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被誉为“东方隆美尔”,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大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丰功”勋章,是二战中歼敌数量最多的中国将军,是国民党将领中少数能打胜仗的名将之一。他具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高超的指挥能力和骄人的赫赫战绩,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就是孙立人。
在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一份档案——《蒋匪陆训部中将训练司令孙立人小传》中,我们客观地看到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这本共7页的小册子形成于1949年8月17日,是战俘国民党54军上尉连长王涤非(曾当过孙立人的副官)及204团中尉排长张锡良等人供述的有关孙立人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孙立人是安微庐江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维吉尼亚军校深造,与魏得迈是同学。1928年回国后曾任国民党财政部税警总团第四团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1938年任财政部缉私总队长(少将)。后将总队改编为陆军38师,即任师长,再后编为远征军开赴印缅作战。在印度战场,该师曾一度被日军包围,孙立人率部胜利突围,因而,为美国人赏识,即升任新一军军长。抗战结束,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命孙立人开赴东北,参加内战。然而,因与陈诚及黄埔系有矛盾,被陈诚免去军长职务,调为东北保安副司令。此时他万念俱灰,非常失意,要求退伍到清华执教。1947年魏得迈来华,向蒋介石建议,国军需要重新整训,即推荐孙立人任训练司令,组织陆训部。经此,孙立人又成为国民党阵营中的红人。
处世接物:耿直自信,重公轻私
孙立人生活简朴,爱好运动,做事讲效率,且细密认真,反对吹牛拍马。在他当团长时,提出的口号是“苦干、实干、硬干”,他认为做工作要研究怎样提高工作效率。他为人耿直自信,重公轻私。在贵州时,有一天他夫人买菜回来,经过营门,卫兵没有向她敬礼,她即责问卫兵为什么?卫兵说:“就是总队长以后当了老百姓,我也不给他敬礼!”于是夫人恼羞成怒要责罚卫兵,卫兵不但没有接受,反用枪托子打了她一下。后经班长调解,才平息下来。当晚,孙立人知道此事并了解了详细经过后,当即向卫兵赔礼道歉,并责骂夫人一顿。“七七”事变前,蒋介石手令戒烟(鸦片),孙立人的三叔为躲避戒烟,从自家逃到孙立人团部。过了两三个月,孙立人知道三叔是为了抽鸦片逃来的,即刻要枪毙他,很多人讲情都不行。后由当时的税警总团长黄杰亲自说情才肯罢手。孙立人对部下关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部下遇到工作问题,或家眷有困难,他都能负起责任,并尽量想办法帮助解决。因此,很受部下爱戴。
然而,也正是由于耿直自信,加之受美国文化影响,又没有在国内学过军事,所以对黄埔系及陈诚的保定派都瞧不起,更不善于或不屑于与他们交流沟通,还时常为公事与重要官员(如蒋经国)、重要将领(如周至柔)公开争吵,弄得自己在国民党内部十分孤立,也为他凄凉的晚景埋下了伏笔。
带兵训练:以身作则,功赏过罚
