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而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够成为转化学困生的良策;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改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智能的认识,而且可以将其作为转化学困生理论依据之一。借鉴儒家德育思想,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道德教育的蕴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取得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道德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 学困生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62-03
在学校教育中,“学困生”有两种内涵,一种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不达标,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另一种是无心学习,不守纪律,经常容易犯错误的学生。相对于学优生而言,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学困生的存在。虽然,学困生在全体学生中为数不多,但他们是常规教育的阻力者,是安全教育的不定时炸弹,其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宽,是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各项教育的阻力。那么,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及其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古为今用和今为实用两个视角,运用我国古代的儒家道德思想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困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智德合一是改善学困生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一)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德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解决学困生问题可借鉴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从道德的历史起源来看,春秋末期的孔子,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传承了“仁礼、忠恕、孝弟、信实、恭俭、择友、改过”的品德修养。如:孔子认为“仁”是最高道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这三德突显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人格,[1](《泰伯》)体现了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素养两者的完美统一。另外还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同上),以及“礼之用,和为贵”这都说明了孔子要每个人学礼,懂礼,行礼,且体会“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1](《学而》)孔子“内仁外礼”的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更体现了如何内外结合来做人的一种高境界的道德智慧。
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孟子提倡“性善论”的思想,认为人的社会性“仁义礼智”是先天固有的,但又认识到由于人后天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人们保持这种善性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他对“仁义礼智”又有“四端”和“四德”之分,他认为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完善为“四德”之人,才是君子。正如,“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四体也……。”[2]可见,孟子强调道德教育必须以道德观念的认识为起点,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纵观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从礼、义、廉、耻“四维”到仁、义、礼、智“四德”,直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也都体现了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二)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是学困生转化的内在驱动力
儒家追求和崇尚的道德理想是改善学困生问题的理论基础和主导动力。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德育理应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教学也理应在学校德育上发挥巨大的作用。[3]教育者应从细微处着手,把握好仁智的统一思想,把握好学困生的“心灵气象”,透过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和行为现象,发现其内在的心理品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的产生。
从学困生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分析,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是班级中特殊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问题根源所在,也主要指智育与德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导致学困生或者在道德方面差,或者在学习习惯方面差。诚然,智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将会为受教育者知识及能力的获得与增长、道德素养及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智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也将会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形成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和激发他们其学习动机,使其走出理想的迷茫与伦理的困惑。
教育是一种富有德性的活动,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4]学校教育本就是育德、育智的过程,所以只有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才能使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充满内在驱动力,使学困生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新时代学困生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基于长时间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据此他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5]最初该理论只有七种智能①,1998年,加德纳教授又在他的新书《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将七种智能扩充到八又二分之一智能,又提出了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两个重要启示:一、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智能分布图;二、要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采取不同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不同智能以提高其认知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帮助他们。[6]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困生转化的融合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正切合目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差异教学、全人教育的特色,倘若使其运用于分析学困生特有的矛盾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困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那么,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必将会得以解决。
1、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困生特有矛盾心理的关系
第一,从学生个体内在心理来看,国内大多数学校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并经常以此为依据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因而造成“学困生”或“后进生”的大面积存在。显然,在某些智能没有得到足够培养的情况下,便使得学困生产生了下列特有的矛盾心理:
畏惧与厌学的心理: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充满新鲜感的学科,起初,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尝试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但语言、逻辑数学智能偏偏又需要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自主性,对于缺乏毅力、怕吃苦的学困生来说,无疑被迫地、不甘心地选择放弃前进的动力。
自卑与敏感的心理:学困生大多性格上内向,缺乏自信;学习上盲目、缺乏明确的航向目标;思想上肩负着沉重的包袱。也许,这种包袱偶尔也会激起他们一时的学习冲动,可是偷偷地努力学习之后,成绩还是上不去,此时油然而生地自卑、敏感的压抑情绪,大大地削弱了学困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逆反与应付的心理:学困生渴望得到关怀、受到尊重,更渴望老师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学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知己,但是一贯自由散漫、调皮捣乱和不合群的言行使他们遭到训斥和冷遇。这极大地挫败了学困生内心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进而增强了他们的应付与逆反心理。
第二,从学校、家庭、社会外部环境来看,学困生大多都是缺乏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细心呵护与关怀,而且还时常遭到斥责、打骂和冷落。家庭教育基础性的缺失、学校教育实效性的偏低以及社会教育实践性的失衡,都侧面地迫使学困生远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各界给予学困生所谓单一的“智能缺陷”的称谓,使得他们片面地断定自己各方面的智能低下,这严重地阻碍了学困生拓展自我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机会。
显然,多元智能的缺乏势必会导致学困生矛盾心理的产生,多元智能也与学生道德观念和认知观念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
2、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中的运用
