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两家德国汽车企业迎来了自己的纪念日时刻。奔驰130周年和宝马100周年。
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德国和中国的汽车渊源可谓由来已久,最早从清朝时期慈禧太后的奔驰,再到上世纪60年代上海SH760仿制奔驰220S,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深入百姓家的桑塔纳,德国的技术和产品与我国的汽车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众多的国际级汽车制造商看准了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开发的土地,纷纷涉足中国的汽车业,而正是从那时起,德国的汽车技术和产品便大面积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历史。
慈禧和奔驰的故事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车厢上方,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四周缀有黄色的丝穗。乘客席座位的下部,安装有发动机,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9公里。
慈禧太后见到这辆车后非常喜欢,便招纳司机在皇宫里兜风,有一次,她从颐和园回紫禁城,大太监李莲英突然发现,司机坐在老佛爷的前面开车,这不是不成体统吗?于是,他暗中对慈禧太后说:“开车的就是个奴才,怎么能坐在您的前面呢?”慈禧太后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命令司机跪着开车。但手怎能代替脚来踩油门和制动器呢?何况跪着开车视线大大受阻,所以一路上险象环生几乎要酿出大祸,搞得固执不化的慈禧太后气急废弛,只好战战兢兢地由人扶着下了车,又回到她那个十六抬的大轿上。
虽然后来经专家多方考证,慈禧太后乘坐的并不是一辆奔驰,而是美国的“图利亚”牌汽车,但慈禧与奔驰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留在心中的印象。
上海牌SH760与它的原型车奔驰220S
上海牌SH760是建国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虽然当时副总理以上级别的官员已经坐上了红旗,但副总理以下的还没有合适的公务车,上海牌SH760正好弥补这一空白,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
1959年上半年,一机部汽车局召开轿车工作会议,要求上海进行即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之后的新一轮轿车试制,向国庆10周年献礼。厂里领导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选型论证,最后选定以西德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型轿车为样板。
那时,党中央的口号是“自力更生”,以当时的技术实力单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大联合的生产方式便应运而生。每个企业领到一个相关部件的攻关生产任务,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把自己研究生产出来的零件给到上海汽车装配厂进行整车组装。1964年,凤凰牌小轿车正式更名为上海牌SH760。此后,上汽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还推出了SH760A、SH760B、SH761、SH770防弹车等型号,但都属于SH760的衍生和外观升级版本。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上海汽车人还想多开发新的车型,但当时的决策层已经萌生合资的想法,对于自己再花精力开发新车并不支持。最终,上海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上海牌的光辉渐渐淡去。1991年10月,第10万辆也是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上海牌轿车正式停产。
红旗与奥迪100
奥迪100的来源只因第一代奥迪A6的旗舰车型装备了最大100马力(73.5千瓦)的发动机。奥迪100首次进入中国是在1988年,一汽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奥迪100,底盘代号为C3,也就是第三代奥迪A6车型。
此代车型1982年首次全球发布,1991年停产,所以由一汽大众引入的这代奥迪100车型其实在国外已经属于即将更新换代的产品,但奥迪100依旧是国内当年最高级的国产车。奥迪100的面世,填补了当时中国高档车市场的空白。第一年一汽只组装了499辆奥迪100,却遭到各地的党政军政府部门抢购,从此奥迪100便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官车。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它的占有率都是最高的。
1996年,一汽-大众生产出第一辆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车型:奥迪200,同时奥迪100也正式停产,奥迪200与奥迪100的外型几乎是一样,底盘代号也是C3,只是车身后柱和长度略有变化。奥迪200轿车采用V型6缸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式汽油发动机,具有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和可变进气管等多项先进的结构和设计,是当时公务用车的理想选择。