孙立人当38师师长前,就立下了几个带兵的原则“存诚去伪”、“人事就地取材”、“经济彻底公开”,他还提倡“讲求工作效率,经济公开,赏罚分明,对部下负责任,照顾干部眷属”,并订出六大戒条“戒赔、戒嫖、戒贪、戒虚伪、戒骄惰、戒扰民”,对于这几戒他都严格执行,以身作则,尤其是“戒扰民”一项,在台湾“二二八”事变后,更是特别注意,竭力做到不扰民。这些原则和做法,极大地提高了他在部队的威信。部队日常生活、出操、上课他常亲自检查督促,受他影响,很多行政干部及教官都加强了责任心。当他发现部队的不足时,会讲解、会示范、会说教,为部队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力起了推动作用。人事上,他就地取材,反对任人唯亲,部下都知道他从不任用私人。经济上,他不;隹吃空额,每月都会亲自到连队点名,让士兵自己管理伙食,每月检查,做到了经济公开,官兵都非常信任和尊敬他。
他带兵的方法是“一打一拉”、“打一做百”。他对军官特别严厉,掌握“层层节制”的原则。但他对士兵却很和蔼,就算亲眼看见士兵犯错误,仍和颜悦色地对待,说服教育。然而,对犯错误的军官却从不姑息,一定会从严处罚,绝不马虎了事。他会利用严处军官,激起士兵的自觉,有时处罚军官还特意当着士兵的面。在他当师长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少尉排长去妓院,他当时就罚那个排长跪在大街上半个小时,带回来后接着关禁闭,还在纪念周大会上向全体官兵宣布该排长的过失。
他十分注重培养干部、增强兵力。如在陆训部创办的军官训练班,名义上是班,实际上,上至将官,下至军士,都要入该班受训。一方面,提高老干部的军事技术,另一方面,招考学生、培养军士、士官,作为预备干部。同时,他也十分注重部队训练,如射击、越野竞赛、战斗教练和体力锻炼等。在演练射击时,全连官兵都要求到场,每周至少要实弹射击一次,每天早操要安排五千米到一万米的越野竞走,还经常组织各种球类训练,包括篮球、足球等,另外,还教授官兵美国刺杀术。在贵州都匀驻防时,尤其重视射击和体力训练,主要是爬山及各种球类田径竞赛,他会经常亲自到操场及野外检查,有时还会为官兵做示范。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他率领的一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
行军打仗:身先士卒,重视战术
对于行军作战,孙立人部下对他的评价是:勇敢、沉着、果断,身先士卒。1937年,在上海作战,他任团长,亲自在一线指挥,全身负伤13处,伤愈不久又投入战斗。1938年,在河南商丘作战,他仍任团长,亲自指挥与目军顽抗。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作战,在新38师主力北缅反击战中,为了掩护西路盟军撤退,英军要求中国军队留下两个连殿后。孙立人身为最高指挥官,亲自指挥断后部队一起且战且退。当部队撤到一座桥上时,目军炮火越发猛烈,眼看日军追兵将至,英军上校唯恐延误时机,决定不等殿后的中国兵撤退完毕,提前炸桥。孙立人大骂英国上校,然后亲自带领一个排占驻桥头,以轻重机枪压制敌军,掩护全连突围。为防止英军炸桥,孙立人挺身立在桥上,他知道英国人会牺牲一个连中国兵,却不敢炸死中国名将。孙立人沉着地指挥连队快速通过,直到所有部下安全撤离才同意炸桥。
他特别注重战术研究,经常在部属面前检讨国民党军队吃败仗的原因,他认为是“将领不研究战术,不学共军的长处”。他曾研究了一种战术,是后来他训练驻台部队时经常演习的一种叫做“防御用反斜面阵地配备”的战术。主要的内容是,如固守某一据点,进行防御战斗,先以近三分之一的携带自动火器的兵力,埋伏于主阵地外围约一千米远的适当地点。等攻击部队即将前进至防御主阵地之际,主阵地步兵举行逆袭反击,埋伏的兵力也以高度集中的火力,举行夹击,歼灭敌人于主阵地前。
然而,就在国民党撤离大陆,逃至台湾后,等待这样一位深得美国人赏识,而饱受国民党内部排挤的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將的是长达33年的软禁生活。诚然,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将才,但他又是一位不懂政治的纯粹军人。1950年蒋介石“复行视事”重任总统后,立即进行人事调整,孙立人明升暗降,担任陆军总司令。在此期间,他只负责训练,既没有指挥权,也没有人事权。即便这样,孙立人还是尽职尽责。然而,从这一年开始,他周围的很多亲信开始被清理,前后大约有300多人受牵连被捕入狱,罪名都是“共谍”。终于,1955年8月,孙立人本人开始被正式公开查处,并被判处“长期拘禁”在台中市向上路寓所,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才解除了对他几十年的拘禁。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寓所,结束了他风光而又凄凉的一生。
