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汉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提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激发学生识字的活力竞相迸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充分涌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象形,是属于体系非常严密的表意文字。尽管目前使用的不再是单纯象形的筒化字,但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还要牢牢抓住象形这一特点,深入挖掘传统识字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及形象性等文化渗透,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从而使识字教学课堂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一、增强学生识字兴趣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之所以对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除了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富有人格化的语言教学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知识自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以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形体特点作为切入点,注重挖掘汉字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传说、文化典故、趣闻逸事等传统文化资源,以此赋予每一个汉字特有的灵性与形象意义,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课堂变得活泼有趣,促使了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发展历史的激情充分释放,从而实现了由过去被动识字到主动识字的转变。
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生不同程度认为汉字有“三难”:难认、难记、难写。事实上,学生这“三难”的主要根源并不在于学生的本身,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路子不对头,即未能遵循汉字的学习规律,特别是未能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教授学生识字。就以“誓”为例来说吧。不少学生在学习该字的过程中,会把其中的“折”写成“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该字的时候,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誓”的形体特点的基础上,特别用心向学生讲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即“誓”是一种言辞,但这种言辞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起告诫约束作用。一个人一旦接受这种言辞后,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拥护、在行动上坚决履行,决不允许出尔反尔。否则,就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如果是部队战士,那就要按照所立的军令状进行处置。因此,“誓”有发誓、立誓的意思。经过老师对“誓“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讲解后,学生在记住了“誓”正确写法的同时,还明白了遵守诺言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相对于其他的文字来说,汉字虽说是一种比较难学的文字,但它又是最博大精深、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由于他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承载着天地万物发展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识字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识字教学培养他们语文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汉字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如在教学“休”的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解“休”字的组成之所以是“人”加“木”,这是因为古代人民在劳作之后,喜欢坐在树下乘凉、休息。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当“休”字再次出现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字符号了,而且还会在他们脑海里浮现一幅人们坐在树下休息的情景。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就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真正拉近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背诵、书写古诗词。古诗词是古人为我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心智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同时,古诗词具有精炼优美、朗朗上口等特点,很适宜对处于记忆力最为活跃的小学阶段,甚至是幼儿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既能让学生识记古诗词,又能让他们受到文化熏陶。因为古诗词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不仅有文人墨客的情怀与理想,更有对好山好水的描写与眷念;不仅有人生不得志的愤慨与牢骚,更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坦然与旷达。虽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与思想,也能从不同的古诗词中汲取宝贵营养、陶冶美好情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们更加坚定了学好汉字的决心与信心。因为,汉字本身与古诗词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各种文化的安身立命之道。因此,学习古诗词除了学习其意境和精神外,学习汉字其实更为重要。有意识让学生背诵一些诗词,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来记忆汉字、书写汉字,达到了既使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汉字,又使他们体会到古诗词的特有魅力。
2、讲解成语故事和趣味故事。小学生对事物非常好奇又相当敏感,如何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活力竞相迸发、促进他们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关键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字。通过成语故事、趣味故事的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记忆汉字。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为让学生掌握“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读音、书写,在课堂上先借助插图并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生动地讲解“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当学生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而全神贯注的时候,向学生提出:“谁能够站起来朗读并上来写出“狐假虎威”四个汉字?”此时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举手准备回答。这样就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学会“狐假虎威”这四个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教学的最后,教师详细讲解“狐假虎威”故事的真正意义,让学生明白“自己没有本领,却借着别人的威风恐吓人”是不对的,自己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和恐吓别人。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在课堂的教学中渗透成语故事、趣味故事,将使学生学习汉字和感悟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相得益彰,收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总之,汉字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又在识字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的源泉充分涌流,还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正兵: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5(08):33。
[2] 潘茂军: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8):86。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峪耳崖镇中心校山家湾子小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象形,是属于体系非常严密的表意文字。尽管目前使用的不再是单纯象形的筒化字,但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还要牢牢抓住象形这一特点,深入挖掘传统识字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及形象性等文化渗透,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从而使识字教学课堂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一、增强学生识字兴趣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之所以对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除了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富有人格化的语言教学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知识自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以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形体特点作为切入点,注重挖掘汉字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传说、文化典故、趣闻逸事等传统文化资源,以此赋予每一个汉字特有的灵性与形象意义,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课堂变得活泼有趣,促使了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发展历史的激情充分释放,从而实现了由过去被动识字到主动识字的转变。
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生不同程度认为汉字有“三难”:难认、难记、难写。事实上,学生这“三难”的主要根源并不在于学生的本身,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路子不对头,即未能遵循汉字的学习规律,特别是未能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教授学生识字。就以“誓”为例来说吧。不少学生在学习该字的过程中,会把其中的“折”写成“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该字的时候,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誓”的形体特点的基础上,特别用心向学生讲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即“誓”是一种言辞,但这种言辞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起告诫约束作用。一个人一旦接受这种言辞后,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拥护、在行动上坚决履行,决不允许出尔反尔。否则,就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如果是部队战士,那就要按照所立的军令状进行处置。因此,“誓”有发誓、立誓的意思。经过老师对“誓“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讲解后,学生在记住了“誓”正确写法的同时,还明白了遵守诺言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相对于其他的文字来说,汉字虽说是一种比较难学的文字,但它又是最博大精深、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由于他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承载着天地万物发展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识字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识字教学培养他们语文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汉字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如在教学“休”的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解“休”字的组成之所以是“人”加“木”,这是因为古代人民在劳作之后,喜欢坐在树下乘凉、休息。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当“休”字再次出现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字符号了,而且还会在他们脑海里浮现一幅人们坐在树下休息的情景。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就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真正拉近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背诵、书写古诗词。古诗词是古人为我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心智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同时,古诗词具有精炼优美、朗朗上口等特点,很适宜对处于记忆力最为活跃的小学阶段,甚至是幼儿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既能让学生识记古诗词,又能让他们受到文化熏陶。因为古诗词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不仅有文人墨客的情怀与理想,更有对好山好水的描写与眷念;不仅有人生不得志的愤慨与牢骚,更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坦然与旷达。虽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与思想,也能从不同的古诗词中汲取宝贵营养、陶冶美好情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们更加坚定了学好汉字的决心与信心。因为,汉字本身与古诗词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各种文化的安身立命之道。因此,学习古诗词除了学习其意境和精神外,学习汉字其实更为重要。有意识让学生背诵一些诗词,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来记忆汉字、书写汉字,达到了既使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汉字,又使他们体会到古诗词的特有魅力。
2、讲解成语故事和趣味故事。小学生对事物非常好奇又相当敏感,如何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活力竞相迸发、促进他们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关键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字。通过成语故事、趣味故事的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记忆汉字。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为让学生掌握“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读音、书写,在课堂上先借助插图并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生动地讲解“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当学生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而全神贯注的时候,向学生提出:“谁能够站起来朗读并上来写出“狐假虎威”四个汉字?”此时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举手准备回答。这样就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学会“狐假虎威”这四个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教学的最后,教师详细讲解“狐假虎威”故事的真正意义,让学生明白“自己没有本领,却借着别人的威风恐吓人”是不对的,自己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和恐吓别人。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在课堂的教学中渗透成语故事、趣味故事,将使学生学习汉字和感悟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相得益彰,收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总之,汉字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又在识字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的源泉充分涌流,还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正兵: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5(08):33。
[2] 潘茂军: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8):86。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峪耳崖镇中心校山家湾子小学)