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61-0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滋润、肌肤、缓缓、渐渐、逐渐”等词语,书写“创造”。
2.概括课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3.通过创造之前和创造之后世界的对比,感受盘古的创新精神及献身精神。
4.借助课文插图创编“顶天立地”的故事,感受盘古“创造”之路的艰辛以及表现出的执着与坚持不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感知“创造”
(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神奇在哪?盘古开的是什么?赶快去读一读这神奇的故事!
【设计意图: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开门见山地引出课题,并通过问题“你觉得故事神奇在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的神奇。】
二、交流反馈,理解“创造”
(一)多种方式,学习词语
课文都预习过了,这些词你都认识吗?分组出示:
1.滋润 肌肤
(1)指名读,说发现。
(2)给难写的字提个醒,指导书写“滋润” 。
2.血液 下降 倒了下去
(1)指名读,说发现。
(2)什么时候读xuè?出示:xuè:血管、 血液、血型。什么时候读xiě?出示:xiě:流血、血淋淋、鸡血。
3.缓缓上升 渐渐分开 逐渐成形
(1)读短语,说发现:都有表示慢的词。
(2)想象画面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分组学习,想象画面读词语的方式学习,降低了学习词语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特别是“血”这个多音字,学生很难区分与运用,通过分类总结,先入为主的方式印象深刻。】
(二)寻找中心句,理解“创造”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2.交流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这句好话很好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称他为——中心句。把这句话说得简洁一点就是——盘古创造了宇宙。它和题目的意思是一样的。现在你知道“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了吗?
4.联系实际说“创造”:你觉得什么样的活动称得上创造?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起始年级,引导学生寻找中心句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概括水平。】
(三)追根溯源,简化“创造”
1.自理识字理解“创”的意思。出示“创”字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发现从金文到楷书,它的右边部分发生的变化。(刀变成了利刀旁)。
2.关注偏旁理解“造”的意思。造是什么偏旁,说明了什么?
3.书写“创造”。
4.齐读中心句。
【设计意图:通过字理识字认识“创”;通过关注“造”的偏旁,认识到创造需要付诸于行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创造”两字。这一设计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即化抽象为形象的联想,让学生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从心理上为学生减负。】
三、精读课文,体验“创造”
(一)由“创造”披文找句
1.文中有一句话不仅告诉我们盘古创造天地的工具,还告诉我们他的行动?
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交流:他用的是什么工具?做出了什么行动?
3.换词体会“抡”“猛劈”的力量:如果我把这两个词成其他词,请你读读看行不行?为什么?
4.这一劈惊了天动了地。指名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神奇,两个动词“抡”“劈”将盘古的英雄想象深入人心,符合神话人物的特点。】
(二)对比学习“创造”前后的世界
创造天地之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创造之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1.交流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引出“混沌”:用一个词说说创造之前的“世界”。(混沌一片)
(2)理解“混沌”。
(3)想象说话: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没有( ),没有( ),也没有( ),只有( )。
(4)齐读句子。
2.交流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指名读,寻找句子里藏着的秘密。(许多反义词)
(2)区分:轻和清。
(3)对比读句子:盘古创造的天地是如此不同,你能对比着读一读吗?
(4)读了这一段话,你想到什么词?(开天辟地)
【设计意图:老师引领学生将“创造”前后的世界进行对比学习,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开辟天地的决心;通过寻找反义词、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的美好,学生对盘古油然而生敬意。】
(三)看图具体“创造”神奇的故事
1.开天辟地以后,他的创造之路并没有结束?浏览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顶天立地)交流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2.这顶天立地的画面,课文用了哪两个动作?(顶、蹬)
3.仔细看看这幅图,盘古除了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还有什么动作?(托、撑)他的手臂是怎样的?他的面部表情如何?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你觉得他会说什么?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在担心什么?
4.完成小练笔: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只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5.交流。
6.这是多么神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合作读第三自然。
7.盘古倒下去了,但是他坚持不懈铸就宇宙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注重情节,淡化细节,盘古顶天立地的情景只用了两个动词“顶”“蹬”,但是课文插图中的盘古却表情丰富,动作细致,这时顺势引导学生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多方面细致刻画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盘古创造“天地”的不易与艰辛,但仍执着、坚持不懈,英雄形象内化于心。】
四、总结提高,内化“创造”
什么是创造?看板书总结。盘古用自己的身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这宇宙到底有多美呢?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神话文体特点,设计了对联式的板书,上联是:开天辟地破混沌;下联是:顶天立地铸宇宙;横批是:创造。这样的板书符合神话文体特点,主题突出,设计新颖,激发学生的情趣,初步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滋润、肌肤、缓缓、渐渐、逐渐”等词语,书写“创造”。
2.概括课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3.通过创造之前和创造之后世界的对比,感受盘古的创新精神及献身精神。
4.借助课文插图创编“顶天立地”的故事,感受盘古“创造”之路的艰辛以及表现出的执着与坚持不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感知“创造”
(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神奇在哪?盘古开的是什么?赶快去读一读这神奇的故事!
