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1万亿投资放在新的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上,30年后中国就会像新飞机起飞一样,展翅翱翔
“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欢迎晚宴致辞中说。
随后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变革的序幕正式拉开,而极具前沿性的能源互联网可以承载这一使命,助推中国早日实现蓝天、青山和绿水。
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上,《第三次工业革命》、《零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表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联合打造一个能源互联网,它将改变能源的生产和社会分配方式。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数亿人将在家里、办公室和工厂中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绿色电力,就像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分享信息一样。
按照目前能源产业界主流的看法,全球能源互联网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以风能、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一次能源;二是能够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三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互联网化;四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广泛应用。
能源互联网前景无限
太阳能和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太阳光束照耀地球每88分钟产生470艾焦的能量,相当于全人类一年的使用量;仅需获取世界上20%的风能,就可获得7倍于目前全球经济用电量。
就产生的能量而言,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经历指数增长曲线,地热能、生物能和谁能有望跟进。行业分析师预测,15年内,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的采集设备将像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一样便宜。
里夫金指出,同通信互联网一样,建立能源互联网的前期成本巨大,但生产太阳能和风能的单位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此外,与信息一样,在投入研发和运营之类的固定成本后,可再生能源就几乎是免费的了。
德国已经率先体验到接近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影响。2013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了23%的电力,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35%。德国现在正在引入能源互联网,数以百万的小企业能够参与到电力合作中,即把每个人的能源搜集起来,建立起一个互联网来存储这些能源,而以前的电力公司来管理能源的互联网。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盈利模式,里夫金说:“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利益。”
在日前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如今,传媒业、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都在向互联网转型,铁板一块的能源行业难道可以独善其身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能源互联网是趋势,它只是把交换的“介质”从信息和商品变成了能源。我国能源公司只有顺势而为、积极求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4年8月26日,中石化率先与腾讯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傅成玉决定从销售端拥抱互联网,双方试图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业务、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合作。
远景能源是国内排名第四的风机制造商,该公司董事长张雷过去把互联网看做工具,但最近五六年,他发现互联网背后自有其哲学,“我一直在研究体系,发现任何一个能量体系都是在跟熵做斗争。”张雷说,“互联网发展过程是生态系统的演变,互联网生态中开始出现智能体和更高级的动物,生态圈开始出现。”远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目标,即建立一个类似微信的生态圈。
据了解,国内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在快速互联网化,200多个电站、千万数量级的电池组件已接入网络,实现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互联网化的光伏电站可全天候记录每块电池板的运行参数,在一两秒之内调度能量供给、锁定故障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今年全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预计增长1400万千瓦,目前接入能源数据网络的装机容量相当于300万千瓦。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两三年间100%的新增装机容量都将上网形成大数据,实现智能管理。
能源互联网与新丝绸之路
中国正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然包括能源的广泛互联。生产型互联网将主导互联网发展模式,未来B2B的商业模式会更国际化,并向大宗能源项目等产品领域扩展,因此能源像信息一样放到互联网上成为大势所趋。
“一带一路”所经之处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全球能源观的视角来看,只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给各类用户,形成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共享平台。
在杰里米·里夫金看来,中国有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机会,因为交通、通信、互联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而且中国有共享互助的文化DNA。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中国可以成为领头羊。通过对外输出技术和专业人才,帮助其他国家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
当然,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要实现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中国目前大方向是对的,实现过程中既需要对国家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将通信产业、数字化能源、交通物流网络等进行统筹管理。因为建设能源互联网不仅是电网,还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物流等多个领域,这一切将共同构建起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体系相结合将迎来新技术革命,中国能源互联网的部署可以让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有望实现零边际成本,为中国打造能源技术的“新丝绸之路”。“把1万亿投资放在新的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上,30年后中国就会像新飞机起飞一样,展翅翱翔。”里夫金说。
民营企业引领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时代,并不意味着电力公司的消亡。但电力公司的角色将发生转变,它们的专长并不是去售电,而是成为能源和电力互联网的管理者,从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来降低边际成本。
里夫金表示:“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利益。”
所以,未来将会有数亿人生产电力,然后把它放到能源互联网当中去,就像今天淘宝上的商家一样。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上表示,能源互联网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而在中国未来将有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并成为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主力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家在政策上会让更多的所有制经济参与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介入能源互联网领域,并保障其合法权益,除了体制上有所突破外,还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从资金层面来说,张国宝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主要靠民间力量,并举例说:“今年上半年,风力发电的投资444亿元,同比增长了51%,几乎没有财政的钱,而是靠民间的资本和银行的融资。”如果互联网的技术能主导未来能源发展方向,那么中国已经具备民营企业的活力引导资金流向。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创造发明,都不是事先预见到的或者政府规划到的,都是来自于民间自发的创造智慧。”张国宝认为,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允许各种智慧的竞相迸发、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而民营企业只有在具有创造性的社会背景中,才能在建设能源互联网中得到更大发展。
民营企业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实现,除了需要政策、资本和人才层面的支撑,还要像互联网一样有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以及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的发展。
成立于2007年的远景能源是风电机组制造行业的后来者,总部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并在丹麦、美国、日本设有分中心,近700人的团队中有20%的国际员工和80%的研发技术人员。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智慧风机、智慧风电场和能源互联网的公司,或者说是“风电规则颠覆者”。
作为中国海上风机领域最大也是最领先的智能风机的供应商,远景的智能风机很另类,它们从软件的思路来定义这个硬件,通过大量的控制代码可以使风机变得非常智能,比别人能多发20%的电,而且还能对未来24小时电力进行发电预测,跟电网进行有效对话,同时实现自我学习、自我修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需要人干预的、智能化匹配的互联网,尤其是中间有了储能电池之后。
