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霓虹桥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克,诗人,译者,批评家。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8511农场,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哈尔滨。著有诗集《桑克诗选》《桑克诗歌》《桑克的诗》《转台游戏》《冬天的早班飞机》等;译诗集《菲利普·拉金诗选》《学术涂鸦》《谢谢你,雾》《第一册沃罗涅什笔记》等。
  主持人语:
   桑克早前的诗注重修辞技术,像《海岬上的缆车》《墓志铭》等作品,语言干净简练,短促而有爆发力,风格冷峻,隐含着悲剧性的力量,我一读到就很喜欢,不忍释手。这些年桑克的风格有了不少变化,他对庞杂现实的处理更直接,对复杂性的接纳能力更强,独白、戏谑等的手法众多,有时候“像一只闯入了瓷器店的公牛”,读者在读他的诗时自能体会。
   灯灯近年来的写作中,对自我情感的关注不再居于中心位置,她正在摆脱诗歌中的性别意识,把目光放得更远,像《非洲鼓》《喜马拉雅山》《清澈……》等,对杀戮、神性、文明等问题的重新思考逐渐进入她的视野,在具体处理中仍以感受性为优先,但总体上她的诗歌的抒情性因增加了其他异质性因素而变得更丰富了。(江离)
  我年幼的时候是个杰出的孩子
  我年幼的时候是个杰出的孩子
  我被公众孤立。我站在校舍操场边的杨树林里
  目睹同龄的男孩子女孩子歌唱
  我想死去的姐姐,在薄薄的被窝里搂着我
  青青的头发,蓝色花朵的书包
  我知道在我身体里面住着
  不止一个人,他们
  教我许多谁也不懂的游戏
  阳光有着三色蛋糕一样的层次,我为什么看不见?
  我蹲在高高的窗台下,我的旁边是吃鱼骨的猫咪
  我捏着针状的罂粟花叶放入嘴里
  我感到印字硬糖一样的甜
  诗人怎样生活
  诗人怎样生活
  找到自己,阳光和土地
  我和街角穿蓝色羽绒制服的女孩
  同时大笑,彼此注视一座正在崛起的建筑
  我过会儿就要乘十七次特快列车奔向雪国
  而她会走向哪里
  在我心中有一片雪野一样广阔的猜测
  这是我找到的奇妙的生活
  海岬上的缆车
  风是冷的,海岬,落入了黄昏。
  再加上一个配角,这哆嗦而干净的秋天。
  我,一个人,坐在缆车上,脚下是湛碧而汹涌的海水。
  一只海鸥停在浮标上,向我张望。
  我也望着它,我的手,紧紧抓住棒球帽。
  我,一个人,抓住这时辰。
  抓住我的孤单。我拥抱它,
  仿佛它是风,充满力量,然而却是
  那么虚无。
  墓志铭
  写在这里的句子
  是给风听的。
  你看吧,如果你把自己当作
  時有时无的风。
  这里是我,或者
  我的灰烬。
  它比风轻,也轻于
  你手中的阴影。
  你不了解我的生平
  这上面什么都没有。
  当日的泪痕
  也眠于乌有。
  你只有想象
  或者你只看见
  石头。
  你想了多少,你就得到多少。
  保持那颗敏感而沉郁的心灵
  保持那颗敏感而沉郁的心灵
  在容易使人变得苍白的节日降临的时辰
  你所聆听的喜悦跟谎言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结成芳邻
  我们自然也不是那些给一两块鲜艳糖果
  就能改变信仰的幼儿
  那株北方墨绿的柏树
  正是我们这些苍白的生命效仿的榜样
  在我们暮年大雪纷飞的时日我们阅读古老的诗句
  我们的心灵该是怎样的枝繁叶茂
  夜 歌
  每天早晨,我都会死去。
  每天午夜,我都会复活。
  这时的霁虹桥,也和早晨不同。
  这时的小教堂,也和早晨迥异。
  我指的不仅是它的形式,
  也有它丰富而深邃的内容。
  我活过来,眼珠狡黠地一转。
  我活过来,脚尖轻弹,在空中相互敲击。
  霁虹桥,一会儿一无所有,一会儿充满亡魂。
  而小教堂,一会儿生出小树,一会儿生出玫瑰。
  我在街上独舞。
  第一遍鸡叫,或者Morning Call,我就死去。
  决不迟疑,死去——等着再次复活。
  死是容易的,复活也是。
  明 天
  正在看书,是我讨厌的
  一个人译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
  天气提示——明天有雨,带上雨伞。
  不再下雪了?我不知道,再说明天
  我也不会出门,雨伞是用不到的。
  我的生活外人看无趣,而我自己觉得
  比较无聊,虽然有时无聊得挺起劲儿,
  像天天站在住宅楼群中间小花园的
  花楸或者梓树,天天看见但跟
  看不见差不多。谁有兴趣关心它的
  生活,关心它的灵魂是简单还是复杂呢?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选这个或者选那个,
  尽管有时什么都不让选,但心里还是会选的,
  选一颗软糖带着水果味儿的,还是选一颗
  硬邦邦的带着旷野气息的糖?