奥迪100在中国停产之后,它的车型、底盘技术也被一汽购买下来,并用于后来的红旗CA7200系列车型,这款红旗就是大家后来常说的“小红旗”,红旗CA7200系列车型在零部件设计上与奥迪100几乎一致。奥迪100的“血脉”也因此被延续了多年,其中红旗新明仕2007年还在改款销售,至今依旧可以在路上见到。
深入百姓家中的神车-桑坦
桑塔纳可谓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家喻户晓的车型之一,桑塔纳作为上世纪80~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不仅受到了非政府单位大老板们的追捧,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德国汽车优秀的质量。“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则广告语恰如其分地证明了当年普桑的品质。2012年,销售了29年的”普桑“正式停产,作为国内销售时间最久的合资品牌车型,普通型桑塔纳累计销量超过229万辆,即便在世界汽车史册上也是一大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老上海车型的日渐老化、上海轿车已经满足不了公务车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家计划决定把“引进一条轿车装配成产线”的计划放在上海,当时政府是想通过中外合资的途径来解决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瓶颈。而最终德国大众在美国通用、日本丰田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标者。1983年,上海汽车和德国大众合资的第一款车——桑塔纳便在上海安亭的工厂内诞生了。
最初的桑塔纳搭载1.8升发动机,变速器方面采用了4速手动变速器,而随着20多年的不断更新,桑塔纳在机械方面经历了化油器到电喷,从四速手动变速箱改五速手动变速器;配置方面也紧随时代潮流,ABS、EBD、助力转向、液压助力离合器、电动车窗、遥控钥匙、单碟CD机等现代化配置也有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而在悬挂方面桑塔纳一直未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拖曳臂半独立悬挂。 1995年,拥有更长后座空间的桑塔纳2000开始量产,桑塔纳2000的出现把桑塔纳系列车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之后的十余年中,上海大众针对桑塔纳2000进行了多次更新,并且在以桑塔纳2000作为原型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桑塔纳3000、桑塔纳志俊车型,截止2012年,桑塔纳2000系列车型累计销量超过110万辆。
2012年,全新桑塔纳以全新的定位上市,新桑塔纳与一汽一大众新捷达共享新POLO的PQ25平台,定位入门级车型。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新桑塔纳已经和前代产品没什么关联了,上海大众希望通过桑塔纳多年的口碑延续新桑塔纳的辉煌。
昙花一现的中国家庭轿车计划
1994年,中国中央政府邀请了20家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参与了一项被称为中国家庭轿车计划(China Family Car Project)的汽车项目。该项目要求厂家设计一款环保、廉价、拥有5个座位的家庭小车来参加投标。中标者将获得与一汽合资生产该车型的机会。包括克莱斯勒、菲亚特、福特、奔驰、欧宝、保时捷等诸多世界知名整车厂都对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奔驰和保时捷两家拿出了概念车,亮相当年的北京家用轿车展览会。
C88就是保时捷交给中国的答卷,保时捷工程师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概念车C88的设计开发。而在C88中,字母C代表着为中国(China)、舒适(Comfort)、清洁(C1ean)、廉价(Cheap)四个单词的开头字母,而“8”则是中国人喜欢的吉利数字。C88搭载一台1.1升16气门直列四缸发动机,与其搭配的是一台5挡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可达165公里/小时。
有趣的是,C88并没有采用保时捷的盾形车标,取而代之的是专为这款车设计的三角形标识,寓意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传统的三口之家。车内同样也为“单独”家庭进行了设计,拥有三个座椅,后排单座居中,最大程度保证孩子的安全。
对中国市场重视的不只是保时捷,奔驰当年也对中国家庭轿车计划很感兴趣,推出了FCC概念车。与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时捷不同,FCC概念车采用的是传统的5座设计。车名取自中国家庭轿车(Family Car China)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使用的是一台1.3升四缸发动机。FCC车身长度仅3.56米,并且拥有三明治地板、前排安全气囊、预警式安全带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非常高科技的配置。官方发布的媒体照片中,奔驰甚至刻意为FCC装上了一块吉林省车牌,意图与长春一汽共商合作。
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政府在1995年取消了“中国家庭轿车计划”,C88和FCC就像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不得不说,保时捷和奔驰在二十年前给中国人和汽车厂商带来的思想冲击对这个汽车业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C88被保时捷送进了斯图加特的博物馆里。而FCC虽然也没有最终量产,但奔驰保留了FCC上大量的理念和技术,最终在1997年的A级车上得到了继续应用,之后又传承到2005年面世的B级车上。
