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今天的企业管理实践,受到了“言必称西方和行必重刚性”的诱惑;在管理刚性化的实践道路上渐行渐远,正沿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纵深发展;严重忽略了管理柔性化的潜力和影响力。人是企业执行力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其实,企业管理既可以凭借规章制度强迫约束、纪律监督惩处等刚性化手段;也可以依靠激励力、感召力、启发诱导等柔性化手段。
一、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在20世纪的工业时代,为适应以生产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刚性化
即根据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管理。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坚持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着管理机制、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制度制约与考核系统、问责机制与奖惩措施等手段,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以智力资源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柔性化
即根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如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将人看作“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士气。坚持了“以人为中心”, 重视智力资源和信息化,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有机融合了员工的个人愿望、理想、价值观和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发挥员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理论上,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既对立又融合。西方国家(如美国),重视战略、结构、体制等硬性因素,忽视了组织的价值观、作风、人员、技巧等软性因素。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重视企业的思想、文化及精神等“软件”。
在实践中,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互影响渗透。管理刚性化是高效管理的前提基础,也是管理柔性化的立足点;管理柔性化是高效管理的润滑剂,也是管理刚性化的升华点。企业根据员工素质、工作性质和企业文化,融合选择管理刚性化或管理柔性化为主,最终实现高效管理。
二、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管理理论的整合凝结体
(一)马斯洛教授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
目前,对后三个层次需求更加强烈,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改善和自我实现。追求生活和工作氛围的宽松和谐,看重成就感、尊重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赫兹伯格教授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是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激励因素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如金星啤酒集团的“金星是我家,发展靠大家”、“金星发展我成长,金星壮大我受益”、“走进金星,走进家门”;“当您由于身体不适、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难,不能按时到公司时,请及时通知公司”;还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和激励机制。
(三)经济学家麦格瑞哥的X理论(Theory X)和Y理论(Theory Y)
其中X理论认为人生性怠惰,缺乏大志、厌恶责任、宁愿受人指挥,员工行动要指引,管理需说服、奖励、惩罚及控制;Y理论认为人本性固有发展潜力、肩负责任能力、朝向组织目标以及引导其行为的能力,企业管理需关注人性面,使员工认识并自行发展其固有的特性。管理柔性化就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管理。
在实践中,管理柔性化主要针对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把外在规定转变为内心承诺,并转成自觉行动;自觉趋同调整员工个人目标预期值与企业组织目标预期值,在完成组织目标条件下实现个人价值。
三、管理柔性化的特征
(一)质的模糊性
非此即彼逻辑失效,多数为中间游离状态。企业管理主体和客体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具有“现实人”、“生活人”而非“机械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强度。
(二)量的非线性
要素的数量叠加原理失效,企业资源要素不是简单的组合。人的潜能弹性大,不愿继续接受简单粗暴的线性管理行为。
(三)驱动的内在性
企业管理者淡化发号施令等权利影响力,强化学识与人格魅力;被管理者受到管理者的创业感染。二者不断互动交流情感、碰撞思想,大大地激发了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驱动力。
(四)管理效果滞后、影响力持久
企业应管理好员工行为,从外在规定——内心承诺——自觉行动,转化时间长,管理效果周期长,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五)激励的有效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格瑞哥的XY理论分析,管理柔性化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激励效果好。
四、企业管理的柔性化,具有比较优势
与管理刚性化相比较而言,管理柔性化除了职责分工较乱,工作标准模糊,绩效评估较差等局限外;还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管理柔性化满足员工需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员工自觉提高工作标准,挖掘潜能,创造性工作。
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管理柔性化培育员工习惯,强化员工自我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柔性化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灵活柔软。坚持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战略决策的权变性。
五、企业管理柔性化的实施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有机结合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实施管理的柔性化。
决策不必苛求惟一最优解;管理刚性化就开始向管理柔性化转变。
“一言堂”式刚性化决策,难免有主观、片面、武断之虞;“群言堂”式柔性化决策,综合分析各种独立意见和建议,才能择善而行。