  我不知道,也许碰上什么
  就是什么吧。
  今 天
  今天我非常开心地喝了一壶咖啡,   明天我将会喝另外一壶。我知道我的B级表现
  实在算不上什么,但我仍旧积极表现着
  生的意志——它是不应该受到歧视的,不应该受到
  任何一个穿着长袍的人的歧视。而且我还会继续看 电影,
  《饥饿站台》或者《雪国列车》,以前看过的,
  而且我还要发布声明,我绝对不是要反对什么或者 抗议什么,
  我只想说后天我仍旧会看一部电影或者喝一壶
  刚刚磨出来的咖啡。我可以选择不说话,但是不能
  让我不经选择就不说话。我搜索着一个女演员的生 辰与星座,
  幻想着和她陷入一场并不存在的友谊,我迷恋
  她唱的某首歌,但对她借助人物之口说出的台词表 示不满意。
  我不会羡慕她懂得呼吸的肌肤,也不会羡慕纪录片里
  一闪而过的她与我同框的一个瞬间,如同咖啡壶吱地 一声
  提醒我的神圣时刻。我对戏剧舞台的仪式感缺少了解,
  但我对从风中吹过来的语调极度敏感,我会开心地
  接受这个又软又甜的礼物,也会接受伴随它的极其苛 刻的要求。
  我不会说服它关于黑夜的长度或者关于黑夜的尺度,
  我也不会告诉它自动咖啡机对于手艺的真正认识
  究竟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不论中止还是转换,
  我都会非常开心地接受,一壶新茶或者一碗新制的 浓汤,
  甚至一杯让我的血液或者肌肤全都过敏的红酒。
  我不会因为自己的生活而觉得丢脸,也不会为了一个 特殊的
  或者无比特殊的境遇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安 慰
  他想给出结论。
  当然可以给出,只不过也可以不被称作
  结论,如同杨树可以被称为猫咪,
  或者燃烧的火炉。
  把易经等同数学公式
  是昨天开启的演出,而把伤心当作点心,
  则是昨天中午。在温泉,
  比基尼女郎仿佛在蜡像馆里。
  阳光熟识一切,
  不止燥热而多穗的玉米田,
  建筑群的围墙与穹顶掩盖的
  恰恰是例证的牺牲品。
  他们在半岛边缘旅行,
  究竟是为了拆除还是建造?
