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户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努力,现在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感谢党和政府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要不然光靠我一个人种杨梅、养土鸡是根本不敢想的。”日前,在浮梁县王港乡王港村村民汪永明家中,正在分拣吊瓜籽的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1999年,28岁的汪永明因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前些年,身残志坚的他开始种杨梅、养土鸡。2017年,汪永明在浮梁县人社部门及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永明水果专业合作社,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吊瓜。现在他经营的20亩杨梅园和50亩吊瓜效益都不错,他也在2019年实现了脱贫。
  “我在这里工作很多年了。公司也很照顾我,该享受的待遇都让我享受到了。现在我和妻子一同在这里工作,每月加起来能有9000元的收入。”提起自己家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在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工作的浮梁县蛟潭镇外蒋村村民俞新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汪永明和俞新红的经历,是景德镇市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工作的缩影。
  今年以来,为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景德镇市人社部门坚持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平台,以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充分就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
  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
  景德镇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政策及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以“春风行动”“送岗下乡”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等多种载体让贫困户了解各类最新就业扶贫政策。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为39名自主创业的贫困劳动力发放创业补贴19.5万元;为1157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培训补贴110万元,其中生活费补贴16.6万元;为325名建档立卡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求职补贴32.5万元;为2855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106.55万元。
  此外,景德镇市还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相关整改方案指出的就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制定就业扶贫挂牌督战计划并及时逐项清零。
  自开展挂牌督战以来,景德镇市对“回头看”反馈意见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逐一核查,人社部门已清退不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111人。各级人社部门还针对疫情设置临时公益性岗位,共安置2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16人。
  积极组织拓岗送岗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鼓励乡镇、村大力开发公共就业服务、社会治安协管等社会服务类扶贫就业专岗,就近就地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制定了相关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进行了细化。
  景德镇市还深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对接工作机制,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建立覆盖市、县、乡(镇)、村(社区)的就业服务微信群,为用工单位和贫困劳动力提供精准化双向信息推送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景德镇市还组建招工小分队,率市内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带岗下乡,变企业招人为企业找人,组织各类专场扶贫招聘会62场次,推荐贫困劳动力(不含公益性岗位)到企业就业。市人社部门还动员全市国有企业、规模以上民營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企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共筹集到184家企业的2032个岗位。
  按需开展就业创业培训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组成5个就业扶贫专班小组,分别对各县(市、区)就业扶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传达上级就业扶贫工作精神,促其尽快补齐短板。
  景德镇市还以村为单位,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等人员对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进行摸底调查。同时结合全市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劳动力特点,按需设置培训项目、提高培训实效,认真组织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调查摸底。此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个人培训意愿,指导各级人社部门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小培训大集中、大培训小集中”,使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实现技能和收入“两提高”。
  截至11月,景德镇市已开展了种植、养殖、电商等各类技能培训68班次,培训1062人次,拨付职业培训补贴112.094万元。
  目前,景德镇市共有扶贫车间22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05人。景德镇市还将摘牌、清退扶贫车间受影响贫困劳动力408人全部纳入跟踪监测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车间发放企业吸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每人补贴1000元。
  责任编辑:史慧芳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叫中和,和和美美才是乐,国泰民安天地阔,人和家也和,和和美美在中和……”5月26日,悠扬美妙的旋律在南丰县白舍镇中和村上空飘扬。由村民组织的歌舞队随着音律跳起了广场舞,从村民幸福、自信的笑脸上,能够感受到中和村的巨变。  中和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距县城30公里,距白舍镇8公里。全村下辖12个村小组,1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农户662户2587人,有汉族和彝族。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
期刊
在小山的环抱中藏着这样一派田园风光:鱼塘连着鱼塘,小鱼们自在地游来游去;零星散布的田里种着绿油油的蔬菜;远处砖瓦建成的猪舍里传出哼哼唧唧的猪叫声;青瓦白墙的房子、宽阔的水泥广场,小朋友们在打闹嬉戏,大人们在聊着家长里短。这就是故事的主人翁李满发的家乡——石城县龙岗乡新南村银坑小组。  病魔缠身 家境困苦心彷徨  李满发,67岁,龙岗乡新南村银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6口人。2015年以前的生活对
期刊
紫阳镇西坑村位于婺源县城东郊,距县城约5公里,辖1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08人。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1人,2020年将全部脱贫摘帽。近年来,在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西坑村党支部书记叶进泉的带领下,西坑村坚持扶贫“输血”与脱贫“造血”有机结合,促进村民由“要帮扶”向“要致富”转变、促进村庄由“卖资源”向“卖旅游”转变、促进小康由“管当前”向“管长远”转变,探索了脱贫攻坚的“西
期刊
[提 要]职业启蒙教育对小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培养正确职业理想、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彰显了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当前国内职业启蒙教育实证研究较少且未成体系。通过对江西省4所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质性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数据显示的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基础保障、实施主要途径频率与具体成效,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推进职业启蒙教育理论的完善与深化。
期刊
宽阔平坦的村道,亮如白昼的路灯,干净整洁的房屋,人流如潮的广场,欢歌笑语的村民,这是窑西村如今的景象。而在三年以前,这个地处鄱阳湖畔、新建区东北部的村落,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淳朴的村民虽用勤劳的双手耕种着田地,却没能让富裕美丽之花盛开。巨大的变化背后,是南昌市残疾人联合会和市生态环境局(市环境保护局)扶贫工作组联合结对帮扶窑西村,他们组建驻村连心小分队,选派第一书记与村党员干部群众一道
期刊
夏日骄阳似火,王雪英不畏烈日炙烤,忙于清扫村道,干劲十足,汗水已浸湿了衣裳。路过的村民提醒她注意防暑、防止中暑。“怕日晒雨淋,就不是种田人。早扫晚扫都要扫,还有其他事等着我去做呢。”她笑着说。  这位勤劳乐观的女子命运多舛。丈夫在2005年去世,小儿子在2013年也因病早逝,儿媳产下遗腹子后不久改嫁,遗腹子两岁时溺亡。她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和打击,在不可抗拒的痛楚中欲哭无泪。  当时6岁的大孙子苏
期刊
他始终牢记“宣传党的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职责要求,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党建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把“扶志、扶智、扶德”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之路。他就是赖政兵,省委宣传部版权保护中心主任,驻庐山市白鹿镇玉京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在宣传思想文化系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收益匪浅,体会颇深。  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谈三点体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决战决胜脱贫
期刊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面积1350平方公里,辖9镇5乡1场1街道,186个村25个居委会,总人口38.2万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19户9095人,其中未脱贫户203户380人,贫困发生率0.15%,另有边缘户33户96人。共有“十三五”省级贫困村6个、市级贫困村1个,7个贫困村已于2018年全部摘帽退出。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上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周密,
期刊
田心镇位于上高县西部,素有上高“西大门”之称,距离中心城区44公里,所辖26个村(居)委会,有2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田心镇坚持以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扶贫政策精神为指导,汇集贤才,广纳经验,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因地制宜,创新方法,精准施策,志智双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扶贫组合拳”,带领着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道。《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学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