在教育实践中,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七种智能,发挥其特色优势,借助其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准确地诊断出学困生的各个“病因”,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运用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智能置于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位置上,它们是学生听说读写和运算推理的能力,能给每个学困生的成功提供最好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不同渠道;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博学的益处,并增强审美或情感因素重要性的理性认识。正如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8]学困生在知识的习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原认知结构,这不仅能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以期达到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且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拓展思维的技能,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二,开拓空间、音乐和身体运动智能的潜力:在常规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感受、辨别、记忆的能力,锤炼其对音乐和空间事物的认知能力。音乐无国界的魅力,使得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的美。正如,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好长时间吃肉时,尝不出肉味,他解释道:“真想不到尧时创作的音乐竟达到这样美妙的地步”。又如,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泰伯》)也说明了音乐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修养。所以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技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结构,利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丰富其想象力。以风趣多样的艺术形式,调动学困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探寻各自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在美好生活憧憬中,信心百倍地重燃希望。[7]
第三,发挥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智能的优势:目前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课题,就是侧重提升学生与人相处或交往的能力,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教师在人际交往教育过程中,应该培养学困生的“恭、宽、信、敏、惠”的道德品质;在自我认知教育过程中,使学困生形成自尊、自律和自省的人格素养。譬如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在学困生道德教育中,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智能,可以使其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培养乐观向善的思想情感。所谓“躬自厚而簿责于人”的古之语,也喻示了锤炼学困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上,教师可以借鉴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心理倾向和学习强项,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观察、发现学困生的强势智能,使其充分发挥其潜能,并创造自我。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学教学新课标提出了“三个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纵观古今,儒家道德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从自身角度又都体现了这“三个发展”,更为关键的是他们为学困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平台。固然,教师可以实施民主、创造、和谐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中受益,并得到最大限度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
注释:
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最初包括: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al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cal intelligence)、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七种智能。
参考文献:
[1]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孟子·公孙丑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张鸿燕.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石中英.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J].教育研究,1996(7).
[5](美)霍得华·加德纳.多元智能[M].1999.10.
[6]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7]张敏.多元智能视野下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1.
[8]檀传宝.论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色与价值[J].教育研究,2004(8).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Jia Yan-xia Feng Wen-quan
(XiHua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637002)
Abstract:Confucian Moral Thought is the key content in the thou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So it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by means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unifying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Howard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not only alter the teachers’knowing of students’intelligences,but be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Using Confucian Moral Thought and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Reference promotes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All in all,it is the final aim for students of enjoying the learning and making progress based on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Quality Education
关键词:道德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 学困生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62-03
在学校教育中,“学困生”有两种内涵,一种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不达标,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另一种是无心学习,不守纪律,经常容易犯错误的学生。相对于学优生而言,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学困生的存在。虽然,学困生在全体学生中为数不多,但他们是常规教育的阻力者,是安全教育的不定时炸弹,其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宽,是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各项教育的阻力。那么,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及其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古为今用和今为实用两个视角,运用我国古代的儒家道德思想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困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智德合一是改善学困生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一)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德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解决学困生问题可借鉴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从道德的历史起源来看,春秋末期的孔子,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传承了“仁礼、忠恕、孝弟、信实、恭俭、择友、改过”的品德修养。如:孔子认为“仁”是最高道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这三德突显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人格,[1](《泰伯》)体现了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素养两者的完美统一。另外还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同上),以及“礼之用,和为贵”这都说明了孔子要每个人学礼,懂礼,行礼,且体会“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1](《学而》)孔子“内仁外礼”的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更体现了如何内外结合来做人的一种高境界的道德智慧。
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孟子提倡“性善论”的思想,认为人的社会性“仁义礼智”是先天固有的,但又认识到由于人后天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人们保持这种善性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他对“仁义礼智”又有“四端”和“四德”之分,他认为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完善为“四德”之人,才是君子。正如,“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四体也……。”[2]可见,孟子强调道德教育必须以道德观念的认识为起点,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纵观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从礼、义、廉、耻“四维”到仁、义、礼、智“四德”,直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也都体现了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二)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是学困生转化的内在驱动力
儒家追求和崇尚的道德理想是改善学困生问题的理论基础和主导动力。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德育理应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教学也理应在学校德育上发挥巨大的作用。[3]教育者应从细微处着手,把握好仁智的统一思想,把握好学困生的“心灵气象”,透过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和行为现象,发现其内在的心理品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的产生。
从学困生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分析,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是班级中特殊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问题根源所在,也主要指智育与德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导致学困生或者在道德方面差,或者在学习习惯方面差。诚然,智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将会为受教育者知识及能力的获得与增长、道德素养及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智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也将会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形成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和激发他们其学习动机,使其走出理想的迷茫与伦理的困惑。
