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剧用一种美的手段将人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但当代中国戏剧精神的缺失有意无意削弱了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戏剧艺术只有更好地张扬时代的精神情怀,回归教育人的本质,才能建构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
[关键词]戏剧精神;民族文化;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8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49-0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戏剧应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与需要,通过戏剧艺术的有效活动,干预和影响社会生活,陶冶与净化人的情感,使社会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调节、完善,进而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戏剧艺术应该具有教育人的功能。
一、戏剧艺术的教育功能
贺拉斯明确主张戏剧必须“赞助善良,给以友好的劝告;纠正暴怒,爱护不敢犯罪的人”;17世纪,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则指出了发挥戏剧教益功能的四条途径:“在全剧中散布着格言和教训”、“朴素地描绘善与恶”、“惩恶扬善”、“经典途径”(即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感情得到净化);狄德罗认为戏剧能发挥教育功能的原因在于人性本善,途径在于打动心灵,其影响要由个人的道德感化向全社会的改革迈进;雨果也认为剧院就是宣教台,剧院就是讲坛。这些论述都表明了戏剧在培养人的道德、完善人的品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德国美学家席勒曾明确指出:“教养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他在美的王国所及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由此而见,借助美的手段,通过审美中介,可以把人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戏剧正是这样一种美的手段。
从审美定律来讲,戏剧是用来娱乐的,娱乐的目标是教化人,而教化人的手段是娱乐。所以,戏剧最终的本义应该是教化人。在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部经典作品都充满着教化人的思想,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创作思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如《雷雨》,我们的得到的教化是人的主观意志往往不能决定家庭的兴衰,所有人的恩恩怨怨都脱离不了社会大背景。扭曲的社会会产生畸形的家庭,畸形的家庭会产生扭曲的人际关系,扭曲的人际关系导致扭曲灵魂的产生。由此向人们预示: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家庭,必然会有一场“大雷雨”的到来。宣扬正义、歌颂忠烈、抨击封建制度的社会悲剧和时事剧,以“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戏剧,以隐寓褒贬和垂戒来世为创作特点的历史剧,“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史诗剧,以颂扬公忠、廉洁等美德为主题特征的清宫戏,宣扬“有情人终成眷属”等婚姻道德观念的情爱剧,突破封建礼教思想禁锢、表现女性聪明才智的奇女戏,宣扬忠贞孝慈、勤俭惜物等道德观念的伦理剧,都具有相当深刻的教化人的作用。
当今,欣赏戏剧时我们不难发现,充分释放个性的审美群体早已淡薄了戏剧教育人的功能,更多地去追求单一的刺激、快感、享乐。育人功能在当今戏剧中显得的微不足道,不受欢迎。我们不得不说戏剧教化人的本义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中,有意无意地被削弱了,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渐渐离我们远去,戏剧的精神渐渐缺失了。
二、当代中国戏剧精神的缺失
首先,表现戏剧精神的物质外壳过于奢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当代戏剧舞台包装越来越趋于华丽绚烂,各种体裁的戏剧作品在包装技术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夺人眼球、绚烂多彩的舞台制作强化了物质性,使观众很难去欣赏演员的表演艺术,减弱了观众对演员本身技艺的观赏,大大降低了演出效果。中国戏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和象征性。在西方戏剧中,一个人物要表演开门的动作舞台上就得真有一面门,而中国戏曲中却只需做一个表示开门的手势。同样道理,四个龙套便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便表示走过了万水千山。这样的高度虚拟性表演,舞台设置也应该而且必须像中国画一样,用空灵的留白艺术给观众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用舞台设置把一切都填实了,虚拟的表演、象征性的妆饰与道具可能反而显得滑稽可笑。另一方面,中国戏曲的表演又是高度程式化的,这些表演程式是与实际生活迥然不同的艺术夸张,如果把这些程式化的表演放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那只能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且,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程式化的表演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戏曲舞台不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给演员提供真实的表演情境,如果提供了那就“没戏”了。可当今中国戏剧舞台“大制作,大投入”的“乱象”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高科技技术的大量运用,动辄百万,但演出时观众往往屈指可数。这种耗巨资的大制作正成为一些剧团的“面子工程”,奖项拿得不少,但在思想内涵上却鲜见新的发展。所以,过度强调舞台效果其实是舍本逐末,完全丧失了中国戏剧的美学精神。