企业应着力建立和完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宏扬主人翁精神,融合价值观;坚持人格、权利、责任平等,实施一视同仁的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应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及时公开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改革方案、员工聘任方法、奖惩办法等决策程序、过程、结果;既接受主管部门和股东大会的监督、考评,又使企业员工拥有知情权、评议监督权。
企业应实施民主化的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员工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参与决策和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情感和态度,促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内在行为动机和驱动力。
企业应除了重视物质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嘉奖。特别是对员工的创造性工作不能简单地加以量化,如果硬性地量化为奖励依据,将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潜能发挥。
企业应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满足员工正当合理的需要,激发工作动机,坚定事业心,强化工作胜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六、实施企业管理柔性化的注意事项
管理柔性化不等同于管理人性化。企业应实施严格管理制度为主的管理刚性化;更应注重实施创设良好群体气氛为主的管理柔性化。因为管理柔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表面的、局部的、暂时的;而管理人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实质的、全面的、持续的。
管理柔性化的灵活运用。企业应大力采纳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忌以此画地为牢和上纲上线,约束员工的创造力。
管理柔性化应强调人本、德治、内省的领导模式。企业管理者应改正“我要胜过别人”、“不愿意闻过则喜”、“喜欢辩论”、“逞自己的威严”、“拒绝别人的建言,刚愎自用”等错误,切实提高领导执行力。
实施个性化营销。企业将顾客感知到的愿望或需求转化为顾客可明确说出的“这正是我想要的”产品,满足每一位顾客的特定需求。如中国宝洁公司在前端用E-mail整合客户信息;在后端利用一对一分析工具,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偏好,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化需求。
强化企业再造手段。企业再造是调整企业经营模式,识别市场机会,重新定位市场角色;注重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为能够激发人主观能动作用的管理柔性化提供了大量的实施机会。
细化职能管理。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改革组织机构、集权向分权过渡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强调营销组合,吸引和刺激消费者购买;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多品种、小批量、适销对路产品等;强调管理信息化,如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
七、结论
企业应在管理刚性化基础上,加大管理柔性化力度,实施刚柔相济,妥善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管理柔性化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罗小东,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管理)
今天的企业管理实践,受到了“言必称西方和行必重刚性”的诱惑;在管理刚性化的实践道路上渐行渐远,正沿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纵深发展;严重忽略了管理柔性化的潜力和影响力。人是企业执行力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其实,企业管理既可以凭借规章制度强迫约束、纪律监督惩处等刚性化手段;也可以依靠激励力、感召力、启发诱导等柔性化手段。
一、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在20世纪的工业时代,为适应以生产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刚性化
即根据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管理。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坚持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着管理机制、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制度制约与考核系统、问责机制与奖惩措施等手段,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以智力资源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柔性化
即根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如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将人看作“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士气。坚持了“以人为中心”, 重视智力资源和信息化,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有机融合了员工的个人愿望、理想、价值观和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发挥员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理论上,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既对立又融合。西方国家(如美国),重视战略、结构、体制等硬性因素,忽视了组织的价值观、作风、人员、技巧等软性因素。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重视企业的思想、文化及精神等“软件”。
在实践中,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互影响渗透。管理刚性化是高效管理的前提基础,也是管理柔性化的立足点;管理柔性化是高效管理的润滑剂,也是管理刚性化的升华点。企业根据员工素质、工作性质和企业文化,融合选择管理刚性化或管理柔性化为主,最终实现高效管理。
二、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管理理论的整合凝结体
(一)马斯洛教授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
目前,对后三个层次需求更加强烈,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改善和自我实现。追求生活和工作氛围的宽松和谐,看重成就感、尊重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赫兹伯格教授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是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激励因素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如金星啤酒集团的“金星是我家,发展靠大家”、“金星发展我成长,金星壮大我受益”、“走进金星,走进家门”;“当您由于身体不适、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难,不能按时到公司时,请及时通知公司”;还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和激励机制。
