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會提出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在荆楚大地引发热议。
“一主引领”强其头
翻开湖北“十四五”蓝图,武汉在湖北版图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全会提出,要旗帜鲜明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眼下,经历战“疫”淬炼的武汉生机勃勃——
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说,武汉首先要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以双向互动、融通发展为抓手,把对周边的“虹吸现象”变成“带动作用”。
突出“一主引领”。这个“主”既要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站在光谷科创大走廊起点,可以看到鄂州、咸宁、黄冈、黄石已列队其中,芯片、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正在向武汉城市圈延伸……
“1 8”武汉城市圈,“双向互动,融通发展”的春潮正在涌动。
向东看,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黄石,与武汉新兴产业配套衔接如火如荼。
“我们准备在武汉建立一个科创中心,利用武汉的金融、人才、市场等优势,为黄石企业提供更好服务。”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说,黄石与武汉的产业对接态势正不断加强,同城化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凸显。
向西看,仙桃正围绕着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谋篇布局。
“我们将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布局,建设高新区平台,承接武汉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仙桃市委书记周志红说,该市还计划利用武汉的优势资源,打造世界级无纺布生产基地。
“我们与武汉,人相亲、水相连、地相缘。”鄂州市委书记王立说,长期以来,武汉为鄂州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目前,顺丰机场正在加紧建设,明年便可建成投用。依托这一航空货运枢纽,武鄂同城呼之欲出。
“加强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的规划衔接、优势互补和布局优化,实现同频共振、联动发展。”对此,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汉桥说,城市群的规划衔接,首先是交通规划的衔接。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将使武汉成为“客货两中心、多点相支撑”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发展多式联运,将带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两翼驱动”壮其骨
全会提出,“两翼”是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要推动全省发展模式由点轴式向扇面形演进,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两翼齐飞”的格局。
“襄十随神”城市群作为北部列阵,要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成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纽带。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说:“襄阳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积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郄英才介绍,“‘十四五’期间,襄阳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襄阳向农业产业化强市迈进。”郄英才说。
全会提出,“宜荆荆恩”城市群作为南部列阵,要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成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纽带。用好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东西通道和焦柳线等南北通道,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开拓市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航空航天、大数据、食品饮料、生态农业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经过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项目对于完善区域路网、构建沿江综合交通体系、串起“宜荆荆恩”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积极意义。
三年来,宜昌向落后产能、陈旧技术开刀,已完成2400亿元的技改投资任务,企业技改覆盖面达80%。“宜昌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建成全国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建成全国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用绿色GDP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表示。
“生态文化旅游是恩施最大的产业,山区融入城市群发展,交通改善是重点,希望通过沿江高铁建设、机场迁建、高速公路建设等,将恩施州‘十四五’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发展蓝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说。
“全域协同”丰其羽
“有血有肉,才能身强体壮、生龙活虎,县域经济发展让‘一主两翼’腾飞更加有力、更加协调、更加漂亮。”省党代表、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外关注。
鄂州顺丰机场的建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鄂东开启,周边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
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竞争力强的块状产业集群。对此,省党代表、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陶忠虎深有感触。
小龙虾是潜江的名片。潜江虾稻共作面积达80万亩,已形成养殖、深加工、电子商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周边15万人就业。
“依托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产学研资源,加大产业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动虾稻共作的转型升级,助力区域协同发展。”陶忠虎说。
全会提出,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这让省党代表、仙桃市通海口镇柳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万雪晴十分振奋。
他介绍,通海口镇农业产业已初步形成南种北养的格局——215省道以北的排湖区域主要发展鮰鱼、小龙虾等高效水产养殖,以南主要发展优质稻米、蔬菜等高效农业。
“将工业集中到园区,农业与旅游、商贸、康养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公共设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等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靠拢、产业向中心集聚,实现工业脱困、农业上档、旅游升级。我们正按照这一规划稳步推进。”万雪晴说。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會提出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在荆楚大地引发热议。
