿对启蒙学习的兴趣;第三,重视安全教育,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第四,开展心理普查工作,了解幼儿心理状况;第五,重视师生关系,
红色影视作品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存在诸多困难:观看渠道不畅通、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中学生观看兴趣不足等.为了让红色影视作品融入中学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扮演“对话者”的角色,其语言不仅有组织教学的作用,更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根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给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
校园欺凌是当下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中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多发不仅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是困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以中学校园欺凌成因分析和应对对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德心共育”理念,从德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分析中学校园欺凌成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层面,以“德心共育”理念中的德育和心理教育为重点,剖析导致校园欺凌的成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为防止中学校园欺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