  他们一本正经的模样,
  令笑柄弯曲。
  每个演员都面临命运
  即将走进剧本的尽头。
  而白痴公爵在此之前,
  却承担手术刀的功能。
  所以相信平行世界,
  相信另外一些过着不同日子的我们,
  而且可以相互蹿访,纠正谬误,
  更新陈旧的体位。
  冬天的翻译者
  冬天才刚刚开始,你怎么
  就受不了了?我并没有怀疑
  你的忍耐力,而是变着法儿
  质疑冬天的残忍,质疑
  暖气片这个叛徒究竟是怎么出卖
  温暖的灵魂的?冷而燥的风
  吹过一本又一本英文书,
  并把它们翻译成意想不到的
  命令。我才不相信只有我一个人
  发现了世界的荒谬性,但是他们为什么
  保持着成熟的沉默?我没有办法
  预测沉默内部的诸多细节,
  但愿他们全都拥有甜蜜的沉默吧,
  在黑铁时代之后的赤木时代里,
  挥动着露齿微笑的板斧,
  挥动上霜的窗户。
  那些不常见雪的人
  那些不常见雪的人
  从刚刚降落的大雪中获得了
  乐趣。如果他们只是孩子
  或者单纯的人,他们也许会
  收到更多的理解。飞行员
  或者清雪车目睹的不仅是
  摄影构图,还有强烈的破坏。
  星月被风卷起的雪粒
  糊得死死的,而路灯挣扎着
  为雪和树的合影美容。
  从黑暗角落里传出来的谈话,
  听不清楚,“以后……
  不来了……还能怎样……”
  俄语还是加拿大人说的法语,
  在宣传栏上撞得粉碎,
  和雪粉混淆在一起。冬天的
  勋章浮现在朝南的窗玻璃上,
  长发正在抽烟,分不清男女,
  更分不清煙雾与哈气。
  仅凭这一刻的静止(过会儿
  就上冻),世界似乎还是
  好的——怎么延伸这一时刻?
  脚可以不动,但是时间的
  光线却会由长变短——
  或者从四十五度角照射过来,
  薄雪处的衰草们摇摇晃晃,
  回忆,也许是预言着夏天。
  雨中的霁虹桥
  雨中的霁虹桥,
  比晴天的时候安静——
  其实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
  因为那些车不肯
  与无声手枪为伍。
  但我仍觉得安静,
  或许因为有节奏的雨声
  会淹没或者减弱车们的噪音。
  每次从这里经过,
  都会看看广场后面铁灰色的天空,
  有时也能看见飞机尾巴
  拖着散漫的扫帚。
  旁边杨树已被拔走若干,
  余下的部分并没有
  零余者的悲欢。
  忽然,眼前浮现出昔年的幻影——
  和张曙光经过这里,
  谈论文学或者电影,   谈论编剧与作家之间
  并无特殊之处——
  离现在至少十几年了,
  复活几乎不可能。
  我现在可以和杨树,
  和霁虹桥谈谈历史和美术——
  我是这么建议自己的,
  但是它们可能觉得
  我才是琴弦对面的小牛犊。
  雨中的霁虹桥并没有
  理解谁或者与谁交谈的使命,
  它只是安静地看着一个人
  背着书包(里面装着一本卡文纳)
  安静地从身边经过。
  火车沿线的风景
  帽儿山仍旧戴着
  雪白的帽子,而且
  帽子的质地就是雪的。
  凶巴巴的白帽子。
  旷野里的爝火,
  吸引旅人的注意力。
  正在燃烧的枯禾,
  冒着灰白的烟。
  斜砌的围墙,
  墓碑好像立起的灰砖,
  而不像煽情的长篇小说。
  每个死人只是散文。
  蒿草已经重生,
  而且马蹄遮不住
  扩张的痕迹。
  凶巴巴的侵略者。
  雪水正在漂白
  自己的经历与来历。
  苇草正在冷笑——
  通过风抽搐的脸。
  论冬天的安静
  不喜欢热闹
  是处女座固有的。热闹
  也没什么不好,如同甜蒜,
  根本不会腐蚀牙齿。
  只是不喜欢而已。
  收到捷克、韩国的邀请,
  高兴了一会儿,又想了
  一会儿,还是拒绝了——
  冬天就该待在温暖的家中。
  并没有壁炉——那种老派的
  享受只能出现在
  电影里。电视剧也没有。
  雪倒是常下,但对东北来说,
  它的诗意有限,不如人民币
  浓厚得如同石油。我知道
  这比喻俗气,建议你
  把它换成灵异。至于哪个它,
  选择权归你。我只负责
  我心中的那个。栅栏顶端的
  雪块,好像一顶微小的
  白帽子,而掉在地下的,
  又好像故意摔坏的
  白面饼。传说中的老鼠
  让饭桌边的交谈者紧张,
  而所有人的笑容全都取决于
  一个凡人的表情——
  历史是不堪显微镜观察的,
