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独立是做父母最要紧的事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为什么爱依赖大人
  一位妈妈正给她的孩子穿衣服,
  孩子说:“我自己能穿。”
  妈妈说:“你能什么能,上次还不是弄掉了一个扣子。我帮你吧。”
  穿完衣服,妈妈又要给孩子穿鞋子,
  孩子说:“可以让我自己来吗,我一定能穿好。”
  妈妈说:“你是能穿好,可是太慢了,等你穿好了,我们就会迟到的。别废话了,有人帮你穿还不愿意,真是的!”
  熟悉这样的场景吗?您的亲子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时刻吧?这类场景在我的成长中十分常见,我清晰地记得当初自己学包饺子时听到的声音:行了,你别包了,你包的饺子太难看了,一下锅就破。于是,我罢手。可是,谁天生就会呢?
  “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不够快,所以不如我们自己来做”,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熟练和巩固一种技能的机会,而且抑制了孩子自立的愿望和尝试的热情,父母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认为“我做的不如妈妈好,那就让妈妈来做吧”,以及“我这样做会让大人不开心,或许我一开始就不该自己做事”。
  如果孩子不听从父母,父母就不赞许孩子,他们不知道,当父母不赞许孩子时,孩子肯定也不会赞许他们自己,因为人幼年的价值观是依赖于父母的态度的。这样孩子就接受了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依赖心理。但是我们常做的事:当孩子形成了依赖习惯之后,反过来说“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依赖别人,真没办法”。
  教孩子独立比替孩子做事更麻烦
  如果看着孩子笨拙、缓慢地做事,滋味很难受的话,那么,教孩子做一件他还不会的事就更麻烦。
  首先,你需要给他讲,但你讲他不一定就明白;终于明白了,他需要亲身去做,其间犯的错误花样翻新常超乎你的预期;学会了还要练,一遍两遍肯定不够,多少遍够不知道……这还不算孩子学习做事的过程中伤到自己或者毁坏东西。
  再比如早上教孩子起床。训练孩子自己用闹钟提醒自己起床比直接把孩子叫起来难多了,很多父母也做过尝试,讲过道理也发过火,可是并不见效,然后就放弃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把闹钟放在孩子床边,让他自己为自己的时间负责,起晚了就迟到,总迟到我们就拒绝送,耽误上学、被老师批等后果让孩子来承担。但是这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地等待和沟通,以及担心。这个过程比直接叫孩子起床复杂、漫长,父母们不愿意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一种“拈轻怕重”的惰性。
  毋庸讳言,帮助孩子自立要比单纯做一个提供者和代劳者麻烦得多,它需要花费更多的甚至是成倍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没有人喜欢“麻烦”,人们天生拈轻怕重。可是,这个麻烦确实值得,甚至是超值的。如果我们能够耐住心,需要多少时间就用多少时间,需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去对孩子的表现和状况做好坏的评价,一切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进步而来。现在不怕麻烦,未来我们就会越来越省心;现在图省心,未来我们就会越来越麻烦。
  家长要相信孩子乐于尝试,甚至乐于助人
  如同海明威所言“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孩子也不是生来依赖别人的(很多时候人们把孩子的需要误解为依赖),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也比大人们积极的多。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离了自己肯定不行,以为孩子喜欢和需要我们去照顾他、为他打算,其实往往只是做父母的不放心,如果真的是依赖你,那也一定是你造成的。我见过一位孩子高三了还喂饭的妈妈,她给我解释说:不是经常的,是有时候,比如他左手拿着馒头,右手夹着菜,这时候,他想喝口汤,我除了帮他还能怎么办?一个简单的循环被无限次的重复着:你总为他做,他就不需要自己做,渐渐习惯了你做成为依赖,然后你认为他需要你为他做。