目前,民营企业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领域已具备较强实力,只要改革到位、市场到位,民营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必将大有作为。
“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欢迎晚宴致辞中说。
随后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变革的序幕正式拉开,而极具前沿性的能源互联网可以承载这一使命,助推中国早日实现蓝天、青山和绿水。
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上,《第三次工业革命》、《零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表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联合打造一个能源互联网,它将改变能源的生产和社会分配方式。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数亿人将在家里、办公室和工厂中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绿色电力,就像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分享信息一样。
按照目前能源产业界主流的看法,全球能源互联网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以风能、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一次能源;二是能够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三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互联网化;四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广泛应用。
能源互联网前景无限
太阳能和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太阳光束照耀地球每88分钟产生470艾焦的能量,相当于全人类一年的使用量;仅需获取世界上20%的风能,就可获得7倍于目前全球经济用电量。
就产生的能量而言,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经历指数增长曲线,地热能、生物能和谁能有望跟进。行业分析师预测,15年内,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的采集设备将像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一样便宜。
里夫金指出,同通信互联网一样,建立能源互联网的前期成本巨大,但生产太阳能和风能的单位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此外,与信息一样,在投入研发和运营之类的固定成本后,可再生能源就几乎是免费的了。
德国已经率先体验到接近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影响。2013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了23%的电力,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35%。德国现在正在引入能源互联网,数以百万的小企业能够参与到电力合作中,即把每个人的能源搜集起来,建立起一个互联网来存储这些能源,而以前的电力公司来管理能源的互联网。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盈利模式,里夫金说:“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利益。”
在日前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如今,传媒业、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都在向互联网转型,铁板一块的能源行业难道可以独善其身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能源互联网是趋势,它只是把交换的“介质”从信息和商品变成了能源。我国能源公司只有顺势而为、积极求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4年8月26日,中石化率先与腾讯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傅成玉决定从销售端拥抱互联网,双方试图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业务、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合作。
远景能源是国内排名第四的风机制造商,该公司董事长张雷过去把互联网看做工具,但最近五六年,他发现互联网背后自有其哲学,“我一直在研究体系,发现任何一个能量体系都是在跟熵做斗争。”张雷说,“互联网发展过程是生态系统的演变,互联网生态中开始出现智能体和更高级的动物,生态圈开始出现。”远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目标,即建立一个类似微信的生态圈。
据了解,国内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在快速互联网化,200多个电站、千万数量级的电池组件已接入网络,实现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互联网化的光伏电站可全天候记录每块电池板的运行参数,在一两秒之内调度能量供给、锁定故障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今年全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预计增长1400万千瓦,目前接入能源数据网络的装机容量相当于300万千瓦。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两三年间100%的新增装机容量都将上网形成大数据,实现智能管理。
能源互联网与新丝绸之路
中国正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然包括能源的广泛互联。生产型互联网将主导互联网发展模式,未来B2B的商业模式会更国际化,并向大宗能源项目等产品领域扩展,因此能源像信息一样放到互联网上成为大势所趋。
“一带一路”所经之处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全球能源观的视角来看,只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给各类用户,形成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共享平台。
在杰里米·里夫金看来,中国有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机会,因为交通、通信、互联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而且中国有共享互助的文化DNA。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中国可以成为领头羊。通过对外输出技术和专业人才,帮助其他国家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
当然,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要实现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中国目前大方向是对的,实现过程中既需要对国家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将通信产业、数字化能源、交通物流网络等进行统筹管理。因为建设能源互联网不仅是电网,还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物流等多个领域,这一切将共同构建起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体系相结合将迎来新技术革命,中国能源互联网的部署可以让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有望实现零边际成本,为中国打造能源技术的“新丝绸之路”。“把1万亿投资放在新的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上,30年后中国就会像新飞机起飞一样,展翅翱翔。”里夫金说。
民营企业引领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时代,并不意味着电力公司的消亡。但电力公司的角色将发生转变,它们的专长并不是去售电,而是成为能源和电力互联网的管理者,从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来降低边际成本。
里夫金表示:“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利益。”
所以,未来将会有数亿人生产电力,然后把它放到能源互联网当中去,就像今天淘宝上的商家一样。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上表示,能源互联网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而在中国未来将有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并成为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主力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家在政策上会让更多的所有制经济参与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介入能源互联网领域,并保障其合法权益,除了体制上有所突破外,还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从资金层面来说,张国宝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主要靠民间力量,并举例说:“今年上半年,风力发电的投资444亿元,同比增长了51%,几乎没有财政的钱,而是靠民间的资本和银行的融资。”如果互联网的技术能主导未来能源发展方向,那么中国已经具备民营企业的活力引导资金流向。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创造发明,都不是事先预见到的或者政府规划到的,都是来自于民间自发的创造智慧。”张国宝认为,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允许各种智慧的竞相迸发、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而民营企业只有在具有创造性的社会背景中,才能在建设能源互联网中得到更大发展。
民营企业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实现,除了需要政策、资本和人才层面的支撑,还要像互联网一样有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以及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的发展。
成立于2007年的远景能源是风电机组制造行业的后来者,总部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并在丹麦、美国、日本设有分中心,近700人的团队中有20%的国际员工和80%的研发技术人员。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智慧风机、智慧风电场和能源互联网的公司,或者说是“风电规则颠覆者”。
作为中国海上风机领域最大也是最领先的智能风机的供应商,远景的智能风机很另类,它们从软件的思路来定义这个硬件,通过大量的控制代码可以使风机变得非常智能,比别人能多发20%的电,而且还能对未来24小时电力进行发电预测,跟电网进行有效对话,同时实现自我学习、自我修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需要人干预的、智能化匹配的互联网,尤其是中间有了储能电池之后。
目前,民营企业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领域已具备较强实力,只要改革到位、市场到位,民营企业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