  所以星空的拯救使命
  就不仅仅落户于汽车人。
  我既然能活过十二月,那么
  也就能活到解冻的
  四月或者五月。六月雪
  是一个喜剧演员,他并不能
  改变季节的变暖本质。
  安静能完善耐力,甚至电力,
  供你把小灯泡烧到天明。
  今 天——为杨铭四十岁生日而作
  昨天我在滑雪,你在爬山,
  拍摄冬天的雪景,还有人,还有危险的
  宁静的树木。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生命需要一个小结,或者一个小小的停顿,
  回顾一下,或者敛容沉思。
  以前是怎样的起伏,以后是怎样的流畅。
  或者颠倒一下。明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琐碎的生活,单调的工作。
  雨与雪交替挣扎着。步道板
  光滑而阴鸷,仿佛一部直率的小说。
  你只是需要克服走路的困难,
  只是需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
  停车,种菜,馈赠你的温暖。
  微不足道的快乐与微不足道的尊敬。
  然后是寂静,是忙碌的清洁的记忆。
  亚布力的群山,看起来是矮的,
  爬起来想必是艰难的。我从山上
  心惊胆颤地滑下来。渐渐就
  熟练了。回转,加速,听着风声。
  而你继续摆弄着数码相机,缆车,雪影,
  蓝色的林间的雪道,电线杆,看见
  一只驻足树梢的鹰。风声没有出现在取景框里,
  它就在你的耳边呼啸着,勤恳地
  扮演着自己制造寒冷的角色。
  回忆与纪念
  早晨下了雪(一整冬都没下了,
  甚至连不常下雪的杭州和南京也都下了雪),
  稀稀落落的,仿佛冬天冻僵的表情。
  忽然想起孟大胡子来哈尔滨的那天,
  也是下着这样的雪(或许不是冬天),白花花的,
  铺了一地。我还纳闷儿,他温和的表情中
  究竟是怎么藏进尖锐的勇气的?
  没说几句,我就起身上夜班了。
  我孤身走过霁虹桥(不是现在这座赝品),
  满目是雪,从没想过多年之后的某个场景——
  在金钟或者太古的地铁月台上,家祁姊
  递给我一张八达通……她谈起
  孟大胡子,眼圈儿立刻就红了——那时
  他们刚刚在一起,那时我们还都算年轻,
  还都在为某个遥远(而今更加遥远)的东西而工作。
  然而昨晚我们失去了纯真的孟大胡子,
  然而哀哭除了增加哀度读数又有什么用呢?
  柏林墻是哭不倒的,突击步枪是
  哭不锈的。但是我们除了写诗还能做什么啊?
  是的,似乎只有写诗才能应和与适配
  稀薄而寒冷的落雪,适配孟大胡子的
  遗憾与我们的不甘……
其他文献
平原上的河流  平原上的河流  是平原的血脉  是它们养育着平原的草  庄稼、樹木、鸟兽、畜禽  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它们,艰难地爬行  像蛇一样扭来扭去  诗和远方过于遥远  它们,能看到的  只有脚下的土地  它们一生都在奔波  无法预知走到哪里才是终点  如果幸运,会和另一条河流汇合  如果不幸,走在路上  即已消失  它们就像小镇街角  那些缝鞋匠,每天  做着同一件事  一边切割着完
期刊
那里除了抵达的道路没有别的道路。  ——(波兰)希姆博尔斯卡  当你沿着钢铁厂的矿渣大道  当你沿着钢铁厂的矿渣大道  缓缓走来,青草枯干  孩子长成老人,麻雀蘸铁飞翔  而铅丝一般拉长的雨丝缠住坚硬的叶子  火炭的焦煳味儿像沉默  潜入思想的错误中  英雄成为路畔的石块  但有人会从寂静中,蹒跚而出  把苦难和荣誉缝合在一起  美,庄严地伫立着……  致钢铁厂  我的血管里有滚烫的铁水  我的鼻
期刊
搬动一把椅子  本来可以轻轻移动的  像柳条拨动春风一样,用手指轻轻一拨  它便会发生大陆漂移  但我还是使用搬动。像王安石搬动宋朝  我将它的五只脚连根拔起  像林肯连根拔起美州的农奴制  我搬动了一把椅子,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我只是在苍茫人世  安放一张昙花眠床  游子只是一种雅称,真名叫作流浪狗  父母双亡的人,其实就是一头流浪狗  叼着一块乡愁的骨头,在故乡的大地上乱窜  谦 卑  小时候
期刊