在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一份档案——《蒋匪陆训部中将训练司令孙立人小传》中,我们客观地看到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这本共7页的小册子形成于1949年8月17日,是战俘国民党54军上尉连长王涤非(曾当过孙立人的副官)及204团中尉排长张锡良等人供述的有关孙立人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孙立人是安微庐江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维吉尼亚军校深造,与魏得迈是同学。1928年回国后曾任国民党财政部税警总团第四团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1938年任财政部缉私总队长(少将)。后将总队改编为陆军38师,即任师长,再后编为远征军开赴印缅作战。在印度战场,该师曾一度被日军包围,孙立人率部胜利突围,因而,为美国人赏识,即升任新一军军长。抗战结束,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命孙立人开赴东北,参加内战。然而,因与陈诚及黄埔系有矛盾,被陈诚免去军长职务,调为东北保安副司令。此时他万念俱灰,非常失意,要求退伍到清华执教。1947年魏得迈来华,向蒋介石建议,国军需要重新整训,即推荐孙立人任训练司令,组织陆训部。经此,孙立人又成为国民党阵营中的红人。
处世接物:耿直自信,重公轻私
孙立人生活简朴,爱好运动,做事讲效率,且细密认真,反对吹牛拍马。在他当团长时,提出的口号是“苦干、实干、硬干”,他认为做工作要研究怎样提高工作效率。他为人耿直自信,重公轻私。在贵州时,有一天他夫人买菜回来,经过营门,卫兵没有向她敬礼,她即责问卫兵为什么?卫兵说:“就是总队长以后当了老百姓,我也不给他敬礼!”于是夫人恼羞成怒要责罚卫兵,卫兵不但没有接受,反用枪托子打了她一下。后经班长调解,才平息下来。当晚,孙立人知道此事并了解了详细经过后,当即向卫兵赔礼道歉,并责骂夫人一顿。“七七”事变前,蒋介石手令戒烟(鸦片),孙立人的三叔为躲避戒烟,从自家逃到孙立人团部。过了两三个月,孙立人知道三叔是为了抽鸦片逃来的,即刻要枪毙他,很多人讲情都不行。后由当时的税警总团长黄杰亲自说情才肯罢手。孙立人对部下关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部下遇到工作问题,或家眷有困难,他都能负起责任,并尽量想办法帮助解决。因此,很受部下爱戴。
然而,也正是由于耿直自信,加之受美国文化影响,又没有在国内学过军事,所以对黄埔系及陈诚的保定派都瞧不起,更不善于或不屑于与他们交流沟通,还时常为公事与重要官员(如蒋经国)、重要将领(如周至柔)公开争吵,弄得自己在国民党内部十分孤立,也为他凄凉的晚景埋下了伏笔。
带兵训练:以身作则,功赏过罚
孙立人当38师师长前,就立下了几个带兵的原则“存诚去伪”、“人事就地取材”、“经济彻底公开”,他还提倡“讲求工作效率,经济公开,赏罚分明,对部下负责任,照顾干部眷属”,并订出六大戒条“戒赔、戒嫖、戒贪、戒虚伪、戒骄惰、戒扰民”,对于这几戒他都严格执行,以身作则,尤其是“戒扰民”一项,在台湾“二二八”事变后,更是特别注意,竭力做到不扰民。这些原则和做法,极大地提高了他在部队的威信。部队日常生活、出操、上课他常亲自检查督促,受他影响,很多行政干部及教官都加强了责任心。当他发现部队的不足时,会讲解、会示范、会说教,为部队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力起了推动作用。人事上,他就地取材,反对任人唯亲,部下都知道他从不任用私人。经济上,他不;隹吃空额,每月都会亲自到连队点名,让士兵自己管理伙食,每月检查,做到了经济公开,官兵都非常信任和尊敬他。
