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能受在质粒或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族和四环素族耐药性,其出现是某些耐药位点如penA、penB、tet种mtr发生突变的相加效应所造成.淋球菌通过改变细胞外膜结构而表达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性.遗憾的是目前对种耐药性还没有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能受在质粒或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族和四环素族耐药性,其出现是某些耐药位点如penA、penB、tet种mtr发生突变的相加效应所造成.淋球菌通过改变细胞外膜结构而表达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性.遗憾的是目前对种耐药性还没有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网状青斑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皮肤血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其发生机理被认为与皮肤血管系统的持殊结构有关,凡影响皮肤血循环的疾病如:伴有血管壁病理改变或血管堵塞的疾病可发生网状青斑.另外,它亦可伴发于某些传染病、内分泌障碍、肿瘤等.
通过逐月测定毛发生长各项参数,印证人类毛发生长是否确随季节变化。受试对象为14名白人健康男子,年龄18至35岁,室内工作者,居住在谢菲尔德(北纬53.4)。在18个月中,他们按要求收集剃下的胡须、脱落的头发、剪下的指(趾)甲和记录室外活动时间。每28天随访一次,以取得上述各项资料,并从头皮的5个部位及大腿腹侧取得毛发标本,测量各项数据。各项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患者女,73岁.患结膜炎2年,继发睑球粘连.外阴及口腔粘膜糜烂、溃疡1年.检查见双眼睑球粘连,口腔粘膜散在糜烂及溃疡,外阴有多个糜烂面,部分覆以白膜.皮肤散在米粒大小水疱,部分绕以红斑.病理示表皮下大疱,真皮上部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DIF)示IgA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BMZ),而无IgG、IgM及C3.间接免疫荧光(IIF)发现有循环抗BMZ的IgA
遗传过敏性皮炎(AD)是严重的湿疹性皮肤病,其发生有遗传背景并与变应性哮喘、鼻炎等有关,属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其末梢血中IgE升高,CD4+T细胞不平衡。
伴末梢循环障碍的疾病在皮肤科并非少见。作者综述了三大类48种末梢循环改善剂(含中药方)在皮肤科的应用近况,重点介绍了药理作用和具体用法。本文节译了其中疗效较为肯定的药物共30种。
本文报告2例接触野生动物而引起的副痘病毒感染。例1.男,68岁。在清洗一只鹿的时候,右食指遭受了刀伤。在该处发生了一个无痛性结节。损害除缓慢增大外无其它变化。无接触其它动物史,也无全身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慢性日光性皮炎(CAD)是一组在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光生物学上显示持久性光敏为特点的光敏性皮肤病,包括光敏性湿疹、顽固性光敏反应和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由于定义不明确,故对本病尚有争论。其病因不清楚,治疗很困难。本文报告1例由于α1-抗胰蛋白酶(AT-α1)缺乏而发生的CAD病人,经用达那唑(Danazol)治愈。患者65岁,男性,6年前暴露部位皮肤发红、瘙痒,夏季日晒后更重。光敏试验:UVB M
作者检测了13例经典Kaposi肉瘤(KS)病人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1~10年,平均3.4年,所有患者的T4/T8比率均正常.与5名同年龄健康人对比.结果表明病人NK细胞功能明显下降.鉴于经典KS常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怀疑本病患者有免疫学方面的改变.
糖自古即被人们用作促进伤口愈合剂,而碘则有抑菌之功效.作者使用70%糖和3%聚乙烯吡咯烷酮碘,于改进的基质中配成制剂,以治疗168例顽固性皮肤溃疡,其中外伤性溃疡70例(包括外伤、手术、疤疹和放射性溃疡)、局部缺血性非糖尿病性溃疡52例(包括小腿溃疡和胶原病所致溃疡)、烧伤后溃疡35例和糖尿病性溃疡11例.
患者,男,75岁。因左上唇、鼻孔下孤立性结节1年就诊。系统检查正常。皮肤科情况:左上唇、鼻孔下有一直径7mm大的光亮的结节,皮损无糜烂和溃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ESR,血糖、肌酐、尿素氮、血清蛋白电泳及肝功均正常。尿液分析正常。结节组织学检查显示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淡红色嗜酸性无定形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真皮内无定形物质显示明显的苹果绿双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