其次,表现戏剧精神的精神内核过于追求表面化崇高。近两年,我国的戏剧奖项多、剧目多,戏剧的创作、演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这种繁荣背后,戏剧的物质化、市俗化、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对于一些敏感话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缺少承担社会问题的勇气和责任感,获奖和票房成为众多戏剧作品的终极价值取向,戏剧逐渐沦为一种追逐名利的工具,功利戏剧泛滥成灾,真正体现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戏剧凤毛麟角。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上舞台是为了获奖,获得高票房,只求名利双收,成就自我,与艺术无关,讲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二是弘扬当代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是契合“主旋律”演出,画框框、套圈圈,定性质,塞“事迹”,在政府行为下获得票房和奖项,实际缺少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三是缺少拷问、反思和批判的勇气,缺少承担社会问题的责任感。在经济社会物质大潮的冲击之下,中国的戏剧舞台对当代社会缺少真实的思考和记录,更缺少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和深思。四是长官意志制约戏剧舞台艺术精神的体现,某些地方领导的个人情感和观念支配着戏剧生产,戏剧创作不敢触碰真正的现实,缺乏开拓精神和超越胆略。
三、当代中国戏剧精神回归建议 其一,剧作家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活中进行创作,是戏剧精神回归的关键。能够引起社会关注、观众共鸣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智慧的戏剧作家全心热情地投入生活,对生活、对人生的社会体验,始终都是社会生活在艺术之中的真实反映。在目前戏剧的创演体制下,戏剧作家更应该负起戏剧艺术的责任和把握好艺术尺度,始终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创作尺度,牢牢把握好娱乐是一种手段,教化人才是戏剧艺术作品的目的。剧作家要明白任何一部成功教育人的戏剧作品,都不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之作,都不是抢夺观众眼球、矫情造作、暄泄自己感情的“哈哈镜”;要让作品无论外观还是内涵都给观众带来心灵的启迪,让自己创作的剧中人物和事件中自然流露一种东西,一种让观众能体验出来的且带给观众精神快乐东西——戏剧精神。
其二,建立戏剧演出的独立平台。一些非商业性戏剧排练完以后,戏剧人紧接着的叹息就是“无钱可赚,无处可演”。各地作为地标性建筑的一座座华丽大剧院每年开门迎客的天数屈指可数,高昂的租金让没有明星或资助的戏剧演出望而却步。加之本来就缺少开放的公园舞台和社区剧场,戏剧演出只能转向商业。从现实来看,我们不得不说文化领域中好大弃小的建设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文艺作品由小而大、由基层而到精品巨作的基本规律。而想要回归戏剧精神,建立戏剧演出的独立平台不失为一种办法。
其三,构建演出后的反馈与评价体系。独立戏剧批评阵地的丧失也是造成戏剧精神缺失的原因。为了评定职称和完成业绩考核,戏剧理论队伍更多的是写作学术论文而轻视戏剧评论;媒体记者为了追逐娱乐卖点和明星价值,轻视戏剧思想和艺术价值的评定和传播。由于缺少鞭策,戏剧创作逐步走向低俗化、粗糙化。为了戏剧精神的回归,有必要发展独立的剧评和观后感互动,这样才能提高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其四,积极改变当前戏剧的运营渠道。政府的文化部门把戏剧当作“工程”来抓,有投资,有行政力量的支持,这对戏剧的繁荣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这种“工程戏”被当作政府政绩的标志来抓时,原创剧目就不是编剧自己想要写的剧本,剧目的选择和排演也不是导演能决定的,这样的作品自然缺少自身的血色而需要明星、豪华舞美等的包装。再加上种种名目的评奖,以及评奖各个环节的功利性操作,就使戏剧远离了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只有保持戏剧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才会重新振作戏剧精神。
在所有艺术中,能使成千上万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欣赏的应该属于戏剧艺术了。姑且不要说戏剧本身的内涵会使人得到教育,观看戏剧的情景,足以使人体验到教化人的势不可挡。大量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风潮的冲击下,戏剧艺术面临着严峻考验。那些只停留在追求感性的生动外观、追逐娱乐与消费的浅表层面,不具备深邃的理性内涵的作品不会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也不可能担负起教育人的使命。戏剧艺术只有更好地张扬时代的精神情怀,回归教育人的本质,才能建构国人的审美理想,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
