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入手,就如何做好音乐欣赏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针对性的论述几方面的改革创新尝试,以及所达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51-01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在高职类院校应当开设音乐欣赏课。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高职高专的音乐欣赏教学,渐渐的发现了一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想与大家共同探索。先来看一下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有几个问题:
1、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职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2、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
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高考的无硝烟战争,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生活。加上传统想象中大学生活是自由、轻松、美好的,促使其进一步放松自己,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加强管理,经常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指责,他们想问题、提建议不是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把一切归咎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死板僵化。
3、学习生活观念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浪潮、网络文化等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消费、娱乐、休闲观念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已从保守、封闭、单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40%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个体的学习能力;30%的同学认为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影响;4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为了谋求将来的幸福生活。结果表明,青年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越来越实际和多样化。
由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即便是让人轻松愉快的音乐欣赏课,上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学生只对他们那个年龄段流行的音乐感兴趣,其余的一些民乐、名曲、话剧、戏曲等一概不感兴趣。俗话说得好,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热闹,可学生连热闹都不凑着听。上课无论老师讲的多么绘声绘色都几乎无人愿意听,该睡觉睡觉,该玩手机玩手机,搞的老师好像一人在做有背景音乐的演讲。时间一长,这样的课堂便会变得毫无意义。
造成此种情况,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在里面。首先,现有的高职音乐欣赏教材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有的理论知识太多,过于枯燥;有的太过专业对于没有基础的高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有的乐理知识多,学生会觉得又不学专业没必要掌握那么多的乐理常识,也不感兴趣。为了能找到合适学生的教材也确实不易,没有能完全吻合现在学生特点的教材。更何况我们的教学是要以学知识为目的,不能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就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尝试着做了一些教学中的改变。
1、选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不同内容
一个版本的教材内容毕竟很受局限性,而且几乎都没有配套的音响资料,音响资料全靠老师自己找。有一个版的教材用了三章的篇幅讲了音乐欣赏的理论常识,用了五大章节讲声乐艺术。学生对这些内容一点不感兴趣,老师讲起来也费劲。也有个版本的教材重点讲的是音乐的体裁、音乐的主题,名曲欣赏的内容太少,也造成了学生的反感。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选择了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现状、层次、水平,兴趣爱好灵活的选择上课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变换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乐趣
刚开始的几年中,由于多媒体教学还没有全面普及,上课除了讲理论,声音资料最多也就能用个录音机给同学们播放。后来用笔记本电脑加上两个小音箱来播放。直到能用多媒体上课才方便了许多,既可以有音频也可以放视频。大大的增加了同学们的听课热情和兴趣。比如,我在综合几本教材给同学们讲的西洋乐器那一节时,不仅把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来播放,各种西洋乐器的性能、音响效果,包括外形,都有相应的图片和声音来呈现。同时又加入了《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的电影版融入在里面,使得几种西洋乐器的演奏与画面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物出现时都配上了吻合的乐器来演奏,结合的非常完美。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被音乐所吸引。一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西洋乐器的种类、性能,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乐器的神奇之处,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还有我国著名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学生虽然对歌曲的宏伟气势有所感触,但了解还是不够深入。我就在听音乐的同时,对学生播放抗战时期的一些音像资料,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作品。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3、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公共课中的考察课,它的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很喜欢音乐,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教给他们怎么去欣赏音乐,怎么去感受、去发现音乐的美罢了。我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音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一些渴望,了解他们那个年龄段感兴趣的音乐等。虚心接受对上课的一些建议和合理的要求。我想通过一种学生很乐于接受的方式,给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利用音乐的特殊性能,使他们变得更加高尚更加聪明更加自信,发现生活的美,点燃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从而以一种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心态完成学业,最终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想,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http:www.jjykj.com
关键词: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51-01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在高职类院校应当开设音乐欣赏课。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高职高专的音乐欣赏教学,渐渐的发现了一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想与大家共同探索。先来看一下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有几个问题:
1、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职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2、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
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高考的无硝烟战争,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生活。加上传统想象中大学生活是自由、轻松、美好的,促使其进一步放松自己,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加强管理,经常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指责,他们想问题、提建议不是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把一切归咎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死板僵化。
3、学习生活观念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浪潮、网络文化等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消费、娱乐、休闲观念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已从保守、封闭、单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40%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个体的学习能力;30%的同学认为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影响;4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为了谋求将来的幸福生活。结果表明,青年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越来越实际和多样化。
由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即便是让人轻松愉快的音乐欣赏课,上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学生只对他们那个年龄段流行的音乐感兴趣,其余的一些民乐、名曲、话剧、戏曲等一概不感兴趣。俗话说得好,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热闹,可学生连热闹都不凑着听。上课无论老师讲的多么绘声绘色都几乎无人愿意听,该睡觉睡觉,该玩手机玩手机,搞的老师好像一人在做有背景音乐的演讲。时间一长,这样的课堂便会变得毫无意义。
造成此种情况,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在里面。首先,现有的高职音乐欣赏教材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有的理论知识太多,过于枯燥;有的太过专业对于没有基础的高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有的乐理知识多,学生会觉得又不学专业没必要掌握那么多的乐理常识,也不感兴趣。为了能找到合适学生的教材也确实不易,没有能完全吻合现在学生特点的教材。更何况我们的教学是要以学知识为目的,不能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就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尝试着做了一些教学中的改变。
1、选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不同内容
一个版本的教材内容毕竟很受局限性,而且几乎都没有配套的音响资料,音响资料全靠老师自己找。有一个版的教材用了三章的篇幅讲了音乐欣赏的理论常识,用了五大章节讲声乐艺术。学生对这些内容一点不感兴趣,老师讲起来也费劲。也有个版本的教材重点讲的是音乐的体裁、音乐的主题,名曲欣赏的内容太少,也造成了学生的反感。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选择了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现状、层次、水平,兴趣爱好灵活的选择上课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变换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乐趣
刚开始的几年中,由于多媒体教学还没有全面普及,上课除了讲理论,声音资料最多也就能用个录音机给同学们播放。后来用笔记本电脑加上两个小音箱来播放。直到能用多媒体上课才方便了许多,既可以有音频也可以放视频。大大的增加了同学们的听课热情和兴趣。比如,我在综合几本教材给同学们讲的西洋乐器那一节时,不仅把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来播放,各种西洋乐器的性能、音响效果,包括外形,都有相应的图片和声音来呈现。同时又加入了《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的电影版融入在里面,使得几种西洋乐器的演奏与画面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物出现时都配上了吻合的乐器来演奏,结合的非常完美。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被音乐所吸引。一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西洋乐器的种类、性能,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乐器的神奇之处,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还有我国著名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学生虽然对歌曲的宏伟气势有所感触,但了解还是不够深入。我就在听音乐的同时,对学生播放抗战时期的一些音像资料,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作品。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3、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公共课中的考察课,它的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很喜欢音乐,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教给他们怎么去欣赏音乐,怎么去感受、去发现音乐的美罢了。我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音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一些渴望,了解他们那个年龄段感兴趣的音乐等。虚心接受对上课的一些建议和合理的要求。我想通过一种学生很乐于接受的方式,给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利用音乐的特殊性能,使他们变得更加高尚更加聪明更加自信,发现生活的美,点燃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从而以一种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心态完成学业,最终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想,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http:www.jjy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