“一主引领”强其头
翻开湖北“十四五”蓝图,武汉在湖北版图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全会提出,要旗帜鲜明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眼下,经历战“疫”淬炼的武汉生机勃勃——
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说,武汉首先要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以双向互动、融通发展为抓手,把对周边的“虹吸现象”变成“带动作用”。
突出“一主引领”。这个“主”既要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站在光谷科创大走廊起点,可以看到鄂州、咸宁、黄冈、黄石已列队其中,芯片、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正在向武汉城市圈延伸……
“1 8”武汉城市圈,“双向互动,融通发展”的春潮正在涌动。
向东看,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黄石,与武汉新兴产业配套衔接如火如荼。
“我们准备在武汉建立一个科创中心,利用武汉的金融、人才、市场等优势,为黄石企业提供更好服务。”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说,黄石与武汉的产业对接态势正不断加强,同城化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凸显。
向西看,仙桃正围绕着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谋篇布局。
“我们将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布局,建设高新区平台,承接武汉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仙桃市委书记周志红说,该市还计划利用武汉的优势资源,打造世界级无纺布生产基地。
“我们与武汉,人相亲、水相连、地相缘。”鄂州市委书记王立说,长期以来,武汉为鄂州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目前,顺丰机场正在加紧建设,明年便可建成投用。依托这一航空货运枢纽,武鄂同城呼之欲出。
“加强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的规划衔接、优势互补和布局优化,实现同频共振、联动发展。”对此,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汉桥说,城市群的规划衔接,首先是交通规划的衔接。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将使武汉成为“客货两中心、多点相支撑”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发展多式联运,将带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两翼驱动”壮其骨
全会提出,“两翼”是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要推动全省发展模式由点轴式向扇面形演进,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两翼齐飞”的格局。
“襄十随神”城市群作为北部列阵,要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成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纽带。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说:“襄阳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积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郄英才介绍,“‘十四五’期间,襄阳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襄阳向农业产业化强市迈进。”郄英才说。
全会提出,“宜荆荆恩”城市群作为南部列阵,要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成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纽带。用好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东西通道和焦柳线等南北通道,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开拓市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航空航天、大数据、食品饮料、生态农业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经过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项目对于完善区域路网、构建沿江综合交通体系、串起“宜荆荆恩”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积极意义。
三年来,宜昌向落后产能、陈旧技术开刀,已完成2400亿元的技改投资任务,企业技改覆盖面达80%。“宜昌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建成全国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建成全国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用绿色GDP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表示。
“生态文化旅游是恩施最大的产业,山区融入城市群发展,交通改善是重点,希望通过沿江高铁建设、机场迁建、高速公路建设等,将恩施州‘十四五’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发展蓝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说。
“全域协同”丰其羽
“有血有肉,才能身强体壮、生龙活虎,县域经济发展让‘一主两翼’腾飞更加有力、更加协调、更加漂亮。”省党代表、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外关注。
鄂州顺丰机场的建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鄂东开启,周边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
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竞争力强的块状产业集群。对此,省党代表、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陶忠虎深有感触。
小龙虾是潜江的名片。潜江虾稻共作面积达80万亩,已形成养殖、深加工、电子商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周边15万人就业。
“依托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产学研资源,加大产业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动虾稻共作的转型升级,助力区域协同发展。”陶忠虎说。
全会提出,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这让省党代表、仙桃市通海口镇柳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万雪晴十分振奋。
他介绍,通海口镇农业产业已初步形成南种北养的格局——215省道以北的排湖区域主要发展鮰鱼、小龙虾等高效水产养殖,以南主要发展优质稻米、蔬菜等高效农业。
“将工业集中到园区,农业与旅游、商贸、康养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公共设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等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靠拢、产业向中心集聚,实现工业脱困、农业上档、旅游升级。我们正按照这一规划稳步推进。”万雪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