[关键词]戏剧精神;民族文化;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8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49-0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戏剧应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与需要,通过戏剧艺术的有效活动,干预和影响社会生活,陶冶与净化人的情感,使社会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调节、完善,进而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戏剧艺术应该具有教育人的功能。
一、戏剧艺术的教育功能
贺拉斯明确主张戏剧必须“赞助善良,给以友好的劝告;纠正暴怒,爱护不敢犯罪的人”;17世纪,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则指出了发挥戏剧教益功能的四条途径:“在全剧中散布着格言和教训”、“朴素地描绘善与恶”、“惩恶扬善”、“经典途径”(即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感情得到净化);狄德罗认为戏剧能发挥教育功能的原因在于人性本善,途径在于打动心灵,其影响要由个人的道德感化向全社会的改革迈进;雨果也认为剧院就是宣教台,剧院就是讲坛。这些论述都表明了戏剧在培养人的道德、完善人的品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德国美学家席勒曾明确指出:“教养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他在美的王国所及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由此而见,借助美的手段,通过审美中介,可以把人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戏剧正是这样一种美的手段。
从审美定律来讲,戏剧是用来娱乐的,娱乐的目标是教化人,而教化人的手段是娱乐。所以,戏剧最终的本义应该是教化人。在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部经典作品都充满着教化人的思想,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创作思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如《雷雨》,我们的得到的教化是人的主观意志往往不能决定家庭的兴衰,所有人的恩恩怨怨都脱离不了社会大背景。扭曲的社会会产生畸形的家庭,畸形的家庭会产生扭曲的人际关系,扭曲的人际关系导致扭曲灵魂的产生。由此向人们预示: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家庭,必然会有一场“大雷雨”的到来。宣扬正义、歌颂忠烈、抨击封建制度的社会悲剧和时事剧,以“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戏剧,以隐寓褒贬和垂戒来世为创作特点的历史剧,“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史诗剧,以颂扬公忠、廉洁等美德为主题特征的清宫戏,宣扬“有情人终成眷属”等婚姻道德观念的情爱剧,突破封建礼教思想禁锢、表现女性聪明才智的奇女戏,宣扬忠贞孝慈、勤俭惜物等道德观念的伦理剧,都具有相当深刻的教化人的作用。
当今,欣赏戏剧时我们不难发现,充分释放个性的审美群体早已淡薄了戏剧教育人的功能,更多地去追求单一的刺激、快感、享乐。育人功能在当今戏剧中显得的微不足道,不受欢迎。我们不得不说戏剧教化人的本义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中,有意无意地被削弱了,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渐渐离我们远去,戏剧的精神渐渐缺失了。
二、当代中国戏剧精神的缺失
首先,表现戏剧精神的物质外壳过于奢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当代戏剧舞台包装越来越趋于华丽绚烂,各种体裁的戏剧作品在包装技术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夺人眼球、绚烂多彩的舞台制作强化了物质性,使观众很难去欣赏演员的表演艺术,减弱了观众对演员本身技艺的观赏,大大降低了演出效果。中国戏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和象征性。在西方戏剧中,一个人物要表演开门的动作舞台上就得真有一面门,而中国戏曲中却只需做一个表示开门的手势。同样道理,四个龙套便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便表示走过了万水千山。这样的高度虚拟性表演,舞台设置也应该而且必须像中国画一样,用空灵的留白艺术给观众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用舞台设置把一切都填实了,虚拟的表演、象征性的妆饰与道具可能反而显得滑稽可笑。另一方面,中国戏曲的表演又是高度程式化的,这些表演程式是与实际生活迥然不同的艺术夸张,如果把这些程式化的表演放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那只能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且,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程式化的表演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戏曲舞台不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给演员提供真实的表演情境,如果提供了那就“没戏”了。可当今中国戏剧舞台“大制作,大投入”的“乱象”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高科技技术的大量运用,动辄百万,但演出时观众往往屈指可数。这种耗巨资的大制作正成为一些剧团的“面子工程”,奖项拿得不少,但在思想内涵上却鲜见新的发展。所以,过度强调舞台效果其实是舍本逐末,完全丧失了中国戏剧的美学精神。