  我始终认为每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是喜欢自立的。一开始,孩子们对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热情和主动,他们能拿动筷子,就试着自己吃饭,看到大人洗脸,自己就用水抹脸;他们也热衷于“帮助别人”,比如抢着接电话、按门铃,吃饭时热情地帮你夹菜或加饭,当你回家进门的时候帮你拿拖鞋。一个小小的事情,都能让他们满脸是笑,每当做了让别人称赞和感谢的事,就更“美”的不行,乐此不疲。孩子们面对世界的态度是那样的积极而开放,什么都想自己试一试,乐于学习,有时候聪明得让你“汗颜”。一个朋友的女儿不满两岁就能从一大堆钥匙中准确地找出防盗门的钥匙,没有人教她,重新配一把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钥匙她还认识。
  做不到放手时,请父母试着自我觉察
  没有哪一位父母不懂得自立的价值、不希望孩子能独当一面,但是人类经常处于矛盾当中,爱恨交织、喜忧参半、既拿不起又放不下、贪图高回报又不想冒风险、渴望成功却不愿操心费力……这样的时刻数不胜数。当我们做了父母,自相矛盾“明知故犯”,明明不应该偏偏舍不得的时候就更多。有时候,我们能觉察到,有时候我们根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或者惯性当中。
  为人父母的这颗心,复杂、微妙又深邃,如同一个洞穴,蜿蜒曲折充满玄机,一眼望不到底。但是我们必须更多地深入和看清这个洞穴,若无所了解,便无从把握,若知之甚少,也就所能有限。若要做一个不妨碍孩子的父母,不妨先静心觉察一下自己为人父母的心思。
  当我们的孩子,有一天走出家门独自生活,我们已经帮不上他们甚至连提醒和叮嘱也不能,那么,我们的孩子记得点什么、懂得些什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才能放下那颗悬着的心?
  如果我们的孩子,面对和别人的差距以及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不叹气不自卑,而懂得这些是可以学习和增长的,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如果我们的孩子,在陷入困惑、烦恼和迷茫时,能够苦苦思索并依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求助;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挫折前逆境中,不怨天尤人自我怀疑,而是懂得坚持和忍耐;如果我们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懂得主动适应,理解和关心他人,能够随缘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如果我们的孩子懂得自我克制,在诱惑和欲望面前,牢牢掌握生活之舵;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和我们一起的时候得到了诸多的锻炼,让他们比同龄人更自觉、更有底气和信心……我们是不是可以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
  人的心智成熟不会像身体发育那样随着时间的延伸而自然获得,所以不要说“等他长大了就会了”。就像房间里的某个角落,如果我们不收拾,永远是脏乱的,就像屋后的菜园,如果不播下种子,春来春去多少回,也不会出现我们期待的发芽和生长。
  那么,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我们正在为孩子将来离开我们的那一天做着什么?
  我认为,这是做父母最要紧的事。
其他文献
家里一旦有了孩子,日常开支就进入无底洞阶段。日本人一般都生2、3个孩子,虽然政府每月会补助1.3万日元(约合720元人民币)作为育儿津贴,但哪够花的啊?不少日本妈妈传授给我她们独有的——快乐零钱存钱法。  我在家和宝宝效仿日本主妇一起玩“365魔法心情存钱法”。将宝宝用过的空奶粉罐子拿出来,贴上漂亮的包装纸或棉布套(总之就是简单装修一下,不要让人接触到金属罐子本身冰冷的质地),用颜色笔写上1-36
期刊
这好人好事我一点儿没意见,我只是担心一出了坏事就成全了好人,就光上赶着发光荣榜了,忽略了新闻事实主体,就不能避免更多的孩子飞下来。  每天坐公交车都是睡回笼觉的好时光,今早盹着盹着,被车载电视正在播放的“好人好事”炸醒了!  是一位优秀公交司机在讲自己怎样帮助乘客。我对她自掏腰包“夏天给乘客备扇子,冬天给乘客备垫子”敬佩之余很是眼红!坐了三十多年公交,我咋没遇到过这种大爱?但是,当她说起另外一件事
