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形象思维学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的特点及要求,着重阐述了在健美操教学与动作创编中的捕捉形象信息能力;形象储存能力;形象创造能力;形象描述能力等几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就这几种能力的提高与健美操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健美操;形象思维能力;效果研究
项目名称:结合形象思维开展健美操教学效果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2860立项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并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日常的形象思维是被动地复现表象;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却是把表象重新组织安排,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素质教育的改革也使高等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也应把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重视起来,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
一;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观察信息能力的培养
形象信息是可以直接传递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一种信息,它可以用人的全部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由于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成套动作或组合动作的练习,并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因此其最直观的形象信息就是动作的本身;其次是伴奏的音乐以及描述动作过程的文字;图示等经过集中概括的形象信息。这几方面的形象信息,是在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及成套动作创编过程中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一个完整的形象是由多种形象信息构成的,作为健美操教师,如果大脑中没有大量健美操动作的形象信息储存,动作的编排就无法进行。因此,平时应培养学生在观摩比赛;表演,观看电视;录像及翻阅相关书籍;资料时,有意识地搜集动作素材,即善于捕捉一切与健美操有关的形象信息,然后将这些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东鳞西爪;散乱无序的专业知识信息,通过思维的创造性加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有序;由表及里的完整的健美操动作分类形象信息库,最终应用到成套动作的创编及教学训练中。
二;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吸收;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好的动作形式,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照搬照套;抄袭和模仿他人的模式和动作,必须敢于创新;教学中指导学生在遵循动作创编原则的基础上,编排出有特色;有新意;具有时代感的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给一些命题,让学生把命题编排成健美操动作;如,让学生根据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特点编排出相应的健美操动作,让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动作演化成健美操操化动作,以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专项创造力。
一套好的健美操动作,要充分体现出“新;巧;美”。所谓“巧”就是连接巧妙;流畅,“新”则表现在编排的新颖独特,“美”主要通过队形的构图美和音乐与动作和谐美体现出来。健美操动作需要围绕这三个因素,在动作的选编与串联上,在伴奏音乐的选择制作上,在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上,在队形的变化上体现美的因素[7]。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体操;舞蹈;音乐;美术等诸多方面对学生循序渐进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指导学生努力提高各种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使其逐步具备良好的专业审美能力。
三;健美操教学中对形象描述能力的培养
示范在形象思维中可理解为利用面部表情及形体动作来描述动作的过程。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看到教师的动作后,在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感官印象的同时,能引起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尽力去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因此要求健美操专选学生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在熟练掌握所要各类动作的同时,对动作与伴奏音乐的相互融合要有较深刻的理解,使动作融于每一个音符中,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示范的准确熟练;舒展自如;健美有力,使面部表情与动作;音乐紧密结合,具有美的感召力。
客观事物形象除了可直观的一面外,还有不可直观的另一面。健美操动作也不例外。因此,健美操教师一方面要善于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动作的表述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口头语言的美,如语言的音色;声调;节奏;韵律等产生的美感,而且关键在于描述的技巧,要尽可能地选择显象力较强的动词和形容词,瞄准动作的特征;要点进行充分有效地讲解。实践证明,恰当使用那些动作性;表情性动词与形容词,能使动态意象——健美操动作更加逼真;鲜明。
总之,在健美操的教学及动作创编过程中都充分体现着形象的感受;储存;识别及描述这样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并随着教学的深入,更上升为形象的创造过程。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提高学生健美操专业素质外,还应培养他们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形象识别;形象创造和形象描述的能力,以及在学习;继承前人知识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养;强能力,胜任健美操教学;训练和健身指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宽柔,姜桂萍.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2] 曾芊,赵大亮.元认知训练方法对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
关键词:健美操;形象思维能力;效果研究
项目名称:结合形象思维开展健美操教学效果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2860立项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并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日常的形象思维是被动地复现表象;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却是把表象重新组织安排,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素质教育的改革也使高等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也应把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重视起来,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
一;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观察信息能力的培养
形象信息是可以直接传递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一种信息,它可以用人的全部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由于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成套动作或组合动作的练习,并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因此其最直观的形象信息就是动作的本身;其次是伴奏的音乐以及描述动作过程的文字;图示等经过集中概括的形象信息。这几方面的形象信息,是在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及成套动作创编过程中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一个完整的形象是由多种形象信息构成的,作为健美操教师,如果大脑中没有大量健美操动作的形象信息储存,动作的编排就无法进行。因此,平时应培养学生在观摩比赛;表演,观看电视;录像及翻阅相关书籍;资料时,有意识地搜集动作素材,即善于捕捉一切与健美操有关的形象信息,然后将这些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东鳞西爪;散乱无序的专业知识信息,通过思维的创造性加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有序;由表及里的完整的健美操动作分类形象信息库,最终应用到成套动作的创编及教学训练中。
二;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吸收;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好的动作形式,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照搬照套;抄袭和模仿他人的模式和动作,必须敢于创新;教学中指导学生在遵循动作创编原则的基础上,编排出有特色;有新意;具有时代感的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给一些命题,让学生把命题编排成健美操动作;如,让学生根据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特点编排出相应的健美操动作,让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动作演化成健美操操化动作,以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专项创造力。
一套好的健美操动作,要充分体现出“新;巧;美”。所谓“巧”就是连接巧妙;流畅,“新”则表现在编排的新颖独特,“美”主要通过队形的构图美和音乐与动作和谐美体现出来。健美操动作需要围绕这三个因素,在动作的选编与串联上,在伴奏音乐的选择制作上,在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上,在队形的变化上体现美的因素[7]。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体操;舞蹈;音乐;美术等诸多方面对学生循序渐进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指导学生努力提高各种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使其逐步具备良好的专业审美能力。
三;健美操教学中对形象描述能力的培养
示范在形象思维中可理解为利用面部表情及形体动作来描述动作的过程。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看到教师的动作后,在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感官印象的同时,能引起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尽力去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因此要求健美操专选学生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在熟练掌握所要各类动作的同时,对动作与伴奏音乐的相互融合要有较深刻的理解,使动作融于每一个音符中,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示范的准确熟练;舒展自如;健美有力,使面部表情与动作;音乐紧密结合,具有美的感召力。
客观事物形象除了可直观的一面外,还有不可直观的另一面。健美操动作也不例外。因此,健美操教师一方面要善于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动作的表述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口头语言的美,如语言的音色;声调;节奏;韵律等产生的美感,而且关键在于描述的技巧,要尽可能地选择显象力较强的动词和形容词,瞄准动作的特征;要点进行充分有效地讲解。实践证明,恰当使用那些动作性;表情性动词与形容词,能使动态意象——健美操动作更加逼真;鲜明。
总之,在健美操的教学及动作创编过程中都充分体现着形象的感受;储存;识别及描述这样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并随着教学的深入,更上升为形象的创造过程。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提高学生健美操专业素质外,还应培养他们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形象识别;形象创造和形象描述的能力,以及在学习;继承前人知识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养;强能力,胜任健美操教学;训练和健身指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宽柔,姜桂萍.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2] 曾芊,赵大亮.元认知训练方法对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