其次,表现戏剧精神的精神内核过于追求表面化崇高。近两年,我国的戏剧奖项多、剧目多,戏剧的创作、演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这种繁荣背后,戏剧的物质化、市俗化、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对于一些敏感话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缺少承担社会问题的勇气和责任感,获奖和票房成为众多戏剧作品的终极价值取向,戏剧逐渐沦为一种追逐名利的工具,功利戏剧泛滥成灾,真正体现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戏剧凤毛麟角。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上舞台是为了获奖,获得高票房,只求名利双收,成就自我,与艺术无关,讲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二是弘扬当代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是契合“主旋律”演出,画框框、套圈圈,定性质,塞“事迹”,在政府行为下获得票房和奖项,实际缺少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三是缺少拷问、反思和批判的勇气,缺少承担社会问题的责任感。在经济社会物质大潮的冲击之下,中国的戏剧舞台对当代社会缺少真实的思考和记录,更缺少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和深思。四是长官意志制约戏剧舞台艺术精神的体现,某些地方领导的个人情感和观念支配着戏剧生产,戏剧创作不敢触碰真正的现实,缺乏开拓精神和超越胆略。
三、当代中国戏剧精神回归建议 其一,剧作家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活中进行创作,是戏剧精神回归的关键。能够引起社会关注、观众共鸣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智慧的戏剧作家全心热情地投入生活,对生活、对人生的社会体验,始终都是社会生活在艺术之中的真实反映。在目前戏剧的创演体制下,戏剧作家更应该负起戏剧艺术的责任和把握好艺术尺度,始终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创作尺度,牢牢把握好娱乐是一种手段,教化人才是戏剧艺术作品的目的。剧作家要明白任何一部成功教育人的戏剧作品,都不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之作,都不是抢夺观众眼球、矫情造作、暄泄自己感情的“哈哈镜”;要让作品无论外观还是内涵都给观众带来心灵的启迪,让自己创作的剧中人物和事件中自然流露一种东西,一种让观众能体验出来的且带给观众精神快乐东西——戏剧精神。
其二,建立戏剧演出的独立平台。一些非商业性戏剧排练完以后,戏剧人紧接着的叹息就是“无钱可赚,无处可演”。各地作为地标性建筑的一座座华丽大剧院每年开门迎客的天数屈指可数,高昂的租金让没有明星或资助的戏剧演出望而却步。加之本来就缺少开放的公园舞台和社区剧场,戏剧演出只能转向商业。从现实来看,我们不得不说文化领域中好大弃小的建设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文艺作品由小而大、由基层而到精品巨作的基本规律。而想要回归戏剧精神,建立戏剧演出的独立平台不失为一种办法。
其三,构建演出后的反馈与评价体系。独立戏剧批评阵地的丧失也是造成戏剧精神缺失的原因。为了评定职称和完成业绩考核,戏剧理论队伍更多的是写作学术论文而轻视戏剧评论;媒体记者为了追逐娱乐卖点和明星价值,轻视戏剧思想和艺术价值的评定和传播。由于缺少鞭策,戏剧创作逐步走向低俗化、粗糙化。为了戏剧精神的回归,有必要发展独立的剧评和观后感互动,这样才能提高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其四,积极改变当前戏剧的运营渠道。政府的文化部门把戏剧当作“工程”来抓,有投资,有行政力量的支持,这对戏剧的繁荣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这种“工程戏”被当作政府政绩的标志来抓时,原创剧目就不是编剧自己想要写的剧本,剧目的选择和排演也不是导演能决定的,这样的作品自然缺少自身的血色而需要明星、豪华舞美等的包装。再加上种种名目的评奖,以及评奖各个环节的功利性操作,就使戏剧远离了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只有保持戏剧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才会重新振作戏剧精神。
在所有艺术中,能使成千上万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欣赏的应该属于戏剧艺术了。姑且不要说戏剧本身的内涵会使人得到教育,观看戏剧的情景,足以使人体验到教化人的势不可挡。大量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风潮的冲击下,戏剧艺术面临着严峻考验。那些只停留在追求感性的生动外观、追逐娱乐与消费的浅表层面,不具备深邃的理性内涵的作品不会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也不可能担负起教育人的使命。戏剧艺术只有更好地张扬时代的精神情怀,回归教育人的本质,才能建构国人的审美理想,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