他带兵的方法是“一打一拉”、“打一做百”。他对军官特别严厉,掌握“层层节制”的原则。但他对士兵却很和蔼,就算亲眼看见士兵犯错误,仍和颜悦色地对待,说服教育。然而,对犯错误的军官却从不姑息,一定会从严处罚,绝不马虎了事。他会利用严处军官,激起士兵的自觉,有时处罚军官还特意当着士兵的面。在他当师长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少尉排长去妓院,他当时就罚那个排长跪在大街上半个小时,带回来后接着关禁闭,还在纪念周大会上向全体官兵宣布该排长的过失。
他十分注重培养干部、增强兵力。如在陆训部创办的军官训练班,名义上是班,实际上,上至将官,下至军士,都要入该班受训。一方面,提高老干部的军事技术,另一方面,招考学生、培养军士、士官,作为预备干部。同时,他也十分注重部队训练,如射击、越野竞赛、战斗教练和体力锻炼等。在演练射击时,全连官兵都要求到场,每周至少要实弹射击一次,每天早操要安排五千米到一万米的越野竞走,还经常组织各种球类训练,包括篮球、足球等,另外,还教授官兵美国刺杀术。在贵州都匀驻防时,尤其重视射击和体力训练,主要是爬山及各种球类田径竞赛,他会经常亲自到操场及野外检查,有时还会为官兵做示范。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他率领的一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
行军打仗:身先士卒,重视战术
对于行军作战,孙立人部下对他的评价是:勇敢、沉着、果断,身先士卒。1937年,在上海作战,他任团长,亲自在一线指挥,全身负伤13处,伤愈不久又投入战斗。1938年,在河南商丘作战,他仍任团长,亲自指挥与目军顽抗。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作战,在新38师主力北缅反击战中,为了掩护西路盟军撤退,英军要求中国军队留下两个连殿后。孙立人身为最高指挥官,亲自指挥断后部队一起且战且退。当部队撤到一座桥上时,目军炮火越发猛烈,眼看日军追兵将至,英军上校唯恐延误时机,决定不等殿后的中国兵撤退完毕,提前炸桥。孙立人大骂英国上校,然后亲自带领一个排占驻桥头,以轻重机枪压制敌军,掩护全连突围。为防止英军炸桥,孙立人挺身立在桥上,他知道英国人会牺牲一个连中国兵,却不敢炸死中国名将。孙立人沉着地指挥连队快速通过,直到所有部下安全撤离才同意炸桥。
他特别注重战术研究,经常在部属面前检讨国民党军队吃败仗的原因,他认为是“将领不研究战术,不学共军的长处”。他曾研究了一种战术,是后来他训练驻台部队时经常演习的一种叫做“防御用反斜面阵地配备”的战术。主要的内容是,如固守某一据点,进行防御战斗,先以近三分之一的携带自动火器的兵力,埋伏于主阵地外围约一千米远的适当地点。等攻击部队即将前进至防御主阵地之际,主阵地步兵举行逆袭反击,埋伏的兵力也以高度集中的火力,举行夹击,歼灭敌人于主阵地前。
然而,就在国民党撤离大陆,逃至台湾后,等待这样一位深得美国人赏识,而饱受国民党内部排挤的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將的是长达33年的软禁生活。诚然,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将才,但他又是一位不懂政治的纯粹军人。1950年蒋介石“复行视事”重任总统后,立即进行人事调整,孙立人明升暗降,担任陆军总司令。在此期间,他只负责训练,既没有指挥权,也没有人事权。即便这样,孙立人还是尽职尽责。然而,从这一年开始,他周围的很多亲信开始被清理,前后大约有300多人受牵连被捕入狱,罪名都是“共谍”。终于,1955年8月,孙立人本人开始被正式公开查处,并被判处“长期拘禁”在台中市向上路寓所,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才解除了对他几十年的拘禁。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寓所,结束了他风光而又凄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