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鼓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60例。对对比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儿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统计并记录患儿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病程。结果: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病程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儿行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患儿的负面情绪,平复焦虑和恐惧心理,更愿意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也更高,有效缩减了患儿住院病程,具有较高治疗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激励式心理护理;住院患儿;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影响
  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显著提升患儿的应激能力,促使其愿意主动接受检查、治疗,缩短患儿的住院病程,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无论是对患儿的当前的治疗还是以后的人格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1]。本文选取了12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6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2±2.8)岁;临床疾病类型:流行性感冒35例、肺炎33例、腹泻28例、手足口病14例、扁桃体炎10例;患儿智力全部正常。实验组与对比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参照对比试验。
  1.2方法
  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在患儿入院1个小时内,由护理人员了解并记录患儿及其家属的基本情况,根据常规的要求和步骤对患儿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行激励式心理护理:①在本组患儿的病房中分配一些疗依从性较高患儿,促使他们沟通交流,为其树立配合治疗的榜样,使患儿认识到治疗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②允许家属的陪伴,在医院中家属几乎是患儿唯一相信和依靠的的人,相对于平时此时依赖性更高,更需要从家属那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撑,家属在身边就可以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或服药治疗时对其安慰鼓励,缓解其排斥和恐惧心理,使得治疗的顺利实施。③利用声音和影视(比如一些儿童感兴趣的电动画片和儿歌)吸引患儿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分散治疗期间的不适感和疼痛感。④护理人员应和蔼可亲,语言轻松幽默,动作适当恰当,为护理操作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垃圾患儿和护理人员的距离,避免出现患儿害怕护理人员的情况。
  1.3效果评定指标
  在本次分析研究中,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住院病程是最主要的观察对象。治疗依从性的参考指标是患儿是否自觉配合侵入检查、是否定时进食和按时休息,是否自觉配合相关检查、是否自觉服药。
  2.结果
  2.1患儿住院病程对比
  对比组患儿住院病程5~12小时,平均(7.8±2.5)小时;实验组患儿住院病程4~10小时,平均(5.2±1.5)小时。两组对比,实验组患儿的住院病程更短,比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制成表1。
  3.讨论
  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显著增强患儿机体的应激能力,继而实现提升治疗依从性的目的[2]。在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患儿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列的变化,首先是精神状态在一定的护理措施下变得逐渐兴奋,兴奋将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继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在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患儿的血糖指数升高,较高的血糖指数会使得患儿机体的应激能力维持一个相对的高度,对治疗依从性的提升非常有利[3]。患儿年龄幼小,心智还不成熟,应激能力不强,难免对药物和治疗有一定的排斥和抗拒心理,甚至对护理人员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而传统的护理干预很少注重提升患儿的应激能力,治疗依从性较低是其主要特点,既不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病程,也不利于提高治疗的满意度。
  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生理的研究,人们通过系统的护理手段可提升患儿的应激能力,缓解患儿在面对药物治疗、侵入性治疗、陌生环境时所具有的紧张、害怕情绪,对治疗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作用,能显著缩短住院疗程。在生理上,高度兴奋能加快血液的流动和激素的分泌,使得各类能量更加活跃,新陈代谢更快,抗病能力更強,避免病情反复。在心理上,高度兴奋能能提升患儿体耐的受疼痛阈值,使得患儿处于一种更愿意接受治疗的精神状态中,紧张、害怕、恐惧心理的消失也非常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在本次分析研究中,相对于对此组,实验组患儿的更愿意主动配合治疗,住院病程更短,说明激励式心理护理能缓解住院患儿的负面情绪,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病程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住院患儿行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患儿对医护人员和治疗的抵触、害怕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使得患儿更愿意主动接受检查、药物治疗、侵入性治疗以及按时进食和休息,治疗依从性更强,更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和住院病程的缩短,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也更高,具有良好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肽芝.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效果[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7):79-80.
  [2]张雪花,王改霞,刘晓静等.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18-219.
  [3]邓淑华.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309-3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是骨外科疑难症之一,病程较长,致残率高[1]。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老年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7例符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标准的骨科手术病例,按术前规范准备及体温护理措施。结果 23例无需输血,4例大量失血需要输血,但最大输血量仅800ml。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是显著的,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应注意心肺负荷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 要】中风病是一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疾病,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会发生交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由于此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的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临床上,通过中医治疗可以很好地治疗中风,本文就结合笔者临床实践,重点探讨从中医角度如果对中风患者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于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危重症病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心理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为80.6%,观察组为1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究改造和完善急救护理流程的路径,以及它对于抢救重症患者的有益影响。方法 把40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00例)和再造组(200例)。对于常规组的急危重症患者运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于再造组的重症患者则采用经过完善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经过试验,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观察我科住院10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100例患者中92例出血停止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转介入科行手术止血治疗,2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止血成功率,提高生存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观察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其依从性情况将完全依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家庭支持度较高、疾病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继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等有效治疗心肌梗塞之后,又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新疗法。静脉内溶栓治疗因使用方便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早期和演变中的心肌梗塞病人,它能及时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恢复心肌的供血,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降低心肌梗塞的病死率。近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究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新进展。方法:对涉及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结果:烧伤患者往往会产生难过、恐惧、焦虑、抑郁、易怒、暴躁、自卑乃至绝望、自杀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表现为孤独、寂寞、冷漠、敏感、多疑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