教育是一种富有德性的活动,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4]学校教育本就是育德、育智的过程,所以只有儒家智德合一的教育思想才能使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充满内在驱动力,使学困生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新时代学困生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基于长时间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据此他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5]最初该理论只有七种智能①,1998年,加德纳教授又在他的新书《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将七种智能扩充到八又二分之一智能,又提出了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两个重要启示:一、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智能分布图;二、要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采取不同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不同智能以提高其认知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帮助他们。[6]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困生转化的融合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正切合目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差异教学、全人教育的特色,倘若使其运用于分析学困生特有的矛盾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困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那么,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必将会得以解决。
1、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困生特有矛盾心理的关系
第一,从学生个体内在心理来看,国内大多数学校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并经常以此为依据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因而造成“学困生”或“后进生”的大面积存在。显然,在某些智能没有得到足够培养的情况下,便使得学困生产生了下列特有的矛盾心理:
畏惧与厌学的心理: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充满新鲜感的学科,起初,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尝试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但语言、逻辑数学智能偏偏又需要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自主性,对于缺乏毅力、怕吃苦的学困生来说,无疑被迫地、不甘心地选择放弃前进的动力。
自卑与敏感的心理:学困生大多性格上内向,缺乏自信;学习上盲目、缺乏明确的航向目标;思想上肩负着沉重的包袱。也许,这种包袱偶尔也会激起他们一时的学习冲动,可是偷偷地努力学习之后,成绩还是上不去,此时油然而生地自卑、敏感的压抑情绪,大大地削弱了学困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逆反与应付的心理:学困生渴望得到关怀、受到尊重,更渴望老师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学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知己,但是一贯自由散漫、调皮捣乱和不合群的言行使他们遭到训斥和冷遇。这极大地挫败了学困生内心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进而增强了他们的应付与逆反心理。
第二,从学校、家庭、社会外部环境来看,学困生大多都是缺乏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细心呵护与关怀,而且还时常遭到斥责、打骂和冷落。家庭教育基础性的缺失、学校教育实效性的偏低以及社会教育实践性的失衡,都侧面地迫使学困生远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各界给予学困生所谓单一的“智能缺陷”的称谓,使得他们片面地断定自己各方面的智能低下,这严重地阻碍了学困生拓展自我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机会。
显然,多元智能的缺乏势必会导致学困生矛盾心理的产生,多元智能也与学生道德观念和认知观念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
2、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中的运用
在教育实践中,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七种智能,发挥其特色优势,借助其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准确地诊断出学困生的各个“病因”,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运用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智能置于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位置上,它们是学生听说读写和运算推理的能力,能给每个学困生的成功提供最好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不同渠道;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博学的益处,并增强审美或情感因素重要性的理性认识。正如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8]学困生在知识的习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原认知结构,这不仅能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以期达到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且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拓展思维的技能,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二,开拓空间、音乐和身体运动智能的潜力:在常规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感受、辨别、记忆的能力,锤炼其对音乐和空间事物的认知能力。音乐无国界的魅力,使得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的美。正如,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好长时间吃肉时,尝不出肉味,他解释道:“真想不到尧时创作的音乐竟达到这样美妙的地步”。又如,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泰伯》)也说明了音乐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修养。所以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技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结构,利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丰富其想象力。以风趣多样的艺术形式,调动学困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探寻各自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在美好生活憧憬中,信心百倍地重燃希望。[7]
第三,发挥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智能的优势:目前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课题,就是侧重提升学生与人相处或交往的能力,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教师在人际交往教育过程中,应该培养学困生的“恭、宽、信、敏、惠”的道德品质;在自我认知教育过程中,使学困生形成自尊、自律和自省的人格素养。譬如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在学困生道德教育中,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智能,可以使其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培养乐观向善的思想情感。所谓“躬自厚而簿责于人”的古之语,也喻示了锤炼学困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上,教师可以借鉴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心理倾向和学习强项,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观察、发现学困生的强势智能,使其充分发挥其潜能,并创造自我。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学教学新课标提出了“三个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纵观古今,儒家道德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从自身角度又都体现了这“三个发展”,更为关键的是他们为学困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平台。固然,教师可以实施民主、创造、和谐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中受益,并得到最大限度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
注释:
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最初包括: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al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cal intelligence)、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七种智能。
参考文献:
[1]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孟子·公孙丑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张鸿燕.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石中英.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J].教育研究,1996(7).
[5](美)霍得华·加德纳.多元智能[M].1999.10.
[6]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7]张敏.多元智能视野下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1.
[8]檀传宝.论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色与价值[J].教育研究,2004(8).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Jia Yan-xia Feng Wen-quan
(XiHua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637002)
Abstract:Confucian Moral Thought is the key content in the thou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So it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by means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unifying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Howard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not only alter the teachers’knowing of students’intelligences,but be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Using Confucian Moral Thought and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Reference promotes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All in all,it is the final aim for students of enjoying the learning and making progress based on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Qual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