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良莠不齐、价值多元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严重的影响,网络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学院校的网络舆情主要指的是医学生就互联网上的网络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意见、观点和态度,并加以“病毒式”传播,形成一定的效应和影响。本文重在分析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引导现状,并探索新的引导方式,以期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提供帮助。
【关键词】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
引言
医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之一,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及社会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医学院校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和谐校园的晴雨表,舆情引导工作如今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宣传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所以增强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研究,这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呈现的主要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网络舆情的传播群体具有特殊性。一般来说,高校包含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师能够保持较为理性和理智的“发声”,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着重点是医学生。医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一个庞大的载体,其“发声”会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作为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医学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医学生的个体认知。纵观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8-22岁,且多为“00后”,他们具有独特的个体认知、专业属性和关注重点,他们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遇到事情更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愿面对面和别人倾诉。因此,医学生特殊的个体认知造就了医学院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其次,医学生实践性较强,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周期长,科研实验压力、规培任务、临床科室轮转等,容易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加之医学生的关注重点也很独特,凡是与医疗行业、医德医风、医患关系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都可以引发医学生的兴奋点,而这些话题往往又是容易产生负面舆情信息的“引爆点”。
(2)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医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超话、公众号等网络载体来发布和传播网络信息,这种传播速度又快又广泛。同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也使得医学生的个人隐私遭到泄露,更容易让不法分子趁机蛊惑人心。
(3)网络舆情的话题具有广泛性。医学生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特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所学的专业为医学,专业性强,且与社会接触较多。例如:医学生培养教育、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等,这些都让医学生找到了更多话题引发的可能性。同时,他们也会将校内的一些事情与社会上的事件联系到一起,使得原本简单的舆情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化。
2.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面临的新常态
2.1传播主体受网络舆情影响范围广
大学生在校期间处于人生发展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身体、年龄还是心理情况,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尤其对他们的思想行为。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网络舆情不断扩散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走向歧途。
2.2医学生网络舆情监控难度大
虽然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舆情监测系统,但是这也很难做到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覆盖。对医学院校的舆情进行监控、研判、预警,都是目前摆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方面的难题。
3.河北医科大学在网络舆情处理与引导方面的做法
河北医科大学作为河北省一所重点骨干医学院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在河北省内的医学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向来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关注。
针对网络舆情处理与引导,河北医科大学建立了“舆情监控—舆情报告—舆情研判—分类处置—总结评估”的程序,来处置突发网络舆情应急事件。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全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学校也成立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党委宣传部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上报学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研判之后,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4.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策略
4.1建设医学院校网络思政工程
打造网络思政工程,核心在于观念的转变,要变原来的思政教育模式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通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推出品牌文化活动,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如河北医科大学举办“追寻成功校友的足迹”“院士回母校”“抗疫英雄报告会”等,不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感恩实验动物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主题活动,通过解剖学、法医学等专业课渗透思政教育。
4.2完善各种制度保障机制,注重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我们常说“要把负面网络舆情扼杀在摇篮里”,这就表明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最好时机是在没有形成大规模网络舆情之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完善关于网络舆情的各种保障机制。上到学校党委相关部门,下到各二级学院、二级部门,都要构建信息监控系统,发现苗头及时上报,学校党委要及时对上报的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从源头上控制住舆情的恶性扩散。
4.3建设专业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网络舆情引导相对来说是具有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医学院校要加强对专业性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建设。首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理念,自上而下建立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如河北医科大学建立了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的“核心网评员”,其功能就是对各学院、部门的信息进行监控,对舆情进行引导。其次,强化培训,邀请网络舆情领域相关专家举办讲座,普及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云霞,王晨.意识形态教育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52-53+72.
[2]李巧芳.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9-31.
课题项目:2020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XDJ2020A013)。
作者简介:王学嘉,1990年出生,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播。
河北醫科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7
【关键词】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
引言
医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之一,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及社会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医学院校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和谐校园的晴雨表,舆情引导工作如今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宣传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所以增强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研究,这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呈现的主要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网络舆情的传播群体具有特殊性。一般来说,高校包含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师能够保持较为理性和理智的“发声”,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着重点是医学生。医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一个庞大的载体,其“发声”会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作为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医学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医学生的个体认知。纵观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8-22岁,且多为“00后”,他们具有独特的个体认知、专业属性和关注重点,他们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遇到事情更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愿面对面和别人倾诉。因此,医学生特殊的个体认知造就了医学院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其次,医学生实践性较强,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周期长,科研实验压力、规培任务、临床科室轮转等,容易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加之医学生的关注重点也很独特,凡是与医疗行业、医德医风、医患关系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都可以引发医学生的兴奋点,而这些话题往往又是容易产生负面舆情信息的“引爆点”。
(2)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医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超话、公众号等网络载体来发布和传播网络信息,这种传播速度又快又广泛。同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也使得医学生的个人隐私遭到泄露,更容易让不法分子趁机蛊惑人心。
(3)网络舆情的话题具有广泛性。医学生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特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所学的专业为医学,专业性强,且与社会接触较多。例如:医学生培养教育、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等,这些都让医学生找到了更多话题引发的可能性。同时,他们也会将校内的一些事情与社会上的事件联系到一起,使得原本简单的舆情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化。
2.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面临的新常态
2.1传播主体受网络舆情影响范围广
大学生在校期间处于人生发展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身体、年龄还是心理情况,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尤其对他们的思想行为。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网络舆情不断扩散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走向歧途。
2.2医学生网络舆情监控难度大
虽然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舆情监测系统,但是这也很难做到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覆盖。对医学院校的舆情进行监控、研判、预警,都是目前摆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方面的难题。
3.河北医科大学在网络舆情处理与引导方面的做法
河北医科大学作为河北省一所重点骨干医学院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在河北省内的医学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向来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关注。
针对网络舆情处理与引导,河北医科大学建立了“舆情监控—舆情报告—舆情研判—分类处置—总结评估”的程序,来处置突发网络舆情应急事件。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全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学校也成立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党委宣传部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上报学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研判之后,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4.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策略
4.1建设医学院校网络思政工程
打造网络思政工程,核心在于观念的转变,要变原来的思政教育模式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通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推出品牌文化活动,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如河北医科大学举办“追寻成功校友的足迹”“院士回母校”“抗疫英雄报告会”等,不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感恩实验动物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主题活动,通过解剖学、法医学等专业课渗透思政教育。
4.2完善各种制度保障机制,注重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我们常说“要把负面网络舆情扼杀在摇篮里”,这就表明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最好时机是在没有形成大规模网络舆情之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完善关于网络舆情的各种保障机制。上到学校党委相关部门,下到各二级学院、二级部门,都要构建信息监控系统,发现苗头及时上报,学校党委要及时对上报的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从源头上控制住舆情的恶性扩散。
4.3建设专业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网络舆情引导相对来说是具有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医学院校要加强对专业性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建设。首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理念,自上而下建立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如河北医科大学建立了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的“核心网评员”,其功能就是对各学院、部门的信息进行监控,对舆情进行引导。其次,强化培训,邀请网络舆情领域相关专家举办讲座,普及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云霞,王晨.意识形态教育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52-53+72.
[2]李巧芳.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9-31.
课题项目:2020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XDJ2020A013)。
作者简介:王学嘉,1990年出生,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播。
河北醫科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