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德国和中国的汽车渊源可谓由来已久,最早从清朝时期慈禧太后的奔驰,再到上世纪60年代上海SH760仿制奔驰220S,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深入百姓家的桑塔纳,德国的技术和产品与我国的汽车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众多的国际级汽车制造商看准了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开发的土地,纷纷涉足中国的汽车业,而正是从那时起,德国的汽车技术和产品便大面积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历史。
慈禧和奔驰的故事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车厢上方,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四周缀有黄色的丝穗。乘客席座位的下部,安装有发动机,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9公里。
慈禧太后见到这辆车后非常喜欢,便招纳司机在皇宫里兜风,有一次,她从颐和园回紫禁城,大太监李莲英突然发现,司机坐在老佛爷的前面开车,这不是不成体统吗?于是,他暗中对慈禧太后说:“开车的就是个奴才,怎么能坐在您的前面呢?”慈禧太后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命令司机跪着开车。但手怎能代替脚来踩油门和制动器呢?何况跪着开车视线大大受阻,所以一路上险象环生几乎要酿出大祸,搞得固执不化的慈禧太后气急废弛,只好战战兢兢地由人扶着下了车,又回到她那个十六抬的大轿上。
虽然后来经专家多方考证,慈禧太后乘坐的并不是一辆奔驰,而是美国的“图利亚”牌汽车,但慈禧与奔驰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留在心中的印象。
上海牌SH760与它的原型车奔驰220S
上海牌SH760是建国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虽然当时副总理以上级别的官员已经坐上了红旗,但副总理以下的还没有合适的公务车,上海牌SH760正好弥补这一空白,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
1959年上半年,一机部汽车局召开轿车工作会议,要求上海进行即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之后的新一轮轿车试制,向国庆10周年献礼。厂里领导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选型论证,最后选定以西德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型轿车为样板。
那时,党中央的口号是“自力更生”,以当时的技术实力单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大联合的生产方式便应运而生。每个企业领到一个相关部件的攻关生产任务,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把自己研究生产出来的零件给到上海汽车装配厂进行整车组装。1964年,凤凰牌小轿车正式更名为上海牌SH760。此后,上汽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还推出了SH760A、SH760B、SH761、SH770防弹车等型号,但都属于SH760的衍生和外观升级版本。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上海汽车人还想多开发新的车型,但当时的决策层已经萌生合资的想法,对于自己再花精力开发新车并不支持。最终,上海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上海牌的光辉渐渐淡去。1991年10月,第10万辆也是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上海牌轿车正式停产。
红旗与奥迪100
奥迪100的来源只因第一代奥迪A6的旗舰车型装备了最大100马力(73.5千瓦)的发动机。奥迪100首次进入中国是在1988年,一汽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奥迪100,底盘代号为C3,也就是第三代奥迪A6车型。
此代车型1982年首次全球发布,1991年停产,所以由一汽大众引入的这代奥迪100车型其实在国外已经属于即将更新换代的产品,但奥迪100依旧是国内当年最高级的国产车。奥迪100的面世,填补了当时中国高档车市场的空白。第一年一汽只组装了499辆奥迪100,却遭到各地的党政军政府部门抢购,从此奥迪100便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官车。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它的占有率都是最高的。
1996年,一汽-大众生产出第一辆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车型:奥迪200,同时奥迪100也正式停产,奥迪200与奥迪100的外型几乎是一样,底盘代号也是C3,只是车身后柱和长度略有变化。奥迪200轿车采用V型6缸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式汽油发动机,具有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和可变进气管等多项先进的结构和设计,是当时公务用车的理想选择。
奥迪100在中国停产之后,它的车型、底盘技术也被一汽购买下来,并用于后来的红旗CA7200系列车型,这款红旗就是大家后来常说的“小红旗”,红旗CA7200系列车型在零部件设计上与奥迪100几乎一致。奥迪100的“血脉”也因此被延续了多年,其中红旗新明仕2007年还在改款销售,至今依旧可以在路上见到。
