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呼唤“创新教育”。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毫不例外应把教学的目标之一定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设想的策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就“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谈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培养创新能力作好切实的铺垫。《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要以人为本,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师生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学生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
二、营造开放性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进行开放性阅读,教师首先必须扭转“一言堂”、“满堂灌”的旧习,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只有这种言论自由,才能使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也只有激励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敢于标新立异,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激发起来。
三、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1)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在内容的选择上,可选那些浅显的童话、寓言、童谣、古诗等。(2)形式多样化。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等。比如教学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我让几名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丑小鸭成为白天鹅的过程,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妙的声音,欣赏美丽的画面,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这样,学生就能迸发出耀眼的创造火花。
四、采取多样化鼓励性评价,突出学生个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自我考查,思考自己在对文本的理解方面,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修改,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2.同伴互评法
鼓励学生对同伴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态度和学习状况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初步的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
3.成果展览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学生以各种形式,如展示阅读经验,申述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等等,从而体验成就感。
五、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合理安排质疑时机。如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孩子掉入水缸后,一般人会怎样救?这些方法司马光为什么不用?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通过教学,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以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才能使学生活跃思想,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
1.课外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古诗词赏析、创办图书角、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个人活动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只有教师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创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评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用创新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郭福根.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锦萍.课程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3]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设想的策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就“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谈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培养创新能力作好切实的铺垫。《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要以人为本,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师生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学生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
二、营造开放性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进行开放性阅读,教师首先必须扭转“一言堂”、“满堂灌”的旧习,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只有这种言论自由,才能使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也只有激励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敢于标新立异,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激发起来。
三、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1)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在内容的选择上,可选那些浅显的童话、寓言、童谣、古诗等。(2)形式多样化。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等。比如教学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我让几名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丑小鸭成为白天鹅的过程,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妙的声音,欣赏美丽的画面,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这样,学生就能迸发出耀眼的创造火花。
四、采取多样化鼓励性评价,突出学生个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自我考查,思考自己在对文本的理解方面,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修改,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2.同伴互评法
鼓励学生对同伴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态度和学习状况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初步的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
3.成果展览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学生以各种形式,如展示阅读经验,申述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等等,从而体验成就感。
五、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合理安排质疑时机。如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孩子掉入水缸后,一般人会怎样救?这些方法司马光为什么不用?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通过教学,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以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才能使学生活跃思想,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
1.课外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古诗词赏析、创办图书角、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个人活动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只有教师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创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评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用创新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郭福根.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锦萍.课程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3]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