(三)经济学家麦格瑞哥的X理论(Theory X)和Y理论(Theory Y)
其中X理论认为人生性怠惰,缺乏大志、厌恶责任、宁愿受人指挥,员工行动要指引,管理需说服、奖励、惩罚及控制;Y理论认为人本性固有发展潜力、肩负责任能力、朝向组织目标以及引导其行为的能力,企业管理需关注人性面,使员工认识并自行发展其固有的特性。管理柔性化就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管理。
在实践中,管理柔性化主要针对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把外在规定转变为内心承诺,并转成自觉行动;自觉趋同调整员工个人目标预期值与企业组织目标预期值,在完成组织目标条件下实现个人价值。
三、管理柔性化的特征
(一)质的模糊性
非此即彼逻辑失效,多数为中间游离状态。企业管理主体和客体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具有“现实人”、“生活人”而非“机械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强度。
(二)量的非线性
要素的数量叠加原理失效,企业资源要素不是简单的组合。人的潜能弹性大,不愿继续接受简单粗暴的线性管理行为。
(三)驱动的内在性
企业管理者淡化发号施令等权利影响力,强化学识与人格魅力;被管理者受到管理者的创业感染。二者不断互动交流情感、碰撞思想,大大地激发了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驱动力。
(四)管理效果滞后、影响力持久
企业应管理好员工行为,从外在规定——内心承诺——自觉行动,转化时间长,管理效果周期长,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五)激励的有效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格瑞哥的XY理论分析,管理柔性化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激励效果好。
四、企业管理的柔性化,具有比较优势
与管理刚性化相比较而言,管理柔性化除了职责分工较乱,工作标准模糊,绩效评估较差等局限外;还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管理柔性化满足员工需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员工自觉提高工作标准,挖掘潜能,创造性工作。
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管理柔性化培育员工习惯,强化员工自我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柔性化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灵活柔软。坚持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战略决策的权变性。
五、企业管理柔性化的实施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有机结合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实施管理的柔性化。
决策不必苛求惟一最优解;管理刚性化就开始向管理柔性化转变。
“一言堂”式刚性化决策,难免有主观、片面、武断之虞;“群言堂”式柔性化决策,综合分析各种独立意见和建议,才能择善而行。
企业应着力建立和完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宏扬主人翁精神,融合价值观;坚持人格、权利、责任平等,实施一视同仁的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应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及时公开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改革方案、员工聘任方法、奖惩办法等决策程序、过程、结果;既接受主管部门和股东大会的监督、考评,又使企业员工拥有知情权、评议监督权。
企业应实施民主化的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员工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参与决策和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情感和态度,促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内在行为动机和驱动力。
企业应除了重视物质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嘉奖。特别是对员工的创造性工作不能简单地加以量化,如果硬性地量化为奖励依据,将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潜能发挥。
企业应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满足员工正当合理的需要,激发工作动机,坚定事业心,强化工作胜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六、实施企业管理柔性化的注意事项
管理柔性化不等同于管理人性化。企业应实施严格管理制度为主的管理刚性化;更应注重实施创设良好群体气氛为主的管理柔性化。因为管理柔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表面的、局部的、暂时的;而管理人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实质的、全面的、持续的。
管理柔性化的灵活运用。企业应大力采纳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忌以此画地为牢和上纲上线,约束员工的创造力。
管理柔性化应强调人本、德治、内省的领导模式。企业管理者应改正“我要胜过别人”、“不愿意闻过则喜”、“喜欢辩论”、“逞自己的威严”、“拒绝别人的建言,刚愎自用”等错误,切实提高领导执行力。
实施个性化营销。企业将顾客感知到的愿望或需求转化为顾客可明确说出的“这正是我想要的”产品,满足每一位顾客的特定需求。如中国宝洁公司在前端用E-mail整合客户信息;在后端利用一对一分析工具,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偏好,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化需求。
强化企业再造手段。企业再造是调整企业经营模式,识别市场机会,重新定位市场角色;注重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为能够激发人主观能动作用的管理柔性化提供了大量的实施机会。
细化职能管理。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改革组织机构、集权向分权过渡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强调营销组合,吸引和刺激消费者购买;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多品种、小批量、适销对路产品等;强调管理信息化,如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
七、结论
企业应在管理刚性化基础上,加大管理柔性化力度,实施刚柔相济,妥善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管理柔性化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罗小东,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