深入百姓家中的神车-桑坦
桑塔纳可谓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家喻户晓的车型之一,桑塔纳作为上世纪80~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不仅受到了非政府单位大老板们的追捧,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德国汽车优秀的质量。“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则广告语恰如其分地证明了当年普桑的品质。2012年,销售了29年的”普桑“正式停产,作为国内销售时间最久的合资品牌车型,普通型桑塔纳累计销量超过229万辆,即便在世界汽车史册上也是一大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老上海车型的日渐老化、上海轿车已经满足不了公务车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家计划决定把“引进一条轿车装配成产线”的计划放在上海,当时政府是想通过中外合资的途径来解决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瓶颈。而最终德国大众在美国通用、日本丰田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标者。1983年,上海汽车和德国大众合资的第一款车——桑塔纳便在上海安亭的工厂内诞生了。
最初的桑塔纳搭载1.8升发动机,变速器方面采用了4速手动变速器,而随着20多年的不断更新,桑塔纳在机械方面经历了化油器到电喷,从四速手动变速箱改五速手动变速器;配置方面也紧随时代潮流,ABS、EBD、助力转向、液压助力离合器、电动车窗、遥控钥匙、单碟CD机等现代化配置也有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而在悬挂方面桑塔纳一直未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拖曳臂半独立悬挂。 1995年,拥有更长后座空间的桑塔纳2000开始量产,桑塔纳2000的出现把桑塔纳系列车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之后的十余年中,上海大众针对桑塔纳2000进行了多次更新,并且在以桑塔纳2000作为原型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桑塔纳3000、桑塔纳志俊车型,截止2012年,桑塔纳2000系列车型累计销量超过110万辆。
2012年,全新桑塔纳以全新的定位上市,新桑塔纳与一汽一大众新捷达共享新POLO的PQ25平台,定位入门级车型。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新桑塔纳已经和前代产品没什么关联了,上海大众希望通过桑塔纳多年的口碑延续新桑塔纳的辉煌。
昙花一现的中国家庭轿车计划
1994年,中国中央政府邀请了20家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参与了一项被称为中国家庭轿车计划(China Family Car Project)的汽车项目。该项目要求厂家设计一款环保、廉价、拥有5个座位的家庭小车来参加投标。中标者将获得与一汽合资生产该车型的机会。包括克莱斯勒、菲亚特、福特、奔驰、欧宝、保时捷等诸多世界知名整车厂都对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奔驰和保时捷两家拿出了概念车,亮相当年的北京家用轿车展览会。
C88就是保时捷交给中国的答卷,保时捷工程师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概念车C88的设计开发。而在C88中,字母C代表着为中国(China)、舒适(Comfort)、清洁(C1ean)、廉价(Cheap)四个单词的开头字母,而“8”则是中国人喜欢的吉利数字。C88搭载一台1.1升16气门直列四缸发动机,与其搭配的是一台5挡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可达165公里/小时。
有趣的是,C88并没有采用保时捷的盾形车标,取而代之的是专为这款车设计的三角形标识,寓意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传统的三口之家。车内同样也为“单独”家庭进行了设计,拥有三个座椅,后排单座居中,最大程度保证孩子的安全。
对中国市场重视的不只是保时捷,奔驰当年也对中国家庭轿车计划很感兴趣,推出了FCC概念车。与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时捷不同,FCC概念车采用的是传统的5座设计。车名取自中国家庭轿车(Family Car China)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使用的是一台1.3升四缸发动机。FCC车身长度仅3.56米,并且拥有三明治地板、前排安全气囊、预警式安全带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非常高科技的配置。官方发布的媒体照片中,奔驰甚至刻意为FCC装上了一块吉林省车牌,意图与长春一汽共商合作。
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政府在1995年取消了“中国家庭轿车计划”,C88和FCC就像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不得不说,保时捷和奔驰在二十年前给中国人和汽车厂商带来的思想冲击对这个汽车业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C88被保时捷送进了斯图加特的博物馆里。而FCC虽然也没有最终量产,但奔驰保留了FCC上大量的理念和技术,最终在1997年的A级车上得到了继续应用,之后又传承到2005年面世的B级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