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情感阅读 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与欲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才能有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可见情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能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不论什么体裁、题材,都着力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或直抒胸臆,或借物借景抒情。如要了解文章的精义妙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通过读才能体味到,讲解不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如爱国主义的情感,热爱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爱人民和爱英模的情感,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到“批文人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谈构建情感阅读教学模式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指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或抓住感人情节,或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兴奋,诱发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理解教材,掌握语言。
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可以通过“赏槐花”和“品槐花”两个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觉槐花美,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文中的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读、配乐读、看图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继而感受五月的槐乡花美人更美。
二、赏词析句,激发情感品味读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古人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有机结合起来,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读出神韵,读出感情。
如《小露珠》这篇童话,语言优美,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可以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到其景物美与情感美。文中“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组排比句,节奏明快,把小露珠的外在美描写得惟妙惟肖。再如“太阳出来了,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变得格外精神……而小露珠的身子却越来越轻”等描写,学生通过诵读,再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就能理解关键词语,体会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带给大家的无私品格。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加深内心情感的体验。
三、对比体验,触发情感引导读
小学生的爱憎情感往往与课文中具体人物的形象相联系,只有将课文与现实相联系,才能触动孩子的真情。
《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重大不幸,坚强乐观,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令人感动。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桑兰产生深深的敬意呢?我先通过桑兰和队友们的表现进行对比:得知桑兰的伤势后,前来探望的队友“失声痛哭”,而桑兰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再以“我和桑兰比坚强”这一话题而展开讨论:当你生病了,医生给你打针、输液时,你的表现怎样?而桑兰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几番对比,学生们都把自己的深切体会说给大家听,并用朗读传达出自己对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的敬佩和赞颂,对课文的感悟也就达到了要求。
四、课外延伸,深化感情交流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中心,让学生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在查阅中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结尾有一个概括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不困难,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色,让我们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但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感,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我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海洋世界的资料,开展一次“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真切地感受到海底世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神秘宝库,进一步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后探究大海、造福人类的情感。
五、营造氛围,以情动情乐于读
许多教师教学差异并不大,而学生的成绩相异甚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营造教学氛围的重视程度不同。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解决好教与学相互配合的问题。其次要形成师生间相互信任和喜爱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儿童的情感十分浅显,他们往往只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动作表情,来评价其好坏,他们也常常为平常的鼓励而高度兴奋。因此,教师平常要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上课前站在教室门口,带着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入座,并以期待的目光与每位学生接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讲课时,教师生动的面部表情,配合得体的手势动作,抑扬顿挫的声调,都能产生独特的教学魅力,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层次,尽量让每个儿童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适时给予表扬鼓励;新颖多变的导入、形象生动的比喻、朗朗上口的儿歌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体悟情感,指导朗读的方式很多,教师一方面要有驾驭教材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广闻博见,善于变换教学艺术,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朗读成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而情感是极重要的因素。实践证明,读是体会情感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学生、文本的情感和谐共振。
参考文献:
[1]陈国雄,崔峦.课堂教学艺术集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赵春菊.教学实用口才[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4]陈长泉.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设疑、质疑、解疑[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情感阅读 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与欲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才能有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可见情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能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不论什么体裁、题材,都着力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或直抒胸臆,或借物借景抒情。如要了解文章的精义妙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通过读才能体味到,讲解不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如爱国主义的情感,热爱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爱人民和爱英模的情感,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到“批文人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谈构建情感阅读教学模式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指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或抓住感人情节,或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兴奋,诱发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理解教材,掌握语言。
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可以通过“赏槐花”和“品槐花”两个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觉槐花美,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文中的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读、配乐读、看图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继而感受五月的槐乡花美人更美。
二、赏词析句,激发情感品味读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古人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有机结合起来,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读出神韵,读出感情。
如《小露珠》这篇童话,语言优美,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可以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到其景物美与情感美。文中“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组排比句,节奏明快,把小露珠的外在美描写得惟妙惟肖。再如“太阳出来了,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变得格外精神……而小露珠的身子却越来越轻”等描写,学生通过诵读,再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就能理解关键词语,体会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带给大家的无私品格。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加深内心情感的体验。
三、对比体验,触发情感引导读
小学生的爱憎情感往往与课文中具体人物的形象相联系,只有将课文与现实相联系,才能触动孩子的真情。
《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重大不幸,坚强乐观,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令人感动。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桑兰产生深深的敬意呢?我先通过桑兰和队友们的表现进行对比:得知桑兰的伤势后,前来探望的队友“失声痛哭”,而桑兰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再以“我和桑兰比坚强”这一话题而展开讨论:当你生病了,医生给你打针、输液时,你的表现怎样?而桑兰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几番对比,学生们都把自己的深切体会说给大家听,并用朗读传达出自己对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的敬佩和赞颂,对课文的感悟也就达到了要求。
四、课外延伸,深化感情交流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中心,让学生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在查阅中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结尾有一个概括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不困难,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色,让我们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但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感,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我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海洋世界的资料,开展一次“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真切地感受到海底世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神秘宝库,进一步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后探究大海、造福人类的情感。
五、营造氛围,以情动情乐于读
许多教师教学差异并不大,而学生的成绩相异甚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营造教学氛围的重视程度不同。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解决好教与学相互配合的问题。其次要形成师生间相互信任和喜爱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儿童的情感十分浅显,他们往往只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动作表情,来评价其好坏,他们也常常为平常的鼓励而高度兴奋。因此,教师平常要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上课前站在教室门口,带着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入座,并以期待的目光与每位学生接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讲课时,教师生动的面部表情,配合得体的手势动作,抑扬顿挫的声调,都能产生独特的教学魅力,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层次,尽量让每个儿童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适时给予表扬鼓励;新颖多变的导入、形象生动的比喻、朗朗上口的儿歌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体悟情感,指导朗读的方式很多,教师一方面要有驾驭教材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广闻博见,善于变换教学艺术,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朗读成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而情感是极重要的因素。实践证明,读是体会情感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学生、文本的情感和谐共振。
参考文献:
[1]陈国雄,崔峦.课堂教学艺术集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赵春菊.教学实用口才[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4]陈长泉.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设疑、质疑、解疑[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