【设计意图: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开门见山地引出课题,并通过问题“你觉得故事神奇在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的神奇。】
二、交流反馈,理解“创造”
(一)多种方式,学习词语
课文都预习过了,这些词你都认识吗?分组出示:
1.滋润 肌肤
(1)指名读,说发现。
(2)给难写的字提个醒,指导书写“滋润” 。
2.血液 下降 倒了下去
(1)指名读,说发现。
(2)什么时候读xuè?出示:xuè:血管、 血液、血型。什么时候读xiě?出示:xiě:流血、血淋淋、鸡血。
3.缓缓上升 渐渐分开 逐渐成形
(1)读短语,说发现:都有表示慢的词。
(2)想象画面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分组学习,想象画面读词语的方式学习,降低了学习词语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特别是“血”这个多音字,学生很难区分与运用,通过分类总结,先入为主的方式印象深刻。】
(二)寻找中心句,理解“创造”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2.交流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这句好话很好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称他为——中心句。把这句话说得简洁一点就是——盘古创造了宇宙。它和题目的意思是一样的。现在你知道“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了吗?
4.联系实际说“创造”:你觉得什么样的活动称得上创造?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起始年级,引导学生寻找中心句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概括水平。】
(三)追根溯源,简化“创造”
1.自理识字理解“创”的意思。出示“创”字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发现从金文到楷书,它的右边部分发生的变化。(刀变成了利刀旁)。
2.关注偏旁理解“造”的意思。造是什么偏旁,说明了什么?
3.书写“创造”。
4.齐读中心句。
【设计意图:通过字理识字认识“创”;通过关注“造”的偏旁,认识到创造需要付诸于行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创造”两字。这一设计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即化抽象为形象的联想,让学生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从心理上为学生减负。】
三、精读课文,体验“创造”
(一)由“创造”披文找句
1.文中有一句话不仅告诉我们盘古创造天地的工具,还告诉我们他的行动?
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交流:他用的是什么工具?做出了什么行动?
3.换词体会“抡”“猛劈”的力量:如果我把这两个词成其他词,请你读读看行不行?为什么?
4.这一劈惊了天动了地。指名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神奇,两个动词“抡”“劈”将盘古的英雄想象深入人心,符合神话人物的特点。】
(二)对比学习“创造”前后的世界
创造天地之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创造之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1.交流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引出“混沌”:用一个词说说创造之前的“世界”。(混沌一片)
(2)理解“混沌”。
(3)想象说话: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没有( ),没有( ),也没有( ),只有( )。
(4)齐读句子。
2.交流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指名读,寻找句子里藏着的秘密。(许多反义词)
(2)区分:轻和清。
(3)对比读句子:盘古创造的天地是如此不同,你能对比着读一读吗?
(4)读了这一段话,你想到什么词?(开天辟地)
【设计意图:老师引领学生将“创造”前后的世界进行对比学习,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开辟天地的决心;通过寻找反义词、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的美好,学生对盘古油然而生敬意。】
(三)看图具体“创造”神奇的故事
1.开天辟地以后,他的创造之路并没有结束?浏览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顶天立地)交流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2.这顶天立地的画面,课文用了哪两个动作?(顶、蹬)
3.仔细看看这幅图,盘古除了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还有什么动作?(托、撑)他的手臂是怎样的?他的面部表情如何?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你觉得他会说什么?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在担心什么?
4.完成小练笔: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只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5.交流。
6.这是多么神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合作读第三自然。
7.盘古倒下去了,但是他坚持不懈铸就宇宙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注重情节,淡化细节,盘古顶天立地的情景只用了两个动词“顶”“蹬”,但是课文插图中的盘古却表情丰富,动作细致,这时顺势引导学生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多方面细致刻画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盘古创造“天地”的不易与艰辛,但仍执着、坚持不懈,英雄形象内化于心。】
四、总结提高,内化“创造”
什么是创造?看板书总结。盘古用自己的身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这宇宙到底有多美呢?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神话文体特点,设计了对联式的板书,上联是:开天辟地破混沌;下联是:顶天立地铸宇宙;横批是:创造。这样的板书符合神话文体特点,主题突出,设计新颖,激发学生的情趣,初步渗透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