灯灯,出版有个人诗集《我说嗯》《余音》,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担任2018—2019年度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曾获《诗选刊》2006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叶红女性诗歌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21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2017年获诗探索·人天华文青年诗人奖,诗集《余音》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小众书坊“中国好诗·第五季”。现居杭州。  非洲鼓  鼓面每拍打一下,便能  从中,听到一只豹子的
期刊
给人间剃度  梦失重,有疼痛缠绕  遍野桃花欲伤人  经纬交错,久未听见鸟鸣  对镜独舞,年华逝去  影子破碎,每一块都藏着天空的蓝  与古人饮酒,时间盛开  年龄长成的树密不透风  阳光够不到  众多词语藏在泥土  风景改变,似剪刀  一场雨后,带着幸福  一次次挣脱,呐喊  拥抱着阴山流泪  春夏的分水岭  雨水斟满句子,闻香赴约  当水湮没唇,蝶乱舞  遗忘的诗漂泊回来  亮出锋利的刀,痛高
期刊
瓦雷里有诗句“大海呀,永远在重新开始”。在洞头,浩瀚的大海也以它无限的精力和无穷无尽的波浪书写着宇宙和生命的元诗。早在十年前,洞头的诗人就以他们对生命和大海的双重热爱,在浪涛之间,书写他们或活跃或沉静的诗篇。他们的诗情受到涌动的波浪的启迪,他们称自己为“海岸线诗群。”  他们纵情于大海与诗歌;大海奔腾的、变幻的、涌动的、无边的波浪,为“海岸线诗群”注入了包容、开放、多元的现代性内涵。大海混沌着泥沙
期刊
芙蓉菊  芙蓉菊在大陈岛  在山崖栈道,礁石窄角,野径边道  一路奔跑  秋天摇曳着黄小球  把鸟儿放飞在枝头  把秋色铺陈在漫山遍野  这是它惯有的意趣  比所有冒险者更坚韧  这个土著  芙蓉菊在拓荒  扎根岩石,逼退风暴  崛强之上的汹涌  鸟沙头栈道  峭壁腰际  鱼群悬浮出人脸  你,又站在  风暴之上,临渊踏浪  等待,那振翅而来的海燕  分割海天,卷走你的目光  旋即又被涛声缝合  
期刊
主持人语:   杨炼说他的每首诗,甚至每一行、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百般锤炼。如果锤炼体现了诗歌写作的专业精神,那么杨炼这组诗正可以阐释什么是诗的锤炼。李曙白年逾七十,于诗歌上却不断寻求变化,写得越加自由、从容,这组为甘南行而写的作品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钱万成的诗歌朴素中蕴含丰富的大地意识,对生命,对父亲、对土地,对传承等,都有一种深厚的怜悯与承担。格风的诗歌一如既往的充满着一种冷静的批判意识,无论现
期刊
穿越不同的深秋  梭羅离开“神之水滴”瓦尔登湖  我登临康熙御笔下的“九华圣境”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李白曾三游灵山九华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弘一法师至崇地藏菩萨  存手稿真迹《地藏菩萨九华山应迹记》  我从化城寺、龙女献泉走过  禅诗与山的秋色是圆满押韵的  我从百岁宫、地藏王石刻走过  禅画与山的秋色是浑然天成的  登泰山,体验人生的崇高与壮美  登九华,感悟人生的素白与卑微 
期刊
主持人语:   年微漾《午睡的赠予》《显应宫听雨》等诗里闪耀着难言的温情和善意。刘春的诗起于他日常生活的青萍之末,离散转移,徘徊翱翔,把人世间的温柔和残忍以及他个人的爱怒都描绘给我们审视。姚彬的诗鲜活跌宕,有一种醉酒的轻盈和似是而非,他想以外行的勇气写一首“界限春里春外”的诗。许梦熊的《与王象之书》,是一组长达120首的组诗,志在为金华的南宋文人王象之立传,这里选了六首,管中窥豹。徐萧的这组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