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癌症,很多人都会眉头紧锁,一方面觉得身边患癌的人越来越多,担心自己也会遭遇不幸;一方面又对防癌感到无从下手,似乎生活中到处都是致癌物,防不胜防。实际上,在专家看来,癌症发病率增加是正常现象,生活防癌也很简单。
寿命长了,患癌率自然会上升
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全球近1/6的死亡由癌症造成。近年来,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肺癌排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男性常见前列腺癌和肠癌,女性常见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技术还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指出,肿瘤的发生和免疫监视系统的退化紧密相关。人老了,免疫机能减退,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异常增殖的细胞,就形成了肿瘤。所以,肿瘤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年龄,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癌症发病率增加是自然规律。
认识误区让国人更易谈“癌”色变
但是,老百姓对癌症的态度却没专家那么理性。在多数人看来,身边患癌的人越来越多,癌症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于是,很多人患上了“恐癌症”,每天担心癌症找上自己,身上多了一颗痣、脖子上长了一个包,就开始瞎琢磨,自己吓唬自己。
世界抗癌联盟曾就“得了癌症等于死亡”这一观点,在全球42个国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该观点正确,而在西方国家,只有13%的受访者认同这句话。可见,我国公众普遍谈“癌”色变,对癌症存在错误认识。
误解1:“身边都是致癌物。”30多年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力于致癌物的研究,如今已将400多种物质列入“一级致癌物”和 “可能致癌物”的黑名单。比如,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列入一级致癌物,将红肉列为可能致癌物。
石远凯表示,癌症的发生的确和摄入或接触某些物质有关,但摄入量更为重要。每天适量摄入红肉对身体有益,过量食用才可能致癌。另外,一些物质致癌的说法目前确定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级致癌物,不光导致肺癌,还与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密切相关。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肝,进而诱发肝癌。然而,人们面对这么明确的癌症诱因时却很麻木,与其担心那些不确定的致癌物,还不如帮助身边人戒烟限酒。
误解2:“癌症随时可能找上我。”石远凯说,癌症病因有3个诱因是国际公认的: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其中,不良生活习惯占比四到五成,因此,针对一些生活诱因进行改善,癌症完全是可防可控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癌。遗传因素占15%左右,有消化道、内分泌肿瘤家族史的人,定期体检,利于癌症的早诊早治。
误解3:“癌症等于绝症。”石远凯说,癌症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能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然而,很多人查出癌症后过度恐慌,反而加重病情。如果不幸患癌,首先要去正规医院看病,医生会对肿瘤进行分型、分期,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自己上网查资料,不听医生的,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生活防癌重在落实
石远凯和肿瘤打了30多年的交道,在他眼中,防癌其实很简单。
生活方式最重要。生活防癌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这八个字,但大家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每一天的点点滴滴中,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比如,有些人体检查出脂肪肝,医生建议多运动、少吃高热量食物,而他出门就忘了,或坚持十天半个月就放弃了。生活防癌重在变被动为主动,做自己的“保护神”。
保持乐观豁达。情绪与健康关系密切,肿瘤的发病就与情绪有一定关联。人不能老钻牛角尖,要学会排解压力、放松精神,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让身心处于平衡状态,不仅患癌风险小,还能让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即使患癌,豁达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忧郁的患者。因此,医生和家属要常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心态平和。
40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健康体检。人体就像一台机器,問题发现得早,简单修理一下就好了;如发现得太晚,处理起来就很麻烦。疾病也是如此,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耗费的治疗成本也越少。拿到体检报告后,要认真阅读,看不懂的地方及时问医生,按照报告建议去调整生活习惯。
寿命长了,患癌率自然会上升
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全球近1/6的死亡由癌症造成。近年来,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肺癌排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男性常见前列腺癌和肠癌,女性常见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技术还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指出,肿瘤的发生和免疫监视系统的退化紧密相关。人老了,免疫机能减退,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异常增殖的细胞,就形成了肿瘤。所以,肿瘤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年龄,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癌症发病率增加是自然规律。
认识误区让国人更易谈“癌”色变
但是,老百姓对癌症的态度却没专家那么理性。在多数人看来,身边患癌的人越来越多,癌症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于是,很多人患上了“恐癌症”,每天担心癌症找上自己,身上多了一颗痣、脖子上长了一个包,就开始瞎琢磨,自己吓唬自己。
世界抗癌联盟曾就“得了癌症等于死亡”这一观点,在全球42个国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该观点正确,而在西方国家,只有13%的受访者认同这句话。可见,我国公众普遍谈“癌”色变,对癌症存在错误认识。
误解1:“身边都是致癌物。”30多年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力于致癌物的研究,如今已将400多种物质列入“一级致癌物”和 “可能致癌物”的黑名单。比如,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列入一级致癌物,将红肉列为可能致癌物。
石远凯表示,癌症的发生的确和摄入或接触某些物质有关,但摄入量更为重要。每天适量摄入红肉对身体有益,过量食用才可能致癌。另外,一些物质致癌的说法目前确定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级致癌物,不光导致肺癌,还与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密切相关。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肝,进而诱发肝癌。然而,人们面对这么明确的癌症诱因时却很麻木,与其担心那些不确定的致癌物,还不如帮助身边人戒烟限酒。
误解2:“癌症随时可能找上我。”石远凯说,癌症病因有3个诱因是国际公认的: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其中,不良生活习惯占比四到五成,因此,针对一些生活诱因进行改善,癌症完全是可防可控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癌。遗传因素占15%左右,有消化道、内分泌肿瘤家族史的人,定期体检,利于癌症的早诊早治。
误解3:“癌症等于绝症。”石远凯说,癌症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能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然而,很多人查出癌症后过度恐慌,反而加重病情。如果不幸患癌,首先要去正规医院看病,医生会对肿瘤进行分型、分期,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自己上网查资料,不听医生的,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生活防癌重在落实
石远凯和肿瘤打了30多年的交道,在他眼中,防癌其实很简单。
生活方式最重要。生活防癌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这八个字,但大家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每一天的点点滴滴中,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比如,有些人体检查出脂肪肝,医生建议多运动、少吃高热量食物,而他出门就忘了,或坚持十天半个月就放弃了。生活防癌重在变被动为主动,做自己的“保护神”。
保持乐观豁达。情绪与健康关系密切,肿瘤的发病就与情绪有一定关联。人不能老钻牛角尖,要学会排解压力、放松精神,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让身心处于平衡状态,不仅患癌风险小,还能让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即使患癌,豁达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忧郁的患者。因此,医生和家属要常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心态平和。
40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健康体检。人体就像一台机器,問题发现得早,简单修理一下就好了;如发现得太晚,处理起来就很麻烦。疾病也是如此,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耗费的治疗成本也越少。拿到体检报告后,要认真阅读,看不懂的地方及时问医生,按照报告建议去调整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