期刊
我的学生生涯老师给的评语是:学习刻苦。没错,我真的学得很苦,我很理解那些高考完就撕书的学生——  当年我是哭着闹着要上学,因为差俩月才够年龄。爸妈看我这么有上进心,拼了老命去疏通了关系,让我进了一年级。爸妈也从此跟我耗上了——既然你那么爱学,既然为了让你上学老子费了牛劲(跟如今选学区、入名校的家长一个心思吧),那你就得给老子好好学。  刚上学,觉得挺有意思。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可以一起玩。上课时老师
期刊
最近吧,美国儿科协会给孩子们带来了利好消息:青少年(初高中学生)需要充足睡眠,所以学校如果开课早于8:30会不利于孩子健康,建议8:30之后再开课。还有俩事儿也跟大伙说说:1.青少年分泌褪黑素比成人晚,通常晚上11点之前会睡不着,所以别逼着孩子早睡;2.青少年需要睡眠9~9.5小时,所以早上不要起太早哦!  许多人都见过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还以为那面镜子是给人整理仪表用的哒!非也!镜子的作用是:
期刊
1.“八国语言”学习光盘,包含中文、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适合0~12岁儿童使用的多频率语言输入学习法。这套光盘可以用电脑或电视进行播放,通过闪看视听,对孩子不仅在视觉上和听觉方面进行训练,还能让孩子与生俱来的听不同音频的辨音能力得到维持和发展,打造一对“外语耳”,有利于脑发育成长,为今后的外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听力基础。  原价:258元,本刊读者特惠价:八折(包邮)  
期刊
尝试的过程根本不是一件轻松活儿,我自己就是在应试小教鞭的抽打下长大的,没有借鉴,没有经验,更没有导师。就算有,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也令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家长可以陪伴  小泥小时候对书没有概念,我天天给她讲故事,有时一天两三个故事,有时15本系列绘本到手,两天就看光光。一年后她识字了,我还陪着她看。小泥现在每天不看书就不自在,而且啥书都看,小说、散文、游记,抓啥看啥,连环境保护的杂志她也看得津津
期刊
一个妈妈说,孩子告诉她,学习的时候不快乐。妈妈很为难,不知道如何回复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听到这句话很高兴:时代真是进步了。  这事儿放十年、二十年前,大多父母只追求孩子的成绩,谁会在乎孩子快不快乐。家长咬着牙说“哪怕你恨我也没关系,只要你学习好”。如今的父母真该给个赞 ,能非常顾及孩子的感受,这本身是多么大的进步啊。孩子可以如此坦然地和妈妈说出自己的不快乐,而且是因为学习才不快乐。这又是多
期刊
执教于浙江大学的周伟,做学生一直是学霸。当年学霸特别多,我们单挑这个一位,因为他学得很轻松,很快乐。这不是假象,他从来不会背着人学习,任何人向他求教学习方法,他都会倾囊相授。  “单纯学教材肯定是无趣的,但如果把教材作为学习的主干,从每一个枝杈延伸出去,去读课外读物,那就有意思了。”周伟说。  这是事实,周伟的一名同学说,当他在哇啦哇啦背英语,或者奋笔疾书做习题时,周伟却桌上放本教材,桌洞里放本课
期刊
“路不拾遗”是个传说,但搁现在,是保命之道,此道,必须及早跟孩子说说。  南京的王某,某天在公司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一条链状物,寻思着挂到钥匙串上应该挺好看,就捡起来玩了会儿放裤兜里了。没多长时间,他就开始发烧,呕吐,大腿皮肤溃烂。拉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轻度放射病。放射病不好治啊!  那条好看的金属链,其实是害他不浅的放射源铱-192。  听说这事后,我一身冷汗。并不是只有车间工人才会见到金属链就好奇
期刊
李柯颖(山东夏津)的爸爸以前的工作是给人维修有线电视线路,跑百家门,见百家人。爸爸舍不得离开柯颖,工作时就带着她。敲开一家门,家里也有小孩,柯颖就跟人家玩起来了。爸爸对自己的工作很骄傲,柯颖也觉得跟着爸爸工作是特有面儿的一件事。于是,跟陌生小朋友打交道,在柯颖这里都不叫事儿。现在爸爸换了工作,柯颖无比怀念“小时候”。爸爸也觉得不能因为工作就不陪孩子了,得空就带柯颖出去玩,去公园,去野地,去赶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